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六章:有動靜!

“江山社稷是你們男人的事,關我一婦人何事。”說完一甩手棄之而去。

萬曆對站着的陳矩說:“你是否認爲我太恩寵她了。”

陳矩馬屁拍的好:“人之常情。”

“陳愛卿、朕去後你要盡心輔佐太子,保我大明江山,朕也不愧對列祖列宗。”

晚上萬歷生命垂危鄭貴妃抱着萬曆痛哭,太子朱常洛跪在病榻前。“皇兒、我去後你要善待鄭貴妃,冊封她爲皇太后。”這句話又把朝廷鬧的不可開交。

萬曆駕崩,太子順理成章繼承皇位,改年號爲“泰昌”,初立即罷除礦稅,釋放言官,用內庫銀兩補三分之一的邊關軍餉,使朝政有些起色。還沒開立位大典,鄭貴妃就急不可耐要皇帝立她皇太后,承諾萬曆臨死前的囑託。

皇帝不是傻子,立她皇太后皇帝是誰的還不知道,當然不承認此事,鄭貴妃賴在萬曆寢宮不走,讓新皇帝搬不進來。又從各地選秀女送給皇帝,泰昌皇帝樂不可支照收不誤,夜夜御女兩至三女,有一次聽說一夜御女七人之多,搞的本來就瘦弱小身板吃不消。

大臣上奏疏趕鄭貴妃走,皇帝收了好處,自然下不了尊口,還是夜夜新歡。有個太監叫魏忠賢見皇帝臉色不好,找太醫崔永升要了一粒“紅丸”獻給皇上,泰昌皇帝吃下後精神大增,可御女數十人,頓時大喜獻藥有功特封魏忠賢爲東廠提督。

誰知魏忠賢跪在地上不起來,要皇帝准許他和皇帝大兒子的乳母對食,皇上還笑話他那麼多宮女不要反要個老婆子,一併賞給他。

泰昌皇帝還算勤勉,天天上朝,夜裡仍是荒淫無度,終於繼位一個月後駕崩。史稱“一月天子。”萬曆王皇后也去世,三年後鄭貴妃鬱郁而死。

由大兒子朱由校繼位改年號“天啓”,天啓皇帝至幼喪母,由客氏一手帶大,繼位時才十七歲,卻好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被稱爲“木匠皇帝”。因爲萬曆只顧自己尋歡作樂,又不喜歡泰昌皇帝,無暇顧及皇太孫的教育問題,天啓皇帝又稱“文盲皇帝”每次下聖旨靠聽讀別人的擬搞來決斷,又不願聽別人的擺佈,不懂裝懂。

魏忠賢一面引誘皇帝玩樂,使皇帝沉侵在木工活之中,一面勾結客氏和朝堂文臣崔呈秀排擠在朝的東林黨人,權傾朝野,常常趁天啓專心製作木器時啓奏,這時天啓總是不厭煩的說:“朕知道了,你照章辦理就是了。”魏忠賢據此爛行賜賞,大施刑罰,造成空前的宦官專政。

明朝朝廷亂相,努爾哈赤見撫順堅固,無可乘之機轉而攻擊遼東北部開原。此時開原守將王化貞是泰昌年間,由兵部派到遼東任開原總兵集薊縣、山西5萬兵馬,一方面打擊女真部落。一方面厄制李浩然的發展。

熊庭弼多次與王化貞討論遼東策略,認爲遼東應以守爲主,避免與女真野戰。王化貞卻不以爲然,以爲熊庭弼害怕,不敢與女真對陣。在努爾哈赤攻擊開原時,以5萬兵馬守開原不難,王化貞竟率兵三萬偷襲女真後部,結果被女真打的一敗塗地,開原失守。

王化貞不退守廣寧卻跑到撫順見熊庭弼,廣寧失守,使撫順、遼陽大門頓開,暴露在女真攻擊之下。熊庭弼大罵王化貞誤國誤民,剛愎自用不聽他的勸阻,王化貞一賭氣率兵退至山海關,此時撫順只有幾千人,熊庭弼不跟李浩然打招呼也賭氣退兵,把一個好好的撫順城讓給了努爾哈赤。

