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侯洛祈的選擇(二)

和三年夏五月,侯洛祈一行在沒城(今烏茲別克斯以北)渡過了烏滸河,踏上了河中地區的土地。他們穿過忽論城、伽沙城,終於來到了河中地區的中心,悉萬斤城。

悉萬斤城也被叫做薩末健城,由康姓月氏人統治,所以也被叫做康國。這裡以前也是康居國的舊地,不過還是這片土地,卻與以前的康居王國沒有太多的聯繫了。就是正在被北府軍團團包圍的者舌城,也只是一羣石姓的月氏人(或是塞種人、粟特人)冒領了康居王國的後裔和嫡系,以便提高自己做爲統治者的身份。可惜就是因爲這個冒領,讓他們遭到了滅頂之災,誰也不知道,者舌城在北府軍鐵桶一般的圍困中還能堅持多久。據說從三月開始,再也沒有人能從者舌城中逃出來了,所以裡面的情況誰也不知道。而且據一些從藥殺河東岸其它地方僥倖逃過來的人說,北府軍開來了一支龐大的援軍。他們身穿銀白色的鎧甲,如無邊無際的海洋。那些鎧甲反射出的光芒連大雪山(興都庫什山脈)都黯然失色。而他們旁邊還有一片更爲浩瀚的黑色海洋,如潮水一般向西涌來。

侯洛祈在等待大雲光明寺寺尊大慕闍的接見的空閒時間,跑到酒店等消息靈通的地方去打聽最新的消息。

儘管戰爭就在不遠處的東方進行,但是悉萬斤城卻絲毫看不到緊張和畏懼的氣氛。或者這裡地百姓早就從北府軍的“恐嚇”中回過神來了。善於經商的粟特人經過數百年的經營,早就把悉萬斤城建造成一座美輪美奐的都城。這裡是聯結東西方的樞紐。波斯帝國、天竺、東方的華夏,三種無比輝煌的文明在此彙集,也造就了悉萬斤城地輝煌。

悉萬斤城從建城開始就迎來了衆多地征服者。先是波斯帝國地大流士一世,接着是七百年前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過這裡,但是很快卻被這座城池折服了:“我所聽說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是悉萬斤城要比我想象中更爲壯觀。”

接着是塞種人,月氏人,但是他們都無法也不忍心去毀滅這座河中地區最璀璨的明珠。正因爲有着這段歷史。悉萬斤城裡的粟特人並不擔心戰爭。

侯洛祈聽着旁邊的粟特人用旁觀者地語氣敘述着東邊慘烈的戰爭。心裡感慨不已。粟特人自古就是河中地區的居民。但是善於經商的他們從來沒有建立起一個強大的政權,而是依附於強大的征服者,正是這種依附,使得粟特人能夠遍佈整個兩河流域和南邊的吐火羅地區。也許他們心裡已經做好了打算,他們在等待着最強大的征服者最後地出場。

悉萬斤城地大雲光明寺雖然在河中地區享有崇高的地位,並且已經稱爲這一地區摩尼教的中心,但是它卻不宏偉。只有方圓不到百餘畝。分爲經圖堂,齋講堂,教授堂,病僧堂四大區域。

侯洛祈在一名呼祿喚(教道首,專知獎勸)地引領下,穿過教授堂和齋講堂,直往後面的經圖堂走去。一路上,侯洛祈看到許多阿羅緩(一切純善人。即僧侶之意)圍坐一起。在幾名阿拂胤薩(贊願首,專知法事)的帶領下,正在激烈地討論着。

而還有一些僧侶在兩名遏換健塞波塞(月直。專知供施)的帶領下,正結隊出寺,準備去乞討施捨,其中有幾人還是侯洛祈仰慕已久的智者。

侯洛祈知道,摩尼教僧侶過的生活相當儉樸,主要靠乞討和沙延(一切淨信聽者,即信徒之意)施捨爲生,沒有奴婢、牲畜等私有財產,共同生活在寺廟裡,更沒有個人的私室、廚房、倉庫。

侯洛祈只是默默地站立在一邊,向這些穿着灰布衣服的僧侶一一施禮,然後再跟隨呼祿喚前行,所以速度非常地緩慢。

到了經圖堂,寺尊大慕闍和其他幾名慕闍都圍坐在那裡,靜靜地等待着。侯洛祈連忙恭敬地施了一禮,然後坐在下首。

大慕闍平和地看了一眼侯洛祈,然後開口道:“侯洛祈迦波密薩,這次我特意召喚你來是有一件要緊的事情。”

