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水泥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

水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幾乎所有的現代建築都離不開它。甚至可以用建築的基礎來形容。

原本的得益於空間建築工地上的幾百噸水泥,施奕文倒沒爲水泥犯過愁,可現在水泥用完了,那就只剩下一個辦法——製造。

如果以二十一世紀的工業標準,製造水泥需要大量的專門機械化——破碎機、迴轉窯、球磨機等等。以現在鐵工廠的能力,顯然無法制造這樣大型設備。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洋法不行,那就土法。

得益於圖書館裡大量的老書——其實也就是老雜誌、老書的電子版,施奕文很容易的找到了土法生產水泥的工序。

原本他還以爲燒製水泥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流程,可是在58年的《建築材料工業》中,他找到了西安一家磚瓦廠利用本地粘土和附近的白堊土、無煙煤和石膏作原料,在燒青磚的土窯內煅燒,製得了150-200號水泥工藝。

它的工藝非常簡單原料的配合比也很簡單,就是白堊土100市斤、紅粘土8市斤、無煙煤15市斤,石膏加入量爲3%,首先將白堊土、紅粘土和無煙煤三種原料磨成細粉,加入33%的水,調成泥漿,然後再捏成7公分大小的圓球,經過曬乾後,裝入燒青磚的土窖燒製,煅燒溫度600-800攝氏度就可以,根本不需要用燒耐火磚的磚窖生產。燒製紅磚的輪窖的燒成溫度都在1200℃以下,一般的燒成制度中溫度最高在1100℃左右。而紅磚的燒結溫度是1000℃。其實,這也是粘土磚的溫度極限,輪窖是用粘土磚建成,而粘土磚在1400℃就會融化,而燒製硅酸鹽水泥所需要的1450℃。

不過在建窖的時候爲了提高輪窖的壽命,內部窖膛還是會用耐火磚搭建,就像正在建設的輪窖,窖膛就是用耐火磚砌築,因爲鐵工廠那邊的化鐵爐等地方一直需要耐火磚,其實鐵工廠裡就有一個小磚窖,專門生產耐火磚。如果要生產高標號水泥,還真的需要用到那座燒耐火磚的立型窖。但是目前並不需要。

不過眼下,對施奕文來說,他追求的是夠用就好。就像在爲了碾磨熟料球所需要的碾磨機,就是一臺水力球磨機,磨球是鑄鐵球,只有機體是用熟鐵鉚釘成形,一次可以裝料一千斤,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磨成所需要的細粉。

其實,對於球磨機的製造,鐵工廠早就是輕車熟路了,畢竟,生產火藥的硫磺、硝酸鉀都需要磨成細粉,只不過那裡用的是木球。現在只需要借鑑以下原理就可以了。

不過只是幾天的時間,在輪窯廠磚紅色煙囪向空中噴吐出着滾滾黑煙時,幾個小時後伴隨着成噸的水泥球料被轉出窖室,在冷卻後,那些球料被送到球磨機裡,摻入3%的白石灰,經過幾個小時候的機磨後,上千斤水泥成料倒被了出來。

經過180目的細篩過篩之後,施奕文立即吩咐徐光啓把這些水泥加水拌勻,在衆目睽睽之下,泥瓦匠們用它砌一堵牆。

“和咱們之前用的水泥一樣!”

孫鳴安顯得都是很興奮,他原本一直對水泥非常好奇,一直不知道它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可不曾想居然是用磚窖生產出來的。

至於那些幹了一輩子瓦匠活的泥瓦匠們,更是看傻了過,儘管原本他們就對那個“水泥”好奇的很,畢竟,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就是用土、石灰加水和在一起砌牆造屋,至於達官顯貴們那樣的,也不過是加了米汁的土泥。可在這裡用的卻是凝固後像石頭一樣結實的水泥,而更不可思意是那“水泥”居然是在窖裡燒出來的,再磨成粉,就成了“泥”。

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相比於其它人的驚訝,施奕文卻盯着水泥新砌的牆,自言自語道。

“差不多應該相當於200號以上的水泥吧……”

按照資料上的說法,如果把窖溫升高到1300度,製得的水泥可以達300號。

“光啓,你記不記得,書上說的抗拉測試,是怎麼進行?還有抗折測試,你看看和玉民他們一起,讓工廠那邊製造一些設備,然後對這些水泥進行測試,將來還可以繼續改進工藝,提高水泥的質量。”

