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

這個光芒,趙信非常的熟悉,正是常駐卡牌的抽取,不過,在上面,原來五星的位置,多了一顆星。

之前,抽取一級常駐卡牌的時候,同樣有這個星,而且較大,趙信還以爲,是背景,現在,有了一級和二級,很顯然,這就是的卡牌的等級,之前抽取的常駐卡牌是1級,現在是2級,而且卡牌的數量相當的多,這一次,卻是54個卡牌。

升級之後,不但卡牌變成了2級,常駐卡牌的位置,也會增加,之前是2個卡牌位,現在是4個,這等於說能力大大的提升,以前,只能夠在弓手加一和其他的戰爭卡牌之中選擇,現在,有4個,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疊加的前提下,控制力和實力也會大大的增加。

趙信拿到卡牌系統已經很長時間了,有過第一級的抽獎,對於這個,已經相當的熟悉了,這是2級常住卡,1級常住卡,就可以提供非常不錯的常駐效果,2級的話,會怎麼樣,會不會更強一點,或許說,會給他更多的提升。

開啓了5張卡牌,除了一張沒什麼用之外,其他的,效果都非常好,特別是古代化學,不但幫助他在升級的陸上,更進一步,不然的話的,最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夠升級,還是在每天10次抽獎的前提下,300多種古代化學的配方,其中還包括了水泥,玻璃,等珍貴的化學配方,對於未來,有巨大的幫助。

有300種常見的化學配方,趙信只是每天做一些化學實驗,就讓最終缺少的卡牌數量,直接完成,越早擁有的2級卡牌,他的勢力提升也就越高的。

54選3,趙信也知道,其中肯定有更高級的卡牌,至於有沒有金色,那就不好說了,畢竟,金色卡牌是的萬分之一,紫色是千分之一,藍色是百分之一,如果正好漏掉了那個色彩,說不定,都是綠色白色的。

有了抽獎系統的百倍疊加,可以直接把普通牌變成的綠色,趙信抽取常駐卡牌的心態就有些放鬆了,左右也不會有太稀有的卡牌,照例抽取好了。

第1張卡牌,趙信選擇了第11張,純粹是隨便亂選的,卡牌掀開,色彩是白色,這一點,他早就有心理準備,常規卡牌的抽取,不會如同特殊抽取那樣,可以疊加,直接讓色彩上升一個等級,有更大的機率抽到高級卡牌,少了10倍的機率,還是固定的數量,白色永遠是最多的。

趙信並不在意,未來主要的常駐卡牌,還是特殊抽獎,10天疊加一次,還能夠用錢來疊加十次,最少抽出的,都是綠色的,通過5張卡牌,特別是古代化學這樣,稀有紫色卡牌的抽取,趙信真正認識到了卡牌跟卡牌之間的巨大差距。

白色卡牌,說白了,就是一個最基礎,最普通,到了綠色卡牌稍稍好一點,藍色卡牌,纔是卡牌之中,神奇的代名詞,至於紫色卡牌,不能夠稱之爲神奇了,每一張都有扭轉一個領域,開創一個領域的作用,至於金色卡牌,普通抽取的萬分之一,疊加10倍的千分之一,趙信不知道,他能不能幸運的抽取到這樣的卡牌,可是有一點,他深深明白,那恐怕就真的是遊戲之中的神器了,可以扭轉一切,作爲底牌的大殺器。

感慨一下,白色,可能沒什麼用,趙信仔細的看着卡牌,卡牌上面圖案是船,這多多少少讓趙信有些失望了的。

他現在在保州,有河運,卻不是重點的,再說了他也不可能隨着出去,卡牌系統的制約性非常強,只有在他麾下的,才享受到卡牌的加成,這個麾下,要麼是執行某種任務,在他的旁邊,要麼就是泛指,總之不能離他太遠。

不過,船的卡牌,也是一個重點,無論是在北宋,還是在後世,船都是最廉價的一種運輸方式,大宗貨物用船運的話,效率會提升不少,消耗也會減少不少。

這也是北宋依託着京杭大運河,開拓出了一個核心,在運河旁邊的,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也是繁花似錦的,離開了運河,也只有一些州府中心城市,纔有相對的發展,有的甚至不如運河旁邊的小小縣城。

最終,這個2級常駐卡牌,在趙信的面前,露出了它的全貌,2級卡牌神速,是船用的特種卡牌,可以覆蓋500艘船隻,麾下所有船隻速度提升10%,遇到風浪的機率降低30%,船隻擁有15%左右的恢復度。

