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錦州會戰(1)(一更)

明清時期最負盛名的多爾袞,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說他最負盛名不爲過。站在清朝人的立場,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他的功勳,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

努爾哈赤統一了建州女真,建立了後金。皇太極的主要功勞,是建立了大清,完成了入關的資本積累。他們父子二人主要是爲建立統一的大清王朝做了鋪墊籌備工作。

但是沒有多爾袞沒有大清的入關,也沒有李自成集團的覆滅,六歲的小順治也難以在北京稱帝。這是一個不是帝王勝似帝王的人,他的功勞從某種意義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有過而無不及。

但是由於朱由崧的穿越,這個明清時期最叱吒風雲的人物,這樣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被李自成一刀剁了腦袋。

歷史的多爾袞也是這一年死的,只不過是稍晚一些時候,在狩獵的時候墜馬受傷,然後身亡。也是這一年13歲的順治帝正式臨朝親政。

攝政王多爾袞一死,清軍大亂。李自成指揮的遠征軍鐵騎和朱由崧的御林新軍,在天黑時分一鼓作氣拿下了女兒河城堡。

連多爾袞的人馬和城堡的大清守軍,超過4萬人,死走逃亡,煙消雲散。

李自成命人清掃戰場,來到朱由崧近前下馬請罪,說自己用兵不當,有負聖恩,折損了不少人馬,請陛下降罪。

朱由崧把他扶了起來:“鴻基無罪,何出此言?這也算不什麼用兵不當,這一場主要是被多爾袞攪和了。多爾袞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愛卿不但無罪,還有功勞。”

朱由崧說着,命人爲李自成夫婦記下首功一件。

李自成高桂英,感念皇恩,然後

把朱由崧接進城。

這時馬金花率白桿兵趕到了。

一看女兒河得下來了,陛下親臨,馬金花趕緊過來見駕。

朱由崧笑着,把馬金花攬入懷,“愛妃馳騁疆場,左右逢源,真有祖風采,辛苦啦。”

馬金花嬌羞的一笑,謙虛道:“皆是陛下運籌帷幄,李自成將軍指揮有方,臣妾不敢冒功。”

接着張獻忠的人馬也開到了,張獻忠跑的渾身是汗,滿身的征塵,前來見駕。

朱由崧讓他起來笑着對李自成道:“敬軒將軍也聽說你被困,很是着急,奈何步卒沒馬才跑成了這個樣子。”

李自成看了張獻忠一眼,不屑道:“他能有這麼好心,不是急着來看我李自成的哈哈笑吧!”

張獻忠一聽可急了,眼睛瞪得溜圓,連鬍子也顫抖了,冷哼一聲道:

“哼,我張敬軒風風火火的往這裡趕,當然不是衝你,是害怕陛下有失,你李自成還真不值得俺老張這樣。”

朱由崧一看,兩個人仍然是翻貼門神不對臉,趕緊把話題岔開了,高桂英過來也是勸,既勸丈夫,也勸親家,這兩個人才沒有再爭吵下去。

女兒河一戰,殲滅了清軍4萬餘人,如果算小淩河的戰鬥,共殲滅清軍五萬餘人,不過這一戰明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連女兒河和小淩河明軍共傷亡了一萬一千人。

短短的兩天有如此戰績,實在是可喜可賀的大勝仗了。打仗沒有不死人的,殺敵3000,自損800,已經是兵家所追求的大勝仗了,那種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完美的戰鬥縱然是戰神如白起韓信之流亦是可遇而不可求。

朱由崧傳旨,原地休整人馬犒賞三軍,然後把自己和宋獻策,張獻忠等人商議的攻取鬆錦的策略向李自成等人作了傳達,讓他們心有數。

這一下李自成也不急着進攻錦州了。經過此役,他也認識到錦州遠非寧遠可。清軍實力還是很強大的,不容小覷。韃子們在這裡屯駐重兵,小順治和孝莊皇太后親自坐鎮,這是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大會戰,李自成很是贊成朱由崧的這個策略。

兩天之後,李柱石統領的炮營也開到了。按照朱由崧的部署,爲了造成大兵壓境之勢,李自成的馬軍,張獻忠的步兵,拉着大炮,十幾萬明軍陳列在錦州城外十幾裡遠的地方。

明軍沒有攻城,也沒有困成,而是找個地方安下營寨,擺出了一副打算強攻錦州的陣勢,杏山,松山和塔山三城的守軍立刻緊張起來,日以繼夜的巡邏防守。

這三城互爲犄角,三城的遠近炮火實現了全覆蓋,再加城頭的弓箭,滾木和石塊,防守沒有漏洞。而且這三城都修有內城,外城,輔城和甕城,10萬清軍的精銳嚴防死守,是真正的固若金湯。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明軍仍然沒有攻城。

