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圍城打援(中)(一更)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沒有後金的統一和大清的建立,也沒有科爾沁的旗主地位,如果沒有孝莊太后的聽政,漠北蒙古早是四分五裂了。因此,敖勒的酋長地位以及在幾個部落的盟主地位,主要是因爲孝莊太后這杆大旗,如果這杆大旗倒了,敖勒的地位不保,科爾沁部在蒙古諸部的主導地位喪失,不說漠西蒙古和漠南蒙古,是漠北蒙古的翁牛特、察哈爾等不會俯首稱臣。

因此敖勒接到孝莊太后的求援血書,要求他們立即派兵裡應外合解盛京之圍,驚愕之後,敖勒勃然大怒,因爲這已經觸動了敖勒家族的最大利益,也觸動他們科爾沁的最大利益,敖勒立即以蒙古汗王的身份召會各盟,言說大清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如果大清這杆大旗倒了,八旗的統治地位也不存在了,科爾沁等各蒙古各盟的地位也不存在了,必將恢復被南蠻統治的時期,那將是他們極大的恥辱。

經過他這一動員,漠北蒙古的各旗紛紛響應。因爲自從努爾哈赤父子征服了蒙古之後,滿蒙成爲一家,蒙古騎兵成爲八旗軍的主要組成部分,現在八旗軍和經營兵屢吃敗仗,京師被圍,蒙古各旗也感到從未有過之壓力,他們把能打全都集到了一起,湊了三萬精兵,這是基本是他們最後的家底了,由盟主敖勒自任大帥,和耶律青兵合一處日夜兼程趕往盛京勤王。

敖勒的蒙古騎兵和從鴨綠江戰場撤下來的錫翰韃子鑲白旗的人馬,都是清一色的騎兵,這些控弦騎士,來去如風是他們的特色,因此數日之後,這兩支六人馬的鐵騎便出現在盛京附近的兩個方向,一個是西北,一個是東北。

這兩支人馬離他們的京師還有二百里地的時候,朱由崧已經接到報告了,不由得喜出望外:“這麼長時間了纔來了區區六萬人馬,讓朕等得好苦,不過總算是來了!”

李自成和張獻忠進諫,要求分兵拒之。明軍困城困了一個多月,但只是圍而不攻,那些三天不打仗手癢的好戰分子,如馬萬年、張環、陸校、李過、袁宗第之流,也紛紛請纓出戰,要求陛下給他一支人馬對大清的兩路援兵以迎頭痛擊,好過過多日不打仗的癮。

朱由崧搖頭道:“各位卿家,着什麼急呀,人家遠道而來,怎麼着也得讓他們喘喘氣,與城通通氣,傳朕的旨意,密切關注這兩支援兵的動向,如果闖營進城的,姑且可放進去幾個,讓他們做好裡應外合的準備。”

知道他們的陛下早有打算,武衆臣只得齊聲應諾:“臣等遵旨。”

離明軍大營五十餘里,兩路援兵相繼紮下營塞。大清的這兩路援兵雖然對由漢人組成的明軍一向鄙視,但現在也不敢貿然嚮明營發動攻擊,因爲從祖澤潤和耶律青口,兩路大軍的主將已經知道大明的遠征軍是如何的厲害了,他們不得收斂那種狂妄不可一視的姿態,按照太后的血書旨意,爲了解盛京之圍,他們須得先向城通個氣,然後約定時間,城人馬往外殺,兩路援兵往裡殺,這樣纔有取勝的把握。

兩路援兵的主將敖勒與錫翰先碰了碰頭,約定三日後進兵,形成字,爲了增加闖營成功的把握,還讓祖澤潤和耶律青帶人從兩個方向闖營。

敖勒和錫翰各派一支敢死隊沿途護送,又是晚的三更天,祖澤潤和耶律青在幾千鐵騎的掩護下,縱馬殺入明軍大營,一場拼殺,他們又僥倖闖營成功。

孝莊太后連夜召見了二將。孝莊太后臉的愁雲終於散了,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這一天,看到祖澤潤和耶律青跪在面前,心腹太監小德子把二人帶回來的信鑑逞來,孝莊看完之後,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來了兩路援兵共六萬人馬,加城的七萬多人,十三萬人馬裡應外合,同心戮力,大破明軍,解京師之危應該是有把握的,這是最後的機會,孝莊太后捧着這兩封印信,微閉美麗的二目,心默默祈禱,祈禱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保佑他們這次能夠成功。

