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章 大戰之前

最後,王錚環視一週,然後揚聲說道:“我說的這些話,不僅是在教導寧王殿下,我還希望諸位文武同僚,人人記在心裡。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爲將領,一個微小的失誤,就會累及數萬數十萬將士的生命。和西夏的一戰,關係重大,還希望大家謹小慎微,多聽善言,務必同心協力拿下西夏。”

“諾,謹遵大將軍的教誨。”衆文武連忙躬身聽令。

陳斌被當衆訓斥,雖然顏面無光,可他作爲提督,最近這兩個月來的接連兩場大敗,就戰死了兩萬多大鄭的將士。他也實在是難辭其咎。他也已經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軍事能力,是真的欠缺。

如今,李昊兩戰兩勝,氣焰更加的囂張,而反觀鄭軍的將士,卻是人人喪氣。

責任需要有人承擔,軍心士氣也需要提振,他罪責難逃,不服都不行。

待韓庚被打的皮開肉綻,一瘸一拐地捂着屁股回來。王錚揮手讓衆文武各司其職回去做事。

隴西衛的文官和武將,絕大多數還是第一次見到王錚。

原來,他們只聞其名未見其人,有些人還對年輕的王錚稍顯輕視,認爲他只是運氣好,這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部分人覺得,王錚立下的那些功勞,全是衛晃、曹顯和韓庚等將領,浴血和噠突、蒙遼拼殺才得來的。

可是今日一見,寧王鄭銘在他面前就像個小孩子,西夏的長公主李九妹,看着他的目光充滿敬佩和愛意。

陳斌作爲隴西衛的提督,見了他也是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即便是被他嚴厲懲罰也不敢稍有不滿。

再說韓庚,曾經跟着他出生入死數年,卻因沒有堅決阻止陳斌的失誤,就被他不顧衆目睽睽,嚴厲處罰打了二十軍杖。

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貌,王錚此人,看來的確如傳言所說的那樣,還真是有能力有氣魄有膽識。

要不然,他才僅僅二十多歲的年齡,朝中的大臣重臣,以及那麼多的武將,爲何俱都對他心悅誠服?

寧王鄭銘雖然看着還小,可他卻是龐貴妃所生。

如今原太子早死,皇上的第二個嫡子鄭樂,卻牽扯到了謀殺王錚的案件中,有可能和西夏的沒藏黑雲有一腿,甚至有可能,他還和西夏王李昊有什麼密謀。

因此,他雖然沒有被削爵爲民,卻被禁錮在他的封地汝陽監視居住,以後怕是沒了奪嫡的機會。

再往下數,按年齡,寧王鄭銘上面還有幾個哥哥。可按身份,寧王卻是兩個皇貴妃之一的龐貴妃所生,除了皇上的嫡子,下邊的所有皇子裡,已經能數得到他。

再者說,其他的皇子均是兩個字的王爺,卻僅有寧王是一字王。這又是一個信號。

還有最主要的,王錚是大鄭的肱股之臣,他滅噠突驅蒙遼收復燕雲十六州,他提議收復南部的諸國,朝廷就馬上行動。他想要打下西夏,重新開通絲綢之路,朝廷竟然也是順利通過。

現今,皇上竟然還把寧王交給了他,跟着他上了戰場,讓他隨時教導。這是什麼意思?

