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章 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什麼是君主立憲制?”

“簡單說吧!···”王錚鬆開李九妹,伸手一指座椅,兩人分別坐下後,王錚繼續說道。

“所謂君主立憲制,就是你還是女王,你的子孫還能承襲你的王位。但你卻不能像以前的西夏王那樣獨裁專治,而是把你的權利交給了議會。議會就是由西夏各階層人員,組成的最高權力機構,議會組成內閣,內閣管理西夏。而你,最多的,只是作爲國家的象徵。”

“那豈不是說,我就是個傀儡了?”李九妹不滿地哼哼道。

“不能那麼說,你還是西夏王,還受西夏百姓的擁護和愛戴。你還是西夏軍的最高統帥,三品以上的大臣,還是歸你任命,議會做出的決策,你有權否決。但是平時,你卻不用問太多事,西夏的政事民事等,主要由內閣負責處理。有重大事件時,你可以召集議會的所有成員,以及內閣大臣商議出最好的對策,最後由你拍板。”

“那···基本還和傀儡差不多。”

“即便是傀儡,你也不是某一個人的傀儡,而是整個西夏人的傀儡。因爲,議會的所有成員,全是從士農工商等人裡公平選舉出來的,而管理西夏的軍事和政事的內閣,也是從議會的成員裡選舉出來的。”

君主立憲制有兩種,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李九妹的權利較大,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李九妹才只是具有象徵意義。

王錚覺得,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方法最好,可在現在這個社會,人們還沒有那麼高的覺悟。議會制估計行不通。

王錚想用一個既能解脫李九妹,又能像後世的英國和日本那樣,能讓李九妹子孫的王位代代相傳。

說白了,就是他王錚的子孫,能代代做西夏王,但還會避免許多因爲爭權奪利,而導致的流血犧牲。

現在的大鄭,雖還是皇上獨裁製,但因爲鄭成的善良和仁慈,什麼事都是大臣們商議,最後由他選一個,最好的方法拍板。

其實,大鄭的朝堂,已經有一點點,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雛形。

而後世的大明朝,那麼多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可是國家卻一直在正常運轉。其實,也基本算是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了。

西夏王的權利太大的話,如果是一位類似李昊的君主,就很容易被推翻。而如果沒了那麼多權利,西夏王只是具有象徵意義,覬覦西夏王王位的人就不多了。

“九妹,其實這種制度的好處有很多,你只是現在還不懂。”

“有什麼好處,你說說。”

“簡單來說,一,這種制度,能使一個國家迅速富強。二,因爲君主的權利下放,基本就是人民自己在當家作主。所以,只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國家君主,就不會讓別人覬覦國王的寶座。三,君主立憲基本就是長子承襲制,你的子孫不管是不是昏庸,國家都能正常運轉,避免了因爲後世子孫的不成器,而被權臣推翻王位。避免了奪嫡之爭的血腥殘酷。一個正常的國家,王位能保持三百年已經很艱難了,可在這種體制下,王位延續數千年都有可能。”

“還有,也是最主要的,無論你管不管理西夏,西夏的朝堂都能正常運轉,西夏的百姓都能正常生活,你也就有時間去上京了。九妹,我知道你沒有野心,你也並不稀罕這個西夏王的寶座。所以,我建議你,只是建議哈!不妨試試我說的這個辦法,即便你不想用這種制度,也可以把部分權利下放給大臣,我不想讓你太累,也不想只是經過一兩世,你的子孫的王位就被別人推翻,子孫也被奴役、誅殺。”

李九妹沉思着問道:“可如果,大臣的權利太大怎麼辦?”

