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戰火漫北疆(中)

陽光照射在那些兵刃上,折射着寒光,便好似黃昏時波光粼粼的海面。

纔是剛開始攻城,元軍便有約莫兩萬人齊齊向着北城門發起突進。

軍中鼓聲震徹。

投炮車這種利器不出意外也被元軍推在軍中前行。

空中也有約莫兩百個熱氣球。

看起來,元軍顯然是打算先做試探。

同時,還有大概兩萬元軍向着隆興府東面繞行。

要想破城,先探宋軍防禦虛實,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元軍主帥自是不會連這點都不懂。

只不過他大概想不到的是,隆興府內的防禦佈置其實很是均衡。

天暗、天佑、天空以及隆興府守備軍分守東南西北四面城頭,各在城上佈置有五千士卒,在城下還有兩千作爲預備軍。

另外還有諸軍剩餘的三千將士則都是在城內中心處待命。

這三千將士都是鐵騎,有着極強的馳援能力。不管是哪面城牆形勢緊張,他們都能夠在極快的時間內趕過去支援。

王應麟、黃福等人在城內根本就沒有佈置道道防線,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想過元軍能夠破城。

這是他們的自信。

莫說大宋將士本來就是無敵於天下,縱然城內都只是尋常士卒,元軍想要破城,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強行攻城,是必須要有着極大的兵力優勢的。而元軍十數萬,顯然還不足以構成那麼大的兵力優勢。

而且隆興府外有大河淌過,讓得護城河內水滔滔,這就更是加劇元軍破城難度。

大宋禁軍中鎮守北城牆的,乃是天暗軍。

此時天暗軍軍長馬袖便在城頭。

看着兩萬元軍浩浩蕩蕩攻近城牆,他的臉色並沒有什麼變化。只是擡頭。

“準備迎敵!”

城頭上便是有這樣的呼喊聲響起。

擲彈筒營的擲彈筒手們俱是瞄準了城外元軍,投炮車手們也是如此,還有弩箭等也是不計其數。

雖然在衝殺時,大宋禁軍多數已經捨棄弓弩這些冷兵器,但守城自然不會不動用。

這些東西比之神龍銃製造起來要容易許多,而且在守城時也能取到不小功效。

畢竟元軍可擋不住弓弩。

在元軍距離着城牆尚且還有數百米時,城頭便是轟隆震響。

有百枚炮彈向着城外傾瀉而去。

這些,自是天暗軍中的擲彈筒。除去軍中特種團的二十挺擲彈筒以外,其餘的都在這裡。

團團火光在城外地面上炸起。

血肉橫飛。

光是這,就讓得元軍不知付出多少折損。

而緊接着,等得元軍頂着擲彈筒離城牆更近些,城頭的投炮車也是根根桅杆都高揚起來。

一枚枚黝黑的轟天雷被甩到城外去。

城頭大宋國旗、軍旗飄揚,將士們看上去根本沒有絲毫慌亂。

百挺擲彈筒、再有上百架投炮車,這般火力,根本不是區區兩萬元軍就可以破城的。

炮火連天中,爆炸聲甚至將元軍的吶喊聲都給掩蓋過去。

元軍前頭的將士在這連番的轟炸中直接被嚇破了膽。還未接近城下,就有不少人怯懦不前。

等好不容易有人跑到城下數十米處,卻又不得不面對大宋禁軍的擲彈筒和弓弩。

那些衝在前面的元軍將士不出意外都被軍中神槍手點射。

直過去十餘分鐘,元軍竟然都仍舊沒有人能夠淌過護城河。

護城河外躺着爲數不少的屍體,河面上,也有屍體順着水流飄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元軍中軍之中響起了鳴金聲。

顯然那主帥也知道,要想這般破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縱是他不下令鳴金,這股攻城的軍隊也會潰退。