聽着老師的吩咐,徐光啓自然是熱情十足的投入到新的試驗中,至於玉民則是莊裡的少年,少年人常在一起玩,自然得他也把學會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知識教給了他們,慢慢的倒也成了一個十幾人的“學習小組”,對此施奕文自然是樂見其成,甚至還鼓勵徐光啓到莊裡的社學教人數學。

現在當然也會鼓勵他們進行試驗,而且這些水泥也需要進行測試。儘管還沒有進行測試,但是在水泥乾結之後,證明這種燒製的土水泥完全可用來砌築引水渠,或許不一定能用來建築混凝土建築,但作爲建築材料的黏合劑倒是再合適不過。

有了磚、有了水泥,原本暫停下來的施工,又一次熱火朝天的開始了。

春去夏來,在天氣一天天變熱的時候,終於,第一座水輪機在河邊的輪機車間裡安裝完成了,幾乎是在它投入使用的第一時間,所有人都被它強勁的動力給驚呆了,甚至就連同施奕文自己也驚呆了。

“差不多有二十馬力吧!”

自言自語着,施奕文看到原本緩慢擠出磚坯的擠壓機迅速的擠出一塊塊磚坯,速度提高了不下十倍。別說是對於這個時代工匠,就是對於施奕文來說,這樣制磚的速度,都是很難想像的,動力的增加讓生產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不過現在唯一制約制磚坯效率的,恐怕就在於磚廠能開採出多少粘土了。只要粘土能供應得上,這座輪窖磚廠每年都能生產上千萬塊磚。

而在盧溝河畔的輪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爲了這裡的地標性建築——15米高的紅磚煙囪,本身就非常醒目,尤其是在它噴吐出濃煙的煙霧時,即便是相隔甚遠,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第206章 破甲彈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5章 激動的土王第185章 和皇帝談生意(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9章 豐收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9章 收稅是個生意(第二更,求支持)第263章 火鍋(第二更,求支持)第114章 道別(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74章 另一個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384章 首輔與皇帝第103章 身份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8章 紗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8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5章 殺人不見血(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全無敵 (求推薦,求收藏)第208章 以工代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3章 人自迷第233章 皇帝與首輔 (第二更,爆更!求首訂)第176章 抓耳撓腮(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6章 各有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186章 小生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5章 權臣第27章 大明朝第一家工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6章 誰在乎第226章 勢單力薄(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4章 松江(爲盟主紅顏第一笑加更)第236章 大丈夫不能無權(再次爆發!第五更!求首訂)第257章 東家是人才(第一更,求支持)第29章 暢銷(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7章 流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3章 張居正的煩惱 (求支持,求月票)第22章 鎮撫使的禮物(求推薦,求收藏)第102章 守備太監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9章 水到渠成第176章 抓耳撓腮(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0章 大明朝的弊病第190章 肺結核(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章 鐵嘴神算(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3章 仇人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5章 戚繼光(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1章 遇襲(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51章 人心(第二更,求支持)第40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8章 救人一命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81章 遇襲(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9章 這是金大腿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9章 英國公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章 這情欠大了 (第三更,求收藏,求推)第195章 民風初變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0章 憂慮的張居正第353章 前夜第188章 鐵路(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1章 雲臺召對(第2更,求支持)第47章 榨油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7章 家人(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9章 水到渠成第147章 給你個活幹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0章 大型伺候第318章 大事件第78章 救人一命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27章 瑣事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8章 憂心忡忡的皇帝(第一更,求支持)第248章 夜晚 (第一更,求支持)第251章 人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22章 寶物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1章 被砸蒙的皇帝(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57章 張四維的選擇第175章 晨報 (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第76章 財主 (第三更,爲盟主賀,求支持)第122章 寶物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5章 搜船(祝平安健康)第330章 大型伺候第284章 鬥爭的平臺 (第一更,求支持)第130章 比肉貴的大白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2章 首輔回京 (第一更,求支持,求推薦)第134章 眼紅的皇帝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3章 皇帝拉生意 (第二更,求支持)第49章 核心技術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4章 客氣的魏國公 (祝大家平安健康)第71章 銷路擴大(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02章 守備太監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8章 南京第56章 吳才之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1章 菜譜(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4章 西遊記(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6章 跟風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5章 搜船(祝平安健康)第131章 仁義(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2章 非得殺人不可第21章 知恩圖報(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62章 非得殺人不可第84章 權貴與布衣(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5章 送禮(第一更,求支持)第372章 選擇第79章 賣女(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50章 技術碾壓(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0章 努爾哈赤(第一更)第161章 以鐵代鋼(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8章 大事件第316章 肉票(祝大家平安健康)第54章 合夥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