少頃,孝莊太后又睜開了眼睛,立即加封祖澤潤爲英王,加封耶律青爲忠王。

雖然這兩個王位不是親王,但是對他們來說無疑於一步登天,二人受寵若驚,跑倒謝恩。

天亮之後,孝莊太后立即召集馮銓、剛林、吳可善和滿珠習禮幾位武大員,祖澤潤和耶律青也在,這是大清的臺柱子,也是孝莊的心腹之臣,孝莊城外來了兩路援兵和英王和忠王冒死闖營送信之事詔告各位,讓他們立即準備後天晚三更天裡應外合共大破明軍之事。爲了鼓舞士氣,孝莊太后故意把敖勒帶來的三萬鐵騎說成了十萬雄兵。

這些臣工一聽個個胸又燃起了希望,信心百倍立即行動起來。

城內城外清軍的躊躇滿志進行着裡應外合破城的計劃,這兩天大明遠征軍的大營當然也沒閒着,朱由崧圍城打援方略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對於城的清軍,朱由崧仍然讓李自成和張獻忠負責,他們屬下的馬軍和步軍十幾萬人不抽調一兵一卒,只要牢牢守好城,不讓城的清軍突圍出一兵一卒即可。

至於城外清軍的兩股援兵,朱由崧派出兩支人馬來對付他們。一支是特戰兵營的火槍營,弓箭兵和白桿兵,分別由慧英、張環和馬萬年指揮,這一萬人馬負責對付盛京西北方向的錫翰部。另一支是由朱由崧的4000御營新軍,由高桂英和慧梅指揮,負責對付東北方向的敖勒部,也即蒙古鐵騎。

賀宣嬌,馬金花、小柳是和柳春紅負責護駕,護駕的兵將還有李全統領的一支錦衣衛,一共幾百兵將負責御營軍帳的安全。

第125章 帝王之苦第711章 智取金門(上)第661章 反間計第703章 鼓浪嶼海戰(4)第906章 陸校陣亡(二更)第204章 王鐸進京第220章 偷樑換柱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868章 寧遠之戰(上)(三更)第120章 劍斬高進庫第460章 奇葩的舞臺(第三更)第529章 潼關大戰(中)第577章 朕先讓爾等看一樣東西第60章 二臣的用途第140章 把劉良佐放進來第190章 一招致敵(第三更)第428章 韃子出關第175章 欺負第25章 用人不疑第163章 船行洪澤湖第935章 危急形勢下的放手一搏(一更)第179章 重兵壓境第933章 克倫威爾用兵(二更)第814章 朕沒有看錯你(三更)第534章 潼關大戰(7)第464章 十萬雪花銀第69章 田雄喪命第663章 兵變第402章 朱由崧的條件(一更)第552章 李自成投降第349章 血洗少林寺第473章 戰事(二更)第554章 再收三虎將第205章 王鐸擲筆第335章 中計第771章 勞動教養(二更)第526章 帝王之心第167章 兩不相欠第50章 運籌睢州第502章 智取虎牢關(2)(三更)第917章 帝王闖山寨(3)第711章 智取金門島(上)第851章 多爾袞出兵(三更)第589章 護駕丟了主子第287章 爆破第521章 將在,陣營在第414章 兵進大名府(下)第354章 法場第251章 走馬換將(上)第187章 李化鯨的下場第732章 喋血泉州灣(中)(二更)第248章 澎澤大戰(下)(二更)第1章 我是皇上了?第326章 夜半大戰第915章 帝王闖山寨(1)(二更)第648章 激戰高崗鎮(四更)第754章 與虎謀皮第792章 大明遠征軍訓練基地(三更)第648章 激戰高崗鎮(四更)第321章 多鐸屯兵白沙崗第112章 中計(1)(第四更,稍後還有一更)第903章 李淏朝拜(一更)第244章 御營顯威(中)第323章 這次朕給他們玩點陰的第679章 李自成再投降(2)第366章 漏網之魚第734章 任性的小柳是(四更)第671章 打人不打臉第791章 解不開的仇疙瘩(二更)第106章 李成棟出兵第702章 鼓浪嶼海戰(3)第541章 西京談判(下)第707章 營救鄭成功(2)第922章 激戰阿穆爾河(上)(一更)第113章 中計(2)(五更,再次感謝海冬青的打賞)第331章 朕不妨裝一次慫第364章 箭射滿達海第336章 工程第318章 馬寶沖帳(下)第580章 李來亨喪生第528章 潼關大戰(上)第911章 霸道的小柳是(二更)第661章 反間計(上)第180章 嬌客竟然是皇上第393章 鋤奸(2)第297章 鰲拜陷陣(上)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134章 朕可不是崇禎!第44章 追殺(1)第397章 范文程中計(四更)第180章 嬌客竟然是皇上第531章 潼關大戰(4)(二更)第312章 你太看得起你自己了第739章 中荷大海戰(4)第25章 用人不疑第728章 談判(中)第312章 你太看得起你自己了第96章 他跑不了!第53章 召對鄭大木第906章 陸校陣亡(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