宋軍的火器實在是強得有些沒有天理了。

元軍如潮水般退卻。

這場攻勢無疑是雷聲大、雨點小。

城外只徒留許多爆炸過後的坑洞以及元軍的屍首。

城頭上,身形稍有些乾瘦的馬袖臉上露出些許笑意。

只要城內彈藥不絕,他甚至有信心將全部都元軍都擋在城外。

而只要後勤補給不被元軍切斷,城內彈藥便沒有斷絕的可能。以現在大宋國力,支撐二十餘萬禁軍作戰,並非是太難的事情。

在這股大軍退去以後,北城牆外元軍大軍便沒有再輕易發動攻勢。

只在城東,那兩萬繞到東城牆外的元軍也向着城頭髮起了進攻。

不過他們的結果自是和這進攻北城牆的元軍是差不多的。

黃福率着天佑軍鎮守東城門,火力並不在天暗軍之下。

這兩萬元軍匆匆攻城,再經過炮彈的轟擊以後,也是草草撤退,同樣沒能對城牆造成任何的威脅。

然後,他們便又向着城北大軍匯聚而去。

元軍大概是知道要強攻隆興府不易,開始在城外紮營。

到傍晚時,城外數裡處元軍帳篷便是漫山遍野。

十數萬大軍悉數駐紮在隆興府北側。

顯然,他們雖暫時拿不下這隆興府,但也並不打算就這麼撤退。

數十萬大軍進攻大宋北疆,到現在誰都沒能嚐到甜頭,誰也不敢輕易率軍退去。

元軍大營帥帳內。

有蒙古大漢坐在主位上,下面,是數十個元軍將領。

這大漢自是這股元軍主帥,只他雖是元人,身上卻是穿着漢族的服飾。氣質看起來和巴拉哈爾那樣的猛將也有很大差異。

或許,他可以用儒雅這兩個字來形容。

但他在元朝的地位卻遠遠不是巴拉哈爾可以比較。

因爲這人正是元朝太子真金,也既是圖蘭朵的父親。

在歷史上,真金這人其實是不錯的。他禮賢漢儒,主張蒙古貴族子弟學漢文化,爲政主張減輕賦役、清廉節儉,只可惜後因和忽必烈政見不合,落得個鬱鬱而終的下場。若按着原本的歷史發展軌跡,他應該是沒幾個月可活了。

只不知,趙洞庭這隻“蝴蝶……”的到來,且在在這個年代颳起颶風,不知道會不會也改變真金的命運。

“攻城受挫,諸位心中可有什麼主意?”

第2704章 2380.一致反對第1101章 一門忠義(1)第29章 蒙面刺客第340章 梧桐嶺之戰(六)(2)第8章 罰楊儀洞(2)第1436章 1112.互相算計第2572章 2248.集中力量第1288章 天降甘露(1)第1294章 建寧府戰(上)(2)第2429章 2105.中了圈套第1486章 1162.潼川府戰(下)第1870章 1546.大理軍到第880章 雙軍到長沙(1)第1336章 1012.棄守外城第780章 鬥北威風第974章 張茹生了(2)第502章 送亡魂(2)第2136章 1812.府衙之鬥(下)第1章 穿越成皇第2509章 2185.探討極境之上第2675章 2351.趙如婚事(下)第436章 廣西決戰(四)第1802章 1478.旭日初昇第1760章 1436.擒敵主將第527章 巨騙陳宜中第2501章 2177.都主教第1167章 亂民爲禍第227章 青衣劍仙(2)第920章 出狀元了(2)第1106章 太平寨歿(1)第1727章 1403.元夏之談(下)第2542章 2218.冉安國的顧慮第2284章 1960.放帝歸都第2287章 1963.終是答應第2199章 1875.又生心魔第1572章 1248.大軍雲動第1305章 戰火漫北疆(上)(1)第2556章 2232.壽誕到了第786章 蔡劍九死(1)第392章 壯士可敬(1)第1150章 松溪開戰(2)第1026章 元朝使臣第250章 太后催婚(2)第1575章 1251.清川縣失第2663章 2339.上門提親第2351章 2027.三等屬國第1704章 1380.韋州之戰(十五)第1475章 1151.最後底牌第1354章 1030.元軍投降第929章 吼破劍心(2)第1474章 1150.麒麟震怒第253章 做皇帝苦(2)第1345章 1021.嚇傻元軍第1993章 1669.元軍出城第822章 論廣王昺第967章 橫山寨之戰(下)第298章 蜀道劍門(2)第1870章 1546.大理軍到第237章 再相遇(1)第287章 處罰離歌(2)第171章 平南之戰(下)第738章 議和將近(2)第643章 無償蠱解第39章 戰火將燃(2)第2265章 1941.安排戰術第1473章 1149.秦寒身死第752章 國事家事第428章 神武厚德第582章 真武之鬥第1957章 1633.元軍懵了第1389章 1065.再下一城第1276章 大火燒山(2)第1471章 1147.重慶動亂第2294章 1970.到大宋城第2053章 1729.冥冥緣分第1172章 拒絕出兵第1482章 1158.高手匯合第568章 劍術之鬥(1)第2210章 1886.狼煙北起第707章 一日紙盡第2227章 1903.闖紫金門第2673章 2349.試車第1864章 1540.海戰落幕第244章 武鼎堂第2611章 2287.刀主之徒第335章 梧桐嶺之戰(三)(1)第94章 窗內之人(2)第1146章 長林炮響第1069章 離斷遇險第1832章 1508.上洛被破第2250章 1926.霸道門主第2348章 2024.擬撫卹信第1572章 1248.大軍雲動第176章 馬蹄鐵(1)第2408章 2084.齊武烈回莊第1765章 1441.強勢大宋第138章 聖女洛神第19章 饒楊儀洞(1)第2590章 2266.突破法尊第243章 雄城潑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