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劉良佐中計

幾天後,盧九德接到了朱由崧的親筆御批,立即把河南巡撫陳潛夫和總兵官袁樞找來,三個人密議對策。

三人認爲皇肯定讓他們出兵剿賊,陪合黃得功將劉良佐部一打盡。

沒想到是將計計,誘賊南下。哦,這個地方離韃子的大營較近,陛下估計是怕他們跑了。此計雖妙,但困難重重,因劉良佐這封投敵賣國信,是直接寫給他弟弟劉良臣的,但這麼大的事一個總兵的參將肯定做不了主,須得往層層請示,最終至少得是豫親王多鐸親自點頭或搖頭纔能有定論。

這得造僞書,然後再把僞書送到劉良佐那裡,不能出現任何差錯方能達到目的。

好在盧九德諳練兵機,崇禎在位時他督調兵馬東征西討,戰功赫赫,黃得功和高傑之流都一度成爲他摩下之將,沒有兩把刷子,很難駕馭這些不法的軍將,更別說打勝仗立功了。

另外陳潛夫和袁樞也都不是凡人,陳潛夫乃明末名臣之一,崇禎年間的舉人,幾起幾落,對大明朝忠心耿耿,歷史的他侍候過崇禎、弘光和魯王,歷任監察御使、監軍、太僕寺少卿,後與妻妾以身殉國。

歷史的袁樞也不簡單,以父兵部尚書袁可立蔭官戶部郎,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參政、大梁兵巡道。

袁樞博學多識能詩能畫,被後世譽爲明代書畫家,錢謙益曾盛讚其“負武大略,博雅好古,登高能賦,可爲大夫”。有《袁伯應詩集》留於後世。

據史書記載,袁樞貌俊偉,多大略。善騎射,有邊才。崇禎乙亥年,袁樞爲其父在睢州家裡守孝,遇流民攻城,睢陽衛不堪一擊而敗。袁樞破家散財兩千金募勇殺敵,擐甲登陴,倡先固守,力戰七晝夜,至目生瘡,睢州城得以保全。明崇禎十一年,清軍大舉侵明,明將多畏縮,袁樞不避死,以戶部郎職督餉於遼左軍前,解朝廷庚癸之憂。清兵渡江陷金陵,袁樞絕食數日憂憤而死。

由此可見,袁樞武全才,是大明的忠節之臣,朱由崧如此重用他也是看了這一點。

三個臭皮匠還抵一個諸葛亮,何況是這樣三個副有雄才偉略的人物,要是連這點事都辦不成,那朱由崧白器重他們一回了。

根據皇的聖諭,三人很快找到了應對之策,那是從龐紀身邊的人身下功夫。

因此次與龐紀一同被抓的還有龐紀的幾個跟班,這幾名親從是劉良佐派出的精幹,路保護龐紀也是協助他完成這次重大任務的,劉良佐是出於安全考慮,這麼重大的事怕龐紀一人能堪重任。

當生命受到威脅時,在威逼利誘面前,不是所有人都能扛得住的。龐紀這幾個人當,果然有人選擇了投降保命,其之一便是劉良佐的一名家將,這名家將奴隨主姓,叫劉同,此人伺候劉良佐多年,對劉家的情況一清二楚,劉良臣投降韃子之後,很多書信往來他都充當了信使。

摸清了這些之後,盧九德等人在劉同的協助下,很快造好了僞書,讓劉同代替龐紀回去將這封僞書送到劉良佐手,害怕劉同出爾反爾,盧九德、陳潛夫和袁樞商議之後,派人將其一家老小誘至軍抓爲人質,又定下了苦肉計。

劉同本是真心投降,這下更不敢三心二意了。

臨行前,劉同咬着牙讓人向腿射了一箭,把自己整得一瘸一點的,帶着那封僞信來見劉良佐。

劉良佐見狀大驚,他害怕間出事,還是出事了,派出數名精幹,如今只回來血淋淋的一個,趕緊問及詳細。

劉同鎮定下來,把事先編修了成千萬遍的謊言端出來了,說去時順利,二爺很高興,豫親多鐸王爺也非常讚賞伯爺的識時務,修來了親筆書信,但時回來的路出了差錯,被袁樞的人盯了,一場拼殺,龐紀等人被誅,獨他一人僥倖得脫,說完聲淚俱下地將僞信逞給了劉良佐。

敵有我,我有敵,這種事素來真假難辨,加盧九德、陳潛夫和袁樞造假水平不是一般的高,還有劉同這場戲演得也像,劉良佐沒有火眼金睛,也是劉良佐降清心切,帶回韃子的信是最重要的,他的十萬人馬呢,至於死幾個人哪算什麼,因此劉良佐一點也沒懷疑。

心懷激動地將這封僞書看了幾遍,當劉良佐讀懂了信清韃子讚賞了他的識時務之外,還指示他建功立業,率軍挺進京師,多鐸則派出雄居河南熊州的祖大壽部率軍作爲後援,以打消其後顧之憂,待誅滅了南明僞帝,他們劉氏兄弟都是大清的公侯伯爵了。

