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

儲存更多的糧食,是爲了讓這個大樓可以守衛更長的時間,增加整體的防禦,這個目的是同樣的。

前者只具備防守的能力,在糧食足夠的前提下,已經無法增加戰鬥力,後者,卻是雙方面的。

更強的防禦能力,不但意味着可以守的更久,也意味着,會讓攻城方付出更大的代價。

定海軍的軍隊,起步就是在保州,爲了避免被保州叛軍攻擊,這才成立的長弓隊,在棱堡的幫助下,粉碎了保州叛軍的攻擊,不足1000人的護莊隊,殲滅了數千叛軍,這可是正規軍,其中還夾雜了世家的力量。

護莊隊,到民團,再到定海軍,一路走來,核心不變,老的人員,基本上都混一個小隊長,甚至更高的級別。

正因爲最初一戰是從防守獲得的,那麼這個傳統,也就一直流傳下來,防守永遠比進攻強。

趙信把後世的一些防守理念,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可以製造出複雜的防禦體系,這些都被定海軍研究到了極致,各種先進的工具,跟本身的防護理念相結合,就形成了定海軍獨特的防禦天賦。

工具跟理念相結合,使用最爲廣泛,就是鐵絲網。

鐵絲網這個在自動火器出現之後,大行於世,無論是大規模戰爭,堡壘戰,還是小規模的戰爭,遭遇戰,無不會使用鐵絲網。

在一些特種作戰的小型營壘的時候,也會用鐵絲網,因爲它的阻隔作用非常的強。

一根細細的鐵絲,在出現的初期,很多人都不是特別的看好,別說孫吉這樣,力大無窮的人的,就算是一個普通的士兵,也可以輕鬆,拉斷它。

可是在速度的加成之下,這個鐵絲,就會成爲可怕的武器,在武器試驗之中,一根細細鐵絲網,可以輕鬆的將一匹高速奔跑的馬,直接削喉,速度和硬度結合之下,細細的鐵絲,就成爲了可怕的刀具。

在測試之前,誰也不知道,這個鐵絲會如此的可怕,測試之後,所有人都認可了鐵絲網的作用,特別是加入了部分的設計,讓鐵絲網更加的猙獰,哪怕不是高速運轉,只要碰觸,都會受傷。

同樣的,在直接鍛造完成之後,鐵絲網就可以通過纏繞,作爲後勤物資送入。

定海軍的發展,對於很多東西都做出了修改,食物之中,用脫水食物和罐頭,取代了原有的糧食,遠程也發展爲長弓,防禦裝備也是發生了改變,哪怕不跟騎兵進行對抗,鐵絲網也成爲廉價和有效的保護措施。

當時派遣孫越上島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如何有效的構築防線,幾百人的隊伍,面對着島上,幾十萬的土著,肯定是弱勢之中的弱勢,廉價和容易佈置的防禦裝置,成爲了重點。

最初的時候,鐵絲網送上了很多,幾乎夠幾個大型的防線了的。

後面,登陸一切都比較的順利,特別是固定的定居點建成之後,這些鐵絲網,除了少部分,用於外圍的佈置,其他的都留下來了。

現在爲了加固的大樓的防禦,除了一些關鍵的地方,使用鋼筋混凝土之外,其他的地方都使用鐵絲網。

鐵絲網,這個最廉價,也是最適合的武器,已經在大樓的內部,裡三層外三層的佈置了,他對於不瞭解的土著,有很強的停止作用,對於丁海軍來說,卻是通道。

特殊鋼絲鉗,可以在短時間,把鐵絲網切開,形成一條通道,可以快速的通過通道,攻擊側翼和背部,一旦需要賭上,以目前的鐵絲網的佈置方法,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重新的佈置上來了。

除了鐵絲網的,在定海軍還有大量其他物資,都被孫越用起來,加固大樓了。

大樓是爲了防禦,可是先天不足,讓它的防禦力量有限,大樓之中,本身爲了方便,是四通八達的,這對於戰鬥來說,這並不是最佳的選擇的,必須要有足夠多的變化,這個變化,也必須要符合的戰爭的形式。

