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

一行人行色匆匆,自宣德門而出後,徑直往城北而去。經過半年多的時間,長安城裡的輕軌,已經把長安城北半部鋪設得差不多了。這個年頭可沒有什麼大型挖掘機器,一切都靠人力。在儘量不破壞青石板街的前提下,慢工細鑿,這可是種藝術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讓人想不通的是,有這等手活,這些工匠卻還是不被人看得起。陸承啓就不明白了,這些工匠到底不如文人哪一點,居然被貶低至此!

還有一件事讓陸承啓很鬧心,自從鐵軌開挖以來,欽天監監正陳荀就一直上奏陸承啓,說這般一挖,長安城的風水就全壞了。這也是陸承啓,自小在嶺南長大,見多了風水先生,纔不怪罪陳荀。要是陸承啓前世不是嶺南人,知道風水學乃是一種很玄妙的學術,說不定陳荀就要被貶官了。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在不推翻馳道的設想上,陸承啓把路線的設計交給了陳荀。中國的風水學,還真的很神奇。陳荀率着一干欽天監,憑着羅盤走走看看,竟真的把原先路線不合理之處挑了出來。

陸承啓派工部官員再翻查一遍後,不得不採用了陳荀的方案。沒辦法,真理是存在的,你不承認也沒有用。當陸承啓坐上城北的馳道馬車後,一直思考着這個問題:風水學真的僅僅是迷信嗎?

其實這個答案,在他前世,也有人在爲風水學打抱不平了。風水學是中國古人環境選擇的學問,又稱山水、堪輿、青烏等。強調的是龍砂穴水的山川之形態與氣慣環繞的半虛半實的境狀,乃至無形、無狀、無味的所產生神氣凝聚的哲思認知體系。由於認知的差別,也沒有標準化的答案,江湖術士便充斥其中,把這種堪天輿地與大自然和諧協同的方法,推之玄之又玄,藉以混世。風水是擇吉避兇的術學,古人擇居地形、地貌、方位,有驚人的一致性。要是論起源,殷商時便有卜辭、占卜等趨吉避凶的行爲了,及到先秦時,諸子百家中還有陰陽家一脈。陰陽家慢慢演化,到了後來便形成了風水堪輿學。前朝袁天罡、李淳風,本朝陳摶,都是其中佼佼者。尤其那傳說千年的推背圖,更是將風水學的神秘展現得淋漓盡致。

誠然風水學玄妙無比,可若事事趨吉避凶,那又怎麼能成?風水學是國粹,那就該繼承發展,陸承啓可不會像後世那般打壓。畢竟很多東西,不是你不理解就不存在的了。只要常懷敬畏之心,平常對待風水一術既可。

正思索間,公共馬車已然靠站而停了。下了馬車後,陸承啓纔算把這件事拋諸腦後。因爲此刻,他迫不及待想要看看那子母炮了。

如果說男人都喜歡槍的話,那麼大炮是每個男人的最愛,因爲每一個男人都喜歡強力的武器。沒當過炮兵,是永遠體會不了那種炮火全開的猛烈。當然,陸承啓也沒當過炮兵,他對火炮的印象,則是後世在網絡上、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只是那些都是擊發無煙火藥的火炮,不是用黑、火藥擊發的火炮而已。

憑着令牌進入軍器監後,陸承啓迫不及待地問道:“,唐卿,這子母炮在哪?”

此刻不論是高鎬,還是御前侍衛們,都被留在了軍器監外。好在此刻春光明媚,倒也不算難捱。陸承啓身旁,除了唐勳之外,就是那些在勞作的工匠學徒。隨着熱兵器的需求越來越大,軍器監已把冷兵器的作坊調回長安城的軍器監之中。這個軍器監,就是用來專門生產熱兵器的了。而冶鐵、組裝的工匠學徒越來越多,陸承啓早在年前,便派來一支禁軍,專門保護軍器監。可以說,這個軍器監是除了大順皇宮以外,審查人員最嚴格的地方了。

唐勳連忙說道:“回稟陛下,子母炮已經運到了試射場。”

陸承啓猶記得試射場在哪,不用唐勳帶路,他便往試射場的方向走去。

“唐卿,這子母炮一共造了多少門?”

陸承啓心情有些忐忑,這門火炮,寄託着改變漢人命運的偉大使命,不由他不謹慎對待。漢人確實是最聰明的人種之一,陸承啓不過是點撥了幾句,加上一副“神似”的草圖,沈括、蘇頌和唐勳三人,居然就帶着皇家大學的優秀學員,把火炮弄了出來。陸承啓原先估計,最保守也得三五年的事情,竟只用了兩年,便完成了。雖說第一門火炮,性能不怎麼樣,只能拿來守城。可這已經是質的飛躍了,這個時代,除了火炮有什麼武器能打到十里開外?

還未到試射場,就能聽得到隱隱的轟雷聲。陸承啓訝然地問道:“你們還是試射嗎?”

唐勳連忙解釋道:“非也,陛下,此乃手雷的聲音。”

陸承啓想了想也是,先前那門火炮,雖然裝填速度很慢,可聲音遠比這個大。按照常理來說,子母炮的威力應該弱於類似於紅夷大炮的那門火炮,可聲音也不至於這麼小。真正有經驗的老兵,可是能從炮聲中,判斷炮彈的口徑。可惜陸承啓不是軍人出身,他僅僅知道一鱗半爪的火炮知識,已經是極限了。

試射場外,也有禁軍把守着。這是因爲前些日子,出了些事故。在試驗手雷的時候,有一名學徒居然把方向弄反了。好在那枚手雷裝藥量很小,纔沒有造成很大的傷亡。儘管如此,軍器監還是傷者出現。有鑑於此,蘇頌下令在試射場外添加守衛,目的就是爲了阻止擅自入內的人員,避免造成誤傷。

那夥禁軍通過旗語進行稟報,確認無危險後,纔敢把陸承啓和唐勳放入試射場內。

甫一進去,陸承啓的眼球就被一門黑黝黝的火炮吸引了。這是一門充滿力量感的火炮,由母炮和子炮構成。母炮身管細長,口徑較小,炮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炮身兩側有炮耳,可將炮身置於支架上,能俯仰調整射擊角度。炮身後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炮。與之匹配的是,這門火炮還有一個木造的炮車,將炮身放置其上。直挺挺的炮口,隔着沙包對着遠方。

陸承啓眼中騰起了一股火熱:“這便是子母炮?”(未完待續。)

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一百五十章:風雨欲來第二百九十四章:國子監辯道 一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八百六十章:調職作品上傳一個月感言第七百零四章:套話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一百零三章:伏擊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九十章:夜襲準備第四十九章:春闈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八百一十八章:又撲空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一百零六章:馳道設想 上第四百六十四章:完美的破綻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八百五十三章:收手?第八百七十二章:問計奸臣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三百三十九章:再開蹴鞠聯賽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攏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九百二十二章:追查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二百零九章:精耕細作的前提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第三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十七章:內閣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七百三十一章:衝擊衙門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八百二十四章: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