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

馬是一個很方便助力,有了韓琦的保證,他們已經相信了,可或多或少,有些疑惑,爲什麼韓琦這麼有底氣,一下子就擴大了這麼大的規模。

20萬,這是之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之前,在交涉的時候,韓琦曾經說過,如果人員足夠的話,可以提升10倍數量。

這個數量,他們連想都不敢想,別說是10倍,就算是有兩三倍的樣子,已經足夠讓他們滿意了,馬這樣的稀缺資源,哪怕攻擊西夏獲得了好處,也不可能大量的獲得良馬。

之前最高的檔次,也不過是兩三萬,或許有人奢望,或許韓琦所說的是真的呢,是10萬,因爲韓琦沒有給出準確的數字,只是一個可能的,真的拿羊來抵消的話,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

相對於10萬匹馬的,10萬頭羊,也算是一個不錯交易,可是跟馬的影響力比起來,實在是差的太遠了,天上地下都不爲過。

當然了,就普適性上面,羊的廣泛性,遠比牛馬更大的,雖然,北宋缺乏牧場,也沒有足夠放牧條件,可是羊的消耗,一直以來,都是相當的數量的。

拿比較節儉的仁宗宮廷來說,有一個考古數據可以顯示,仁宗有一年,一共消耗了44萬斤的羊肉。,

也就是說,單純皇宮,一年就要消耗百斤左右的羊,超過萬隻,推廣到整個北宋,可能成交量在百萬,甚至是數百萬。

可是馬來說,充其量,只有羊的幾十分之一,這就是差距。

現在,當一個個商會,有了明確的意向,甚至向西安這邊轉移資金,並且通過錢莊進行運作。

雖然不是在韓琦這裡報名的,可是參加的意圖非常的明顯,韓琦也就在原有的基礎上面,再加了一個力量,直接擴大了牛馬大會30倍的規模,直接把牛馬,從原來的6萬的總數,提升到了50萬以上,同時,把馬的數量,定位在20萬。

這不是20萬頭羊,也不是20萬頭牛,而是20萬匹馬,其他的商品,被這些商人們主動的給忽略了,有什麼比馬重要。

要有20萬匹馬的,哪怕是軍方參與進來,哪怕有貴族搗亂,這些不利的因素,全部都考慮在內,哪怕他們只能夠拿下1成,也就意味着2萬匹,這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量了。

這些商人並不知道,20萬匹是實打實的,或許,會有一些貴族和官員聞風而來,可是在總量擴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些官員和貴族所需要的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的。

關於商人的這些感覺,韓琦當然不會過多的解釋,如果他真的說了,未來還有最少400萬匹,將陸續的流入到市場之中,那纔是真的傻了。

別看馬的作用巨大,可是當供給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是肯定。

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奇妙,在一兩年之前,甚至曾經遭遇敗績好水川一戰,如果當時,韓琦手中有一個萬人規模的成建制的重騎兵的話,不但不會敗,而且會反敗爲勝,當時的他,是多麼的期待,用龐大的資金,堆出一個強大的騎兵。

可是幾年之後的今天,他卻爲馬而發愁,真的是甜蜜的煩惱,他無論如何也不想到,有一天,他會因爲馬太多了而頭疼。

會答應這些商會,軍方不涉足的原因,因爲馬的數量太多了500萬,哪怕軍方從中間抽調100萬,也可以剩下400萬,這些都是要流入市場的馬。

作爲軍方的高層,樞密院副使,以他了解的北宋軍方,能夠留下20萬作爲軍馬已經非常可怕了。

這並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真正正,經過了調查之後的結果的。

北宋之所以缺馬,一方面是大量養馬的土地都已經流失,沒有足夠的草場,可以支撐大規模的養馬,只剩下西北和境內少部分的地方,可以養馬,但是另外一方面,何嘗不是馬的消耗太大了。

以北宋秘密戰場的能力,加上一些商人無孔不入的能力,弄到一兩萬匹馬,而且是水準以上的馬。

這些馬,加上北宋在兵器上面的優勢,弄一個不弱於遼國和西夏的重騎部隊,也不是不可以,最少說,5000匹的實驗性的部隊是可以的。

可是之所以沒有進行,原因就是消耗太大了,以北宋這邊,日常的情況之下,養馬,可以用青草來代替,可是要想保證養好,一匹馬,幾乎是每天,都是在吃東西,不停的吃,連續的吃的。這樣才能夠支撐起馬的消耗。