女真連破數城,遼東被切割一半,所虜士兵、百姓被屠殺,慘絕人寰,唯有遼陽城孤零零矗立,朝野一片譁然,以東林黨人葉向高爲首輔內閣大臣集體彈劾王化貞、熊庭弼、李浩然,令三人回京述職。

李浩然給老四李如樟、老八李如桂寫信後石沉大海,朝廷的官不是想不幹就不幹,搞不好要問罪的。裴文中帶來好消息紅薯種植效果很好,來年大面積種植糧食就不愁了。身爲大明子民勸李浩然赴京解釋清楚也好。

李浩然在遼陽總兵府內猶豫不決,不奉召是大罪,現在還不是與朝廷鬧翻的時候,去了任人宰割,皇上要殺你,誰也擋不住。李成樑說:“管他的,我就不信皇上敢拿李家開刀。”

“父親如今不是萬曆皇上,朝廷把持東林黨人和閹黨手裡,他們可不管國家社稷和李家。”

李浩然給耿直寫了封信,讓他們注意朝廷動向,特別是閹黨魏忠賢的一舉一動,告別妻妾帶着家丁和汪錫500火槍趕赴京城。一路越過山海關來到皇城腳下,京城北門守城卻攔住李浩然:“忠勇伯、京城有規定不得進兵,在下職責所在,請大人諒解。”李浩然只有讓汪錫駐紮在城外5裡一個小鎮上。

明朝重文輕武軍隊官職總兵爲最大,也只是二品官,全國總兵成千上萬,伯爵卻沒有幾個,所以在京城以伯爵稱呼比較有面子。李浩然進城耿直早已在此等候,帶他來到一個偏僻住宅,耿直述說近來京城的情況;他們的火柴廠經營慘談,皇宮的生意早不跟他們做了,李浩然讓他們撤出京城正好鞍山缺個管家。

目前京城碩鼠司有三十多人,隱藏在朝廷、東廠、飯莊、賭場、妓院等部,每人配備一把短銃,一把長刀,近戰百餘人沒問題。李浩然知道火柴廠的破產使他們資金見柮,答應給他們送些錢來。

李浩然一進城魏忠賢就得到消息,跑到天啓皇帝那說:“皇上、忠勇伯使遼東喪失一半土地,罪該萬死,聽說他們父子勾結努爾哈赤有謀反之心,皇上不要放過他。”

“忠勇伯乃我皇家駙馬,要慎重,明天看他在堂上如何辯解,證據確鑿朕也不會饒他。”

魏忠賢之所以要陷害李浩然主要是不想看到一家獨大,與之抗衡,他便可以一手遮天,獨攬大權,位居天下最大權貴,縱觀天下惟有李浩然手握重兵,家族勢力強大,對他有威脅。

第二天朝廷上,王化貞沒說兩句就被天啓下旨;午門候斬,對熊庭弼爭議較多,有的大臣認爲熊庭弼當巡撫期間治遼有方,撫順保衛戰中功不可沒,開原、廣寧的丟失是王化貞盲目浪戰所致,與熊巡撫無關。

朝廷上的事誰也說不準,都是暗流涌動,權力傾軋,楊鎬的死是熊庭弼一手所爲,楊鎬的父親楊淵一心爲兒子報仇,早已聯繫同事、學生大堂之上指責熊庭弼一到遼東,貪功冒進損失兵馬1萬五千人,放棄撫順使遼東惟遼陽外無一可守之處,間接幫助女真佔我國土,慘害百姓。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罪責,無半點虛誇,說明楊淵在底下做了很多功課,計劃周密,切中要害。皇上下旨;取消熊庭弼所有官職,押入大牢候審。

到李浩然這裡內閣首輔葉向高問:“開原遭圍,爲什麼不去支援?”

李浩然道:“開原5萬人馬,守城綽綽有餘,何來增援一說,若不是王化貞剛愎自用,不聽熊大人勸說何來丟城。”

“開原、廣寧、撫順數十城喪失,你擁兵自重,按兵不動不去收復,這是何意?”

“葉閣老、我遼兵三大徵後士兵喪失殆盡,要糧無糧,要餉無餉,誰有能耐帶着這些兵馬跟女真打野戰自尋死路?收復失地談何容易,如果我出兵戰女真,遼陽丟失是誰之罪過?”

