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章 文明瑰寶

“王施主是如何知曉藏經洞的?又怎麼知曉的那麼詳細?就像王施主所說的那樣,那些書冊均是我華夏數千年來的瑰寶,老衲擔心那些書冊被戰火焚燬,無奈之下,才極其隱秘地做的此事。知曉此事的,僅有我的幾位師弟,決計不該傳出去啊?”

方丈納悶兒地問道。他對王錚放了心,也就敢大膽承認此事了。

“呵呵!大師,我也就知道這麼多。大師放心,此事沒有傳出去,我是夜觀天象,猜出來的。”

王錚沒法解釋,他只得又開始胡說八道了。

方丈大師擡起頭看了看天,日頭扎的他睜不開眼。然後搖搖頭,夜觀天象純粹就是胡扯,天象能預測的,全是帝王變動政權更迭等了不得的大事,他藏起來一些書籍也能顯示天象?

即便方丈信佛,相信西天確實有極樂世界,但他也不相信王錚的鬼話。

但王錚大將軍的身份無比尊貴,他既然不想說實話,方丈也就不便再問。

“王施主,如今戰事已畢,沙州已歸女王施主統治,而西夏卻也是屬於大鄭的藩屬國。此後的戰事,估計已不會太多。王施主,是不是開啓藏經洞,讓那些書冊重見天日?”

王錚聞言,皺眉沉思了一會兒,他也不敢保證,沙州以後有沒有戰事。

沙州緊鄰西域,西域的大部分地盤,還不歸大鄭管轄。

再者說,沙州南有黃頭回鶻,東南有吐蕃諸部,西有西域的西州回鶻等勢力。王錚最擔心的,卻是吳三桂站穩腳跟後,會殺回西夏境內。

哪怕只是一小隊兵馬劫掠莫高窟,那也會給中華文明的瑰寶,帶來極大的損失。

唯一讓王錚放心的是,沙州周邊絕大多數的勢力,絕大多數的百姓,均是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善男信女極多。如果不是像吳三桂那樣的,沒有吃沒有喝的潰兵,是不會肆意劫掠莫高窟的。

吳三桂騷擾莫高窟時,卻也只是搶掠了一些錢糧,並且還給僧人留了一部分餬口。他也沒敢做的太過份。

西夏人更是崇信佛教,幾乎是人人信佛。吳三桂如果做的太過份,他的手下將士也不會同意。

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意外,這些瑰寶是民族之魄,王錚不敢大意。

“大師,是這樣,爲了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我覺得,還是先暫時這樣吧!待真正的天下太平之後再說。”

“施主說的是。”

“不過,方丈大師,我夜觀天象,在後世的八百年左右,這裡還會有一場大浩劫。那些寶貝存放的地方,會被一個名叫王圓簶的道士,在打掃沙塵時發現。這些寶貝,也會被異族的強盜劫掠一空。你還得早做提防啊!”

方丈聞聽王錚所言傻了眼。這位施主也太···太···哦!出家人不能口出妄言。

好吧!你胡說八道的夜觀天象,我也就不說你了。可你還能確定,在後世的八百年左右,這裡會有一場浩劫?還能確定是一名,名叫王圓簶道士發現的藏經洞?並且,還是被異族的強盜劫掠一空?

佛祖啊!這位王將軍,他到底是佛祖派來保護這些典籍的?還是純粹在胡說八道?還是個妖孽轉世啊?

王錚一看方丈鬱悶至極的神色,知道是自己的話嚇着他了。但他沒法和方丈解釋此事,只得繼續委婉說道。

“方丈大師,你無需相信我說的那些話,你只需把我當成一個歹人。我已經知道了你的藏經洞,你就當我在若干年後,會來盜取或者是破壞這些寶貝,你還需妥善保存就行了。”

方丈失魂落魄地說:“王施主,老衲看你的面相,你不是那種歹人。”

“你就當我是那種歹人。”

“當不了,不是歹人就不是歹人,出家人不打誑語,老衲怎能會把王施主當成歹人?”

王錚被氣樂了,這位方丈大師,怎麼也是一根筋?