這裡擁有大量的建築材料,或許沒有時間,在構築原來的營壘陣地,可是從軍事的角度,對於這些建築物進行改裝,對於孫越這樣的軍人而言,這是沒有問題的。

孫越希望的就是,對方,能夠給他們更多的時間,時間是最少爲神奇的東西,對於目前的定海軍來說,代表着的定海軍的援軍可能會更快的到來,代表着他們的準備會更加的充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這邊在全力準備,而另外一方面,土著們的速度稍稍慢了點,一直都沒有動靜。

後來才知道,那一仗打的非常的突然,否則的話,以偵查部隊的精銳程度,完全可以在對方發現之前就逃走,畢竟土著的獵人隊伍,他們各方面的素質都不是很高。

一個照面之下,就幹掉了土著獵人隊伍的巨大多數人,全力撲殺之下,走了5個人,其中有3個是受傷,在奪路而逃的情況之中,他們能夠逃走算是幸運了。

這中間, 2個因爲傷勢嚴重而死掉,另外一個,卻倒黴撞到了猛獸的洞穴,最終被猛獸幹掉,跑回去的只有兩個人,還有一個人因爲逃跑的關係,傷勢加重。

這兩個人,也是爲了避免被追,定海軍,在一瞬間,展現出來的戰鬥力,太過於驚人了,用可怕來形容,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繞路,大概用了一週的時間,纔回到部落。

對於土著來說,一週不算什麼,琉球島上物產豐美,爭鬥也不是非常的劇烈,大部分都是可以和平的生活,就算是有鬥爭,也會限定在一定程度上面,往往一場戰鬥,可能要打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中間真正的拼殺不多,有些部落之間,甚至長達20年的戰爭,陸續死掉的人也不超過1000人。

對於定海軍來說,時間和效率,那是刻畫在骨子裡面的,在工廠之中,那是要精確到秒的時效,就算是到軍隊之中,也不可能放任超過的一週的時間。

這也是不習慣的根源,可是對於土人而言,他們瘋狂的逃跑,甚至沒有第一時間迴歸部落,也是正常,當他們迴歸了部落,告知了部落的這一次遭遇戰的情況,然後就是等待着部落出兵。

實際上,這一個獵人隊伍,在部落之中,所處於的爲位置,實際上是非常的高的,他們負擔着部落之中,較高食物的收集,在某些械鬥之中,充當精銳的力量。

他們的損失,對於部落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更別說,這個獵手隊伍,還包括了部落首領的兒子。

這個本來是準備給兒子的刷刷的聲望,準備從獵人隊長開始提升,之所以跑那麼遠,也是因爲這個兒子,在追逐一頭野豬的時候,不顧別人的阻攔,接近了平原區域。

接近平原區域,在土著部落之中,算是一個禁忌,可是對於的一定層次的人,卻是知道爲什麼,不是什麼神話或者是詛咒,而是夏季到來的風暴,

當時已經接近了,卻不太可能出現,去的又不是海邊,對於這個少寨主的堅持,幾個老成一點的獵人,並沒有堅持多長時間,就同意了。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會是噩夢,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幾十個人之中,一共活下來了兩個,其中一個還重傷,是不是有後遺症還不好說,這個幸運兒,當然不是寨主的兒子。

