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側翼威脅

“坦克戰不能光依靠裝甲和火力,但是沒有裝甲和火力是萬萬不可以的。”在這次裝甲對撞中,4號坦克的劣勢再一次暴露無遺,所謂一力降十會,在空曠的地域交戰,打不穿對手又能有什麼辦法?伴隨着戰線進一步崩潰和大量軍力的損失,在第一階段雙方還能殺的有來有往的華夏和德軍在進入第二階段之後,德國人的頹勢隨着時間的推移越發的明顯。但是此刻還遠未到分勝負的時候,在正面的對手被打的步步後退的時候,華夏已經意識到了側翼的危險!

古德里安不愧爲是戰術大師,當雙方在正面拼的你死我活的時候,古德里安的部隊卻通過晝伏夜出,依靠周圍的地形地勢,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向着華夏側翼運動,而德國空軍也在竭盡全力的驅趕着華夏的偵察機,德國空軍在正面戰場上頹勢一方面是因爲實力不濟,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德軍上下對於古德里安這次行動的重視,專門配屬了2個戰鬥機大隊爲他提供空中掩護!

而除了古德里安之外,施拉格指揮的奧匈部隊也撞到了華夏部隊的側翼,兩個伊朗師和俄國部隊和將近4個師的奧土兩國部隊戰成一團。奧土兩國軍隊巨大的兵力讓初上戰場的伊朗部隊趕到了很大的壓力,甚至也讓華夏感到有些意外,這意外不是奧匈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太高了,而是感覺有些低!

“不應該啊,伊朗軍隊居然能守住防線。”彭毅看着地圖上華夏軍團側翼方向上的兩個巨大的紅色箭頭陷入了沉思,奧匈好歹也是列強級別的啊,在一戰中也不乏精銳軍團,這次更是集中全國的精銳力量堆出來一支部隊,在前不久結束的攻城戰中,雖然田勇按時拿下來這座城池,但是對奧匈守城部隊的評價也是很高的。雖然伊朗部隊擁有華夏提供的大量裝備,但是裝備水平和華夏正規軍相比還是要差一截,至於戰鬥經驗更是沒有。面對兩倍的敵人還能守住這已經不能用奇蹟來形容了。其中肯定有貓膩。

“古德里安將軍的裝甲部隊已經到位了?確定華夏沒有發覺嗎?”面對身旁的德軍聯絡人員,施拉格再三問道。

“華夏空中偵查被我們死死的擋在了東面,爲此我們付出了兩個中隊被打殘的代價,不過好在側翼不是主要戰場。對方還沒有太過認真。目前,他們已經投入了三個整編師的兵力,除了剛剛完成攻堅正在休整的一個師之外,他們似乎已經沒有預備隊了,如果對方發現的話。他們應該會有所保留。”聯絡人員說道。“而且從目前空中偵查反饋回來的數據來看,對方似乎沒有增兵側翼的舉動。”怕無法說服眼前這位上將,聯絡人員又補充了一句。

“從理論上說,華夏現在除了目前那支正在休整的裝甲師之外應該沒有別的成規模的預備隊了?”施拉格自言自語道,要說華夏沒有一點預備隊,施拉格是不相信的,但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同盟國認爲華夏已經投入了全部的兵力,剩下的預備隊不會很多。而現在奧匈從西面攻擊華夏側翼的伊朗部隊,而古德里安則位於西南部。處於華夏和伊朗兩國軍隊的結合部。而且似乎還沒有被華夏發現。如果情況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同盟國勝利的把握無疑又增大了幾分。

“當華夏軍團沉浸在正面戰場的勝利的時候,殊不知我們已經在他們側翼蓄勢待發。”在給施拉格的電報中,布勞希契請求奧匈軍隊能主動出擊,徹底調空華夏的預備隊,然後爲古德里安的穿插創造條件。

“大家同時發起進攻會更好。我們有配合友軍戰鬥的義務,但是沒有爲友軍充當炮灰的義務,我們去強攻對方嚴密設防的防線已經是仁至義盡了,而貴方卻在穿插兩者結合部這個問題上畏首畏尾。我們正面是裝備精良依託陣地防禦的兩個伊朗師。而古德里安將軍正面則是對方脆弱的運輸部隊,如果他的坦克連對方的卡車都對付不了的話。那麼對方有沒有預備隊其實並不重要。”施拉格十分不滿的說道,因爲在他眼中,古德里安的做法有摘桃子的嫌疑!

