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

原來的渭州牛馬大會,是按照傳統的牛馬大會的模式,要牲口到了之後,才能夠進行銷售,而且在銷售完畢,買家確定了牲口,並且買走了之後,才能夠拿到錢。

這樣的交易過程,是最公平,也是牛馬交易比較正常的模式,可是對於西北來說,先不說錢到位的快慢,到錢到位之後,還需要到京兆府這些繁盛的地方,去購買物資,一來一回,就耽誤時間。

可是牛馬交易,要變成拍賣的模式,需要改變的東西很多了,韓琦宣佈的這些命令,也都是跟這個方面有關係的。

交易狀態要做出巨大的改變,可是以拍賣會的標準,不再是以一頭牛一匹馬這樣的買,而是分批。

在韓琦權衡之後,每一批都不可能太多,20匹馬作爲一批,一百頭牛做爲一批,保證每一批的基礎價格,在1000貫以上,這樣,是比較合適的。不過這樣的交易方式,對於普通等戶來說,就不是那麼美好了,他們幾乎都會被拒絕在外。

哪怕是能夠動用1000貫以上的一等戶,他們也不可能一下子用1000多貫,買到100頭牛。

對於這些富戶來說,最多十頭牛,就可以供他們使用了,剩下的,可能就只有食用的價值了。

或許,在靈州和議之後,大批的牛羊進入到北宋之後,北宋會調整關於耕牛宰殺的問題,在此之前,宰殺耕牛都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

同時,這些地主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自給自足,真的弄了90頭牛殺了吃肉,也有些浪費,根本賣不出去。

這就是地主跟商人的不同,商人只要有利潤,哪怕走南闖北,橫跨大半個中國,也願意,可是對於地主來說,他們考慮的,更多的是一畝三分地。

大量消息的傳來,是確定的,而不是模糊的,這也是韓琦故意這麼做。

他如果模糊言辭的話,一定會有大量的地主,前往渭州這邊,可是看到大部分都是拍賣的,整體交易,有聰明的,或許會集合購買的方式,卻不會太多,大部分是白跑一趟。

對於北宋目前的出行成本來說,特別是西部,沒有達到願望的話,就會產生巨大的負擔,特別是那些三等戶,這會挫傷他們的信心,還不如,提前告知他們。

八百里加急而已,只要宣傳到京兆府,就會大規模的流傳開來,這對於樹立威信和節約成本而言,也相當有利。

同時,韓琦想到了趙信曾經提到的,團購的方法,20匹馬和100頭牛的一組,也極大的照顧了他們,一般而言,一等戶大概需要10戶就能夠湊一個標,二三等要多一點,卻是可以接受。

這中間,在逐步宣傳的過程之中,商會也受到了啓發,開始主動的吸納這些的一二三等戶,通過繳納保證金,當然不是渭州交易會的保證金,只是按照自己購買數量,預付一定的金額,由商會和錢莊作爲代表,加入到了這一場拍賣會之中。

整個拍賣會,並沒有如同韓琦預料的那樣,由於改成拍賣會的關係,喪失了大量的客戶,除了散失了零散的,剩下的大部分通過種種方式,加入到了團購之中的,只不過來到渭州的人大大的減少。

這個時代,還沒有後世,所謂商貿會經濟,還有旅遊經濟這個說法,渭州雖然也算是一箇中心城市,可是不曾擁有承接數萬人,甚至是數十萬人的能力,強行的新建各種的場館,也不太合適。

能夠減少來到渭州的人員,對於渭州來說,也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選擇。

至於保證金,也是按照分配的不同標的,確定了下來。

韓琦也不會完全的杜絕零散的交易,在規則的制定之中,馬的零散交易較少,普通的等戶,在牛馬兩者之間的選擇之中,更多的是會傾向於牛。

牛的力氣更大,更適合耕地,在耕地上面,除非是換用的更加適合馬來耕地的專門的犁,否則的話,根本無法跟牛相比。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那就是價格,牛的價格相對於馬低的多,幾乎是七八倍的差別,一匹馬可以買到七八頭牛,這種情況下,對於精打細算的地主了來說,沒有必要購買一匹馬。

