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從南北燕王突然發難到燕、漳、益、瓊四州被攻破,相隔時間非常之短,不到十天的時間,加上甘池的水師在天江上刻意阻撓和早已收到消息的楊繼業有心壓後,到陳俊和御天公主二人收到消息時,已經爲時已晚。雖然陳俊曾經試圖強行渡江,但是在受到甘池水軍和巨型龍蜥圍攻之後,丟下了數百具屍體,退回到了岸上,只能望江心嘆。

陳俊是真正的心繫秦國,他深知自己掌握的兩州之地,是汴京遇襲後唯一一條逃離的通道,眼下汴京已經完全被段虎的地盤包圍,可以說是成了孤島死地,只能任由段虎如何蹂躪。

比起陳俊心急如焚,身爲大秦龍脈血裔的御天公主反而沒有那麼着急,在知道南北燕王叛變以及白義水淹大軍之後,她便知道了自己在北方的基業已經完了,心中也就斷絕了回到北方的念頭。

在陳俊想方設法的試圖突破甘池對天江的封鎖,回到江北之時,御天公主卻忙着結交南齊權貴,讓自己可以繼續在南齊享受龍子龍孫的權力。御天公主雖然失勢,根基地盤也被他人奪去,但是她手中畢竟握着將三十幾萬精兵,對南齊來說這是一個足以撼動其根本的力量,任何人都不會對其小窺。在御天公主需要有個合法身份留在南齊的同時,南齊朝廷當權的兩人趙靜和楊繼業此刻也正需要盟友共同對抗正在逐漸膨脹的洪峰勢力,於是三人便很快達成了公式,結成了同盟。在這期間,陳俊也因爲屢次渡江失敗,加上他在北地的最後一股力量全部自盡殉國之後,也就暫時斷了渡江的念頭。願意暫時率領着他的二十幾萬人馬爲南齊所用,但是如果有機會回到北地的話,他可以自由地選擇離開。

爲了表明對陳俊和御天公主的重視,南齊國君特別舉辦國宴,並且在國宴上與御天公主結爲兄妹,冊封御天公主爲南齊朝陽公主,命其帶兵鎮守海州,明面上是清剿聚集在海州的流寇亂匪。實際上是嚴防建安的洪峰。在御天公主被冊封的同時。陳俊也被冊封爲南齊驃騎大將軍,權同楊洪二人,駐兵黃揚邊界嚴防趙炎再次侵擾。對於南齊大肆啓用兩個忠心未明的北方人,雖然南齊朝臣頗有微詞。但是迫於趙靜和楊繼業的威勢,他們無人敢言。而南邊的洪峰此時似乎也變成了啞巴似地,沒有發出一聲反對。只是在埋頭練兵,整合各部降軍,派兵滋擾呂梁在雲州佈置地防線。

在陳俊和御天公主接受世仇南齊冊封的消息傳到了汴京之後,汴京的大秦朝臣們紛紛加以指責,罵他們狼心狗肺的有之,罵他們忘恩負義地也有之,總之他們二人的聲望是一落千丈。一心想要陳俊接自己地班,繼續爲大秦朝廷盡忠的蒙武在朝堂之上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場氣得吐血不止,幸好段虎之前送給他地血蔘還留有一些,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但是經此一氣,之前被血蔘壓制下去的身體隱患又爆發出來,而且更加猛烈,身體癱瘓,口舌不能言語,只能依靠血蔘殘片維持生命。

大秦柱國蒙武的倒下,是一件比陳俊和御天公主臣侍南齊還要嚴重的事情,畢竟陳俊和御天公主勢力再大也無法直接對汴京的權力波動造成影響。但是蒙武不同,蒙武已經成了大秦這一點殘軍的主心骨,如今主心骨已經倒下了,汴京周邊以及內部的大秦軍變得士氣低落,無心駐防。若非因爲段虎有着蒙武不死,絕不入京的誓言,段冰或許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謀劃進攻汴京,將大秦朝廷徹底的掌握在自己手裡了。

雖然在汴京周圍的大漢軍隊沒有進攻的意思,但是汴京的朝堂之上卻已經自己亂成了一團,其中不單單只是因爲周邊大漢軍隊的威脅,更因爲蒙武倒下後,他手中握有的權力以及在其麾下新招募的近三十萬大軍。由於蒙武病倒、宇文烈又因爲宇文卓君投靠段虎一事早已停職在家,這樣就使得汴京朝堂之上形成了太后派的人馬一家獨大的局面。爲了避免孝成帝被太后派架空,韓擎從幕後走到了幕前,擔任至今仍然虛位的鎮遠關關守一職,硬生生的從林太后手中搶走了一半新軍。之後位於武城關的蒙毅和林峰二人在重病在牀的蒙武支持下,以抵擋漢軍爲由,又從剩下的十五萬新軍中間拉走了十萬人,最終留下了五萬挑剩下來的軍隊給了被破格升爲指揮使的張易。