“大師,不管我是不是歹人,但是這些寶貝,卻絕不能落於外族的強盜之手。那個地方肯定會被發現,大師以後還是要妥善安置纔是。你聽我的話,要麼在那個洞窟外,再壘砌一座佛塔之類的建築,要麼就想別的辦法封死。那位道士,是打掃沙塵時發現的藏經洞,最起碼,不能讓人發現的那麼容易。”

“看來,王施主的確是爲了這些典籍,老衲記下了。日後必會想辦法妥善辦理此事。”

“哈!這就對了嘛!大師,有任何困難都可以和女王說,我會給她去信,讓她全方位支持大師。有需要的錢糧工匠之類的,也別不好意思開口。和我說也行,只是,沙州距離上京太遠,來回的時間太長,我就難以及時幫得上忙。”

“多謝施主,我佛慈悲,降下王施主來拯救莫高窟,老衲和合寺僧侶,多謝王施主的大德。”

“大師言重了,我也是華夏人,我只是想爲我華夏的文明進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僅此而已。”

“王施主,老衲聽你總是說華夏,而不是說大鄭。施主莫非認爲,西夏、西域,南疆和北疆,包括大鄭等等各地,皆是華夏子孫?施主這次攻伐西夏,也只是想統一華夏,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使各地各民族的華夏子孫,從此後再無戰爭和殺戮,使百姓都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麼?”

“是啊!不瞞大師說,我的理想是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凡是生活在華夏地區的民族,皆是我華夏炎黃二帝的子孫。他們因爲生活地區的不同,因爲受到的教育不同,因爲風俗習慣的不同,這才人爲地形成了,許多個不同的民族。而因爲民族的不同,又因爲生活在荒涼地區,極少受教育的地區的那些民族,嚮往更加繁榮富饒的其他地區。還因爲某些人對權勢的渴望,私慾高度膨脹,這纔有了數千年來,我華夏境內永無止境的戰爭和殺戮。可凡是戰爭,最後受苦的,卻全是最無辜的百姓。”

“大師,漢末的戰爭,使我華夏的人口銳減,僅剩了七八百萬人。經過數百年的恢復,待到了大梁朝時,又因爲戰爭,人口再次銳減。陳朝時得到了部分恢復,可陳末時期的動盪和戰爭,人口迅速下滑。到咱們大鄭開國時,人口還不足四千萬。大師,我華夏地大物博,養活數萬萬人還不成問題。可現今卻是人口稀疏,千里無雞鳴。所以啊!我爲大鄭開疆拓土,就是爲了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使我華夏所有的,各民族的炎黃子孫,全都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從此後再無戰爭和殺戮。使百姓們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方丈大師聞聽王錚所言,嘴裡唸唸有詞:“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是多麼崇高的理想啊!”

片刻之後,方丈突然退後一步,規規矩矩彎腰垂首,對着王錚行了一個,雙手合十的佛家大禮。

“王施主胸懷天下蒼生,實乃千古第一善人也!老衲受教了。請王施主放心,老衲必會依照王施主所說,妥善保管好此處的一切。”

王錚連忙攙起方丈大師:“大師無需如此,我作爲大鄭的大將軍,開疆拓土掃平四海,只是我的職責所在。大師爲了保護,我華夏近千年來的那些寶貴典籍,不也是費盡了神思,封存了藏經洞嗎?大師,你雖是出家人,俗話說,你是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大師所做的事情,也不僅僅是爲了你們佛家,你也是爲了我們華夏燦爛的文明,不至於被某些禽獸付之一炬。大師的所作所爲,才最值得世人尊重。”

方丈大師面有愧色。

當初吳三桂潰逃到瓜州,他得到消息,急忙就封存了那些典籍。但是當時,他卻的確沒想那麼多。他只是覺得,那些涉及了華夏,以及周邊數千裡方圓的,無數大師和工匠,無數的畫師,經過數百近千年的辛苦,而留下來的典籍,不能毀於戰火。要不然,他就是佛家的罪人,僅此而已。

他當時沒有考慮華夏,沒有考慮什麼文明的瑰寶。他只是覺得那些東西如果毀於一旦,再找人作畫和書寫的話,會花費他大量的錢財。

可是今日,方丈大師和王錚的這一番暢談,卻使他宛如遭到了當頭棒喝。

他沒想到,這位大鄭的將軍,不僅只是愛惜黎民百姓,他的思想,居然也是這麼的崇高。只有他這樣高尚的人,才值得人們萬世敬仰。

保護藏經洞裡那些典籍的事情說完了,王錚也就開始,莊重地瀏覽起了莫高窟。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合稱爲中國四大石窟。

