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兩路用兵鎖大江

紅彤彤的太陽升起老高,照得江水都紅了,但此時的江面卻讓人想起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一句詩,半江瑟瑟半江紅。

不過此時江水的紅色不止是太陽公公的功勞,還有韃子和漢奸的血。

湖口城外,江岸,江水,到處是都是死屍,江還有殘船和餘火,有的冒着深滾滾的濃煙。

從昨天晚四更天到現在的午臨近巳時,已經兩三個時辰了,身爲帝王的朱由崧先是觀戰,後是參戰,現在是看他的人馬清掃戰場,掩埋屍體,打理戰利品,爲傷號藥包扎傷口,忙得不可開交,朱由崧很是愜意,他的帝王生活如此豐富,如此充實,如此特色鮮明,有聲有色。。

這是他第一次和韃子正面交鋒,什麼天下無敵,清初的八旗軍也不過如此,跟朕的御營鐵騎相還稍遜一籌,這還是御營的火炮營、工程營還未參戰,再借助火器優勢,韃子完全不是對手,可惜韃子這次來得太少了!

朱由崧第一次斬殺韃子之後的感覺良好,朱由崧立馬在江邊豪情不減,迎着細細的江風,心得瑟不已。

“陛下,您累了吧,天都這般時候了,快快回城用了膳休息一下吧。”柔聲細語的賀宣嬌媚然一笑,又恢復了女兒態,朱由崧剛纔親眼看見,數名韃子被她的大刀斬落馬下。

朱由崧笑着點了點頭,“累朕倒是不覺得,只是有點餓了,是嬌兒累了吧。好,起駕回城。”

朱由崧回到湖口臨時的皇宮行轅,賀宣嬌陪着用了御膳,然後小憩了一個時辰,午後,軍械司將戰果統計數字報來了,此戰連韃子算共殲敵一萬一千餘人,又得了一批刀矛戰船等器械。

這個勝仗相之下雖然不是太大,但意義非同尋常,這是與韃子第一次正面交鋒,打出了明末御營新軍的士氣,打破了八旗鐵騎不可戰勝的神話,沉重打擊了韃子的囂張氣焰。

朱由崧歇兵三日,三日後決定兩路用兵強渡長江攻取九江,然後大軍進逼武昌,必須得儘快解決武昌之事,朱由崧知道清軍要大舉南下了,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正這時,京師傳來奏摺,河南巡撫陳潛夫報兵部,兵部尚書兼內閣首輔高弘圖寫來的摺子,連同陳潛夫的原稿也一併送到。

朱由崧一看,這次不是捷報,而是告急求援的戰報,原來是陳潛夫手下的兩個總兵袁樞和鄭隆芳在河南打了敗仗,原因是清廷派豫親王多鐸率七八萬八旗從潼關南原突然回師河南,清軍還有數十門紅衣大炮,他們剛則得下的懷慶、孟縣等地又被韃子們奪回去了,袁樞和鄭隆芳傷亡慘重,退守開州和歸德,現在多鐸率大軍進逼開州和歸德,他向朝廷請罪,並請求派兵增援。

朱由崧沒有怪陳潛夫和袁樞、鄭隆芳無能,因爲勝敗乃兵家之常事,再驍勇善戰的將軍也沒有不打敗陣仗的,諸葛亮還失街亭呢。

另外陳潛夫雖然有十萬大軍,但兵在精而不在多,明朝的舊軍隊參差不齊,或者叫良莠不分,八旗鐵騎的戰力朱由崧剛剛領教過,也只有他的御營能與之一較高下,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是這支韃子的統帥是豫親王多鐸。

朱由崧對多鐸太不陌生了,在明末清初,多鐸可是個傳人物,是攝政王多爾袞的親胞弟,多爾袞還有一個兄弟,是英親王阿濟格,這三個同胞兄弟一個一個能幹,他們沒能坐大清的皇位實在是老天無眼。

先不說別人,說這個多鐸,在滿清八旗子弟當,多鐸一生戰功彪炳,攻伐朝*鮮,率部一直打到漢城,參加過鬆錦會戰,生擒過洪承疇,逼降祖大壽,滅順南征,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他都是總劊子手。乾隆帝稱其爲“開國諸王戰功之最。”

現在這樣一個狂人親率七八萬八旗軍征戰,陳潛夫、袁樞和鄭隆芳焉何能是對手?

但是現在朝廷無兵可派,因三線作戰,兵員緊張。

朱由崧稍加分析之後,立即傳旨,調正在山東北部作戰的黃得功率本部人馬西進,和陳潛夫這路人馬共同對付豫親王多鐸,並任命東廠的掌印太監盧九德任山東和河南道總督,總督這兩路人馬共20萬大軍與韃子作戰。

盧九德不止是個太監,還諳練兵甲,早在崇禎時代,他督師幾省軍務與李自成張獻忠等72營的流寇作戰,而且戰功顯赫,黃得功高傑等都曾是他手下的將官。

當然這只是歷史記載,朱由崧穿越過來後,也曾讓他督師河南,河南巡撫陳潛夫總兵官袁樞,都曾是他的屬下。

在盧九德督師河南期間,擴招了一部分兵馬,伺機收復了開州,抓住了罪大惡極的李成棟,對劉良佐的殘部也起到了震懾和堵截的作用,可謂是戰功顯赫,朱由崧非常滿意,還重賞了這位大太監。

既有歷史的記載,又有現實的印證,這是他的資質。於是朱由崧便再次讓他督師兩省軍務,對韃子作戰。

忙完這件事之後,朱由崧開始部署眼前的戰事。他了解到清軍在播陽湖屯聚重兵,打算與他水決戰。

朱由崧微微一笑,岸你們不行,水讓你們輸的更慘,朕早給你們準備好了!