“無所不知的大慕闍,請說出你的指示,侯洛祈將用心去執行。”侯洛祈恭敬地答道。

“我夢見光明耶蘇具智法王降臨人間,他將白色的正義者和黑色的邪惡者分開。隨後便帶着光耀柱和活靈諸子離開人間。在那一瞬間,天地隨之崩潰,爆發出一場無邊無際的大火,而黑暗魔王在大火中獰笑。”大慕闍依然平和地說道,無喜無怒。

“大慕闍,這…”侯洛祈被大慕闍的話驚呆了,一時說不出什麼來。這番話實在是太驚人了,描述的場景跟末世審判沒有什麼區別。

“侯洛祈迦波密薩,我告訴你這些只是讓你明白,只有

後纔會有後際(摩尼教分二宗三階,二宗指明暗,也際指初際、中際、後際。),大火不但燒去善,也會燒去惡。只有一切都化爲灰燼才能重入光明王國。”

說到這裡,大慕闍的眼神充滿了悲憫,也充滿了信心:“侯洛祈迦波密薩,你要記住,信仰有時需要用生命去追求和維護。”

“是的,我尊敬的大慕闍。侯洛祈牢記在心。”侯洛祈低下頭,肅然地答道。

“若有明使,出興於世,教化衆生,令脫諸苦,猶如國王破怨敵國,自於其中妝飾臺殿,安置寶座,平斷一切善惡人民,其慧明使,亦復如是。”侯洛祈和大慕闍等人念着摩尼經文,然後做着這一天第三次祈禱。

當侯洛祈一行人來到藥殺河南岸時,已經是太和三年夏六月了。不過他們不用去者舌城了,因爲這座城池已經北府軍攻陷了。侯洛祈和數千“各國志願者”們只好進守藥殺河南岸的重鎮-俱戰+坦列寧納巴德市),防止北府軍渡河南下,直入河中地區。

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靜悄悄地,在侯洛祈等人焦急等待的前幾天,他們沒有等到傳說中的可怕的北府軍,卻等到了上萬難民潮水般涌過俱戰提城北十幾裡的浮橋,並很快擠滿了俱戰提城的空地。

這些行色匆忙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沾滿泥土污跡的衣服已經讓你看不出他們以前是平民還是貴族。不過他們地臉上都有些相同地東西,疲憊、飢餓、慌張、狼狽,更多地卻是恐懼。

侯洛祈默默地看着眼前這個中年人狼吞虎嚥地吃下第五個胡麻燒餅,並伸手遞過去一碗水。中年人正被幹硬的燒餅噎得直翻白眼,但是卻絲毫沒有減慢吞食的速度。看到一碗水遞過來,慌忙接了過來,然後咕嘟咕嘟仰起脖子就是一頓海灌。中年人的整個臉都被掩蓋在大海碗中。只有那鼓起的喉結在侯洛祈的眼前上下滾動着。

中年人終於停下進食了,他那黑瘦的臉似乎也紅潤了一點。

“朋友,能告訴你地名字,是什麼人嗎?”侯洛祈揮揮手,阻止了心急的米育呈的搶問,平和地問道。

“我叫安費納,是粟特人,原本是者舌城中一名珠寶商人。”吃飽了的中年人靜靜地坐在那裡。聽完侯洛祈的問話。沉默了許久纔開口答道。

“你是從者舌城中逃出來的?”達甫耶達皺着眉頭開口問道。

“你快說說,者舌城是怎麼陷落的?”心急的霍茲米德搶着開口問道。

安費納聽到這裡渾身一顫,然後擡起頭來用那雙血紅色眼睛直盯盯地看着霍茲米德。看得他心裡有點發毛了纔開口道:“北府軍來了無數地援軍,城外望眼看去都是北府軍,怎麼也看不到邊。我們被餓了半年了,什麼都吃光了,連老鼠都被吃光了。很多人餓得在路上奄奄一息,卻被人拖到一邊煮來吃了。”

說到這裡,安費納雙目直盯着遠方,眼神呆滯。

“開始還是偷偷地吃,後來大家就直接在路邊架上一口鍋,燒着水,然後像餓狼一樣看着路上。誰要是倒下去了,立即會有一堆人圍上來,

聽着安費納那毫無表情地描述,侯洛祈等人不由毛骨悚然,雖然在夏六月天,卻忍不住打寒戰,後背直冒冷汗。

“到後來,不但是飢餓,還有瘟疫,者舌城變成了地獄。我地一家人不是餓死了就是病死了,幸好我把他們都埋在了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這纔沒有進了別人的肚子裡。就在前十幾天,者舌城只剩下一半人了,大家都快堅持不住了。北府軍在城下烤羊肉,烤燒餅,香氣飄進城中,所有地人都快要瘋了,紛紛涌向城門,要打開門出城吃東西。守軍不肯,結果被大家活活打死和咬死。者舌城就這樣陷落了。”說到這裡,安費納不再做聲了,默然地坐那裡。