但是,城的順治和孝莊皇太后開始猜測朱由崧的心思了。

小淩河和女兒河兩城失陷,多爾袞陣亡的消息,錦州城當然知道了。順治帝大哭,頓足捶胸,孝莊皇太后也傷痛欲絕。

損失兩座小城不算什麼,關鍵是失去了多爾袞這樣一個大人物。

攝政王多爾袞這顆將星的隕落,對他們的損失和打擊可太大了。小順治雖然雄心萬丈,但是失去了多爾袞,無疑是倒了一座堅強的靠山。

孝莊皇太后悲天憫人,哀嘆蒼的不公,對大清抽去了一根臺柱子,讓她柔嫩的肩膀失去了一個特殊的依靠。

寧完我等人趕緊相勸,順治小皇帝和孝莊皇太后,哭了兩天,纔算止住悲聲。他們命令全城掛孝,既是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攝政王的哀悼,也表達了他們母子與明軍決一死戰的決心。

然而,十幾萬明軍兵臨城下,卻遲遲不開戰,既不圍城,也不攻城,看不到有什麼大活動,這樣睡了吃,吃了睡,一日三餐,跟遊玩也差不多,令順治集團泛起了嘀咕。

這樣的和平對峙,裡面絕對有事!

有人認爲朱由崧在等待時機,可能是大炮軍糧等均需補給尚未完備,也可能是在等待什麼兵馬。

順治帝和孝莊皇太后,以及寧完我等君臣要員反覆商量,但是,無論如何商量,結果都是除了嚴防死守,還是嚴防死守,絕不能出城跟他們交戰,因爲現在朱由崧的遠征軍是不可戰勝的。這一點,大清的攝政王多爾袞已經反覆爲他們證明了,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清軍不管是八旗精銳還是新成立不久的綠營兵,遠遠不是遠征軍的對手,他們只能憑險而守,決不能與明軍在野外浪戰,這是他們總結出來的血與火的經驗教訓。

這時大明遠征軍的五萬水師艦隊,已經開到了大淩河的入海口,然後逆流而了。

第64章 駕臨滁州城第397章 范文程中計(四更)第657章 阻擊戰(8)第170章 你上當了!第921章 固始汗,英雄也!(二更)第754章 與虎謀皮第364章 箭射滿達海第687章 苗寨(下)第566章 加封一字並肩王第656章 阻擊戰(7)第438章 一片石之戰(2)第798章 折劍立誓(二更)第64章 駕臨滁州城第746章 鄭芝龍服法第654章 阻擊戰(5)第2章 三身一體第739章 中荷大海戰(4)第750章 文藝復興堡(下)第790章 出兵漠西(一更)第783章 增兵東北邊境(二更)第76章 黃得功接旨第308章 吳三桂中計(3)第639章 活擒李定國第865章 拿下不寧遠,誰都別活!(三更)第380章 平西王成了平鼻王(一更)第613章 移駕夔州城第318章 馬寶沖帳(下)第938章 大肆擴官(二更)第245章 御營顯威(下)(二更)第585章 擒賊擒王第750章 文藝復興堡(下)第170章 你上當了!第597章 夫妻反目(下)第479章 原武之戰(5)第861章 石河阻擊戰(中)(一更)第531章 潼關大戰(4)(二更)第852章 再戰山海關(一更)第908章 野人女真(一更)第162章 朕海涵不了!第877章 血戰女兒河(下)(二更)第484章 牛金星擺陣第517章 牛金星捱罵第749章 文藝復興堡(上)第177章 雙喜臨門第685章 苗寨(1)第664章 張獻忠投降第311章 大戰吳三桂第722章 南安州施琅呈威(下)第470章 三擒三縱第877章 血戰女兒河(下)(二更)第321章 多鐸屯兵白沙崗第774章 強國大計(上)(五更)第772章 凱旋歸京(三更)第443章 吳三桂之死(三更)第468章 落網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910章 長白山吳拜用兵(一更)第845章 朕封你爲妃(一更)第727章 談判(上)第852章 再戰山海關(一更)第49章 查抄充帑第718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3)第450章 鄭芝龍造反第871章 洪承疇的忠心(上)(二更)第695章 重大使命第918章 帝王闖山寨(4)(一更)第617章 狡猾的張獻忠第720章 施琅巧使連環計第834章 夜夜笙歌(二更)第784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三更)第917章 帝王闖山寨(3)第133章 練兵(下)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403章 二氣范文程(上)第587章 雙面李自成第558章 奉旨造反第357章 血濺行宮(3)第759章 赤嵌城談判(下)(三更)第572章 李全,你太沒腦子了!第793章 掌挫百兵(一更)第720章 施琅巧使連環計第439章 一片石之戰(3)第306章 吳三桂中計(1)第844章 繼續裝神弄鬼(五更)第862章 石河阻擊戰(下)(二更)第453章 火併(中)第185章 還得繼續裝病(第二更)第931章 二十一國會議(二更)第139章 劉良佐中計第690章 大破鐵甲象軍(上)第258章 另類的潼關大戰第766章 血戰赤嵌城(5)(五更)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533章 潼關大戰(6)第526章 帝王之心第660章 破鳳凰山之策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761章 活擒韋麻郎(五更)第355章 血濺行宮(1)第347章 佟養甲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