莫高窟不愧爲,華夏西部佛家的聖地,經歷代的興建,此處已經形成了巨大的規模。

莫高窟現有洞窟六百多個,壁畫近四萬平方米、泥質彩塑兩千多尊,是世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注:後世是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此時是另一個時空的大鄭,就稍微減少。不過,西夏和宋元,也僅建了一百多座石窟。宋代以後,包括元朝時期,敦煌石窟已經不再大量興建,壁畫畫的也不多,明清時期幾乎都把敦煌忘了,就不提了。)

幾乎全部洞窟均是依山而建。只是,此地的土質較爲鬆軟,也沒有適合雕刻的巨石,導致石雕佛像很少。

此處最大的佛像是彌勒佛,彌勒佛是釋迦摩尼的弟子,類似接班人。高達三十多米,最小的佛像卻僅有幾釐米。

此時距離後世還有一千多年,壁畫上的色彩還比較鮮豔。而此時的百姓崇信佛教,善男信女極多,對所有佛像和典籍的保護也是很好。

王錚不懂佛道,他甚至對儒家的思想也不是太懂。最可氣的是,他甚至都難以完全看懂,此時代那些晦澀的古文。

此時,他看着這些佛像和壁畫,基本也就是走馬觀花,看着都挺莊重大氣,他也不住地擊節讚歎。可如果讓他說出好在了哪裡?他卻絕對說不上來。

如果被逼急了,他就會耍無賴說:好就好在,我作爲大將軍還認爲好。

或者是說:它好就好在,我都看不懂它的好。我這位大將軍都看不懂它的好了,難道還不是真的好嗎?

220章 生擒韓德壤152章 霹靂炮的改良202章 王錚出發161章 基本滿意415章 母老虎拳打鎮西夏311章 道長出馬081章 小公主的牀273章 對翠姑的嚴懲480章 秘書人選132章 上林苑詩會024章 王錚就會扯淡464章 李守貴和保吃多077章 犯罪現場520章 劉武和宋化289章 姐妹來訪140章 澶州首戰030章 微臣末醬496章 有兒子了484章 開辦學府508章 二子王念錚098章 門下346章黃河東岸360章 被霸王的王錚015章 御駕親征170章 王錚和鄭妽111章 烏蘭山口之戰072章 突發事件105章 狼王現身314章 噬心丸491章 岳母聽房395章李昊之死040章 作坊的規劃497章 三女的猜測515章 家庭會議011章 住窩棚的解釋519章 忙碌304章 絕世傾城柳十娘326章 王錚的絕招068章 尷尬397章 中了埋伏511章 恆安有喜226章 炮轟大定府029章 主動出擊350章 興州戰事297章 原來是李昊500章 王錚的私心391章 哥兒倆閒談479章 秋水的勸慰244章 兩個財迷364章 母老虎兵發西夏195章女將神威407章 失去神智後的荒唐023章 王錚的論文489章 不能打臉054章 出兵草原051章 客棧小二哥223章 肖太后來信145章 回城289章 姐妹來訪387章 五百戰俘的賞賜504章 四道聖旨306章 哥兒倆的閒話150章 蒙遼退兵293章 王錚的家規088章 騙你是小狗兒158章 聚會1028章 李家窪之戰 下488章 洞房奇景182章 柴公公的解惑380章 靜州城外106章 草原鏖戰036章 怪異的公文339章 李九妹的態度178章 官復原職373章 李昊興州慘敗028章 李家窪之戰 下014章 交代翠姑的話295章 傳教士146章 兵圍大名府228章 啞女開言491章 岳母聽房234章 夫妻談話289章 姐妹來訪099章 鑽進錢眼的王錚170章 王錚和鄭妽401章 和韓庚的談話191章 奪城之後316章 柳十孃的來歷133章 幽會391章 哥兒倆閒談142章 王錚的吶喊078章 死不承認070章 惱人的風雪莊265章 申四拒婚074章 執行軍法330章 胖子的女先生479章 秋水的勸慰377章 好心辦錯事179章 禮物254章 玄一的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