含義太多,但最重要的有兩個。其一,皇上對他是絕對的信任。其二,他想要培養寧王,扶持寧王,並且皇上也默許讓他培養寧王。

這就能猜到皇上的部分心思了,以後,寧王鄭銘能不能成爲太子不好說。但皇上,已經不再輕視他小看他,有了把他和其他年齡稍大的皇子,平等看待的意思。

這就是說,寧王有王錚的扶持,他要參與太子之爭的話,希望就是極大。

哈!原來這個看着傻乎乎的小胖子,竟然是王大將軍重點培養的,想要讓他參與太子之爭的傢伙。

原來,大將軍看似不參與皇上立儲的事情,卻暗中早已有了注意。這麼說,寧王年前代父巡守,視察黃河事務和體察民情,也應是大將軍的意思了。

好吧!既然大將軍已經有了,培養大鄭下一任帝王的目標。他作爲軍中最受敬仰,威望最大的將領,其他將領也就有了目標。

隴西衛的文武官員和將領,是怎麼想的王錚不知道。但那些人猜想到的,也正是他王錚的目的。

衆文武退出之後,陳斌韓庚向王錚介紹了最新的軍情。

現在,李昊率十萬人馬,還在四處疲於奔命,圍堵申四率領的那三千將士。

但讓陳斌和韓庚疑惑的是,西夏和大鄭接壤的幾座大城鎮,卻並沒有增兵。

有消息說,西夏的興州和懷州,也是如往常一樣,並沒有大的軍事調動。

在冷兵器時代,華夏的國與國之間,並沒有嚴格的邊界劃分。

不是像後世那樣,一塊界碑的這邊是我國,那邊是別的國家,兩國的士兵不能越過那一小塊界碑一步。此時的邊境區域,動輒幾百裡上千裡。

比如大鄭和西夏之間,洪州是西夏的城池,延州是大鄭的城池,那麼在洪州和延州之間數百里的區域,就皆屬於邊境。

稍微再詳細一點的區分是,在這數百里寬的區域內,哪一個國家的軍事比較強硬,則哪個國家建立的前沿兵寨,就稍多一些,就更靠前一些。

一般情況,兩國之間的交兵,絕大部分就是互相佔領兵寨,或者是掠奪這一區域內居住的百姓。

這種攻打對方兵寨的情況經常會發生,只有在大軍壓境,攻打對方的重要城池時,纔算是兩國之間的大仗。

三川口之戰和好水川之戰,皆是在大鄭和西夏之間的邊境區域的戰鬥。

而申四,就是在邊境,和西夏數個城池之間的空隙,來回和李昊打游擊。

“如今,我軍在邊境的兵寨有多少?”

王錚看着地圖,皺着眉頭問道。

“僅是我隴西衛的區域,在邊境處就設有兵寨八十七座。只是,按照大將軍早些時日的吩咐,大部分兵寨的軍士已經撤回,僅餘金明寨等十數個,處於要道易守難攻的兵寨,還有軍士駐守。”

王錚看着地圖上,那些畫着紅圈兒的駐兵兵寨陷入沉思。

按說,李昊應該已經得到了,大鄭即將全面征伐西夏的消息。可西夏卻好像,還沒有任何較大的變化,李昊是什麼意思?

是李昊還沒有得到消息,還是李昊對大鄭的軍事行動不屑一顧?再不然,難道是李昊,想要先把騷擾他們的申四剿滅,然後再對付大鄭的進攻?

怎麼可能?李昊除非是昏了頭,他怎麼可能這麼做?怎麼可能不盡快調動兵馬,想出辦法對付大鄭的進攻?

難道說,是李昊故意裝着不知道,他想要誘敵深入,然後聚而殲之?還是他胸有成竹,早已有了應對之策?

還是他名爲圍堵申四的那三千人馬,其實,他的精銳已經盡出,在險要之地的交通要道,張開了大網,等着奇襲興州和懷州的四路部隊往裡鑽?

王錚覺得,隴西衛的三川口之敗和好水川之敗,應是那人的計策。王錚還認爲,那人應是一位軍事天才,但他此時,卻不太受李昊的重用。

李昊的確是英明神武,是少見的一代梟雄。但他卻也剛愎自用,很少能聽得人言。

這一點,李九妹很清楚。

“大將軍,我能提個建議嗎?”此時,李九妹突然謹慎地問道。

“呵呵!我既然讓你在這裡,就沒把你當外人,你有話就說吧!”

“謝大將軍,大將軍,如果只說李昊的思維,他也不可能,不做任何預防大鄭進攻西夏的措施,何況還有大將軍所說的那個人呢?何況,他在上京收買的臥底,也不可能不給他送信。我猜想,李昊圍堵申四申將軍是假,他的主力,現今必在各個險要之處設伏,等着咱們的將士,鑽進他佈下的天羅地網。”

“哦?那你覺得,他會在什麼地方設伏?”

