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章 大都督的軍令

“就是就是,老夫也沒同意遷都,老十七你怎能說都。底下啊!誰再敢說遷都,我揍死他。”

威脅衆大臣的是曲陽郡王鄭瑞,他是皇上鄭成的這一輩裡,還活着的年齡最大的堂兄,今年已經七十有一,只比他小叔博陽王小五歲,在所有堂兄弟裡排行第十一,皇上排行十七。

他的封地在曲陽縣,現在也已被蒙遼大軍佔領,他摩拳擦掌的一心想要奪回來,現在看皇上竟想放棄北地遷都南方,自然是一百個不同意。

這下皇上鄭成沒轍了,他本就耳根子軟,一看幾位堂兄都跳出來反對,他也不敢一點都不聽。

要不然,他這幾位堂兄要是混起來,打他一頓都有可能,他小時候,老爹建國初期東征西討不在家,他早就被一幫堂兄打怕了,有心理陰影。

“那···那怎麼辦?皇兄們不讓遷都,那就幫朕想想辦法啊!”皇上鄭成着急道。

“這事兒好辦,皇上,咱大鄭的殺神不是還沒上陣嗎?你找他啊!”鄭瑞瞥了王錚一眼,以目視意鄭成。

“唉!事情已艱難到如此地步,王卿又會有什麼好辦法?還是遷都爲善。”鄭成愁苦道。

“皇上,王大將軍還沒說一句話,你何妨聽聽他的意見?”陳琦慫恿道。

“是啊是啊!”呂進舉手贊成,

“此言甚善。”鍾肅也沒提反對意見。

“陳相國所言極是。”遼陽郡王鄭鋼說道。

“那就···聽聽王將軍的意見?”房相看向皇上問道。

皇上覺得這事兒就是問王錚,他也是沒更好的辦法。可既然大家都這麼說了,那就問問吧!

“王將軍,你認爲遷都可行否?”

“行個屁。”王錚一張嘴就把皇上噎了個半死。

陳琦陳斌等人暗自偷笑,心說,讓你不先問問他的意見?看看,這下好了,被懟了吧!

王錚依舊蹲在地上全神貫注地看地圖,他只覺得有人問他,卻沒聽仔細。還以爲是個文官在問他,因爲那人帶了個‘否’字,他對欺軟怕硬遇事就慌的文官沒有好感。就隨口毫不客氣地,說了句噎死人不償命的話。

皇上憋了又憋忍了又忍,好不容易纔憋住了差點罵出口的髒話。

“那···不遷都的話,如今的局勢可如何是好?”房相看皇上實在是太尷尬,於是替皇上解圍,就接口問道。

“笨,多麼簡單的道理,這還用問?打回去,弄死他們。”王錚此話說的殺氣騰騰,武將們聞聽頓時精神一振。

房相也被噎的不輕,也閉嘴了。不過還有不怕死的。

“打回去?怎麼可能打的回去?蒙遼可是有四十萬大軍,我們現在湊湊,沿途再蒐羅點,再讓最近的州縣緊急派將士馳援,大不了也就能湊二十多萬將士,並且還都是步卒,打得過蒙遼的四十萬大軍嗎?”

王錚不贊成遷都,王若頓時就有些着急,他忍不住插嘴問道。

“將士不足,那你也上啊!你那兩片嘴皮子一吧嗒,大鄭上京城裡的朝廷和百多萬的百姓,就都得拋家舍業一路南逃。我覺得,你那兩片嘴皮子可抵十萬雄兵,再加上陳堯陳太常兩片嘴皮子的十萬雄兵,這不就有四十多萬了嗎?還用怕他蒙遼的四十萬大軍?”

