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

朝鮮和日本,也算是歷史悠久,歷史都可以追述到一兩千年以前,並且因爲靠近中國的關係,在很久之前,就跟中國產生了聯繫,雙方相互的聯繫非常的緊密,又存在着區別的獨立式國度。

這其中,朝鮮是敵對和依附相結合的,早在漢唐時期,就有中原的君主,征服高麗的記載,甚至隋朝和唐朝,也都是因爲出征高麗而衰敗。

日本相對而言,就好了很多,因爲隔着一個海峽的,對於大陸的帝國的中國而言,很難征服他。

不過這一點,在定海軍出現之後,就得到了改變,不說是大量的,適合高海情前提下的西式戰艦,就算是調集一大批的中國式帆船,也可以攻擊日本。

開城和平安京,是目前日本和朝鮮的國都,也是人口最爲稠密的地方的,成爲了目前定海軍攻擊的重點,爲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掠奪人口。

日本和朝鮮,一個是島國,一個是半島國家,但是人口差不多,在這個時代,朝鮮要多一點的,背靠着大陸,種植技術和其他的一些技術稍稍的高一點,人口也多一點,在700萬到800萬之間。

從很早開始,朝鮮這裡相對比較的強大,甚至趁着中原王朝薄弱的時候,還對中原王朝進行進攻,曾經的隋朝,就是因爲遠征高麗,最終失敗,失去了國運,唐朝時候,也曾經遠征過高麗。

在沒有大規模的渡海作戰的前提下,遠征高麗只能夠走北方,後世中國跟朝鮮接壤的地方,是鴨綠江和一些山脈,朝鮮北方多山的地形,讓這裡很難的突破,易守難攻,這也是朝鮮,能夠以一個彈丸之地,抵擋住中國的進攻的根本。

相對而言,跟中國更近,並且受到了中國影響更深的朝鮮,人口多很多,日本稍稍少一點,也超過了600萬。

作爲兩個國家的國都,朝鮮的開城,還有日本京都,都是人口稠密的地方。

北宋在這個時代,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雖然在軍事上面,北宋一直都被遼國壓着打,可是在璀璨的文明,龐大的城市,還有富庶的讓人迷醉財富面前,整個東亞的最受矚目的,還是北宋。

無論是日本,還是朝鮮,都承認北宋的地位,甚至之後,當北宋滅亡之後,無論是日本,還是朝鮮,都不承認金國和蒙古的正朔地位。

這兩個國家,不但在語言,文字上面,受到了北宋這個中華圈子的影響,很自然的,建設的方向上面,同樣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北宋的汴梁,南宋的臨安,在這個時代,絕對是超級大都市的,百萬的人口,一些小國的全部人口,也就是這麼多。

瘋狂的學習了北宋的一切日本朝鮮,在都城的建設上面,也參考了北宋,大城市也成爲了發展的方向,或許在其他的城市,跟北宋相差很遠,可是京城,也是超過了30萬人口的龐大城市。

都城的人口衆多,必須要靠周圍的支撐,在京畿地區,最少也集中了120萬到150萬的人口。

這兩個國家,他們軍隊數量不少,也無法抵擋住女真人的攻擊。

無論是朝鮮,還是日本,距離遼國都很遠,在朝鮮跟遼國接壤的地方,那是女真人的地盤,同樣的,女真人活動的軌跡,也不只是在陸地上,海上也有活動。

在11世紀的時候,兩國的史料上面,都有記載,女真人攻擊的事情的,不過基本上,都成功渡過了的。

這也說明了,朝鮮和日本的軍隊,都有相當的戰鬥力,可惜他們碰上的,卻是武裝到了牙齒,可怕的要命的定海軍。

連女真人的戰士,在定海軍的面前,都不落好的,更別說更弱的朝鮮跟日本,對於定海軍來說,勝利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最難的,就是找到合適的位置,並儘可能的擄掠到足夠的人口。

