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六十六:十方甘露

不多時,李蟬便將五道策問大略看過了一遍。大庸國考策問的方式效仿前朝,考官從九經之出題,按書目和難易,分爲甲乙丙三科。這五道策問中的三道經策,便出自這些考題,每一題皆出自不同的經書。

諸生參考前向禮部報名時,就要決定自己的主攻的“本經”,畢竟能熟背經文的人就已萬里挑一,要還能經義皆通,又何須考試,已是當世大儒了。待考生選出一部本經,考試時,經策裡邊便會有一道出自自己所選本經的甲科題,再加上乙丙兩道出自另外兩本“次經”的容易些的題,如此就有了三道經策。

自然,也有人會選出三部本經,考三道甲科題,這卻是隻有自恃才高之人才敢做的事了。

李蟬自幼生在桃山,顛簸流離了許多年,但幸有筆君相伴,幼時也學了些詩書。時常聽筆君講古,說天下異聞,妖魔傳說。直到定居玄都,在浮玉山上當淨人,背誦道書之餘,也翻閱閣中史傳,卻發現自己雖沒進過學塾,閱讀青雀宮館藏得史傳卻感到分外熟悉,原來早在看書前便已把史書裡的故事聽過許多遍了。

此番到玉京赴試,便早做好了定計,帶上了三本史傳,一路東行六千里,得空就要讀一讀。到玉京城後,去禮部報名,便將自己的本經選爲《春秋》。

自從備考乾元學宮開始,李蟬除卻苦讀,也時常與筆君和老蠹魚探討經義,自謂頗有把握,不過也自知學識尚淺,眼下捲上的經策,正是甲乙丙三道題。

這三道題中丙科最易,不過是解釋經義,也就是對策。他只掃過一眼,便不假思索地寫下解釋。雖是頭一回考策問,李蟬也提前探明瞭訣竅,這經策的解釋,須得引入先聖之註釋,如此纔算是言之有物。

答完第一道,第二題用的典則相對晦澀些。到了第三題,又比前兩科要麻煩些,除了“對”,還需“論”。李蟬捲上的題,是“松柏不殖”四字。這題出得不晦澀,原典爲“松柏之下,其草不殖”,若就原典來論,是強者存而弱者死的道理。這道理卻被人說爛了。李蟬斟酌片刻,又想到去歲以來大庸國中亂象,引經據典過後,便以“松柏直則草不殖,社稷正而患不生”,論了三百餘字。

這三道經策,答得算是四平八穩,李蟬把一張張寫完的卷子放到桌邊晾墨,寫得有條不紊,寫罷,便開始讀時務策,看完第四策,眉梢不禁輕輕挑起。

這一策與前邊的經策不同,足有百餘字,引經據典,藻飾華麗,寫的是去歲秋天佛門菩薩在州中顯化真身的勝殊妙絕之景,度脫百姓之慈悲。讓李蟬挑眉的卻是最後一句。

這一道時務策的末尾,赫然寫着一問:“安得十方甘露,可以調乎鼎鼐?”

鼎鼐乃上古王室鼎食之器,所謂調乎鼎鼐,也就是安定社稷之意。乍看此句的含義,似乎是期望佛門能幫助朝廷安穩社稷,不出意外,這道時務策問的便是如何讓朝廷與佛門關係更近一步了。

李蟬卻在這句中咂摸出了一絲微不可察的酸味,甚至不滿。這篇策問藻飾華麗,似乎也就是爲了掩蓋這一層心思。他忽的又想到東嶽廟廟會的那一夜,與筆君夜遊,筆君在乾元學宮外邊說的那一番話。心想,乾元學宮在兩教之間夾縫求生,處處受制,若沒有不滿才最奇怪。

他又想起一路東行以來的見聞,途中見到的諸多佛寺,握着大片福田,不繳賦稅,還僱了百千萬農人爲其耕作。這麼一琢磨,這句“安得十方甘露”裡的“甘露”,分明就是佛門手中的田土和金銀!

李蟬咋舌,暗道一聲好大的膽子,也不知誰出了這一題。數千年來流水的王朝換了無數個,兩教卻是鐵打的。誰敢打佛門的主意?

不過驚訝之中,還帶着一絲喜悅,這道百餘字的策問前邊的藻飾統統沒用,後面那一句纔是出題者的心思。

只不過,雖自謂領略了題意,李蟬卻也不敢隨意下筆,畢竟這貢院裡邊佛門中人不少,陳玉齋邊上那位僧人,可就是考場的主考官之一。

如此糾結片刻,又看了一遍題,李蟬終於寫下一句:“甘露不在法界,在閭閻也。”

寫完這一句,李蟬微微一怔,心中還沒想好怎麼下筆,手上卻已寫好了。停筆一看,這一句話卻正契合自己的見衆生之道。

緊接着,李蟬又犯了難,這策問問得大膽,自己也答得大膽,再接下來,再細論下去,難道要收了佛門的福田,削了和尚的僧籍?