“這個很好解決,君主立憲制,連君主的權利都還嚴格控制,何況是大臣?自然有很多制約大臣的辦法。比如說,任何一個職位的大臣,均是由數百人的議會選舉產生,選舉期間不得有任何作弊行爲,一旦發現,不僅取消作弊人的選舉權,還要依法嚴懲,使他的聲名狼藉,無臉存活於世。並且,大臣的任期,每一屆是五年,即便他在任期內的功績再大,也不能超過兩屆。就是說,即便是宰相,最多也就是做十年,議會必須換了他。”

“而如果是政績不好的大臣,比如還是宰相,任何一個議員都有權利彈劾他,只要有人彈劾,議會就必須做出對策,假如宰相的能力不行,或者是做了違法的事情,則可以直接罷免。當然,你如果對那一個大臣不滿意,也可以提議議會罷免他。”

“如果你接受不了這個建議,也可以學習大鄭的制度,讓三省互相牽制制約,讓御史嚴格監察,只要制度完善,就能避免禍事的發生。像李昊那樣真正獨裁的政權,永遠不會長久,必會被推翻。”

李九妹沉思後說道:“你說的君主立選制,不太適合現今的西夏。西夏的文明程度不夠,人們的私慾太盛,很容易會產生禍事。我覺得,暫時,還是學習大鄭的辦法比較好。等西夏的那些,只知道騎馬射箭的牧民,都受到了數代的文明教育和薰陶,再實行君主立憲制才比較合適。”

王錚聞言笑了,他就知道,李九妹必會有她自己的主見。

他之所以醞釀了很久,一直不敢提議,讓西夏實行君主立憲制,也是基於這方面的考慮。

現今這個社會,這個辦法確實不太好實行。

一個太超前的制度,和現今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合拍,就很可能會引起社會的動亂。

比如王莽,有人說王莽是個穿越者,原來王錚還不信,可現在他和吳三桂都能穿越,也由不得他不信了。

王莽纂漢以前,在漢哀帝死後,他扶持九歲的新帝繼位,第二年改元。而且年號爲元始元年,而這一年的公元紀年,卻恰好是公元一年。

從這一點看,王莽應該是,不服西方以耶穌的誕生日紀年,他就是故意的,他想讓華夏用自己的紀年方法紀年,而且還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年代相符。

他如果不是從後世穿越過去的,在那個還不知道耶穌的漢朝,咋會那麼巧?

王莽推行的幣制改革太超前,用新幣(類似後世的鋼鏰)代替金銀做交易,並且朝令夕改,國家的貨幣政策不亂纔怪。

還有,他以人爲本,不準稱奴隸,而改叫私屬,不準買賣農奴。

他打土豪分田地,推行社會主義公有制,一切土地皆歸國有,不準買賣土地。大地主九百畝外多餘的土地,要分給沒地的農民。

王莽推行的‘五均司市使’,簡直就是把後世的銀行、物價局、期貨、稅務局和發改委一網打盡的手段。

最讓王錚佩服的是,在兩千年前,王莽居然發明了遊標卡尺,並且和後世的遊標卡尺,幾乎完全一樣。

從這些事情看,王莽的思想超前了兩千年,觸動了權貴和大地主的利益,擾亂了所有人的生活。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發展水平嚴重脫節。這才導致他的新朝,僅僅只有十多年的壽命,很快就被推翻。

因此,李九妹不贊成,現今就在西夏實行君主立憲制,王錚也沒有異議。他的想法就像王莽一樣,貌似也有些超前了,不是好事兒。

不過,李九妹爲了能和王錚經常見面,還是同意了把權利下放給大臣,並且讓西夏朝堂的各部門,互相制約的建議。

這麼做的話,就有一些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意思,也是現今這個社會,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制度。

