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

在江南造船廠設計室待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除了聽取“江南”號全鋼甲巡洋艦的相關情況之外,姚興華還着重向魏瀚詢問了一下,江南造船廠接受民船建造訂單的一些情況,以及在民用船隻設計方面的所掌握的技術成果。

經過這一下午時間的交談和接觸,讓姚興華對魏瀚在造船領域的能力,極爲欽服,確實不失“大清造船第一人”的美譽。可也同樣是通過這一下午的時間,讓姚興華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人才的匱乏的嚴重性。

現如今的兩江,靠着徐建寅支撐着整個金陵機器製造局,魏瀚支撐起了一個江南造船廠。上海-南京重型工業帶的兩家支柱型企業,所能依靠的,只有此二人。如果有一天,這二人倒下了,那麼金陵機器製造局和江南造船廠該由誰來接替,誰又有能力推動着這兩家承載着中華民族工業化希望的大型企業繼續前進?放眼整個大清國,姚興華實在是再也找不出像樣的專業技術人才了。

爲了上海-南京重型工業帶的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下去,也是爲了加快兩江全面工業化的進程,上海-南京重型工業帶的第三個支撐點必須儘快建立起來。

在經過幾日的深思熟慮,姚興華最終決定以位於上海浦東的兩江上海科學院爲基礎,以其科技成果爲產品,在周圍大量興辦新式工廠。形成以兩江上海科學院爲中心,涵蓋整個浦東地區的在內的,巨型“兩江上海科技園區”。

爲此,姚興華專門接見了每一位跨越千三萬水,遠赴重洋而來的科學家。詳細瞭解他們目前所從事的科研領域,及研究成果,並根據每個人情況的不同,分別與他們簽署合作或工作合同。

起先,在姚興華的內心裡,對這些國外來科學家們並不是很看重的。畢竟自己手中那臺筆記本電腦所存儲的資料,遠不是這些生活在一零年的科學家所能比擬的。可是,在經歷這次“江南”號全鋼甲巡洋艦的整個研製過程後,姚興華終於清醒的意識到,並不是隨便找來一個人,隨便的給他一張圖紙,他就能給圖紙裡的東西生產製造出來。因爲,就像徐建寅這樣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在拿到姚興華提供的武器圖紙以後,也還需要花費近半年多的時間,反覆試驗和論證後,方纔能夠生產出樣品來。

所以,這些個在各自所從事的領域內,具有相當水準和聲望的科學家們,其身價在姚興華的心目中,立時暴漲起來。爲了能夠讓這些人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姚興華不但撥出專款設立投資基金,用於資助這些科學家進行創業,還命馬文卿在上海浦東,專門劃出兩萬多畝的荒地,設立“兩江上海科技園區”,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本到科技園區內投資辦廠。

在兩江上海科技園區暨兩江上海科學院掛牌的當天。舞龍鬧獅,鑼鼓齊鳴真是好不熱鬧,南洋大臣、兩江總督姚興華穿着錦袍,一臉的喜氣之色,就像今天是他自己討媳婦的日子一般,帶着馬文卿站在科學院門前,親自迎接着每一位前來道賀的人。在他們的頭上,懸掛着的“兩江上海科技園區”巨幅匾額,還是有由姚興華興致所至,親筆提寫的呢。

伴隨着兩江上海科學院的順利落成,在十九世紀末期的中國,終於擁有了一家正規的,規模龐大、科研實力雄厚的綜合型科研機構。由此,也意味着百多年來,一直被中國人當作奇淫巧物的科學,真正被官方所重視,被官方所推動和發展。

姚興華根據現代對科學門類的劃分,將兩江上海科學院劃分成以研究自然科學爲主上海科學院和以研究哲學、政治、歷史爲主的南京社科院。其中上海科學院下設數理學、化學、生物學、地學和技術科學五個分部,一百多個學科。

這個兩江上海科學院,也確實沒有辜負姚興華對它的無限期望,在以後一百多年時間裡,蓬勃發展,最終成爲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科研基地,孕育了數百位聞名全世界頂尖科學家。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兩江上海科學院也極大的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技術水平發展。兩江上海科學院的所在地上海浦東,更是飛速成長爲舉世矚目的科技搖籃。不過在一零年一月份,浦東到處都還是一片片的荒地、倉庫和碼頭

在大力發展官辦科研機構的同時,爲了鼓勵民間力量能夠自覺、自發的投入到科學研究和技術革新當中來,姚興華還特別設立了以鼓勵高端科學研究的祖沖之獎金和激勵民間對現有生產技術進行革新的魯班獎金。不過這獎雖然設立了,可這獎金到底要從哪裡出,姚興華卻還沒有想好。

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一章——神秘玉佩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八十三章——進入北平第十章——意外橫財第七十四章——硫球爭端(五)第六十五章——兩江新軍(下)第一百零六章——濟南會戰(二)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第七十一章——硫球爭端(二)第一百零一章——黃袍加身(上)第十八章——洋務新學(一)銀子第五章——初來乍到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一百章——來自民間的聲音第六十三章——兩江新軍(上)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一百零八章——濟南會戰(四)第四十章——工業化的石碌(上)尾章第七十四章——硫球爭端(五)第一百零八章——濟南會戰(四)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檢討書第二十九章——技工學校第六十九章——英國的抉擇(下)第十一章——花錢買官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第一百零六章——濟南會戰(二)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第五十四章——上海同濟大學(上)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漢第七十章——硫球爭端(一)第二十九章——技工學校第四十八章——拜見岳父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難題第六十八章——英國的抉擇(上)第五章——初來乍到第一百零五章——濟南會戰(一)序章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九十一章——國外訂單(上)《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漢第五十章——新婚婦人第六十九章——英國的抉擇(下)第三十三章——兩江民興銀行第九十三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上)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四章——提前準備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七十八章——進入濟南第三十九章——戴姆勒奔馳(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三十五章——鋼甲巡洋艦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一百一十一章——濟南會戰(七)第三十一章——兩江銀錢製造局第五十三章——陸軍?海軍?第四十八章——拜見岳父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第二十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一)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七十七章——濟南會戰(終)第九十三章——民營資本第一百一十一章——濟南會戰(七)第十三章——興業辦廠(二)第四十章——工業化的石碌(上)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節(上)第七十一章——硫球爭端(二)第八十章——南京合約第十一章——花錢買官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一百章——來自民間的聲音第六十三章——兩江新軍(上)第八十二章——後續效應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第八十五章——進兵朝鮮(下)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