雖然蒙武留下的軍隊,太后派只不過分了一個小頭,但是他們現在卻控制了整個汴京城的朝堂,雖然孝成帝的身旁還有武成義,但是已經無法跟太后派相抗衡。若非大秦當朝皇后是段虎的乾女兒,或許他們早就已經藉口數年無所出爲由,將其廢掉,另立新後,讓武成義失去皇親國戚的身份和站在朝堂上的資格。

雖然在汴京的朝堂之上,大秦的“忠臣們”還在爲自己的那一點點權力相互撕扯鬥爭着,但其中也有不少人在益州被黃烈攻陷,汴京徹底的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繫之時,徹底明白了大秦已經是昨日黃花,遲早會被大漢所取代。雖然此刻他們還能借着蒙武的殘命,讓段虎因爲誓言不能入京,但是誰又能計算得出蒙武還能活多久,保不齊明天就命喪黃泉了。於是乎不少表面上忠肝義膽的大秦之臣便生出二心,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情況下,“秘密”的派人與上官宏聯繫,表示不介入漢秦廷之爭,甚至有一些人自願擔當內應,以換取未來的榮華富貴。

對於這些見風使舵者,蒼隴段漢朝廷顯得極爲冷淡和平靜,除了知會上官宏盡力拉攏那些能夠在將來收取汴京起到作用的官員以外,其他無才無德之人全都敷衍了事,不必過於拉攏。此刻的汴京對於段冰等人來說就如同甕中之鱉,再怎麼折騰也是囊中之物,現在對於蒼隴朝廷來說,最重要的是已經掌控在手的東部四州以及江南兩州之地。

黃烈和白義攻打東部四州異常順利,一路高奏凱歌,以遠遠超出段冰等人預料的速度,短時間就將這四州之地納入大漢版圖。原本在丁喜、林重師和賈淵的估計,黃烈和白義對四州之地的攻伐至少要一個月左右纔會結束,沒曾向他們二人竟然只用了不到十天時間,便將四州之地的敵人清掃一空,由於時間太短,一些戰後用來安定民心的物資沒有準備充足,以至於四州之地,不少人死於饑荒和寒冷,使得段漢在短時間內無法獲得此地百姓的民心。

相對於北部的四州之地,到還是小事,被當做轉移視線誘餌的呂梁和趙炎在江南諸地掀起的風浪卻着實令蒼隴朝廷大吃一驚。原本按照丁喜等人的估計,呂梁和趙炎雖然兵力強盛,但依舊無法抵擋洪峰、陳俊、楊繼業和御天公主四人的圍攻,最終會退守吳州,更有甚者就連吳州也有可能丟失。在丁喜等人的眼中失去一塊江南的地盤,比起統一江北來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所以根本就沒有準備呂梁和趙炎兩人的戰後物資。

然而即便是再出色的謀士也無法預測到江南的戰局會變得如此複雜,呂梁和趙炎二人竟然會超水準的完成他們的誘敵之策。趙炎大發神威一連攻克兩大州郡,並且以絕對弱勢的兵力,將楊繼業、陳俊和御天公主三大勢力阻擋在了黃州之外。

呂梁也絲毫不讓趙炎專美,一把大火將洪峰逼到了絕路,若非天一道沒能牽制住洪峰的主力,讓其冒險翻山偷襲己方側翼。

以至於他攻佔建安,孤立洪峰的計劃功虧一簣,或許現在洪峰已經被他和天一道夾得喘不過氣來。如今原本短時間地誘敵之策,搞到現在弄假成真,使得丁喜等人措手不及,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如果說,要呂梁和趙炎放棄戰果,退回北方。別說他們兩大鎮將不會答應。就連段冰等人也不會允許。但是此刻各種物資,特別是糧草極其缺乏,由於三大軍倉中已經有兩個完全空了,現在就依靠一個軍倉來支撐南北四部人馬的用兵。着實有點吃不消。所幸四部人馬對各處州郡的攻伐都有所斬獲,雖然不是太多。但足以解燃眉之急,現在蒼隴朝廷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想方設法的籌集軍糧。以供應南方的呂梁和趙炎。

