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好評差評

反響還不錯,就是不知道多少人是因爲慶幸鼓的,還是因爲真的喜歡。但可以確認的是,他甚至在很多人臉上看到鬆了一口氣的神情。

有些好笑,這種表情。

不過還有一種,也可能是客氣吧。老實講歐洲這邊的醫療福利體系,或許讓他們其實也不是很能夠體會到這種情形,但確實表演動人,也收得很好。各種節奏把握的很好,不止是情感這個看點:

路澤在柏林電影節的版本刪掉了老奶奶質問的那一段,改成了一個青年人冷靜的自述。

他很不喜歡電影最後拿一個弱者角色,出來催淚,即使這部電影也是商業性質的電影,即使這也比較現實。所以,這自然是給電影節的版本,路澤貫穿這個版本的後期剪輯製作。

本身題材是悲,但披上了喜劇外衣。

本身是很放的情感,但重點在於收,一個撞了頭號啕大哭的小孩,在路澤自己看來沒有一個撞了忍着眼淚打轉的小孩更讓人心疼,也沒有後者有層次。

好吧,例子或許不恰當,但大概就是這樣。這樣的思想貫穿了這部電影,以至於你能看見其中的暗流洶涌,卻直到最後也沒有完全揭開。而不是前半段都穩住,後半段還是要商業化地來一個淚點,“給我哭!”,讓觀衆宣泄出來。

就讓你憋着。

但偏偏電影節就喜歡這個調調,所以路澤就壓着它不讓它爆發出來。讓大家看到人性,也看到理性,這是這個電影節版本一以貫之的東西。

這也就就像路澤的“兼顧患者和醫藥方”之類的思想,或許纔是這部電影在現場贏得掌聲的原因。

有地域性,但是很多地方跳出了地域性。讓那些不太瞭解華國這邊的人,也能夠有所明悟。但也不到極致,這種東西很難把人心裡面勾出來。無論是電影裡的人理智到極點還是情感到極點,這纔是大家願意看到的表達。

只是路澤取中點,一方面是國情,一方面他也不想拍這種題材還要照顧文藝青年。平和最好,普通觀衆看了能雙向思考,有所感悟最好。

電影,還是導演的表達。

路澤真的學了導演,權力還這麼大,所以這個版本變成他的表達也不例外。

...

今晚是柏林電影節開幕式,但作爲開幕片,風評也很快傳了出去。

好壞都有,也有很多中性評價。

“路澤的《爆裂鼓手》或許在我看來是他最精彩最極致的一部電影,我看到他爆發出來的光。但很可惜在他的新片裡,我看到了他的搖擺不定,他不知道要告訴觀衆什麼。”

“非常有意思的作品,他帶給我們的是思考。我想很多時候大家關注的時候,都太注重一面,我覺得這是一種讓大家迴歸理性的方式。這依舊是一部路澤式的電影,我給四顆星。”

“確實相對我們所熟知的路澤的作品有了很大的改變,我可能不會打像以前四星四星半那麼高,但我覺得這部電影也值得三星半。因爲有時候我就在想,這種類型的電影有的時候太感性,反倒是這部電影給了我們更多的視角。從醫生,從中間販子,醫藥公司等等這些不太被定式化的角色,我看到了不同的表達。”

參加首映的電影人們都紛紛發表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但是到最後無非是一句話:

劣勢在於沒有表達到極致,在這種題材上大家一般都是極致過後的超脫,以至於最後的昇華沒那麼感人反倒有點順理成章;但優勢也就是沒有表達到極致,所以有很多理性的思考穿插其中,給了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待這種電影。

有人提出這部電影類似於《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但很快又被平息。第一真實案例,第二兩者側重明顯不一樣。《藥神》這邊側重的是過程,這也就是貫穿全程的思考,而不是全程一直醞釀最後來幾發衝擊。

爭議肯定是有的,這也是路澤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爭議滿滿的片子了。

...

酒吧大廳。

這裡被臨時改造成一處社交場所,但仍是滿目的美女,讓人懷疑這個地方的性質其實沒有改變。

好吧,也或許改變了一些,至少沒有DJ爲你帶來最新最勁爆的舞曲音樂。場館裡漂浮着的是比較輕鬆舒緩的歌曲,都是邊上的樂手現場演繹的。

路澤出現在門口,都不用邀請函,安保自動分開,他帶着人魚貫而入。

進門就見到今天的主辦方薩繆爾·卡佩,以及比爾·默瑞,後者是《犬之島》的配音演員,路澤第一次認識他是在《迷失東京》,這部片子也讓比爾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能邀請來這位性子沒那麼活的來參加聚會,只能感嘆薩繆爾這位喜愛電影的貴族人脈之廣。

