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一)

一個人悶悶的過完春節,便又重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去。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有關朝廷要調任張之洞到湖廣的消息也傳得越來越靠鋪了,姚興華心理明白,張之洞在兩廣的日子,恐怕是真的幹到頭了。

根據史書記載,要接任張之洞兩廣總督位置的,是李鴻章的哥哥李瀚章,一個有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大貪官,姚興華相信,在他老人家的手下幹事,只要肯花錢,自己在瓊州)發展的既定方針應該不會有大的問題。唯一讓他擔心的,就是李瀚章可能不會再給自己如此多的特權開展洋務。

爲了不被新總督束縛住發展的手腳,姚興華決定再次高舉送禮的大旗,一定要爲自己謀一個瓊州知府這樣擁有實權的職位,只有這樣,在這孤懸海外得島上,自己才能不受干擾的全力發展。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姚興華特別安排徐德昌親自跑一趟北京城,一是給慈禧老佛爺送一奏章,其內容無非是一些標忠心的話語,在奏章的最後,姚興華說自己家裡前些日子新建了一個水泥廠,日前已經正式竣工生產了,產品質量可媲美西夷洋貨,他姚興華尋思着,這老佛爺要興建頤和園,水泥實缺不了的呀,所以決定獻上價值白銀五萬兩的水泥,以資工程。

如此一來,他姚興華光爲了慈禧的養老園子,前前後後就一共進獻了十五萬兩銀子,這個數目不單單是京城的那些個王公大臣,一品大員也沒法比,就是皇上的親爹,軍機大臣、鐵帽子醇親王也是比不了的。

二呢,就是給剛纔提到的,當朝軍機大臣,皇上的親爹,鐵帽子醇親王奕譞送禮。禮物是姚興華在廣州城郊新記火柴廠50%的乾股,按現如今廣州新記火柴廠的產量及營業額計算,醇親王奕譞每年都可以從廣東新記拿到至少3萬兩以上的紅利。雖然大眼一看,這沒有多少,可是細水長流,日積月累下來,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賄賂了。

同樣,在兩次送禮的過程當中,姚興華都沒有叫徐德昌提出任何政治要求,只是一味謙卑的說自己深受皇恩,未及弱冠,卻已是三品,無以爲報,只能在心裡感恩戴德忠心伺候云云。

姚興華這麼做,主要是考慮到自己堂堂三品,要屈就去做四品的瓊州島,只要花點錢,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唯一擔心的,就是會有人拿自己的年齡來說事,講一些什麼不及弱冠,就主一方水土,一方百姓,若有差錯,如何是好之類的話。所以早早給這大清國最有決定權的兩位大人物送點禮去,不敢求他們會如何提攜自己,但求他們不要刻意打壓自己就好。

對張之洞即將調任湖廣的這件事,姚興華想法是一幅天真爛漫得簡單,可是他卻不知道,這件事因爲他的意外出現,整個局勢的運轉軌跡發生了很大變化,此時的朝堂之上,這事件已成爲各方勢力的角力場。

這次較力,從表滿來看,總共有三方勢力參加,分別是以醇親王爲首的皇帝派,以李鴻章、李瀚章兄弟爲首的淮軍系和兩廣總督張之洞。實際上,除了上述三方之外,還有一股勢力隱忍在暗處,伺機而動,這一股勢力就是現如今這大清王朝真正的掌舵人,她慈禧老人家。

這幾方勢力糾葛在一起,爲了兩廣總督的位子,也爲了這朝堂之上的話語權,明爭暗鬥,一時之間倒也難分高下,不過無論這幾方最終哪一方獲得勝利,對於姚興華來說,似乎都是好事,至於原因。

先說醇親王奕譞,在收了徐德昌送來的新記火柴廠50%乾股之後,遲遲沒有等到姚興華提出的願望,這不由得不讓醇親王大人的心裡犯起嘀咕來。

按說現如今這世道,花錢買官已不能說是很平常了,簡直就是明碼標價,姚興華給自己送來這麼一份大禮,要是說他一點所求都沒有,就是打死他醇親王,他也不會相信姚興華是真的如此單純,是真的僅僅想孝敬他這麼簡單。

爲此,奕譞也曾和幾個心腹干將談起過這件事情,可不管是誰,都弄不明白姚興華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要說這小子想要做京官吧,從他在瓊州府廣置田產、大興廠礦的所作所爲來看,似乎是一丁點進京的樣子都沒有,要說他想做廣東巡撫吧,好像多去跑跑張之洞或者李瀚章的門路,要比跑他醇親王更有效也更容易些,而且這陣子也沒聽說,他有給張之洞送過什麼東西。如此說來,難不成這小崽子膽大妄爲到竟想做兩廣總督不成?

如果真的是這樣,這可就有點太大膽了,雖然奕譞和他的那些個干將也一致認爲這個最有可能,可是仔細看兩封來信地行文用語,再加上官場中一些有關姚興華的風評,這小子似乎又不像是會有如此瘋狂念頭的人。

可是不管像不像,既然自己已經受了人家的銀子,自然就的給人以相應的回報,否則以後還會有誰給自己送禮?所以,奕譞和他的那些個心腹干將最後擬定,在明天上早朝的時候,全力舉薦姚興華接任兩廣總督一職,最低限,也要給姚興華某一個廣東巡撫的差事做做。

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八十章——南京合約第一百章——進還是退?第八十一章——遷都奉天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七十六章——恭親王出山第一百零五章——濟南會戰(一)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難題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四章——提前準備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第九十六章——“南中國王”第十四章——興業辦廠(三)第七十六章——恭親王出山第八十五章——進兵朝鮮(上)第九十五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下)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五十九章——美國人海趣《馬關條約》全文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馳(上)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二十一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二)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二十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一)第六十章——經濟危機(上)第九十一章——同盟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八十八章——軍事改革第五十章——新婚婦人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七十六章——恭親王出山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九十五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下)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節(下)第六十二章——重回軌道第十八章——洋務新學(一)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齡尾章第一百零一章——黃袍加身(上)第九十一章——國外訂單(上)第一百零四章——大躍進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三十四章——紙幣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一百零四章——大躍進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九十三章——民營資本第二十一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二)第十六章——拜見張之洞(二)如果歷史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九十五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下)第八十五章——進兵朝鮮(下)第七十七章——濟南會戰(終)第五十章——新婚婦人第九十七章——後宮家事第三十三章——兩江民興銀行第十章——意外橫財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九十七章——後宮家事第九十五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下)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五章——初來乍到第四十二章——狄塞爾來華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一百零三章——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一十一章——濟南會戰(七)第九十三章——民營資本第八十六章——重設內閣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第二十一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二)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七十六章——恭親王出山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三十五章——鋼甲巡洋艦第七十一章——硫球爭端(二)第九章——“金順”典當行《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五章——初來乍到第五十三章——陸軍?海軍?《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第一百零一章——黃袍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