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

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

此時的董倫也是驚愕不已,他們作爲軍機大臣,自然明白海禁政策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但聖孫所言的這些信息,卻讓他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

黃金72萬兩,白銀1276萬兩是什麼概念?

這哪是去做生意了,這簡直就是去搶劫了!

不,是直接把其他國家的國庫都給搬回來了!

這些軍機大臣,哪怕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海外貿易爲什麼會有如此暴利。

實際上,七下西洋纔不是什麼面子工程,而是徹頭徹尾的皇家獨佔貿易,其中的利潤,是極其恐怖的。

而此時隨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帖木兒汗國的崛起,東西方商路,早已經斷絕,而大明的拳頭產品,諸如瓷器、絲綢、茶葉等等,別說賣到西洋,就是賣到印度,那可都是徹頭徹尾的天價!

如果沒有鄭和七下西洋所帶來鉅額利潤,歷史上的朱棣也不可能完成“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偉大功業。

畢竟,無論是五徵漠北,還是遷都北京,疏浚大運河,亦或是編撰《永樂大典》,這些事情所需要的錢,那可都不是小數目,而剛剛經歷了靖難之役的大明,是怎麼憑空變出來這麼多錢的?難不成是靠收田稅?當然不可能了,都是從外部獲取的。

這裡面的道理,其實想想就知道了,如果下西洋不掙錢還賠錢,那幹嘛要堅持搞這麼大規模還這麼多次?難道真是爲了找朱允炆?

而正是因爲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益,而且是皇帝獨佔瞭如此巨大的利益,從事海貿走私的文官士紳才坐不住了,所以到了明堡宗登基以後,文臣就攛掇着,取消了“勞民傷財”的下西洋。

而宣德九年,鄭和的副手王景弘率船隊出使蘇門答臘等南洋國家,也成了大明遠洋艦隊最後的絕唱。

從此以後,檔案焚燬,船廠廢棄,海貿利益被沿海士紳家族所獨佔。

“這官方海上貿易真能掙這麼多錢?這真的可行嗎?”董倫忍不住開口問道,聲音中帶着一絲顫抖。

“若是能如此,那國家有錢,百姓又能維持穩定,或許部分開放海禁,也未嘗不可啊,畢竟大明若是有大宋的歲入,又不用承擔歲幣和土地兼併之苦,國運多延長百年,恐怕也不是不可能啊!”王景也驚歎道。

朱元璋沒有立即回答,他的內心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掙扎。

他深知海禁政策對於穩固大明農業基本盤的重要性,但朱雄英的話卻讓他意識到,或許只有打破常規,才能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不過,財富雖然誘惑人心,但國家大事畢竟不是兒戲,事關大明國運的國策也不可輕易變更。

所以朱元璋還是決定,等錦衣衛有了結果以後,再通過小規模官方貿易,實驗一下利益幾何,到時候再對海禁和不徵之國這兩件事情做決定。

實際上,正如海禁的本質目的是爲了穩固大明農業基本盤一樣,所謂不徵之國,本質是爲了讓大明有一個良好的地緣環境,從而能夠專心致志地對付北元這個生死大敵,也是爲了避免子孫裡有隋煬帝這類的貨色,再搞出類似三徵高句麗以致亡國的事情。

朱元璋自己都說的明白,所謂“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爲不祥,彼即不爲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而這一切的前提其實都是第一句,也就是這些蠻夷之國,全都偏安一隅且有山海阻隔,國家佔據的地方又都很窮困,所以打起來費勁還沒收益,就別爲了好大喜功去打了。

但是如果這第一句的前提就變了,這地方一年年產黃金萬兩,白銀八百萬兩,那事情的性質可就不一樣了啊!

這就變成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不徵之國?什麼不徵之國,老子的大將軍炮呢?!

平復了一下心情,朱元璋繼續道:“那這非洲、美洲,可有地圖?”

“地圖是吧?等等,家裡就有一個老的世界地勢圖(詳情見後頁彩蛋章),貼牆上好多年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他們等了足足兩個時辰。

而對於朱元璋和在場的衆人來說,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煎熬,心情都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愈發緊張,期待着那張能夠揭示所謂“非洲、美洲”真相的地圖。

終於,當地圖從陰陽炁海中飄落的那一刻,衆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在了上面。

這是一張他們從未見過的地圖,上面繪製着廣袤的陸地和海洋,標註着陌生的地名和符號。

不過,跟他們見到的地圖不同,這個《世界地勢圖》,卻並沒有標註國家的名字。

朱元璋的雙眼微微眯起,他努力辨認着地圖上的每一處細節,而董倫和王景等人也是目不轉睛地盯着地圖,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的信息,畢竟這張地圖從地勢角度,詳細的簡直令人髮指!