“你···你這廝···吾是文官,豈能帶兵打仗?”王若一甩衣袖,不和王錚這個豎子計較。

他是聽出來了,不僅是他,所有人都聽出來了,王錚這是反對遷都。

“我···老夫招你惹你了?竟敢捎帶着侮辱老夫,真是···真是···”陳堯氣哼哼地嘟囔,但他終究自恃身份,也沒罵出口髒話。

“王大將軍別鬧,快說正事,怎麼才能把蒙遼大軍打回去?”陳琦心裡暗笑,心說:果然不愧是殺神王錚,不但能打能勝,就連說話都能把人全都噎死。

王錚看了看陳琦,這位可是和寇準一樣的大忠臣,他自然不會像對別的文官那樣對他,就和顏悅色地指着地圖說道。

“陳相你看,現在,蒙遼軍十萬人圍住了鬆州和江州。其他三十萬蒙遼軍兵合一處,在蒙遼的肖太后和聖宗耶律隆旭的帶領下,以蕭達凜爲主帥,連克我大鄭的定州、瀛洲、祁州、利州等州縣。···”

此時,王錚的周圍已經圍了一圈兒重臣,就連皇上也走下了龍椅擠了進來。

“現今,冀州如若已被攻破,則敵軍必會長驅直入直撲大名府,那樣的話,咱們就只能讓皇上御駕親征澶州鼓舞士氣了。若冀州還在堅守,咱們就還有足夠的時間。···”

“可是,兵力不足怎麼辦?”房相問道。

“誰說兵力不足了?我說過要集中兵力擊其一處了嗎?”王錚對房相也贊成遷都的事兒有點反感,對他說話就有點衝。

房相在官場上混了一輩子了,此時是關鍵時刻,他自然不理會王錚的語氣不善,只當自己沒聽見,依舊看着地圖問道。

“王將軍想要怎麼打?”

這句話問到了點子上,王錚看了看周圍。皇上一擺手:“退下退下,都快退下。”

說是都退下,可不該走的一個也沒走,自覺退下的都是些不重要的文官。

“假如是我指揮···”

“就是你指揮,除了你還能有誰?你快說吧!”皇上急道。

“不是還有這麼多大將軍老將軍嗎?我還年輕···”

“你別提我,我陳斌就會紙上談兵,耍耍嘴皮子還行,真打我可不敢。”

“也別提我,我上一次親自做主帥帶兵打仗,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兒,就那還打敗了,慚愧慚愧,你年輕個屁,快說快說。”

曲陽郡王鄭瑞毫不掩飾自己的短處,這也是這個老頭兒的可愛之處。

他平時也很少上朝,只有大鄭的軍事上出了大事纔會參與,偶爾的參與還對王錚的能力極爲佩服,現在基本也算是王錚的鐵粉兒了。

“假如是我做主帥,好吧!就是我做主帥指揮。第一,···哎!皇上,軍情緊急,我現在就下軍令怎樣?”

“好。”

“善。”

“可行。”

“皇上,我要是在太極殿下軍令,可是連你也得聽令。”

“你怎麼那麼多破事兒?你只要能把蒙遼的大軍趕出我大鄭的邊境,朕就聽你的。”

“我要不僅僅只是把蒙遼大軍趕出邊境呢?”

“咋?你還想打到蒙遼盛京去?”皇上驚問道。

盛京是蒙遼幾年前的都城,西京是蒙遼皇帝先祖的起兵地,中京就是幽州,是現在蒙遼的都城,其他的東京南京,都是封號,也曾擴建過,偶爾會作爲蒙遼皇帝的行宮,不太重要。

“呵呵!盛京不敢說,太遠了,糧草跟不上就不好打。但是,微臣幫皇上把幽雲十六州收回來怎樣?”

“王卿,別和朕開玩笑。”皇上一甩衣袖不悅說道。

這都火燒眉毛了,這廝竟然還有心開玩笑?

“我沒開玩笑。”王錚正色說道。

“你說的,當真?”