對於中原以及蒼隴朝廷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身處北疆的段虎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原本按照行程,早就應該在段冰地計劃執行之前回到中原地段虎,在從丁喜寫來的信中得知段冰的計劃後,便在北疆朗巴城停了下來,靜靜的觀察着中原戰局地發展。

“忠卿,你怎麼看?”段虎將手中剛剛接到的有關中原戰況地詳細戰報交給嚴勇,端起桌子上的熱奶酒一口灌下,臉上帶着微笑說道。

嚴勇取過戰報仔細地看了一下,又恭敬的放在桌子上,朝段虎抱拳說道:“世子才識天縱,王爺後繼有人了!”

段虎臉上些微露出了一絲得意之色,又立刻收斂,擡手虛空點了點嚴勇,故作不悅的說道:“你嚴勇什麼時候也開始學會玩這套虛的了,給本王說實話。”

嚴勇尷尬一笑,而後恢復常色,伸手輕撫長鬚,雙目微閉,臉色肅然,似乎在絲毫問題,忽然他張開眼睛,說道:“當局者迷,眼下蒼隴朝野上下都太樂觀了,似乎都很執着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反而看不到將來的局勢。”

段虎微微點了點頭,說道:“繼續!說詳細一點。”

“從戰果來看,世子的謀劃可謂是完美,其中與黃將軍等人超常發揮也有很大關係,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佔據六州之地,不能不說這一戰勝的輝煌!”嚴勇稍微棒了一下,然後正是步入正題道:“不過似乎世子、丁大人、賈大人等人全都被眼前的戰果給迷惑了,看不清將來的局勢,雖然我們統一了北方,但是我們也把所有敵對勢力整合在了一起。洪峰這員南齊柱國不必說了,御天公主和陳俊如今也被趕到南方和南齊的勢力集中在了一起,只怕情況並不像蒼隴想象的那麼樂觀。”

段虎臉色也變得很嚴肅,習慣性的伸手摸了摸下巴的胡茬子,道:“繼續!”

嚴勇從座墊上起身,從旁邊的矮櫃中取出一張中原地圖,攤在段虎面前,說道:“經過這一戰,洪峰的實力空前膨脹,而且在他的後方已經沒有了隱患,這樣他就可以專心對付我們的攻勢,唯一的弱點就是士兵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的,戰力並不是太高。御天公主和陳俊駐守四州之地,所率軍隊都是百戰之師,而且兩人用兵之道也絕不差於我等四大鎮將,至於楊繼業本身就是將門之後,又多年帶兵,兵法戰術應該也是極爲精通,眼下南齊朝廷已經被他和趙靜完全掌握,他也可以騰出心思來專心應戰。這四人無一不具當世名將之才,洪峰更是常勝將軍,如果讓這四人穩定下了局面,互通有無的話,我們再想南下滅齊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你認爲我們如今改怎麼辦呢?”段虎並沒有絲毫驚訝,其實在看到段冰最初的計劃後,他就感覺到了如今所要面對的局面,對於嚴勇能夠在看一遍戰報後,便看出這些問題,他很是讚賞。

嚴勇縷了縷長鬚,自信的笑着說道:“末將認爲想要解決眼前的困局,最好的辦法就是進攻,不斷的進攻,打亂他們的步伐,讓他們沒有一點時間調整軍隊,徹底的將他們耗死。”

第二百三十章第三百二十九章第三百零五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第四百二十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四百九十七章第四百七十四章第104章 狐假第14章 四寶第五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五十四章第五百二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九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五百六十一章第12章 投誠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九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五百三十九章第7章 入軍第59章 擔心第二百七十九章第132章 上朝第三百零四章第138章 朝爭四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11章 混亂第二百七十二章第五百零一章第二百一十四章第136章 朝爭二第四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13章 洞悉第四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九十二章第118章 抓人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七章第18章 殺軍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92章 京內第70章 勸降第三百零九章第五百四十一章第112章 尾戰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二百零九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22章 費解第二百三十六章第22章 勢力第四百三十九章第25章 丫鬟第49章 巴陵第142章 傅風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五百三十三章第四百五十三章第51章 事端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二百三十章第三百零一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二十章第114章 隱患第五百四十三章第43章 心腹第五百一十六章第120章 捉狗第105章 猜疑第四百二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七章第147章 逼婚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五百三十六章第四百二十六章第五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七十章第125章 忠義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四百八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