用最合適的詞句來描述,那就是整個世界,在眼前鋪開,而且是一覽無餘的鋪開!

這種視覺衝擊力,顯然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實際上,大明君臣對於世界,並非一無所知,起碼東邊的日本、琉球,以及南邊的南洋諸國,大明都是知道的,而更遠的西方,大明雖然沒有密切接觸後所形成的準確認知,但大明通過蒙古人在大都留下的典籍檔案,瞭解到了大明的西方到底有哪些國家。

西遼、花拉子模、欽察、莫斯科公國、基輔公國、孛烈兒(波蘭)、馬扎爾(匈牙利)、木剌夷國(伊朗)、馬穆魯克(埃及).這些被蒙古人前後三次西征所征服或接觸過的國家,都被如實記錄到了檔案裡,而諸如參與了第一次西征的耶律楚才根據親身經歷所作的《西遊錄》,更是成了朱元璋的閒暇讀物。

因此,大明不僅知道後世地理概念上的中亞、西亞、中東,甚至對歐洲都有所瞭解。 可這張地圖,卻向他們揭示了更多的世界真相。

除了大明能夠施加影響力的區域,以及蒙古人曾經征服的區域以外,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多聞所未聞的地方!

“這這就是非洲和美洲?”董倫的聲音有些顫抖,他無法想象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廣袤而未知的土地。

哪怕是用目測,也能看出來,名爲“非洲”的這片土地,比在地圖上只有一根尾指大小的日本,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甚至比整個大明都要大不少。

而美洲,更是有兩片從南到北挨着的大陸,這些大陸,遺世而獨立,從未被任何人所發現過。

王景也是震驚不已,他喃喃道:“這些地方,我們大明竟然從未涉足過.”

地圖上的每一處似乎都充滿了未知和可能,這些古代人們看到的世界突然被放大了無數倍,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之前所瞭解的世界,只是冰山一角。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他努力平復着自己內心的震撼。

世界,竟然如此之大?

這樣看來,雖然自稱世界中心,但大明顯然是有些坐井觀天了。

不,這麼說也不恰當,只能說,有些侷限於已知世界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按照交通條件來說,想要探索完整的世界,還是挺費勁的,這又不是玩維多利亞或者歐陸風雲,派個船出去就能探索迷霧區域。

橫亙着茫茫無際的太平洋,大明想要在沿途沒有任何補給點的情況下,向東探索美洲,也實在是不現實。

畢竟,明軍的所有水師艦船,都是爲了內河內湖作戰而設計的,包括船上的風帆也是,從根本上講,都不適合遠洋航行。

凝視了許久以後,朱元璋親手收好了這張世界地勢圖。

“沒有咱的命令,都不許說出去,知道嗎?”

看着身邊衆人,朱元璋嚴厲警告。

這張地圖,所包含的秘密,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在沒有完全把握之前,絕對不能讓其中的信息流出去。

這也是爲什麼堪輿圖,始終是歷朝歷代嚴格限制流通的物品。

地圖,代表的就是信息差。

而對於帝國的高層來說,這種信息差如果以官方的名義呈現在百姓眼前,那麼帶來的只有一種後果,那就是嚴重的恐慌,甚至造成統治動搖。

當然了,如果是以某人的私人名義呈現,那麼百姓也就是當個異想天開的樂子。

朱元璋很清楚這張地圖將爲大明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他必須自己先研究清楚。

估摸着這麼長時間的對話,陰陽炁海快要消失了。

朱元璋問道。

“對了大孫,這永樂朝的信息,可有記載啊?咱想看看。”

“有,不過我得找找,下次我捎點這方面的資料過去。”

朱元璋聽到這個答覆,心滿意足了起來,實際上,預測也好,推演也罷,對於在未來天機信息中,這第三代的“永樂朝”到底怎麼回事,到底是自己的哪個孫子當了皇帝后敢違背自己的祖制搞下西洋,朱元璋都是很感興趣的。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

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22章 《西涼伎》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67章 徐達背疽!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1章 朱允熥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83章 長夜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