從客觀上來說,德國人確實爲古德里安儘可能的清理障礙。不過這絕對不是爲了將某人塑造出一個力挽狂瀾的英雄,而是實在沒辦法了,經過長時間的正面交戰,德國AB兩個戰鬥羣損失慘重,連莫德爾帶來的援軍都填上去了,正面是實在沒有取勝的可能。再打幾天的話補給就不夠了。那麼全軍就只能撤退。所以,他們把唯一的希望寄託在古德里安的側翼突擊羣上,德軍主力都去拉嘲諷了,自然也希望奧匈部隊配合一把。

雖然奧匈是德國的小弟,必要的時候應該爲大哥擋槍子,但是施拉格是一個軍人,在戰場上不會估計什麼政治形式和國際局勢,他的底線就是大家一起動手,即使華夏有預備隊也要雙方一起分擔壓力。相對於德國人來說,施拉格對局勢還是很樂觀的,兩個伊朗師在他眼中不算什麼,他們之所以能扛下來的關鍵是施拉格還沒有竭盡全力,這其中一方面是準備還不夠充分,另外一方面就是他自己不想單獨面對華夏預備隊。奧匈已經爲了分散對手扔掉了一個精銳師。憑什麼再爲後者拉一次仇恨?

於是乎雙方直接開始用電報打官司。爲最後發起總攻的時間和步驟進行調整。在打了無數嘴仗之後,雙方最終確定同時行動。德國正面軍團會發起有限度的進攻來牽制華夏正面的三個師。防止對方回援。奧匈軍團和古德里安的側翼集團同時發動進攻,但是在突破華夏防線後奧匈部隊應派出一支部隊向南接應古德里安集團,併爲其提供相應的補給。雙方在都做出了一些讓步後,最終敲定了攻擊計劃,整個戰役的第三階段即將拉開序幕。

如此大規模的合作與行動必然伴隨着無線電信號的激增,也許古德里安能管住自己的部隊儘量少用無線電通訊,畢竟他麾下的部隊只有一個師不到。但是和空軍協調以及施拉格調動手下4個師的部隊必然會頻繁的使用無線電聯絡。這樣一來,華夏電子偵查部門想不發現都不可能!再加上華夏在開戰後不久就繳獲的密碼機和自身的電子計算機超高的處理能力。在經過情報部門的一段時間的努力後,華夏也能感覺到對方在籌劃着什麼。

“現在的情況並不太好,伊朗的兩個師可能無法頂住對手。而在我們側面可能存在一支部隊,我們只有一個師的預備隊。而預備隊支援的範圍則是西線和整個後勤補給線。壓力很大。”彭毅在會議中憂心忡忡的說道。田勇的部隊不怕和對手硬拼,但是想要對付對方對補給線的多方向攻擊卻有些力不從心。

“讓我的部隊優先獲得補給,我們可以把奧地利人打回老家去!”就在這時。加侖將軍提出來建議,華夏畢竟還是對俄國人不太信任,在裝備和補給的優先級方面俄國軍團甚至在伊朗軍團之後。而這一次在華夏兵力吃緊的情況下,加侖將軍看到了一絲希望。他必須通過戰功來提高俄國軍團在整個協約國集團的地位。

“可以。但是你們要在第一時間封堵缺口,你們可以自己決定行動。但是在此之前必須知會友軍。團及以上的大規模調動需要上報,徵得總部同意。”俄國軍團也有將近2萬人,幾乎能抹平西線雙方兵力的差距。再加上從歷史上看俄國人確實比奧地利人強一些,問題應該不大吧。彭毅心中盤算道。這樣一來的話,田勇師就可以專心應對自己側翼那支規模不定的部隊了。

不過即使這樣彭毅還是不放心,一番躊躇之後,彭毅還是把最後的一支機動力量投入戰場,這支由輪式裝甲車和輪式突擊炮組成的輕裝甲部隊最大的特點就是速度快防護差。用來抗正面是不可能的,但是用來遊擊、打伏擊卻是可以的。這支部隊實際上是個大雜燴,不僅有華夏的制式戰車還有美英兩國支援的戰車。華夏都拼老本了,美英不表示一下說不過去啊。而彭毅本着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的原則全部笑納了。當然最終能打出什麼戰果可真說不準。