李蟬思慮片刻,又笑了笑。這問題問得隱晦,百餘字的藻飾,只爲這一句,那自己索性也依樣畫葫蘆,答得隱晦些就是了。

……

申末,天光已冷了下來。貢院裡響起悠揚銅罄聲,乾元學宮春試的前三場已告一段落。

說起來,乾元學宮的春試從來都是兩場。這前三場攏共算是一場,而考生能否參加第二場,則要看這第一場的結果。雖然這結果從來都秘而不宣,眼看也快到黃昏了,貢院外邊捉婿的貴人仍沒走,瞧熱鬧的百姓也興致不減地議論着早先傳出來的詩作。

鳴鶴樓裡,陳玉齋、陽蟾道士與那名法號法慧的僧人,還有考功司的諸位官吏。代表乾元學宮、佛道兩教、朝廷的四批人,已開始批閱諸生的試卷。

雜文和策問不同於字句不變的帖經,需要細細審閱,但在座的三位修行者神通又豈是凡人可以度量的,讀書一目十行不在話下,閱卷自然也慢不了。此時,陳玉齋正拿起一份卷子,先看了一眼名字。邊上的考功司員外郎道:“徽州周桐溪,家世頗爲顯赫,是個有門蔭的。”

無論朝廷還是乾元學宮取士,都要看家世背景,這是慣例,陳玉齋點點頭,翻開此人的策問。看了一道經策,皺眉,搖頭道:“洋洋灑灑千言,不知在說什麼!”說着把試卷往邊上一扔,丟進了黜落的那一堆。

考功司員外郎趕忙拿回那捲子,看了一遍,小心翼翼道:“陳學士,此子文章秀麗,偶有亮眼之句,怎麼也不至於直接黜落了啊!”

陳玉齋看了考功司員外郎一眼,冷冷道:“若單把文章拿出來,倒也不差。但這題問的是什麼?‘孤竹之管,云何之錦瑟!’此典並不冷僻,連這個都不知道,這《禮》還是他的本經麼?”

考功司員外郎臉色僵硬:“這……這……”

“何至如此嚴厲,縱忘了典故,能把文章寫好也是不錯的。”法慧正拿起幾張策問卷,扭頭對陳玉齋笑了笑。

考功司員外郎鬆了口氣,不動聲色地把那周桐溪的卷子從黜落中拿出來,又看向法慧手中的卷子,移開話題道:“這是,黎州李澹,沒什麼出身,不過,近來有些名氣。”

“貧僧也偶有耳聞,此人的帖經也得了甲科,看來是個有真才實學的。”法慧點點頭,翻開李蟬的策問卷。

看過幾眼,他一直面帶微笑的面色變得有些不善,“甘露不在法界,在閭閻也……這文章卻有些不知所謂。”

第213章 六十二:春試八十四:修簪三十八:覆水成畫五十九:磨鏡春閒看落花(七)二十一:妖怪吃什麼七十七:尋書(五)第185章 三十四:求墨二十一:妖怪吃什麼第212章 六十一:揚名十二:不見紅藥立橋頭一百一十六:斬妖第206章 五十五:學宮第246章 九十五:大雨二十四:眉間青(一)二十三:驚鴻五十一:嚼春第206章 五十五:學宮第217章 六十六:十方甘露一百零六:說劍第239章 八十八:珠囊九十:佈防第210章 五十九:行卷七十三:一夜魚龍舞(七)第252章 一百:五色鹿一百一十四:妖濁十六:上任十九:天人化生十五:良墨四十一:離魂第210章 五十九:行卷第183章 三十二:筆君一百二十七:論道二十:真傳法門一百四十八:出遊第245章 九十四:天青第242章 九十一:門生第189章 三十八:墨海一百五十一:種道五十九:磨鏡春閒看落花(七)一百五十:桃都第190章 三十九:蠹魚十:有女通靈一百一十二:擅闖七十二:指路九十五:紅衣十九:天人化生第249章 九十七:飄然(6.2K)一百零四:追逃十一:還糧十六:上任第187章 三十六:贈墨一百四十三:誤人第181章 三十:贄禮三十七:雲泥社一百一十一:神鳥二十二:鬼園六十四:規矩一百二十八:出宮二十四:眉間青(一)二:三般法門十二:回縣(二合一)十:公道八十八:若死而復生一百五十:桃都一:鴛鴦眼第241章 九十:事務第189章 三十八:墨海一百一十:拿下第176章 二十五:接風一百一十九:畫影六十一:回家第184章 三十三:浮槎第196章 四十五:虞書第213章 六十二:春試第200章 四十九:認負一百三十:歸家九:眼底丹青一百一十九:畫影七十三:一夜魚龍舞(七)第194章 四十三:鏡中人五十二:登門一百二十三:來客六十一:回家七十四:一夜魚龍舞(八)第186章 三十五:邀約四十八:象雄地神十九:天人化生七十五:一夜魚龍舞(九)一百零三:殺人第247章 九十六:困龍第219章 六十八:捉婿一:鴛鴦眼第260章 一百零八:妖書案(一)八十四:修簪五十七:磨鏡春閒看落花(五)九:眼底丹青第180章 二十九:畫鬼二十九:武藝考校七十三:尋書(一)九十一:望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