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梧州之殤(一)

但也有人沉吟道:“元帥,恕末將直言,此時軍中已斷糧,我們該如何撐到大軍來救?”

阿里海牙輕笑道:“先駐守城池,若實在守不住,咱們便棄城而去,又讓宋軍來追我們的馬屁股。我們出城後往東行,儘快和都元帥大軍匯合,屆時宋軍必滅。以都元帥十萬大軍,破區區梧州想必不用費多少時日,只要我們撐住半月,不,只要撐住十天,此戰,我們便能反敗爲勝!”

他越說便越說開心起來,腰桿挺得筆直,眼神中滿是堅定。

衆將中有人連忙附和,也有人悄然若有所思。

十天,那是最好的情況。可以現在大軍的情形來看,只怕連十天都未必撐得住。

不過他們回到軍營後,還是立刻將這個消息通報三軍。這終於是讓得渙散的軍心又稍稍凝聚了些。

能在宋軍攻城之前得到這個消息,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這夜,荔浦縣城中難得的沒有士卒再起譁變。

翌日清晨,城外的宋軍浩浩蕩蕩向着城門行來,準備攻城。

最前方是整整齊齊的盾牌兵,他們不是那種刀盾手,而是專門的盾牌兵,手中持着的盾牌有一米多高。在距離荔浦縣城門約莫五百米處,大軍全部止住,不見其尾。盾牌兵架盾擋在前面,攻城車、投石車等被緩緩推出軍陣。

趙洞庭親自坐鎮中軍,車輦旁是鼓陣和鳴金陣。

數架行女車亦在左右,令旗兵高高站在行女車上,隨時準備傳達趙洞庭的號令。

而在前、後、左、右四軍中,也各自都有這樣的指揮中樞。

蘇泉蕩統率人數增至兩萬的殿前司禁軍坐鎮前軍,旌旗招展,刀槍林立,殺氣森然,隨時準備攻城。

城牆上,元軍將士定睛看着漫山遍野的宋軍,連忙拉弓搭箭,嚴陣以待。

他們雖然兵力高過宋軍,但城頭上卻擠不下那麼多人,看着宋軍這麼多人,的確感覺到有壓力。

而最讓他們驚懼的,莫過於宋軍投石車旁邊的那數十個黑黝黝的小東西了。

擲彈筒。

雖然宋軍中已經沒有多少炮彈了,但是,十來顆還是有的。

因爲伯顏來援的消息,勸降書沒能徹底讓得元軍瓦解,這十餘顆炮彈,成爲趙洞庭的下一個殺招。

於此同時,梧州城外,也有大軍攻城。不過攻城的是元軍,而守城的是宋軍。

元軍數十軍陣浩蕩前行,軍中號角聲不斷。爲首將領渾身銀甲,立於戰車之上,手持長槍,滿臉肅然。

這人並不是元軍徵宋都元帥伯顏,而是官拜武義將軍的徵宋先鋒大將孔元。

孔元字彥亨,生於新河縣邢彥村,自幼習武,才略不凡,十七歲時便應召進入元軍爲卒,其後隨軍出征,屢立戰功,被宣授管軍總把。

元十一年,大舉伐宋,伯顏爲都元帥,孔元爲先鋒,升武義將軍,進軍江南,如今屯兵廣南東路。

整個廣南東路境內,都只剩少許民間義軍還在抵抗,連之前被都統凌震和轉運判官王道夫奪下的廣州城也已重新被元軍奪取。凌震和王道夫兩人淪爲遊軍,只能在廣南東路境內和元軍周旋,已難成大勢。

當初發生這事的時候,直驚得身在雷州的張世傑渾身冷汗,後怕不已,然而對趙洞庭堅守碙州的舉動大感佩服。那時候要是真聽信他的,率衆前往崖山,怕是廣州城破後,南宋早已像是史書中那樣,被元軍覆滅於崖山了。

趙洞庭堅持不去崖山,可謂逃過死劫。

伯顏做爲徵宋都統帥,領中軍二十五萬雄踞廣東,此時只需稍許兵力用以和民間義軍周旋。在收到阿里海牙的求援信後,當即便派遣孔元這位能征善戰的漢族將軍前來取梧州,馳援阿里海牙。

如孔元這種生在元朝境內的漢族人,並非是南宋降將,在元朝廷中倒是不受歧視的。

而孔元雖未漢人,亦是對元朝廷忠心耿耿。

率大軍到得梧州城前數百米處,他舉槍喝令三軍,“止!”

元軍數十軍陣緩緩停住,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他們以千人爲陣,粗略看去,怕莫有足足六七萬人,馬、步軍皆有。

孔元生得高瘦,眼神卻是極具侵略性,有着元將的狂野。他雙眼緩緩掃過高聳的梧州城牆,還有兩旁下面山體已被挖得筆陡的防寨,眼中露出幾分瞭然之色,而後吩咐道:“大軍輪番攻城,無需顧及兩旁山寨,直取城門便可。再命水軍同時進攻宋軍水寨,不求破寨,只需牽制住他們兵力便可。”

“遵令!”