“那後來呢?”米育呈小心翼翼地問道。

“後來?”安費納擡起頭,失落的眼睛在回憶着什麼,好半天才回答道:“北府軍佔據了者舌城,把所有的人都趕到了城外,無論貴族還是百姓,無論男女老幼,全部趕到水池裡洗了一遍,然後分開安置。”

“北府軍把者舌城中搜刮一空,然後將城中房屋全部推倒,四處點上火。大火燒了一天一夜,把整個者舌城變成了廢墟。北府軍把所有的俘虜一一清點,樂師、工匠、僧侶、學者分在一類,貴族和普通百姓分在一類,還有姓石者的和深目、高鼻、多須者又被分在一類,大家都不知道北府軍會如何處置自己,整個營地人心惶惶。那一夜,幾個王室串通了上千人,試圖搶奪兵器逃出拘地,誰知道被北府軍發覺。”安

緩地敘述着者舌城淪陷後的日日夜夜,雖然他的語氣但是衆人卻覺得驚心動魄。

“天亮的時候,三千多跟此有關聯地人被趕到一處。然後衝出上千騎兵,肆意砍殺。地上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血。”安費納眼睛一下子瞪得大大的,似乎眼前就是那一片慘象。

“我們在北府軍的監視下,挖了一個大大的坑,把所有的屍體全部掩埋。我記得我撿起了三十九個胳膊,二十七顆人頭,還有十一具只有半邊的屍首。”說到這裡安費納再也受不了。掩面大哭起來。並在嗚咽的哭聲中斷斷續續地繼續道:“我再也受不了了。找了個地方躲到了天黑,然後趁着夜色拼命地往南跑。”

聽完安費納的話,侯洛祈半晌也說不出話,只是拍拍他地肩膀,默然無語。所有圍坐在一起地衆人都心情沉重,誰也沒有心思開口說話,俱戰提城居然頭一次在無比沉寂中渡過一夜。

涌過河地難民們越來越少。也就意味着北府軍越來越近了。蘇沙對那國王蘇祿開親自率領兩萬精銳兵馬,彙集河中聯軍萬餘人,在浮橋以南嚴陣以待。

到了第五天,整整一天一夜,浮橋北邊沒有過來一個人,所有的人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大家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手裡的兵器握得更加緊了。

天亮的時候。在天際邊出現一條蜿蜒的黑線。沒過一會,黑線變成了黑色的海洋,而這個時候傳到衆人耳邊的除了風聲。還有上萬個行進中發出地馬蹄聲。

越來越近了,聯軍們發現眼前出現的黑色海洋是由數萬身穿黑甲的騎兵組成,在他們的頭上還有上千面迎風飄揚的旗幟。在黑色海洋前進的過程中,除了馬蹄聲聯軍幾乎聽到任何其它的聲音。

離浮橋只有兩、三裡地的時候,整個騎兵隊伍突然停了下來,沉悶地馬蹄聲也隨之一下子停止了了,突然出現地寂靜讓聯軍軍士們心裡一震,十分不適應這前後巨大的反差。

不一會,數十個騎兵一下子出現在隊伍中間,一邊策馬奔跑着一邊高聲喊着什麼。隨着這聲音遠遠地傳來,前面的黑甲騎兵譁得一聲全部下馬,然後隨着一陣馬蹄聲,他們地坐騎全部被牽到陣後去了。而在這同時,下馬的上萬騎兵迅速排成整齊的隊形,遠遠看去如同黑色的麥田一般。

隨着一陣低沉的號角聲,對岸的遠處傳來節奏鮮明的鼓聲,而這個時候,剛纔還靜止不動的麥田隨着鼓聲開始緩緩前進了。看到這個情景,蘇祿開國王立即傳令,全軍準備迎戰。

一千米,五百米,三百米,黑甲軍離浮橋不到兩百米了。南岸的聯軍在一聲喝令下,上萬弓箭手拉滿了手上的弓,準備給搶佔浮橋的北府軍一頓箭雨。

可就在這個時候,黑甲軍卻突然不動了,又停在那裡了。正當衆人詫異的時候,對岸傳來嗡的一聲,有經驗的軍官和老兵開始大叫起來:“舉起盾牌,小心箭!”