“當真。”

“王卿,你要知道,君無戲言。”

“我當然知道。”

“那好,你下令吧!算上朕,自朕以下,無人敢不聽你的將令。”

“那好。”王錚突然長身而起,他等的就是皇上的這句話。如果沒有皇上的大力支持,這仗,還真不好打。

蕭達凜先不說,耶律隆旭也不說,但就是肖太后那個女人,王錚都沒把握對付。

不過,王錚有所依仗的是,大鄭的國力比蒙遼強的太多,大鄭的人口也是蒙遼的好幾倍。 就像陳琦先前所說的,只要現在能堅持住,以後就是耗,也能生生把蒙遼的四十萬大軍耗死。

這一點,王錚不得不佩服陳琦,他不愧是寇準那樣的人物,看事情看的真姬八準。

“大鄭···”王錚正想下令,突然想起,自己現在算是什麼職位?自己的輔國大將軍是職,但現在,卻是沒有調兵權限的職位,上柱國是銜,卻更沒有調動兵馬的權限了。有職沒權,這軍令就沒法下啊!

“對了皇上,我以什麼名義下令啊?”

“哦!朕忘了。王錚聽旨:朕命你爲大鄭統兵大都督,可轄制我大鄭境內所有衛軍邊軍,欽此。好了,你快下令吧!”

皇上心裡太着急,聖旨也就下的很隨意,不過意思已經有了。

“微臣遵旨。”王錚對着皇上鄭成抱了抱拳,算是接了聖旨。然後就開始下軍令。

“大鄭統兵大都督王錚令:着皇上鄭成,在三日內急赴澶州御駕親征鼓舞士氣,不得有誤。”

“咋?你咋第一道軍令就給了朕?”鄭成目瞪口呆地看着王錚問道。

“皇上,你如果不親去澶州鼓舞士氣,微臣這仗,沒把握打下去,乾脆,你還是現在就把我撤了吧!”

“唉!算了算了,朕反正是把性命和整個江山都交給你了,就都聽你的吧!朕,接令啊!”皇上鄭成學着戲文裡的言詞答道。

說實話,他老爹戎馬倥傯征戰一生,很少和自己的妻妾在一起團聚。四十多歲纔好不容易有了他這個寶貝蛋,真是含在嘴裡都怕化了,自然不捨得讓他上戰場搏命拼殺。

今日,他還是第一次接到軍令。因爲不懂,所以只能按照戲文裡的說辭應付。

皇上都接令了,王錚就更有底氣了。他接着下了第二道軍令。

“兵部尚書陳琦聽令。”

“屬下在。”陳琦本是個文官,這也是他第一次接軍令,但他和武將打的交道多了,軍中的一套卻是什麼都懂得,當下就橫跨一步抱拳躬身朗聲答道。

“着你即刻開始籌備所有軍需所用,備好後不管本都督的大軍在哪裡,馬上派人儘快送去澶州,不得有誤。”

“末將接令。”得,文官的兵部尚書也成了末將了。

“大梁將軍府陳琦聽令。”

“末將在。”這個是真正的末將,他是大梁將軍府的坐衙參軍,主持大梁將軍府的日常事務。而王錚卻是大梁將軍府的參軍副令,參軍正令是皇上,但他更沒管過事,陳琦本就是王錚的手下。

“着你即刻開始,從上京的衛戌軍裡挑選精銳步卒七萬,騎軍三萬,三日後隨本都督出征。”

“諾,末將接令。”

“兵部左侍郎周通聽令。”

“末將在。”周通這個文官也成武將了。

“着你即刻千里加急,速遞雁山衛的衛晃衛提督,令他命韓庚親率七萬輕騎,韓庚接令後三日內,必須趕到蒙遼的西都白城,兩日內打下白城,然後率軍橫掃蒙遼境內一切可掃之地,但是,不可妄動普通百姓,否則我砍了他的腦袋。”

“諾。”

“曹顯何在?”