可是在北宋,根本沒有這麼龐大草場,根本支持不起馬經常吃,平常這樣可以,上戰場怎麼可以,北宋不可能如同遊牧民族那樣,讓馬,跑到哪裡,就吃到哪裡,那麼只要是上戰場的話,需要給馬喂糧食,甚至在一些關鍵性的戰鬥的時候,還必須要喂黃豆這些,足以上馬力,不掉膘的東西。

這樣的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是普通士兵消費的12倍,漢武帝夠強吧,追亡逐北,一下子把匈奴徹底的趕出去了,可是結果呢,文景兩帝,花費了70年的時間,累積了龐大的財富,被漢武帝一朝,揮霍的乾乾淨淨,西漢也在漢武帝達到巔峰之後,迅速的削弱了。

20萬,還是現在韓琦給出的數字,這是因爲,短短一年時間之中,北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投入最大鐵料,一下子被降低到了非常低的程度,節約了大量資金,加上廂軍,甚至是西夏的,北宋正常的財務支出,會減少的千萬貫,這樣才能夠抽出資金,用於供養20萬匹的馬。

換做之前的北宋,可能2萬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從口糧這一方面說20萬匹馬,就相當於240萬軍隊的消耗,這個可怕到讓人無法承受。

既然樞密院無法留下足夠多的馬,那麼剩下的馬,要全部的推向市場,這就需要自己尋找交易者,萬一,這些馬,因爲數量龐大的關係,開始斷崖式下降的話,那就虧大了。

韓琦有足夠的自信,這個斷崖式的下跌,不會跌到成本之中,到最後,不可能降低到遼國那樣,價格非常低的程度,也會讓這一次的收益大大的打折扣,哪怕是這些馬,是的白得的,用了價值8000貫的絲綢換來了的,已經翻了十幾倍了,可是有更多的前提下,誰不想要更多。

20萬,只是一個起點,類似的拍賣會,或許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之中,在北宋的各地舉行,可是100萬,依然是一個無法逾越的數字,接下來要怎麼辦?

或許,要考慮,在靈州和西北容納下來,有了靈州前線加上棱堡的防護,這些地方草場可以綜合性的開發的,哪怕不可能完美的容納下來,卻也是可以接受。

西北的面積非常的龐大,要知道除了靈州是靠近在黃河旁邊河套平原的,剩下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在黃河的幾字形的中間,在這個區域,因爲水量的不足和維度的關係,大部分都是草原。

哪怕北宋開墾西北之地,已經有了足夠的時間,也依靠着農民的勤勞,開墾出了一定的土地,可惜這些土地,它們的產量有限,只是一些很少的作物產出。

現在把這些土地重新的改成草場,這沒有多大的問題,本身他們就是比較適合草原的生態氣候。

當然了,水資源不多的前提下,他跟靈州這些,靠近在黃河旁邊,無法相比,可是超過數十個州府,足以容納下來這些牲口,這樣下來,就可以慢慢的銷售,把一次性的交易,變成一個細水長流的生意。

這中間,好處不一,卻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銷售500萬左右的牲口,大概獲得2000萬,到3000萬貫的收益,可以保證西北軍隊的建設,中央的收益,同時兼顧了靈州的開發,這在韓琦看來,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靈州這邊,也比較的適合進行放牧,有了這麼龐大的牲口做爲基礎,按照牲口的平均增長規律,這個的生意,可以做成比較長期的生意,這也是可以接受。

只要成功做到,把一些牧民和俘虜之中,適合放牧的,給糾結到一起,應該可以保證這一批牲口,不大規模的死亡,成功的在西北之地繁衍下去,成爲西北一個真正的支撐。

韓琦何嘗不想,一次性把這些全部銷售,可是單純500萬匹馬,按照平均100貫的銷售,也高達5億貫,這是任何人,甚至連北宋的中樞,都拿不出來的一筆龐大的資金。

在韓琦爲了這些甜蜜的煩惱,頭疼不已的時候,韓琦並不知道,這些馬的用途,趙信已經在幫他想辦法了,而且是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趙信不是專門爲韓琦想到的辦法,算是一種附帶的幫助,解決這些大批量的馬的辦法就是馬拉火車,這是一個足以消耗200萬以上良馬辦法,趙信又恰恰是,整個北宋,甚至是整個世界,能夠一次性付出200萬匹良馬全部資金的超級富豪的唯一一人,沒有之一。

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二百七十章 種類繁多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