劉良佐有些忘乎所以了,儘管搭了得力助手參將龐紀等人的性命,但總算聯絡韃子成功了,大清的公侯伯爵他可不敢奢望,但頂帶花綾,封妻廕子是少不的了,更重要的是眼前迥境解了,不必再擔憂昏君會對他對手了。

因他立即擊鼓聚將,很快他的伯侯府議事大廳排滿了各級軍將,壓壓叉叉的不下百人,遊擊將軍如果僥倖得到通知前來參會,都須得站着聽訓。

壽州有雄兵六萬,這無疑是他的主力,另外臨淮、陳杞等地的駐軍也有三萬八千人,加在一起總兵力一共是九萬八千,號稱十萬大軍,這是劉良佐囂張跋扈的全部本錢。

劉良佐興致勃勃地進行了戰前動員,無非是說些朝廷如何昏聵,濫殺無辜,京城的馬黨案牽連到了他們,昏君高舉屠刀正一步一步向他們逼來。要想活命只有投降韃子,幸運的是,韃子已經向他們敞開大門,識時務者爲俊傑,莫失良機,應該韃子的幫助下建立軍功,跟着韃子吃香的喝辣的,等等,凡此種種言論來煽動部下跟着他造反。

這些軍將聽說要倒戈相向,反了朝廷,跟清韃子成了一家人,現在要舉兵南下征討僞帝,倍覺意外,這也太突然了吧,不過他們都是劉良佐的部下而且多是心腹,伯爺怎麼說怎麼聽唄,當得知有清韃子爲後援時,紛紛又有種如虎添翼之感。

第298章 鰲拜陷陣(中)第787章 破綻百出(三更)第33章 抓人(2)第504章 智取虎牢關(4)(二更)第500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94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更)第109章 大事不好了!(一更,求訂閱支持)第665章 李定國歸順第429章 北京,朕來啦!第777章 老外傳槍(下)(一更)第325章 多鐸阿濟格齊出兵第125章 帝王之苦第715章 吃進去的,全給朕吐出來第155章 朱由崧不是朱由檢第52章 一碼歸一碼第680章 李自成再投降(3)第670章 老張要翻本第583章 難得求一敗第559章 李自成智取漢中(上)第394章 鋤奸(3)(一更)第286章 是啓用工兵營的時候了第886章 錦州會戰(7)(一更)第127章 東林發難(爲書友1481113850加更)第628章 滅西戰略與彈簧策略第773章 凱旋歸京(下)(四更)第697章 攻取漳州第782章 宋氏弟兄入朝(一更)第159章 抱打不平第896章 第895 孝莊突圍(三更)第60章 二臣的用途第367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第811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三更)第807章 營救湯若望(7)(三更)第579章 列陣草甸湖第487章 破陣救人(2)(二更)第899章 圍城打援(中)(一更)第535章 兵困西京第933章 克倫威爾用兵(二更)第815章 山海關大戰(上)(一更)第57章 削藩之難第52章 一碼歸一碼第646章 明軍撤退第404章 二氣范文程(中)(一更)第267章 漢奸不好當第599章 高桂英請罪第18章 東廠大換血(求收藏求推薦)第621章 神勇的李定國第227章 武科取士第874章 順治帝親征(一更)第320章 蒙古鐵騎第112章 中計(1)(第四更,稍後還有一更)第772章 凱旋歸京(三更)第483章 大順軍來了使者第612章 兒女情長(下)第494章 強渡黃河(3)第501章 智取虎牢關(1)(二更)第918章 帝王闖山寨(4)(一更)第153章 爭執第263章 八旗軍初遇御營第944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下)(二更)第306章 吳三桂中計(1)第175章 欺負第435章 親征山海關第357章 血濺行宮(3)第642章 以假亂真(上)第845章 朕封你爲妃(一更)第621章 神勇的李定國第319章 死裡逃生第245章 御營顯威(下)(二更)第774章 強國大計(上)(五更)第376章 敵後刺探第656章 阻擊戰(7)第142章 兵臨城下第573章 美人兒,朕來啦!第232章 欽點狀元妹(二更)第623章 對箭(下)第744章 魯王和唐王第120章 劍斬高進庫第390章 祖二瘋子(下)(一更)第486章 破陣救人(1)第464章 十萬雪花銀第31章 錢謙益的煩惱第79章 兵困鳳陽第721章 南安州施琅呈威(上)第17章 降罪韓贊周(第二更送到)第94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上)(一更)第448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3)第377章 萬馬軍中(一更)第780章 緹騎拿人(四更)第898章 圍城打援(上)(二更)第84章 軍紀第349章 血洗少林寺第101章 後退者死第681章 李自成再投降(4)第166章 如此救人第872章 洪承疇的忠心(下)(一更)第75章 我說話就是聖旨第619章 單挑第503章 智取虎牢關(3)(一更)第426章 寧完我與范文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