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長安風雨

長安城繁華依舊。

只是,因爲近幾年的對匈奴戰爭,對大漢的消耗也是極大。表面的繁華之下,難掩民生的困苦。

若不是燕銘的玉米、土豆高產,如今已經成爲大漢的主打糧食,恐怕國力會更加衰弱。

文景兩朝的積攢,也抵不住一場戰爭的消耗。

如今,這種消耗還因爲燕銘的戰略而減少了許多,但依舊是讓人們感到了生活的困頓。

從春末以來,整個的天氣就陰沉着。

雨水不斷。

負責河工的官員已經奏報了朝廷,提前做好防汛準備。

南方百越地帶,已經平定下來。如今大漢朝南北通透,已經沒有了內憂外患。

當然,年富力強,好大喜功的劉徹是不會讓資源閒置的。

他想到了西南夷,想到了東邊的遼東半島。

然而這一切都還沒來得及實施,竇太皇太后就倒下了。

這個在他登基之初,掌握了政權的老太太,如今終於不能再對劉徹造成一絲一毫的掣肘。

在孤獨的深宮之中,竇太皇太后孤單的躺在大牀之上。

周圍的宮女很多,內侍也不少,可她就是感到了一陣的悲哀和孤獨。

年少時期,和劉恆在代地,那無憂無慮的時光似乎活了過來,在老太后的眼前紛繁而過。

劉恆那細長的眉眼,棱角分明的額頭,都讓竇漪房感到愛慕和親切。如今,這一切已經成空。

劉恆已經仙去多年,剩下她孤兒寡母的一邊幫着應付朝局,一邊幫着應付匈奴。總歸,景帝還是個拿得出手的好皇帝,爲人略顯深沉了些,可那是她的兒子,怎麼做,都是好的。

想到了現在的孫子劉徹,竇漪房不禁也想到了小兒子劉武。

人生之末,一切成空。

竇漪房嘆息了一聲,不再想那些多餘的。原本以爲心已經夠瓷實了,不會再把誰放在心上。可一道身影就是抹不去,總是在她的心上縈繞。

“老羊啊!”竇太皇太后聲音很細,幾乎不可聞。

羊公公的身子越發彎曲了,走了過來。

太皇太后用手拍了拍牀沿,羊公公就坐了下來。

“去召燕銘的人,回來了麼?”竇太皇太后問道。

“去的是武安侯田蚡,應該已經往回走了。”羊公公小聲說道。

竇太皇太后的頭在枕頭上活動了一下,說道:“歸根結底,是徹兒有些過分了。”

羊公公低頭說道:“於皇權而言,不過分。”

竇太皇太后臉上強擠出一絲笑容:“皇權!”

她的青春在眼前閃過,那自由奔放的年紀,讓她用多少皇權來換回,她都是願意的。

“若我死之後,燕銘歸來,看看他是什麼態度。若還和原來一樣,一定要說服徹兒,重用之。若變了心,你就替我……”下面的話,太皇太后沒說。

羊公公點了點頭,說道:“老奴明白。”

“這種時候,說這些事兒,俗了點兒。”竇太皇太后嘆息一聲說道:“可這大漢的天下,終究由不得旁人做主。沒辦法啊——”

兩個老人沉默了良久。

“直指繡衣尉的權力,交給皇帝吧。你我也都老了。等我走了,你就不必在這深宮之中,找個好地方,養老去吧。”竇太皇太后說道。

羊公公點頭,說道:“原來老奴是想到弘燕堂養老。可現在看,怕是不成了。都說江南還不錯,老奴想着這把老骨頭就埋在江南吧。”

“這一輩子,雖然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可哀家倒是真的想到你說的江南去看一看啊!”竇太皇太后嘆息一聲。

她的一生,不是沉浸在後宮爭鬥之中,就是憂慮在前朝國事之下。此刻風燭殘年,細細想來,一生之中,除了文帝劉恆這個他愛的男人還算稱心如意之外,竟然在沒有一絲一毫的自由。

想到這裡,頓時覺得這一聲過的索然無味。

“哀家,似乎有點兒明白燕銘爲何不愛權勢了。”竇太皇太后感嘆道。

“燕銘是個奇人,老奴也很看好他。”羊公公適當的說道。

他不想做燕銘的終結者。竇太皇太后讓他觀察燕銘,視情況而定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殺是不可能的。