趙信微微有些吃驚,他以爲白色卡牌都是弓手加一的那種,提升全方位能力10%,這個算是很簡明的用途,可是神速這樣的船用2級卡牌,卻加了三方面的功能,還是很有用的的功能,提升的幅度不低,由此也可以看出2級卡牌的強大,不但原始比例增加了,還有多種的能力。

對於船舶來說,速度提升,是最好的方面,船速代表着流通的速度,也代表着直接的效益,一個船隊可以用9天的時間,完成航行,另外一個船隊卻要用10天,綜合評定,各種成本和消耗都會大大的降低。

不過趙信更加看重的還是後面,10%的速度提升,並不多,最多是些微提升了河船的用途,可是遇到風浪的機率降低30%,這個作用可不小。

內河運輸雖然有風浪,可是風浪較小,特別是在內河船舶都達到了400料這個程度的時候,這個減少風浪,主要是對遠洋來說的,在近海,在河流上面,遇到風浪的機率幾乎等於零,越是深入遠洋,風浪越高,這也是遠洋航運利潤高的根本原因,因爲蘊藏着危險。

至於第三個,趙信看不懂,稍稍看了一下詳細的解釋,也就是船隻在總體受損不超過15%的時候,擁有一定的自愈能力,這種自愈能力是比較緩慢的,一旦達到了15%,可能要5天才能夠徹底恢復,也就是說,每天會達到3%左右,同時,他會影響到維修,有維修的時候,維修的效率也會相應的增加。

三個技能,除了的第一個,可以使用與河流和運河之上,其他的都是海上的技能的,綜合能力上面,相當的出色,可是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前提下條件,要趙信在周圍才能夠有用這一點,有些雞肋了。

同時可控制的船隻有500艘,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趙信敏銳的把握到了這個卡牌系統的漏洞,它只是說明了船隻的數量,而沒有說明船隻的噸位,要知道,海船之間的差別,可是非常巨大的。

船不同於的步兵,特別是海船,宋朝已經可以製作2000料以上的船隻了的,着換算成後世的噸位就是650噸,500艘,幾乎是30萬噸的估摸,在後世,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遠洋船隊的噸位,還不是最大的,可是在這個時代,相當的可怕。

噸位永遠是決定海上運輸的主要物品關鍵性要素,當噸位上升之後的,就不一定侷限於的高價值,或者是高收益的商品了,完全可以進行大宗商品的買賣額,比如說中國緊缺的銅,再比如說糧食。

這些在以前,幾乎不會有海上航運運輸的東西,原因就是,一艘船,可能就三五十噸,多了也不超過100噸的載貨量,運送糧食和大宗物品,根本沒有太多利潤,只有質量高,重量輕的物品,纔是運輸的主力。

這些物品不適合大宗航運,因爲市場承接能力就那麼大的,一旦航運規模大幅度的擴大,這些幾乎有多少都可以賣多少的產品,纔是遠洋運輸的主流的。

在豐收的年經,江南的米價,大概是開封的五分之一左右,大規模購買還要便宜不少,可是再往南,在東南亞,中南半島,哪裡幾乎是糧食的天堂,豐富的物產讓這裡,完全沒有所謂的饑荒什麼的,幾乎隨便撒一片種子,就可以獲得豐厚的收穫。

僅僅這一點來說,就讓這裡的糧價相當的便宜,對於一兩艘貨船,甚至是更小的貨船的情況下,購買大批雖然也是幾倍的收益,卻不是他們的主流,這也是在輪船誕生之前,很少有海商銷售糧食的,糧食卻是穩定的大宗物品,特別是對於缺糧的宋朝而言,在一個極爲龐大的數字之下,這些糧食基本上不愁銷售,價格足夠便宜的話,甚至連朝廷都會購買一部分。

而這還是2000料的船,在鍊鋼技術有了巨大提升的前提下,用鋼龍骨取代的木龍骨,構築船,這將會是造船業翻天覆地的改變。

以往,造船業最大的制約是龍骨,哪怕有了拼接龍骨的技術,沒有巨大的,適合造船的船材,任何船廠都必須要停工,可是使用鋼鐵龍骨,只要鋼產量出來,有足夠的材料,就可以無休無止的建造,船的生產速度會大幅度的提升。

鋼龍骨的強度和韌性,會讓整個船性能大幅度提升,噸位也會顯著提升,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磨合,製作出比現在高出3倍,2000噸左右海船,就如同鄭和大型船隻那樣,500艘就是100萬噸,400多萬石的糧食,一年兩次就是億萬石,這對於穩定整個中國,將會起到可怕程度,這是一個無上限生意,有多少就可以賣多少。

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決絕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