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花都花不完

新宋國因爲紙幣的發行,去除了關子濫發的詬病,經濟發展更加穩健前行。

域外商人就像螞蟻發現了食物,絡繹不絕前來進行雙邊貿易,降低了因爲大江被阻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第二件就是這蓉城的精細治理顯現出良好的社會秩序,每一條街道,巷子立起了路牌街名,每一家門上安裝了鮮亮的門牌,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

這樣一做下來,所有城市人口全部登記上冊,城裡家家戶戶一戶不落下。

就連錦江上打魚的漁獵戶都將船進行編號並劃定區域,徹徹底底進行了清理,將所有陰暗角落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成都又叫蓉城,相傳五代時期的國主曾經在城裡遍種芙蓉花。去年彩霞她爹就安排在城裡的街巷種花種樹,綠化環境,將城市打扮的更加美麗和諧了。

成都變得越來越宜居,成都人的安居指數得到空前提高,吸引了東面動盪地區越來越多的人入住。

成都修造局已經啓動了百花潭居住小區的建設,未來還有更多的街巷拔地而起。

第三件是老爺子最開心的,就是成都不差錢。

就在立國以前,成都爲了上解臨安的賦稅,知府和州縣官吏挖空心思跑斷腿,想方設法收賦稅,還激起了民變。

如今,各項機構健全,規章制度簡潔明瞭。成都的稅賦越來好收,老百姓的負擔還逐年下降。

特別是打掉了十三行私發貨幣的罪魁禍首之後,抄沒的海量贓款讓老爺子們想怎麼花就怎麼花都花不完。

老爺子要修的幾個學院早就建好招生了,還鼓勵夫子們出了好幾本書,都是月橋直接報銷,再獎勵文學大家們每本書壹千貫新宋幣的潤筆費。

這些,在趙曉兵看來都是毛毛雨啦。

兩日後,召開了1241年第一次立國委員會。丁輔提議修改委員會名稱,他說國家已經立起來了,還叫立國委員會不合適。

老曹提議要不就叫國事委員會吧,國事,國事,乃國家大事也。衆人開始議論起來,國事就是國家的事務,對頭,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就叫國事委員會了。