因爲兒子死的關係,在寨主震怒之下,開始了超常規的反應,整體反應並不慢,在一天的時間完成了準備,第二天,就派遣了一隻2000人精壯的隊伍。

準備是很快,可是之前得到信息浪費了7天的時間,準備再怎麼快,也需要一兩天才能夠出發,這樣的前提下的,部落出兵已經是10天以後了的。

兵貴神速的,講的就是這樣,只有更快的速度,纔會讓對方沒辦法反應,用最快的速度戰勝對手的。

10天的時間,對於定居點來說,代表着10天的糧食,代表着比10天前,更加的複雜了數倍的防禦工事,代表着一系列的陷阱,同樣的,代表着清理完畢痕跡。

更不用說,雙方的距離,還是有一些,純粹用腳走路的土著,哪怕他們更加熟悉密林,也需要的幾天的時間,這個時間,對於定海軍而言,又是可以利用的時間。

重傷的那個獵人,當然沒有出動,他的傷勢,不足以支撐他長時間的走動,還有一個沒有受傷的,他負責引路。

獵人之所以是獵人,熟悉森林之中的一切情況點,走過的路就不用說了,在叢林之中,還是非常的老馬識途的

他們最終,還是找到了遇襲的地點,可是這裡,已經是物是人分了,在的一些痕跡上面,還是有一些戰爭過的場面,留下來的痕跡太少了,至於那些襲擊者的痕跡,更是幾乎沒有。

因爲攜帶的人員衆多,他們分成了幾個部分進行搜查,一個部分,最多也就是300人左右,在他們看來的,之前獵人隊的損耗,不過是措不及防而已。

現在,他們有2000多人在周圍,又有抱團的300人隊伍,就算是力量有所不敵,也可以在短時間反應過來,在寨主看來,就算是死掉300人的隊伍,也足以碾壓那些偷襲者。

寨主並不知道,他的這個舉動,差點,就讓他直接撲街了,本身實力又不是碾壓的優勢,這樣的分兵,實際上,是給定海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土著們的行動,並沒有避開定海軍的監控,此時此刻,定海軍的戰士,在外圍的都是精銳,他們看着這些分開的部隊有些眼饞,這些都是沒有攜帶多少武器的,實力的很差的對手,如果他們有50人,甚至30人的隊伍,就可以正面跟他們對抗,甚至戰而勝之。

正規軍,還有完善的武器裝備,跟土著這樣,拿着一個木製武器精壯,都能夠充當的,有明顯的區別,只要有一定的人數組合成軍陣,那就不是的人數所能夠的奈何的。

可惜,爲了安全起見,孫越把幾乎所有的額人員,都給調動到了的大營,留在外圍的,也只有最精銳的30多個,他們有不少的佼佼者,一個打多個的,也是存在的,可以在重兵的圍困之下,他們的作用很小,與其的強行的冒險攻擊,倒不如依然隱蔽和調查的。

清理痕跡的,不給對方追擊的機會,這個做法果然非常的正確,土著們果然在這裡迷失了方向。

分成6個隊伍,每個隊伍300人,可是這個遭遇的地方,距離定海軍是有一定的距離,沒有足夠工具的前提下,這些人要找到周圍,還是一個非常困難的,特別是這樣地毯式的搜索,浪費使勁就更多了。

在偵查人員的監控之下,這些人開始在周圍,如同沒頭蒼蠅一樣的尋找,上千人把這一片樹林,弄得是雞飛狗跳的,卻沒有找到多少的蹤跡,這樣的舉措,進一步的浪費了時間,這也給了定海軍足夠多的觀察時間。

不過雙方的距離,還是有些太近了,地毯式的搜查,或許效率不高,可是在這樣的距離下,還是容易找到目標的,只不過時間早晚的問題。

因爲孫越的嚴令,這些偵查人員,並沒有走另外一條路,引開土著做法,在劣勢兵力之下,這樣的做法,或許會爭取到一定的時間,卻太過危險了。

哪怕定海軍的偵查員,實力遠高於這些土著,也裝備了鎧甲,可是一旦被大量的土著纏上,也很難的走脫。

在確定土著只是來了2000多人,這樣的人數,就戰鬥人員的對比,只是5:1,這樣的比例,考慮到武器裝備,還有防護的差別,就算是野戰,也未必能夠打破定海軍,更別說是攻城戰了,這種情況下,孫越當然不會讓手下的精銳偵查力量冒險了。

土著們在發生戰鬥的附近,浪費了3天的時間,一直到3天之後,不斷擴大的隊伍,這纔在一個合適的角度,發現了定海軍的定居點,這纔算結束了這樣的四散搜查,6個部隊,又聚攏在了一起,向定海軍的定居點逼來。

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