在零散交易的牲口,主要就是牛,一些零散的地主,他們的購買力也相當的高,當數萬的地主,把他們的力量,都給集中到一起的時候,也非常可怕。

說不定就幾萬,甚至是幾十萬的數量。

不過零散用戶,就沒有保證金用戶那麼多的便利了,只要預付款的,可是隨時進行檢查牲口的狀況,同時相對而言,預付的牲口的要比零散的要高一點,而且省心。

對於大商家來說,這沒有什麼,本身,他們要想購買這些牲口,都不想一隻只的買的,他們哪怕是百萬級別的商會,也不可能全部的資金和人力,都到了這裡了,

大規模的,拍賣,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他們可以把大量的牲口,集中到一起,進行檢測也來的容易一點,預付款什麼的,也沒什麼,反正這些錢,是要在錢莊之中運作的,要提前的存入到錢莊之中,區別不大。

零散的用戶,他們也能夠有的交易的地方,不過後來,當渭州大會結束之後,韓琦才發現,他的所用動作,都做了無用功,沒辦法,在他的宣傳下,在錢莊和商會的努力之下,用保證金的方法,吸納了近乎八九成的一二三等戶,只有渭州附近,距離較近的,纔會選擇零散交易,到渭州市場來購買,這些人大概也就是一兩千人而已。

渭州大會,在韓琦的關注下,規則漸漸的完善,按照20匹馬和100頭牛作爲一組的,在有經驗的牧民們,儘可能的平均分配下來,每一羣都分別的編號,到時候,所有參加拍賣的人員,可以檢查,進行競爭,很自然的,需要交納一筆保證金,這個保證金的,數額不等。

韓琦採用的,是最基礎的價格,按照一個批次1000貫左右,能夠拿得起這筆錢的人不少的,甚至很多人願意多交納一點,短短的幾天的時間,西安這裡,就交納了2500筆的保證金,高達250萬貫。

果然,這樣的是最快來到錢的方法,當預付款的制度頒佈,韓琦再跟錢莊進行聯絡的時候,這個合理性就不受質疑了。

因爲在渭州大會閉幕之前,當這些預付款退走之前,這筆錢,是屬於官府的。

這個還是有一點的問題的,那就是,如果挪用的多了的話,到時候,渭州大會結束的時候,要如何退給他們保證金。

換成別的產品,這些錢莊是會有這樣的擔心的,可是現在,渭州大會銷售的是什麼,是牛馬,而且保證金,只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就拿20萬匹的馬來說,價格就高達2000萬貫,而且這些商會調動的資金,不再保證金數量之中的,就有千萬之多,一場規模龐大的拍賣會,賣不掉250萬貫的牛馬,這是不可能。

只要最終能夠達成目的,又有合理性作爲前提,這筆資金,當然可以讓靈州隨便的調用。

不過是簡單的違規,甚至還沒有大規模的調動資金,只是把資金換成了物品的,從西安這邊調動物品,這段時間,那些商會爲了籌集資金,把商品敞開了賣,相互競爭的前提下,商品的總體價格降低了一兩成。

他們直接拿着錢,換取貨物的話,單純貨物本身帶來的利潤,就已經讓他們獲得足夠的利潤,更別說,韓琦也嚴格的依照規定,給予了3分的利潤。

250萬貫,如果全部調動的話,就是7.5萬貫手續費,這個數字,對於任何一個錢莊來說,都是白撿的,跟別說物資和運費的差距,保守估計,這一次,所有的錢莊,加在一起,可以賺到25萬貫左右的利潤。

韓琦當然知道,這中間,錢莊可以賺到很大一筆,可是對於他而言,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他的首要目的,就是爲了解決靈州的問題,用錢來換取時間,這是可以接受的,爲了這麼幾萬貫的頭寸,如果讓遼國交割的這些牲口,全部都因爲暴風雪而死掉的話,那個損失可就更大了

死掉的牛,可以賣肉,馬怎麼辦,一匹活馬,價值100貫,這是物以稀爲貴,同時也是有實際使用的價值的,可是死馬就不一樣了。

馬肉一直都不是很適合使用的肉類,太酸了,就算是遊牧民族,他們除非是萬不得已的前提下,纔會殺馬吃肉,在有任何一丁點可能的情況下,都不會做出這個選擇,那個味道,實在是有些的太差了。

如果500萬匹馬,無法抵擋住暴風雪,全部死掉的話,這個損失,可是會大到無法承受的程度。

解決了這個合理性的問題之後,在保證金的賬戶之中,有250萬貫的保證金,這已經超過了之前預料的最大總量,可是要調用多少資金,這就成問題了。

錢莊的首腦,雖然已經趕到了渭州,專門爲了這件事情,可是資金還放在西安方面,必須等到這邊的確定了數量,然後調動起來,用於購買各種的物資,而這一切,只能夠由韓琦定下來。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