數名侍候在戰車旁側的傳令兵領命而去。

孔元眼神又眺向城頭。

從山、水寨的佈置來看,這守城的宋將有些本事。可孔元覺得他還是百密一疏,宋軍不過萬人,元軍只需破開城門,梧州必失。這山寨、水寨看似有用,但實際上除去能夠多殲滅些元軍外,並沒有什麼用,城門一破,就會淪爲擺設。

至於那高聳的城牆,就更沒有什麼用了。

孔元從廣州急行軍到這梧州,軍中根本就沒有攜帶多少攻城器械,連投石車、箭樓都沒有,僅僅只是帶着攻城錘和少量的雲梯。

他早就知道梧州的情況,也早打定主意直取城門,這樣傷亡雖會大些,但也是最快破城的方法。

城門勢必是宋軍防守最爲嚴密的地方,但同時,也是軟肋。擇其剛處而擊之,以強破強,元軍必勝。

城頭上,秦寒、完顏章兩人站在牆沿處。秦寒還是漠然模樣,完顏章則是有些凝重,“軍師,元軍如此勢衆,數倍乃至十倍於我軍,我們真能擋住他們?”

秦寒答非所問,“梧州城,可是座雄城啊……”

不過他說的也沒錯,梧州城的城牆之高,便是廣西的大都督府靜江府也不能相比。畢竟這裡是兵家要地,古往今來的無數朝代已經不知道將城牆加高加寬過多少次。

完顏章皺皺眉頭,“梧州雄偉不假,但我軍兵力如此分散,你更是抽調四千去守水寨,又各兩千守山寨,這主城門處不到兩千人,便是有百姓相助,就能擋得住元軍?”

第2448章 2124.借錢遭拒第2384章 2060.左右難爲第1987章 1663.暫停步伐第2015章 1691.耿少回家第2342章 2018.越鬧越大第2545章 2221.回了長沙第645章 邵武匯合(1)第443章 廣西決戰(十)(1)第1715章 1391.風骨大義第812章 永睦之戰(下)(2)第1071章 逃出生天(1)第874章 重慶安定第939章 邕州密信第2125章 1801.成功破門第60章 得見夢人第1634章 1310.橫山渡戰(上)第598章 羅宗武巴(2)第2502章 2178.試試成色第2455章 2131.欽差到了第1636章 1312.興師問罪第526章 官船出海第1881章 1557.齊心賑災第2324章 2000.各懷鬼胎(上)第416章 高手襲營(三)(2)第697章 雙方會面第1483章 1159.說開心結第765章 東沙海盜(2)第2057章 1733.遇到老者第1770章 1446.治理諸國第796章 又遇海盜第1394章 1070.君臣座談第372章 大戲上演(四)(2)第846章 輕騎出城(1)第2062章 1738.再燃精血第244章 武鼎堂第1985章 1661.有蘑菇雲第1370章 1046.出兵進襄第2504章 2180.以武破法第1198章 子乾投宋(下)第1897章 1573.三原城亂第2585章 2261.敗上元境第1532章 1128.驚豔狗蛋第2280章 1956.言語交鋒第1439章 1115.平亂之戰(下)第301章 綠林營(1)第1211章 佯裝納降第2415章 2091.八方來客第1606章 1282.破薩摩町第424章 攻麒麟島第1289章 天降甘露(2)第905章 靜妃有喜第234章 頓悟劍意(1)第100章 海盜夜襲(1)第1367章 1043.攻石城郡(下)第2519章 2195.西方禁術第1096章 恍然大悟第2284章 1960.放帝歸都第2394章 2070.再生幾胎第1432章 1108.爲攝政王第273章 斬盡貴族第6章 趁勢奪權第1969章 1645.奉命突圍第2093章 1769.自廢丹田第1361章 1037.紅劍舞娘侍君王第859章 逼退秦寒(2)第215章 梧州之殤(八)第2612章 2288.賜名沈放第1115章 寨內周旋(2)第876章 船到東沙(1)第1988章 1664.京兆形勢第2198章 1874.交權中樞第2319章 1995.城外樹林第1698章 1374.韋州之戰(九)第1061章 紅被醉人第630章 飛天做餌(2)第2189章 1865.沖霄憤怒第1426章 1102.六大軍區第2272章 1948.豐盛斬獲第1363章 1039.斬首罪官第2453章 2129.先拿健王第2498章 2174.大宋的影響力第1378章 1054.第195章 秦寒之謀(一)(2)第963章 恩城之戰(下)第531章 離開馬隊第2170章 1846.勸說出宮第1778章 1454.問劭立果第150章 鬼谷破軍第407章 嶽月受創(1)第1539章 1215.到臨安府第255章 不破不立第81章 城門慶功第1780章 1456.一網打盡第588章 元軍圍山(上)第1993章 1669.元軍出城第2366章 2042.終到中都第1869章 1545.玉林醉酒第759章 流求盟主第1904章 1580.元軍詭計第1710章 1386.女帝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