如果燕銘真的存了其他的心思,羊公公就決定提前離開長安。

這大漢朝,他也兢兢業業的守護了三代,三代之後,不問是非。

陰雨綿綿,淋漓在長安城的上空。

把整個城池陷入一片黯淡之中。

下了早朝的劉徹,並沒有離開未央宮的大殿。

他屏退了所有人,獨自一人端坐在大殿之上。陰鬱的天氣影響了他的心情。

確切的說,自從燕銘走後,他發現自己做的決定很多都不順利。倒不是這些決定不正確,可戰略上總是差那麼一絲一毫。

這一絲一毫的差距,讓劉徹心情極爲不爽。

“死猴子,你這次若再不回來,我就讓衛青再去一趟,把你拎回來。”劉徹的手緊緊的握住了龍椅。

這五六年,再也沒有人和他在這未央宮的大殿上比武打鬥。

他,真的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所有人見到他都帶着畢恭畢敬態度。雖然這些人背地裡也會說自己的壞話,可表面上都是誠惶誠恐。

只有衛青和虎子還是老樣子。

他給虎子取名叫去病,從虎子的娘嘴裡得知虎子的親爹叫霍仲孺,是個小縣吏。

霍去病也到了上學的年紀,叫着讓當初那個死猴子教他。請來的其他師傅,都被他捉弄的團團轉,留不住。

打敗匈奴之後,衛青也閉門不出。

大將軍印,大司馬職銜,都被衛青退了回來。

這種做法,讓劉徹很放心。可不知道爲什麼,就是心理不舒服。

因爲他對燕銘的態度,讓衆人都感到了心寒。

“田蚡,有消息了沒?”劉徹開口問道。

大殿之中,迴響着他的聲音。

劉徹這才發現,人都被自己趕出去了。大殿上只有自己,算是自問自答。

就在他略有失落的時候,大殿外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陛下,武安侯送信過來,說他們已經接近長安。燕侯,回來了。”外面的內侍平靜的報告着。

他是新晉的內侍,都沒見過燕銘。但卻聽說過燕銘的名頭。

“是嗎?”劉徹一下站了起來。

因爲太過用力,一股寸勁兒,竟然把龍椅上的扶手掰的‘咔’一聲,裂開了。

第495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94章 大戒和尚第552章 現代的氣息第84章 夜宿未央第54章 夫唱婦隨做冰棍第362章 不平靜的押解之路第392章 劉安到第230章 覲見第175章 辭職第404章 邊城警訊第559章 開往長安的列車第274章 閉關小屋第612章 去茂陵邑第370章 虎子第31章 水車第255章 牛刀小試第251章 愜意的小日子第412章 變故第282章 比試第509章 航海序章第208章 新食材大餐(上)第527章 高大上的弘燕堂第15章 桌椅第597章 羅馬潰敗第297章 史上最完善的和親政策第39章 讓皇帝震撼第180章 腦袋朝下,一定很辛苦第426章 小瘸子第183章 和王娡的私聊(下)第9章 瘦金體第125章 娶兩個第114章 男人的責任第372章 百家宴第415章 誰的包圍圈第299章 教會他們思考第545章 一隅春色第354章 只能逃不能打的功夫第608章 坐上火車去長安第90章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第544章 步步爲營第343章 殺拖曳第463章 雲中悲歌第550章 擴大的長安城第509章 航海序章第207章 玉米第181章 不可預知的未來第180章 腦袋朝下,一定很辛苦第227章 新鮮的禮物第60章 史上最強後廚第406章 牢中司馬修第567章 廢墟重生第476章 鬧鬼第500章 新北城第563章 雷星子第303章 惡魔出世第144章 繞不開的紛爭第91章 車中論政第285章 帶倒鉤的漁網第369章 特種作戰第400章 突發事件第434章 東進第439章 回家第413章 深信不疑的軍臣第119章 要軍侯第308章 田喜產子第212章 小雞燉土豆第165章 首戰第353章 罵陣士兵第263章 你咯着我了第560章 長安火車第162章 卓文君第606章 一天第65章 入長安第233章 挖個坑,坐箇舊第20章 茂陵的未來第9章 瘦金體第445章 歸來見天子第28章 向前一衝第443章 篝火晚會第476章 鬧鬼第106章 內外之分第540章 巨型顯微鏡第393章 火鍋碾壓第51章 葬舊第606章 一天第531章 進攻第49章 識破田喜第196章 必殺之人和必交之人第182章 和王娡的私聊(上)第462章 墨錚第558章 成功啦第202章 論星辰第1章 回首來時路第598章 立國第138章 燕刀第124章 西市的糙紙坊第375章 故人歸第464章 老陳歸隊第191章 來自平陽的認可第144章 繞不開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