關鍵時刻施拉格也真不含糊,在制定時間終於向伊朗部隊的防線發動了進攻,在這次戰役中,奧匈軍團可謂是竭盡全力,三個主力師在空軍的配合下全力以赴,僅僅配屬給施拉格的飛機就有3個聯隊之多!這一次,奧匈帝國幾乎把全部能找到的飛機都調撥過來了,這還不算完,在經過一番權衡之後。施拉格把整個奧匈軍團中最後一支高機動力量也調撥過來,呂貝寧少將的波西米亞師將趕往戰場,這樣一來,過一段時間後看整個側翼奧匈軍團將有4個奧匈師和1個土耳其師的龐大兵力。如此強悍的重兵集羣大大超出了華夏的估計。

奧匈空軍的全力以赴第一次讓施拉格掌握了戰場上的制空權。伊朗人在經過一番抵抗之後終於撐不住勁了。雖然伊朗人也有大量的29型坦克。從編制上看師內部隊的裝備也不算差,但是實際上無論是華夏部隊在實戰中可以獲得額外的火力支援,比如說155MM加農炮和8寸重榴彈炮。但是伊朗部隊卻沒有這些東西,最強悍的遠程火力不過是122MM加榴炮和155MM榴彈炮。威力雖然有了,但是射程不夠。再加上軍官和士兵的素質問題,所以面對佔據優勢的對手攻擊。他們不知道如何應對。嚴重缺乏實戰經驗。

平心而論,作爲一個弱國之師,伊朗人做的還算努力,首先他們照貓畫虎的按照華夏軍官團的建議構築了他們的防線,主陣地前設置了前哨陣地,並且用反坦克壕溝、蝮蛇鐵絲網、雷區等障礙來遲滯對手的的進攻,主陣地上設定了加固支持點,主陣地和二線陣地直接也留下來足夠大的縱深。從表面上看這一套防禦體系沒什麼漏洞,但是在奧匈軍團全力攻擊下,這個體系並沒有發揮出紙面的戰鬥力,同樣的防禦體系由不同的人守衛差距還是很大的。

“伊朗人將太多的兵力和物力投入到第一線防禦之中了。從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死戰不退的意志。亦或者是一種固執。但是實際上根本原因是,伊朗軍隊在第一道防線崩潰後,無法有效的重新整合自己的部隊,依託陣地和軍官的督促,低級軍官和士兵也許還能奮勇作戰,但是一旦崩潰後,缺乏紀律性和韌性的伊朗軍隊就很難再組織起來,所以爲了能夠更有效的抵禦對手,他們只能孤注一擲的將全部主力都集中在一線,和對方拼個你死我活。”戰後,一名參與了防禦作戰的華夏軍官這樣評價伊朗部隊。

當奧匈軍團在清理了前哨陣地,向主陣地發動攻擊的時候,他們着實被對方堪稱兇殘的火力下了一跳!按道理來說,一般第一條防線是遲滯消耗對手的,第二條甚至第三條防線纔是整個防禦的核心。防禦方是不會在第一條防線上投入太多兵力的,但是在這一次交手中,伊朗人的火力超出了對方的想象,無數的炮彈如同波浪一般向着正在衝鋒的奧匈軍團打去,對方開火的距離很遠,在奧匈坦克距離防線還有1500米的距離上。伊朗人的反坦克炮就開始迫不及待的發動了攻擊,在這個距離上先別說命中率如何,就算擊中了,4號的傾斜裝甲表示自己也能抗住這個距離上打來的75MM加農炮炮彈。

感謝書友zhouyu1976、eric蕭的打賞~~~,以及書友飛雪12、李績成的月票支持~~~。(。) 88讀書

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571章 矛與盾第722章 碰撞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960章 攻擊開始第396章 關門打狗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288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894章 猛攻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097章 瓜分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607章 遠東大海上的盛宴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1467章 修正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791章 導火索第723章 防禦戰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913章 隕落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1193章 破局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680章 繼續打下去第395章 盯梢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624章 大碰撞第662章 追蹤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507章 大計劃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1274章 太兇殘了第751章 土耳其人的應對第1468章 夜戰1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751章 土耳其人的應對第30章 兩場談判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449章 反攻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39章 論海軍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1115章 反擊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695章 裝甲戰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