接着幾個老人再次提起增加委員,只是他們幾個決定國家大事顯得太簡單,不夠謹慎,難免有失偏頗,建議擴大委員會成員,

趙曉兵覺得應該,只是現在國家還沒有完全統一,建立起來的路也才十一路,事務雖雜亂,還不是很繁重。

他建議不如再等些時日,將舊山河收拾起來後逐步擴大委員會成員數。

在委員會的基礎上選出常務委員管理國家,充分聽取委員的建議,意見來治理新宋國。

老曹覺得不錯,他也說當下就只有那麼幾路,事務呢說多不多,說少呢,麻雀雖小,還樣樣都齊,也建議再緩一緩,再進幾個路後擴大委員的數額也好。

大家再議之後覺得這個提議很好才擱置下來。

接下來商議設置貴州路。

貴州實際上前兩年已經立起來了,趙曉兵說新宋軍不斷開拓,當下的貴州全境應包括滋州播州和南面的新歸入區域,而經濟水平最高的就數播州了。

他建議孟文傑、寶翁裡和木青青再加上成都派出去兩名官吏組成軍政委員會。

大家都沒有意見,將去年新進的兩名優秀進士放下去貴州掛職,三年之後再考覈轉正。

這是趙曉兵的新提法,也是首次直接將新錄進士安排到路一級機構掛任職務。

他想的是要體現新宋國不拘一格將人才的決心,這兩人一文一工,希望能在貴州有所作爲。

貴州多山應該有礦,在治理社會的同時發現礦場,加快發展手工業是大家的期望。

接着討論設置占城州和蒲甘州。

雲南路的版圖空前擴大,趙言吶提議再派去兩名路級委員,他同意,建議南邊的各個州縣還可以多派一些轉業軍官前往。

那些地方確實太寬了,人口素質落後。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

當下的占城和蒲甘其實還很不穩定,占城是國王兄弟反目,王宮被佔,軍隊不支持他才前來投靠的,還需要前去平叛,進駐。

蒲甘是靠近雲南邊境上的部落酋長看到雲南安定的環境,高速發展的經濟,主動來投,但是還需要統一度量衡和長期的教化,的確需要增加官吏配置,強化管理。

跟着通過西蕃路官吏任命。

這只是後補的了,去年在波米汪玉嬌已經宣佈了。

只是這次又從保寧府和康寧府選拔人才,加入兩名路一級通判補充其去年的缺額而已。

兩個通判都是臨安過來的舊臣,曾經在禮部專幹理藩事務。

西蕃能夠收歸新宋,那幾個老爺子十分滿意。

對他們來說只是付出了不到四百萬兩銀子和印着一千萬數字的紙張就擴大了那麼大的地盤,何樂而不爲。

如此一來,新宋不但擴大了領土,還獲得穩定的後方,毫無後顧之憂。

西蕃路廣闊的草原還成爲新宋軍優質戰馬的飼養場,開始爲朝廷源源不斷的提供優良戰馬。

因爲西蕃馬價格便宜,連蒙古汗國的馬販子私賣過來的上等馬匹價格都降下不少。

而且,西蕃的所有官吏全部由成都任命,各級判官全是朝廷直接安排,這在歷朝歷代都是沒有的。

趙曉兵估計丁輔很快要出書表一表了。

然後是軍事部提議成立海軍的議題。

從沿海逃來許多海船雲集雷州,都希望投到新宋治下,老曹和他自然都是螃蟹上岸,巴不得了。

必須先把海軍建起來,解決有和無的問題。

大家也是希望有海軍護航,將商貿繁榮起來。去年秋蒙軍再次打劫襄陽,南下秭歸,截斷了大江航運。整整三月未通航,稅收損失慘重了。

廣南東路的宋人還希望大宋的海軍能撐起來,抵抗屢屢南下的蒙古海軍呢。

實際上那蒙古汗國最早也就是在小海子,或者貝加爾湖裡面撐船,根本就不懂航海,他們現在龐大的海軍裡面大多數還不是宋軍投誠過去的。

第四十六章 船形街開街(02)第二九零章 鐵索鏈上橋第二二零章 個人的私兵第二六二章 漕運使上吊第二九二章 捨不得銀子第一三七章 抓住了有獎第四八一章 千里大營救第一零六章 和敵人賽跑第三十四章 穆欣說話了(01)第八十九章 得提前行動第七十四章 被逼進山洞(01)第三五六章 承載着歷史第二二四章 裝進稀飯碗第十六章 初建根據地(02)第四零八章 都不許沾水第十章 以水爲動力(02)第四一零章 建個海蔘港第五十四章 天水收復戰(02)第八十二章 走西蕃買馬第一七一章 尋找新稅源第四零一章 農夫泥瓦匠第四十七章 還是不買賬(02)第二八四章 這叫均貧富第三九五章 小面額紙幣第一二五章 黃衫軍襲擊第四五五章 大膽往前走第一六五章 想輕鬆獲勝第四五二章 修到上清宮第三六九章 誰來接替他第二三五章 那邊沒人住第三九八章 就是個問題第一五三章 封住射擊孔第二零七章 是喜上加喜第一七五章 你不去誰去第三三八章 嚴把入口關第二七六章 嶄新的軍裝第六十一章 寧遠決策難(01)第三四九章 都是大功勞第三十章 你都是我的呢(02)第七十七章 生死一吻間(01)第一零四章 必須防偷襲第六十四章 火器的主場(02)第七十四章 被逼進山洞(01)第一四四章 不能說不行第七十三章 先狙擊大仙(02)第三三一章 是夢想復辟第三八零章 雲朵犧牲了第四零七章 鋼筋配置圖第二一一章 一大堆兒子第一四四章 不能說不行第三九九章 敵人要報復第一八一章 談判的籌碼第二四四章 害了兄弟們第三十九章 新軍戰鳳州(01)第四三二章 就叫藏布港第二十八章 都頭再擴軍(01)第一三五章 只是趕起走第六十一章 寧遠決策難(01)第一八二章 要修致富路第一三八掌 得交封口費第八十一章 編鐘(01)第三三三章 讓風箏回家第一五四章 打了七八年第十九章 她想從了你(02)第四八四章 都是好樣的第四十二章 喋血仙人關(02)第二五六章 鳳凰說沒呢第二三四章 美好願景圖第二四六章 撿不到便宜第三六二章 懲罰肇事者第四零三章 完了給解藥第四七七章 有那麼嚴重第一一六章 有無不舒服第二五四章 他是刀子嘴第三五八章 在想天然氣第二四一章 他就是老大第七十三章 先狙擊大仙(01)第二零四章 遊牧爲掩護第一八九章 公主給弄的第一零九章 有啥好辦法第二三六章 請大人明示第四七一章 說說金翎衛第四七一章 說說金翎衛第三五八章 在想天然氣第三二六章 琉球要回來第三四五章 發光的金幣第四四七章 蚯蚓狀羣島第二十三章 先收下一個(01)第二三零章 骨頭都不吐第四四二章 建房的初衷第七十七章 生死一吻間(01)第十章 以水爲動力(02)第二三九章 做個旁觀者第一零三章 要爲她報仇第一零五章 臨安不公平第二八五章 做就要做好第一四八章 永康軍叛亂第三十五章 岷水疏浚隊(02)第三四五章 發光的金幣第一四一章 跟自己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