“你今晚的電影有點超出我的想象,沒有多少爆發,路澤。”不過不等他多想,薩繆爾已經走上前來招呼。現場已經來了很多有名有號的大咖,電影節主席在那邊陪着,薩繆爾親自來接應路澤也是很給面子。

“怎麼說?當然有爆發,黃毛和呂受益那裡就是,是不是覺得前面都埋下了太多暗示,又把觀衆的情感及時放出來,差點意思,沒有最後爆發出來?”路澤和他還比較合得來,知道對方性格,於是很直接。

“差不多。”

畢竟是自己的電影,薩繆爾很贊同他的話。

“那就夠了,我希望電影能給人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用一個面覆蓋另一個面。”

“但我聽說這是一部商業片。”

轉過頭,路澤臉上露出幾分古怪的笑意:“這是柏林電影節的版本,是我想要表達的版本。國內會是另外剪輯的,更商業的版本。”

“...所以那個新人導演是掛個名字?”

“也不算完全是,但確實多數都是我的思想。至少這一次的剪輯,是我的思想爲主導。”

...

今晚聚會,人還是很多的。

路澤從許多人口中得到了第一時間的反饋,可以說多數人經過思考後,最後迴歸了電影劇情本身。甚至開始慢慢了解電影裡華國的醫療特點,瞭解各方立場。

這是電影帶個人的新的東西。

讓人思考,讓人有所收穫,路澤覺得這是自己如果以後作爲導演想要做的事情。他會更多注重於整個電影表達了什麼,其實也和演員表達自己的角色類似。

不過演員用自己的角色按導演和劇本的意思表達,導演用整部電影表達。

感覺真的還是不一樣的。

還...挺爽的。

自家的電影偶爾玩玩,也還不錯。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太難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狀態第一百六十九章 臨時撤離第二百五十二章 皮爾與吳語森的各自擔憂第五百九十三章 剪戲第六百九十三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八十一章 “路澤”上線第六百五十三章 走親訪友第一百一十六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三章 試鏡機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跑男前夕第六百零一章 初到者與老油條第一百三十四章 聚餐第二章 奇怪的走向第四百二十六章 生日禮物第六百九十二章 今年我不去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關第三百三十二章 柯登秀第二百四十七章 年終總結第四百五十六章 《尋龍訣》與票補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日第二百三十七章 導演的關注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酵第七十九章 訪問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宅第六十九章 範小胖第六百零五章 考慮與反響第三百二十七章 “鈴鐺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採訪第三百四十二章 路澤的粉絲(爲肥迪加更)第六百零七章 回國第七百一十三章 路澤的儀式感第七百零七章 離開第三百一十三章 女明星的暗流洶涌第五百二十五章 充電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理解第六百八十八章 再次合作的邀請第四百二十四章 採訪第二百二十五章 徐導的邀約第六百八十一章 “過氣了”上一章已經修改完畢,以及道歉第三十八章 滑鐵盧第七百一十三章 路澤的儀式感第六百五十二章 緊張第三百六十六章 炸翻購片部第五百六十一章 和解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一也太好拿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決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二次快本錄製第三百七十九章 北美風波第三百章 話語權第四百四十章 薅女朋友羊毛第八章 商議第七十四章 碰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談判失敗第三百章 話語權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種關注單元”評審第四十七章 Snake第三十五章 驚喜與意外第四十三章 國慶晚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挫折第七百一十章 比我倆還熱情第五百七十章 迪式尼的邀請函第四百零四章 未來打算第五百八十九章 流浪地球第四百章 你知道褚青嗎?第二百三十七章 導演的關注第五百八十四章 頒獎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點虎頭蛇尾第三百零三章 自作聰明第六百七十五章 大地震來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緊張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一也太好拿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紐約那點事第八章 商議第四百章 你知道褚青嗎?第六百三十九章 金球獎(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遇見大明星第五百六十章 小兩口第二百一十四章 米國粉絲第二百八十三章 全球票房能力者第三百九十八章 時尚災難第五百七十九章 入圍第六百三十九章 金球獎(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電影學院第十三章 錄製第七十九章 訪問第一百四十一章 《seve》第五百三十六章 因爲他值得第四百七十一章 代表作第一章 醒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個熟人第四十三章 國慶晚會第二百零三章 京圈第三百二十三章 奔跑吧,兄弟第六百九十九章 八級大風第六百六十四章 殺青第二百四十九章 臨場應變第一百五十六 劇本(書友20180225210831639加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老友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