李九妹聞言走進地圖拿起教鞭。

“大將軍,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這三處所在,均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也是鄭軍進攻西夏的必經之路。小女子猜測,李昊必會在這三處設伏。”

王錚隨着李九妹教鞭的指點,看到是三岔口,鐵門關和青崗峽,三處險要所在。他開始捏着下巴皺眉思索。

在上京時,王錚擔心計劃泄漏,和李九妹探討進攻西夏的問題時,並沒有全部和她細說。

甚至,就連讓李九妹的兩個丫環,小柔和小婼混入興州和懷州做內應。王錚都沒有說是三路兵馬從東南北三路奇襲。

李九妹知道的,僅是鄭軍從隴西衛出兵,自南向北,數日攻至興州和懷州時,讓小柔和小婼,在四月初四凌晨時分打開城門,接應鄭軍進城。

因此,李九妹此時的建議,對於王錚來說,沒啥大用。

不僅是李九妹,現在,就連陳斌和韓庚,也還不知道王錚的確切計劃。

奇襲興州和懷州的計劃,完全清楚的,僅有皇上房相陳琦和王錚等數人而已。

只不過,這個計劃太是兇險,太是緊要,王錚此時還不能說,只能到四月初四當天才能公之於衆。

“現今,李昊的大軍在哪個位置?”

王錚站起身,揹着手皺着眉看着地圖問道。

“據哨探報說,李昊大大軍兵分兩路,前日曾在宥州出現,正在圍堵申將軍的人馬。不過,西夏的鐵鷂子和擒生軍,以及背嵬軍,均是一人三馬,一日夜即能數百里轉戰,現在在哪裡,卻還沒有最新消息。”

“西夏軍有沒有霹靂炮?”

“有,還不少,威力比我軍的霹靂炮稍弱,任富的大敗,就是吃了西夏霹靂炮的大虧。不僅如此,西夏的擒生軍,還有馱在馬背上的旋風炮,射程達到了四百步。我軍現今和西夏軍野戰,很是被動,佔不了太大的便宜。”

王錚聞言,眉頭皺的更深了。

據此推測,至少應是半年前,沒藏黑雲就得到了,霹靂炮等大殺器的製造方法。要不然,西夏現在就不可能大量使用。

這就不妙了,黃姚等人死不足惜,可讓西夏擁有了霹靂炮等大殺器,將會增加許多大鄭將士的傷亡。

“西夏的城池裡,有沒有火炮?”

“這個還沒有見過。”

鄭軍還沒有大舉進攻過西夏的城池,沒見過並不一定是沒有。

167章 柴公公來訪295章 傳教士067章 朝堂立威362章 封賞之議220章 生擒韓德壤182章 柴公公的解惑297章 原來是李昊503章 和柴公公的談話062章 囉嗦的下人231章 朝堂?菜市場?011章 住窩棚的解釋032章 戰後的王錚092章 雁山衛瑣事059章 彆着急 看大戲337章 破洪州135章 太子的目的132章 上林苑詩會389章 兵分三路160章 聚會3432章 山娃和狄青044章 日奔沒鍋鵝裸死071章 那老頭兒還不錯189章破城死戰100章 管賢和木風511章 恆安有喜031章 庸州之戰005章 手機274章 富可敵國的小富婆278章 王錚那廝 瘋了026章 李家窪之戰 上337章 破洪州406章 再次中毒338章西夏軍的詭異528章 洗腳075章 端茶送客243 逛街423章 動物的本能460章 玄一道長想還俗340章 危急軍情105章 狼王現身429章 五殺令478章 秘書之職464章 李守貴和保吃多499 胭脂奴的殷勤305章 柳十孃的恨事394章 援軍救急310章 柳十孃的行動460章 玄一道長想還俗胖子也有豔史287章 籌辦成衣鋪121章 王錚的封賞問題186章 天子劍令274章 富可敵國的小富婆449章 脾性不改的王錚397章 中了埋伏518章 大事的進展080章提督人選391章 哥兒倆閒談087章 洛陽公主091章 精明的鄭妽282章 但願海波平180章 翁婿談心 1273章 對翠姑的嚴懲327章 散盡萬貫家財116章 草原初建232章 自欺欺人的聖旨332章 胭脂奴的請求008章 高尚的人格450章 感動的淚水472章 高人指點342章 血戰兔毛川104章 再去雁山衛231章 朝堂?菜市場?101章 望遠鏡474章 雞腸,雞血276章 小桂兒和小棍兒066章 第一次上朝456章 再見莫移氏143章 步軍野戰075章 端茶送客241章 衣衫盡菊花殘057章 大捷033章 殺神064章 王錚的知音154章 訴職之議502章 王錚的儲君選擇012章 教書育人238章 這個混賬081章 小公主的牀017章 逃命082章 將士進京502章 王錚的儲君選擇187章 援軍開拔260章 不着調,太不着調296章 西夏副使239章 人見人怕鬼見鬼愁087章 洛陽公主404章 異想天開339章 李九妹的態度170章 王錚和鄭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