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勢力

恭親王重新出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的旨意,是與嘉獎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以及南洋大臣、兩江總督姚興華的聖旨,一同明發全國的。既然慈禧已經做了杯酒釋兵權的打算,那在這之前,總是先給二人一些甜頭,免得被世人說成是過河拆橋。

所以,慈禧這一次是難得的大放了一回,不單賞賜了李鴻章和姚興華黃馬褂、雙眼花翎,朝廷還額外從國庫撥出專款,給李鴻章和姚興華各一百萬兩白銀,作爲北洋水師和兩江新軍的日常用度之需。

不過,慈禧雖然很是希望恭親王奕能夠起到牽制李鴻章和姚興華的作用。並且爲了達到這個目的,還冒着的最李姚二人的風險,裁撤了南北洋通商大臣這一職務,並將這兩個職務的所有權利,全部劃歸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統一行使,以此來增強恭親王奕的實力,增強恭親王奕在朝堂之上說話的分量。

恭親王奕,也確實沒有辜負慈禧對他的一片期望,在上任一初,就幹了件讓慈禧舒心的大事。除了慈禧親自決定的上收南北洋通商大臣的權力之外,奕在軍事方面,在爭得了慈禧的同意後,與掌管海軍衙門,剛剛襲醇親王王爵不久的載灃一道,組建了一支全新的海軍部隊——大清皇家海軍。

可是他恭親王奕,怎麼說也是愛新覺羅的子孫,身體裡流淌着的是太祖皇帝努爾哈赤的血脈,如何能夠甘心自己就這麼被慈禧信手捏來當槍使喚。而且,在奕的心裡,也有一套屬於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再加上自身確實具有一定的能力,所以奕很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讓如今已是千瘡百孔的大清朝,重新煥發往昔的耀眼光芒。如此,方能在九泉之下,向自己的父親道光皇帝證明,他老人家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

爲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標,恭親王奕除了要忍辱負重的藉助慈禧的幫助,重新掌權之外。還要儘量籠絡住那些地方督撫大員們,令他們能夠堅定地站在自己的身後。只有如此,這重新獲得的權利,纔不會是天上的浮雲,水中的影月。這也是恭親王奕在宦海之中,沉沉浮浮如此多次後,所頓悟出的道理來。爲此,奕就不可能按照慈禧預想的那樣,成爲牽制直隸李鴻章和兩江姚興華的大清朝第三股政治勢力。

如果說當初慈禧扶持姚興華,使其成爲足以抗衡李鴻章的政治存在,對大清朝的政治穩定,可以稱得上是下了一手絕妙的棋的話。那麼這一次慈禧照方抓藥,重新培植起恭親王奕,則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整個棋局中最大的敗着。

恭親王的重新掌權,對中國的政治局勢走向,有着怎樣的影響,現在因爲時間太短還看不出來。不過有一點,似乎可以肯定的就是,恭親王奕絕對不會成爲慈禧身邊的得力幫手,反而會成爲慈禧在朝堂之上,除了親光緒集團外的另一個實力強勁的敵對勢力。

而且,慈禧爲了拉攏住恭親王奕,事前在沒有與李鴻章和姚興華通氣的情況,便裁撤掉了南北洋通商大臣這一職務。由此,也正式發引發了地方督撫與朝廷之間關於權利歸屬的漫長爭鬥。後來當慈禧真的發現局勢失控,進而聯合光緒和恭親王奕三方勢力,準備全力解決這一矛盾的時候,又因爲在朝堂之上,幫派林立、黨爭不休,以及各地方督撫與朝廷大員之間那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最終成爲慈禧、光緒和奕三人心頭一樁未了的心病。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後話了,在一一年的一月份,無論是西太后慈禧、光緒皇帝,還是恭親王奕,都還在爲李鴻章和姚興華乖乖的交回南北洋通商大臣的大印,而在哪沾沾自喜着。

一一年二月,中國傳統的新春佳節剛剛過去,由海軍衙門王大臣、醇親王載灃親自主持的大清皇家海軍的掛牌儀式,在天津軍港隆隆舉行。不過由於清zf的財力,無法承擔組建一支新艦隊的花費,所以恭親王奕和醇親王載灃這叔侄倆一合計,便決定先由管着海軍衙門的醇親王載灃出面,跟李鴻章和姚興華借幾艘船來天津撐撐門面,待日後朝廷財政情況有所好轉,在另行購買新艦。

這借船的公文,是籤據着恭親王和醇親王兩位鐵帽子親王大印,有四百里加急送到兩江總督姚興華的手上的。所以當姚興華接到這份公文的時候,是一點都沒敢耽擱,連夜就派人找來了南洋水師提督李誠謀、南洋水師總教習琅威理、南洋水師大學總辦嚴復三人,前來總督府商議此時該如何應對。

再將公文與三人穿閱一番後,姚興華先是無可奈何的嘆了一口氣後,對水師提督李誠謀說道:“李大人,這借船一事,兩位王爺催得緊,李大人還要趕緊拿出一個章程來纔是啊。”——

昨天外地的老丈人來丹東,陪了一晚上,最後也沒回家,沒辦法,只好今天給補上了,希望兄弟姐妹們勿怪:)

第六十章——經濟危機(上)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第十七章——拜見張之洞(三)第二十五章——慈禧賜婚第九十二章——內憂第五十九章——美國人海趣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馬關條約》全文第八十六章——重設內閣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五章——初來乍到第一百零一章——黃袍加身(上)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九十五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下)第六十五章——兩江新軍(下)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第十一章——花錢買官第一百零五章——濟南會戰(一)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一百零八章——濟南會戰(四)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第九十三章——民營資本第九十三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上)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七十六章——恭親王出山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軍(上)一些話第六十四章——兩江新軍(中)第十四章——興業辦廠(三)第九十二章——內憂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難題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五十九章——美國人海趣第一百零九章——濟南會戰(五)銀子第七十八章——進入濟南第一百零一章——黃袍加身(上)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八十三章——進入北平第五十六章——騰飛的兩江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五十三章——陸軍?海軍?第三十一章——兩江銀錢製造局第二章——下定決心銀子第六十章——經濟危機(上)第八章——落戶安家第一百零二章——黃袍加身(下)第一百零八章——濟南會戰(四)第一百零四章——大躍進第四十七章——又見榮升第二十二章——兩江總督(一)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九十二章——內憂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軍(上)第一百零一章——飛艇和飛機第五十四章——上海同濟大學(上)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會(下)第二十五章——慈禧賜婚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第六十二章——重回軌道第七十七章——濟南會戰(終)第一百零二章——貨幣第六十五章——兩江新軍(下)第八十六章——重設內閣《馬關條約》全文第十七章——拜見張之洞(三)第九十六章——“南中國王”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軍(上)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七十三章——硫球爭端(四)序章第一百零九章——濟南會戰(五)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七十五章——硫球爭端(六)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八十四章——朝鮮東學道(下)第一百零四章——北伐開始第六十一章——經濟危機(下)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節(下)第一百一十一章——濟南會戰(七)第一百零七章——濟南會戰(三)第九十八章——兩江危機(中)第一百一十一章——濟南會戰(七)序章第九十五章——行長盛宣懷第八十章——南京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