看葉向高的話都被李浩然堵回去了,魏忠賢開口道:“忠勇伯你李家在遼東數十年,看着女真一點點強大,你們父子不去制止,反倒縱容以致到如此地步,難道沒有責任嗎?”

“魏大人差亦,女真強盛之時,本人還在京城玩泥巴呢?長輩所爲確實不知。”

又對天啓皇帝說:“陛下、臣聽說陛下喜好木器特獻上一圖看陛下能否做出?”

天啓一聽這話兩眼放光,現有的器物讓他做的差不多了,正想着有什麼新鮮東西忙說:“快快呈上來,讓朕看看。”李浩然遞過一張紙給當值太監。

天啓看了半天:“頗爲複雜,快上來給朕解釋一下。”當庭之上李浩然上庭站在皇帝身邊一一講解,把各位大臣涼在一邊。

“好、好個巧奪天工,忠勇伯獻圖有功,先前之罪免了,戴罪立功替朕守好遼東。”天子一言九鼎,天啓發話其他大臣都不敢說話,氣的魏忠賢兩眼發直。

李浩然回到住處,此地不可久留,馬上安排返回遼東,讓耿直設法救熊庭弼。

“報大人,東廠特務們有行動。”

第五十一章:朱由校和豬第一百七十五章:碰釘子第八十五章:水利設施第一百三十九章:命令第三百一十五章:你懷疑誰?第九十九章:好主意第三百零四章:身手敏捷第一百六十八章:不能小看第兩百七十三章:棄城第一百五十三章:學會微笑第一百三十八章:禍害不少第兩百九十七章:美食?第三百二十二章:過癮第七十六章:幼兒園園長第兩百零九十二章:糊塗賬目第七十一章:刮乾淨第兩百五十章:收拾一下第二十章:洞房花燭時第一百九十一章:這是少的第一百三十四章:告訴她吧!第七章:烏合之衆第一百九十一章:這是少的第一百三十一章:小丫頭片子第九十一章:東渡日本第兩百八十四章:早做打算第三百三十章:受傷不輕第兩百零一章:按兵不動第五十一章:朱由校和豬第一百七十八章:前途無量第兩百二十三章:佔據哪裡?第兩百六十六章:找誰?第三百二十三章:包庇第一百六十六章:新奇的街第九十九章:好主意第四章:身世……第兩百二十五章:一個不留第四十八章:聰明的朱由校第七十一章:刮乾淨第一百二十九章:校長第兩百七十六章:沒有到位第兩百五十五章:大驚失色第一百一十二章:想辦法彌補第兩百二十九章:探探情況第六十八章:撇乾淨第三十二章:後院要起火……第三百一十章:並不知情第一百章:吃醋了第七章:烏合之衆第三百一十章:並不知情第一百一十七章:我有辦法第三十四章:勞改隊……第兩百零六章:受潮了第九十八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一百三十三章:大事不妙第三十一章:雙飛……第一百三十六章:火冒三丈第三百三十一章:來不及了第十二章:騎馬兜風第一百四十四章:問答第三百二十一章:把我當傻子了?第八十四章:送人第一百九十三章:趣聞第八十九章:拜會第兩百一十七章:四散逃跑第四十一章:又成親了第兩百五十四章:你說什麼都對第兩百七十四章:望風而逃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容小覷第十章:廣施恩德第一百四十二章:教給誰第一百一十八章:人才第一百二十五章:胡鬧!(求推薦票!)第三百二十三章:包庇第兩百一十七章:四散逃跑第九十六章:要錢……第八十章:哪位好漢第一百二十八章:斯文敗類第兩百零八章:難道送死?第兩百七十一章:書讀傻了?第六十四章:依你便是第兩百八十八章:如何是好?第一百四十八章:高見第一百二十四章:缺貨了……(求收藏)第兩百六十四章:全是餿主意第兩百零九章:五百兩黃金?第兩百三十三章:有遠見第八十章:哪位好漢第一百一十五章:來不及了第一百三十四章:告訴她吧!第兩百五十五章:大驚失色第兩百三十二章:短路第八十九章:拜會第三百章:希望渺茫第三十四章:勞改隊……第兩百九十三章:我意已決第一百零六章:提前了第二十三章:火星開發部第兩百章:寒冷的鬼地方第一百七十七章:什麼時候的事第一百七十七章:什麼時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