或許,兩個首都附近,超過百萬的人口,就算是弩擄掠了,對於定海軍的人口的增長,也起不到絕對的作用,他們卻補充了最缺乏的地方,對於已經持續失血的定海軍,一個補充。

依靠着自然的生長,每年可以生出280萬以上的人口,可是這部分的人口,最少在15年的時間之內,

還排不上用場,他們註定是未來,而不是現在,15年後,伴隨着人口的快速增長,新增人口達到了成年,並且經過了定海軍十幾年的教育,成爲了高素質的人才,掠奪這些最底層的人力,跟本就沒有太多的作用。

可是在這個時代,就連定海軍本身的高素質人才,都是一個半成品最多經過了幾年的教育而已,這些哪怕語言不通,哪怕是異族的存在,只要合理應用,也有他們可以付出的地方,可以爲定海軍添磚加瓦。

定海軍的快節奏之下,從6月底決定出兵,到7月抵達,分別在7月12日和7月16日分別登上了朝鮮和日本,此時此刻,無論是朝鮮的皇帝,還是日本的天皇,都沒有意識到,滅頂之災的到來。

7月12日,朝鮮開城附近的海面,龐大的艦隊一眼望不到盡頭,在海港附近,是有一些漁民,下海打魚,可惜這些漁船都被控制了。

任何時候,登陸都是危險,一不小心,就容易被人集火,能夠突如其來,不給他們反映的時間,這對於登陸的安全性非常的關鍵的。

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麼海權,甚至連幾百年後,流毒整個江南的倭寇,也還沒有出現,在船的技術指標,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海洋是無法逾越天塹。

趙信的出現,不輸於這個時代北宋的科技,落到了北宋的頭上,可以越過洶涌波濤的海洋如同平地一樣的大型海船的出現,日本和朝鮮,一直引以爲屏障海洋和北方的山區,成爲了擺設,在朝鮮半島腰部的海邊,從這裡到開城,只有一兩天的距離。

第一次登陸,根本就沒有耗費多長的時間,在短短的半天時間之中,最少1萬軍隊登陸完成。

最危險的時間過去了,在登陸的時候,或許艦炮可以幫忙,可是如果朝鮮人早有準備,不計成本的攻擊,還是可以給定海軍造成很大的損失的。

技術上面,武器上面的領先,讓定海軍大規模作戰的傷亡率非常的低,整整橫跨了一年多的

定海軍沒有直搗黃龍,而是分別登陸,他們並不是爲了滅亡朝鮮或者日本,他們只是獲取他們的人口,以保證定海軍對於勞動力的要求。

10萬大軍,分成了最少6個部分,分別在相對20公里左右的地方登陸,然後主攻的兩個部隊,差不多2萬人向前,向着開城的方向開過去,剩下的,則守衛在周圍,防備逃走的民衆。

接下來的動作,那就簡單很多了的,閃電戰,藉助着強大的火炮,打開了城防,火器部隊和大量的火炮,讓還出於冷兵器最初的時代的朝鮮,見了市面,一定程度上面,他們完全沒有見過這樣的,有些類似於屠殺一樣的攻擊的,哪怕是能夠準備,衝上去的隊伍,也在瞬間被打散。更別說,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危險降臨的朝鮮軍隊。

開城堅持了不足半天,就陷落了,有了火炮,特別是能夠攻城的重型火炮,使用大量的穿甲彈和重彈,可以輕而易舉的穿透城防,原來需要大量的埋設炸藥,甚至要用大半個月的時間,挖掘一條地道,到了城牆的下方,才能夠通過點燃這些炸藥,炸掉城防。

可是經過了調整,不考慮到殺傷力,着重破壞力的攻城炮,只要拿到距離城牆500步的距離,就可以持續不斷的攻擊城牆,無論是流線體,還是破壞城牆重型圓球,這些對於鋼筋混凝土工事,都有較大破壞作用。

雖然單獨的作用,未必比得上挖着地道埋設的炸藥大,可是這個速度和持續的破壞作用,遠遠高於炸藥的,而且非常方便的。

朝鮮開城城牆,也算是一個雄城,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已經相當的龐大,就算比起北宋的一些雄城,也差不了多少,可惜偏偏碰上了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定海軍。