5000水師,他決定這樣使用,湖口兩千,由水師副統領鄭彩負責,新造的大型運兵船分給他們一半,有他們這兩千水師掩護四萬人馬分四次從這裡強渡長江,這四萬人馬由鄭鴻逵祖克勇統領,強渡大江過後進逼九江府。

其餘的3000水師部署在鄱陽湖這邊,這又分爲兩部分,其兩千五百人全部乘坐小戰船,由水師統領賀兆雄、賀宣嬌父女統領,在前面負責和清軍的水師開戰。

這2500人馬絕大部分是綠柳山莊的優秀莊兵,是賀兆雄父女親自訓練出來的,最擅長水作戰。還有一少部分是從操江水師挑選出來的熟悉水性的精英。

剩餘的五百水師由水師參將柳春紅負責,把大船包括新造的運兵船集起來,他們也是負責向對岸運送兵馬,但是他們得掌握時機,只有前面的2500水師戰勝了,他們才能開始運兵。

岸的馬步軍兵,朱由崧這邊也調過來四萬,包括五千御營,朱由崧劉肇基及李全,共同負責,鄭大木帶領一隊甲衣騎士負責在湖口和鄱陽湖之間傳遞軍情。

剩餘的兩萬兵馬,有總兵官羅岱和道興負責,守護湖口城,湖口城雖小,但這卻是他們的家,朱由崧的臨時皇宮所在,不能棋勝不顧家。

朱由崧將這近十一萬大軍分佈得井井有條,旨意傳下,各路兵馬分頭行動。

第768章 血戰赤嵌城(7)(二更)第864章 張獻忠爭功(二更)第725章 鄭芝龍的臺灣之行(下)第170章 你上當了!第131章 練兵(上)第571章 李自成第467章 血濺青樓第669章 一劍沖天第533章 潼關大戰(6)第747章 進攻臺灣(上)第302章 三招之敵第771章 勞動教養(二更)第586章 劍斬艾能奇第156章 綠柳山莊第548章 高桂英怒闖西宮第526章 帝王之心第193章 驍勇的鄭隆芳第252章 走馬換將(下)第576章 誤會第243章 御營顯威(上)第411章 炮彈顯威第236章 千里挺進九江第725章 鄭芝龍的臺灣之行(下)第864章 張獻忠爭功(二更)第262章 僞帝的人馬亦不過如此(三更)第371章 祖大壽請纓第716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上)第120章 劍斬高進庫第904章 孝莊之死(二更)第678章 李自成再投降(上)第95章 突圍第277章 寧可戰死,決不當俘虜!(三更)第694章 鄭成功兵敗第308章 吳三桂中計(3)第390章 祖二瘋子(下)(一更)第155章 朱由崧不是朱由檢第375章 奸細第494章 強渡黃河(3)第143章 讓朕等得好苦第944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下)(二更)第915章 帝王闖山寨(1)(二更)第664章 張獻忠投降第946章 克倫威爾被押上斷頭臺(二更)第268章 鄱陽湖大戰(1)第869章 第868 寧遠之戰(中)(四更)第32章 抓人(1)第418章 韃子來了援兵第290章 徒手誅雙王(下)第889章 小順治哭了(一更)第450章 鄭芝龍造反第75章 我說話就是聖旨第82章 勘察(今天三更,第二更)第521章 將在,陣營在第349章 血洗少林寺第269章 鄱陽湖大戰(2)第645章 拔取皇城第925章 郎坦堡(二更)第195章 刺客竟然是猴子第348章 瘋狂的韃子第503章 智取虎牢關(3)(一更)第574章 徒手對六猛第169章 條件第134章 朕可不是崇禎!第267章 漢奸不好當第193章 驍勇的鄭隆芳第497章 強渡黃河(6)第593章 追殺張獻忠(下)第408章 以人換人第802章 營救湯若望(2)(三更)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517章 牛金星捱罵第388章 攻營與罵陣(一更)第266章 兩路用兵鎖大江第492章 強渡黃河(1)第698章 劉國軒用兵第156章 綠柳山莊第544章 竟然睡着了?第660章 破鳳凰山之策第636章 血戰(上)(三更)第694章 鄭成功兵敗第638章 血戰(下)第547章 朕不會比列祖列宗差第517章 牛金星捱罵第317章 馬寶沖帳(上)第518章 李過飛刀取袁樞第826章 李自成夫婦(四更)第682章 永曆帝粉墨登場第408章 以人換人第670章 老張要翻本第699章 一擒劉國軒第842章 魚這快就上鉤了?(三更)第397章 范文程中計(四更)第745章 鄭芝龍被俘第867章 厲害的大明遠征軍步兵(下)(二更)第94章 迫降第615章 屯兵鳳凰山第549章 李自成耍無賴第478章 原武之戰(4)第617章 狡猾的張獻忠第860章 石河阻擊戰(上)(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