正說着,黑甲軍隊陣頭上騰起一朵鋪天蓋地的黑雲,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南岸飛來。前陣的聯軍軍士們紛紛舉起盾牌,等他們剛結着盾牌陣,只聽到“砰砰”的如暴雨落地的聲音,聯軍前陣立即響起了一陣慘叫聲,在此密集的箭雨中,總有倒黴的人會中箭。而且聯軍軍士們還發現,在箭雨中間還混雜着數百支如同標槍一樣的長鐵箭。在這種長鐵箭面前,再大的盾牌也沒有用,它會輕易地擊碎木製包牛皮的盾牌,然後將盾牌後面的軍士釘在地上。在軍士們慘叫的同時,長鐵箭還在那裡不停的晃動着箭身,發出嗡嗡的聲音。

“放箭!放箭!”蘇祿開氣急敗壞地大喊道,聯軍的箭矢也隨即射出,形成一陣箭雨直奔北岸。北岸的黑甲軍早就形成了盾牌陣,而且聯軍的弓似乎比不上北府的長弓,只有一半的箭雨落在了黑甲軍的盾牌,多少也造成了一點殺傷,不過和黑甲軍的箭雨來比就相差太多了。

幾輪對射下來,聯軍吃了虧,而且黑甲軍離浮橋也越來越近,眼看就要結隊衝上浮橋了。

“放火箭!燒了浮橋!”蘇祿開變得沉着起來,大聲發令道。

上千支火箭飛向浮橋,很快就點燃了早早堆積在上面的易燃物,頓時騰起一陣沖天的大火,藥殺河上的浮橋不一會便變成了一條火龍,而且越燒越旺,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黑甲軍來不及救火,只能眼睜睜看着浮橋在自己眼前化成一堆灰燼,不由紛紛頓足嘆息,破口大罵。

看到對岸的黑甲軍那窘迫和惱羞成怒的樣子,南岸的聯軍們不由發出一陣歡呼聲,在第一個回合的交手中,聯軍們似乎獲勝了,黑甲軍們只能無奈地站在藥殺水北岸眺望對岸的河中地區。

第60章 關中(六)第210章 太和西征案(二)第255章 大憲章第83章 幷州(一)第222章 華夏必勝(二)第11章 夜渡長江第5章 長水校尉第176章 冀州風雲(四)第74章 長安第228章 戰爭還是和平(三)第241章 江左風雲(二)第262章 普通法、特例法和宗教事務法第247章 誰家之天下(四)第281章 - 三皇會議(二)第237章 青州(二)第163章 第一次西征(二)第31章 仇池(3)第140章 慕容恪(二)第152章 涼州戰事(四)第203章 進學(一)第133章 長安的冬天(二)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146章 永和十年(五)第120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三)第69章 悲喜交加第137章 勇氣和榮譽(二)第79章 開府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1章 南逃(1)第229章 戰爭還是和平?(四)第221章 華夏必勝(一)第103章 木根山之戰(下)第170章 延城決戰(二)第103章 木根山之戰(下)第138章 勇氣和榮譽(三)第23章 梁州(1)第153章 涼州戰事(五)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123章 萬馬度陰山(二)第24章 梁州(2)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80章 紛亂的永和七年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52章 初出關中(五)第283章 大爭論(二)第33章 武都(1)第235章 各幹各的第136章 勇氣與榮譽(一)第283章 大爭論(二)第278章 - 伊斯法罕(三)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87章 北地郡第57章 關中(三)第2章 南逃(2)第148章 大戰前夕第151章 涼州戰事(三)第136章 勇氣與榮譽(一)第227章 戰爭還是和平?(二)第3章 襄陽第43章 都護將軍第205章 進學(三)第162章 第一次西征(一)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三)第25章 梁州(3)第43章 都護將軍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128章 北海之畔第56章 關中(二)第49章 初出關中(二)第36章 飛羽軍第72章 周第70章 宜陽(一)第275章 - 聖主之劍(三)第168章 第一次西征(七)第38章 宕昌城(全)第224章 華夏必勝(四)第202章 大理寺和樞密院第234章 遙遠的戰事第2章 南逃(2)第37章 楊初的女婿第206章 進學(四)第89章 王師北伐(二)第213章 碎葉川之戰(三)第48章 初出關中(一)第110章 下一個目標第258章 哥特人(三)第75章 江夏第193章 直入鄴城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54章 石苞第14章 江映月第108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三)第146章 永和十年(五)第26章 鳳求凰第258章 哥特人(三)第207章 天災人禍(一)第62 餘波(二)第24章 梁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