穿甲彈和重型破壞彈,就算是對鋼筋混凝土的城牆,都有比較大的破壞作用,更別說普通的磚木結構的,開城的城牆,學的是似模似樣的,可是實際上,在定海軍的強大攻勢之下,根本無法抵擋。

經過了40門火炮,超過一刻鐘的攻擊,一共發射出了400多發穿甲彈和80多發重型破壞彈。

穿甲彈,只要命中了城牆上面,最少就可以深入到城牆一兩米的程度,大量的穿甲彈破壞了巨型的城牆的,然後重型破壞彈重重的砸在了城牆上面,破壞了城牆的結構,在一刻鐘之後,一處城牆再也撐不住,嘩啦一聲,就倒了下來,出現了一個十幾米長的缺口。

守軍當然不甘心失敗,大量軍隊開始向缺口處集合,但是正中了定海軍的下懷,大量火炮,開始集中向缺口部分攻擊,頓時幾百大炮的轟擊立刻讓哪一個地方變成了一個地獄。

這個過程持續下來,到第三輪的缺口出現的時候,已經沒有人敢到缺口了,然後就是進入缺口,擴大的進入數量和麪積,最終成功的攻佔了一部分開城。

舊式的城牆,一點城牆被攻破,也就意味着處於絕對的劣勢,在一部分城牆被攻破之後,還能夠守城下來的案例,幾乎是屈指可數的,大部分都是兵敗如山倒。

本身,在野戰能力上面,定海軍就是遠遠在朝鮮之上,更別說還有火炮助陣,在突破了城牆之後,不足的半天,整個開城已經沒有戰火了,之後,2天之後,整個京畿地區也就沒有了戰火了。

幾天之後,同樣的事情也出現在了日本的京都,不同的是,京都比開城距離海邊更近,速度更加的快捷,2天不到,就結束了戰鬥。

如果單純對付日本和朝鮮,別說是10萬大軍,恐怕,5000大軍就差不多了,這不是簡單的戰鬥力的差別,那是因爲武器代差而產生的巨大差別,無法用個體和數量也彌補。

就一如當年鴉片戰爭,英軍雖然動用了幾萬人,可是絕大多數是海軍,藉助着海軍強大無比的戰鬥力,英軍只是動用了3000人左右的地面力量,就橫掃了整個清軍,最終獲得鴉片戰爭的勝利的時候,死傷的很少。

如果從戰鬥力上面,目前定海軍的戰鬥力,已經不弱於鴉片戰爭時期的英軍了,甚至更強。

這個更強是從幾個方面來說,就武器上面,定海軍的火槍,已經走過了前裝槍,燧發槍的程度,已經是的後裝的紙殼彈的武器,雖然說,金屬定裝彈已經完成了,可是那個金屬定裝彈,從完成到的投入到使用之中,最少也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可是就算是如此,也高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時期的。

最關鍵的是,火藥。黃色火藥,還有更加烈性的火藥,是在幾十年之後,也就是諾爾貝的時候才發明的。

定海軍不存在這個問題,在趙信最初的時候,就解決了完美的黑火藥之後,硝化棉,更高爆力的火藥開始出現,就火藥的威力上面,圓圓的高於。

再加上鋼鐵的產量和質量,火炮的素質和威力,遠高於那個時代英軍。

相對應的,清軍,哪怕有太多的不足,可是大量的炮臺,還有海防的存在,讓清軍也不是不能反擊,這個戰鬥力上面,是比較高於這個時代的北宋和遼國軍隊的,更別說日本和朝鮮。

如果單純是以滅亡兩個國家來說,別說是10萬大軍,來個幾千人,就足以滅掉他們了,他們的軍隊,來多少都是送菜,甚至是5萬人,10萬人集中到一起,都未必能夠打敗定海軍的5000人,可是5000人,攻擊還可以,防禦和的抓人,就不行了的,一下子十萬,也是爲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