只是,他卻讓王錚幫他規劃,改革制度後,還能保證她以及她子孫的王位穩固。

這個王錚責無旁貸,李九妹是他的婆娘,現今,李九妹就是想嫁別人,王錚也不會同意了。

她的子孫也就是他王錚的子孫,王錚爲了自己的子孫,自然得爲李九妹好好規劃一番。

兩人商量完了事情,李九妹再想和王錚在一起,也不得不回她的王宮。

她和王錚還沒有正式完婚,而現今正是多事之秋,她不能不忌憚臣屬和百姓的議論。

兩個丫環輪換伺候兩人,小婼跟隨李九妹進了宮。晚上,是小柔給王錚壓驚,至於小柔是怎麼給王錚壓的驚?讀者朋友自己腦補。

第二天一早,王錚正在和小柔做早操,就聽城外戰鼓擂動號炮連聲。

“李昊攻城了,小柔快點。”王錚抱着小柔的頭,加快了速度。

是的,王錚還沒有,和李九妹的兩個丫環真正的那啥,這些天,倆丫頭都用別的辦法爲王錚減壓。

倆丫頭對王錚很有意見,可她們還沒辦法,王錚堅持要在和李九妹完婚後,纔會收了她們倆。

完事兒之後穿衣洗漱,王錚沒顧得吃早飯,就帶着小柔和親兵上了城頭。

王錚趕到時,西夏軍已經快要涌到了城下。

興州的南門外,密密麻麻的李昊的兵馬,蝗蟲一般蜂擁而來。

“大將軍,城頭太兇險,你還是回府衙歇着吧?”

韓庚一邊舉着望遠鏡觀察着敵軍,一邊對王錚說道。

“好,我這就回去。韓將軍,你記着,我估計,這是李昊最後一次攻城,你一定要把他打疼了。”

“諾。”

“另外,待李昊退兵時,你讓項梁和申四衝一下試試。如果能擴大戰果,就追着他的屁股殺,如果不行,就趕緊回城。還有,沙袋別搬開的太早,待李昊的軍士死傷慘重後繼無力時,再騰開城門。還有,巡城的兵馬不得手軟,若有人衝上街頭稍有異動,殺無赦。”

“知道了大將軍,一切都已安排妥帖,你就回府衙等好消息吧!投石車,放。”

兩人說着話,李昊的兵馬,已經進了投石車的射程以內,韓庚的大手一揮一聲歷喝,一個紅色煙霧的號炮升空後,鋪天蓋地的開花彈和石塊,已經從城牆上傾瀉而出。

065章 王大將軍137章 大都督的軍令310章 柳十孃的行動518章 大事的進展385章 長子王思錚202章 王錚出發364章 母老虎兵發西夏209章 蒙遼軍的破綻451章 多好的將士啊161章 基本滿意171章 欺負公主216章 做妾的妄想207章 韓德壤的奇謀334章 好水川之戰432章 山娃和狄青170章 王錚和鄭妽058章 小公主的夫婿491章 岳母聽房323章 死戰三川口313章 毫無進展419章 以死明志338章西夏軍的詭異148章 蒙遼的東西兩京283章 胭脂奴的心事017章 逃命110章 世所罕見的大將軍208章 策反蒙古部落018章 欽命王將軍300章 夫妻之間的感情376章 莫移氏的體質516章 四海清平484章 開辦學府037章 真的很委屈460章 玄一道長想還俗520章 劉武和宋化184章 新的任命087章 洛陽公主298章 主僕密事211章 馬踏聯營349章 申四救急392章 奉子成婚031章 庸州之戰366章 原來是吳三桂502章 王錚的儲君選擇520章 劉武和宋化253章 道士豔談271章 雨奴的功勞490章 洞房武鬥254章 玄一的神功528章 洗腳467章 新的貼身丫環021章 立威041章 密信360章 被霸王的王錚134章 明珠被辱473章 陳妍的慘敗273章 對翠姑的嚴懲234章 夫妻談話171章 欺負公主262章 陳妍的擇婿條件459章 比較科學的解釋285章 賦稅改革之議025章 城戰318章 九天玄雷非死不能活逍遙丹006章 可憐的莊稼地131章 赴宴146章 兵圍大名府469章 一招驚人148章 蒙遼的東西兩京521章 從龍之功447章 回到興州096章 被坑慘了的周通203章 山娃的奇怪請求366章 原來是吳三桂132章 上林苑詩會073章 寧惹閻王別惹殺神267章 小胖墩兒駕到252章 王媒婆401章 和韓庚的談話414章 必須讓我跟着265章 申四拒婚236章 夫妻分手406章 再次中毒400章 婦人秋水378章 兵發懷州146章 兵圍大名府157章 那廝太好戰289章 姐妹來訪009章一派胡言515章 家庭會議394章 援軍救急312章 汝陽王府271章 雨奴的功勞124章 板甲的設計256章 王錚的設想227章 和啞女的婚事137章 大都督的軍令043章 地圖和沙盤325章 魔鬼訓練389章 兵分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