“末將在。”

“着你在一日內帶一萬驍騎軍輕騎出發,迅速趕到連雲城,沿途召集兩萬輕騎後,從連雲城乘船出海,至百濟的新義州上岸。目標蒙遼的東京附近區域,用游擊戰術,給我打他個落花流水,最好是拿下東京。”

“諾。”

王錚下令已畢,左右瞅了瞅沒看到茶水。

“大將軍,我們幾個老傢伙呢?就沒一點用嗎?”鄭瑞眼巴巴地看着王錚說道。他是真想上陣殺敵博軍功。

他爹和太祖是同父異母的弟兄,大鄭開國後被封爲親王,到了他這一輩就是郡王,下一輩就是國公,再有幾代之後,他的子孫就是平民了。

所以,爲了子孫計,爲了他的封地計,就是嫌他太老了,他也想讓他的兒子孫子去博一些軍功。

王錚一看,幾位王爺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他,他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心裡暗歎了口氣,就只得繼續下令道。

“鄭瑞、鄭鋼、鄭智三位王爺聽令。”

三人大喜,各自跨前一步抱拳躬身朗聲答道。

“末將在。”

三人沒說錯,不管王錚的爵位大小,他現在就是三軍主帥,所有人都是他的屬下,他們只能自稱末將。

“令你三人做全軍開路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到澶州城後交令,不得有誤。”

“諾,末將接令啊!”果然不愧是皇上鄭成的親叔伯兄弟,接令的腔調都是一樣。

王錚最後看了看,還剩廉威廉老將軍沒事幹,可他嘴拙,想說話還不會說,正急的抓耳撓腮。

“廉威廉老將軍聽令。”

“末將在。”廉威大喜,王錚果然是個好孩子,還沒忘了他。

他喜急之餘,只想到王錚的年齡,都忘了王錚曾經救過他的命了。

“本大都督令你率兵維護糧道,保證我大軍的所有軍需物資暢通無阻。廉老將軍,糧道的重要性無需我多說,此戰只要你能保證糧道的通暢,本都督記你首功一件,可是,你要是失了糧道導致我軍心不穩,本都督也敢砍了你的腦袋。”

“諾,末將接令,末將以人頭擔保,必不讓大將軍失望。”

463章 猿糞啊070章 惱人的風雪莊117章 朝堂罵街253章 道士豔談143章 步軍野戰053章 損人利己的餿主意108章 瘋魔刀法317章 事情的結局148章 蒙遼的東西兩京444章 莫高窟00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454章 比武招親153章 歸家329章 胖子回京155章 擬議撤軍206章 兩軍對峙454章 比武招親450章 感動的淚水051章 客棧小二哥198章 城頭閒聊232章 自欺欺人的聖旨111章 烏蘭山口之戰200章 蒙遼軍衝營121章 王錚的封賞問題326章 王錚的絕招054章 出兵草原112章 完美收場145章 回城348章 迷糊的小柔姑娘507章 暗中做事267章 小胖墩兒駕到116章 草原初建375章 李九妹的打算262章 陳妍的擇婿條件373章 李昊興州慘敗010章 農活058章 小公主的夫婿336章 狄青和楊廣482章 推脫之辭208章 策反蒙古部落266章 文化征服301章 周通的軍事設想245章 映花琳琅066章 第一次上朝295章 傳教士345章 黃河天塹的無奈490章 洞房武鬥226章 炮轟大定府525章 難道是朕錯了044章 日奔沒鍋鵝裸死390章 不懷上娃我不走219章 燕京城破309章 李昊的滅國之策189章破城死戰078章 死不承認266章 文化征服313章 毫無進展327章 散盡萬貫家財279章 朝臣衆生相407章 失去神智後的荒唐323章 死戰三川口457章 王錚的病情139章 兵圍澶州382章 奪崖之戰502章 王錚的儲君選擇308章 李昊現身164章 女將軍陳妍021章 立威266章 文化征服021章 立威352章 胖子丟了318章 九天玄雷非死不能活逍遙丹137章 大都督的軍令297章 原來是李昊167章 柴公公來訪153章 歸家304章 絕世傾城柳十娘246章 封賞小議370章 君主立憲制404章 異想天開173章 密謀368章,拔刀相向030章 微臣末醬113章 千夫所指417章 臨別安排271章 雨奴的功勞021章 立威400章 婦人秋水339章 李九妹的態度440章 原來是私信303章 鶯歌燕舞184章 新的任命199章 兵發燕京079章 新式武器136章 松江衛的戰事528章 洗腳240章籌建綜合處478章 秘書之職435章 沒法活了185章 皇上的惡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