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傷勢穩定

重慶府東面白馬軍大營。

帳篷綿延。

營地內青煙嫋嫋升起。

他們源源不斷有物資從潼川府內運送到這,顯然並不急於離開這裡。

最先那批到重慶府內暗殺李望元和嶽鵬,卻反遭埋伏死傷慘重後倖存的黑衣供奉們現在已經回到軍營,在秦寒帥帳裡。

秦寒聽他們說完事情經過,神色便無任何變化,只是道:“諸位辛苦,先行下去休息吧!秦某當爲諸位請功。”

十來個供奉出乎意料的沒有受罰,反而受賞,自是驚喜不已,嘴裡少不得要連連對秦寒道謝。

心裡怕是也對秦寒感恩戴德。

他們顯然難以猜得出來,秦寒派他們前去,根本就是讓他們去送死。

而在這些供奉離開後不長時間,四個破軍學宮的老頭也聯袂回到軍營內。

這回守營門的士卒學乖了,剛剛見得四人,就連忙施禮避讓開去。

四個老頭很快出現在秦寒的帥帳裡。

秦寒坐在正中書案後頭,擡眼掃過四個老頭,眼神些微變化,但還是露出笑臉來,“四位前輩回來了?”

粗眉毛老頭看似豪放,但實則心細如髮,剛剛已是捕捉到秦寒眼神變化,苦笑道:“秦小子,你怕是已經看出來我們此行失敗了,又何須這樣強顏歡笑?”

秦寒眼神落在沒眉毛老頭肩膀上的劍傷傷,也不否認,只問道:“是何人攪的局?”

他對那兩個青袍老頭不算了解,但和粗眉毛老頭、沒眉毛老頭之前都有過接觸。如果刺殺成功,他們不會是現在這種表情。

沒眉毛老頭感受到秦寒目光,輕輕的哼了聲,猶自不忿。

他們坐鎮破軍學宮數十年,看似清修,但實則哪個不是心高氣傲之輩?

可四人聯手,竟然仍舊被君天放給逼退,他還被君天放用劍所傷,這於他而言,實在是奇恥大辱。

粗眉毛老頭淡淡道:“青衣劍修君天放。他當真不俗,已經破入真武后期,是我們四個糟老頭小瞧天下人了。”

“君天放破入真武后期了?”

秦寒微微驚訝,隨即揉了揉眉心,嘆道:“這宋朝還真是運氣好。主上曾言那大宋皇上能夠在危亡之際扭轉局面,是有氣運加身,晚輩本不敢相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但現在,才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啊。先有無得和尚破極境擋洪水,現在又有破真武后期的青衣劍修擋住四位前輩,不說是氣運,那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宋朝的狗屎運纔好。”

他搖搖頭,“大宋龍庭,普天正屬。這些個江湖上的人,對宋朝饒是失望,卻還是放不下心中的國之大義,迂腐啊……”

“呵。”

粗眉毛老頭卻是輕笑了聲,“雖然君天放逼退我們四人,但到得太晚。那姓岳的宋將已經受傷,那西夏皇帝更應該是重傷垂死,很可能救都救不回來。這回,我們四人也不算全然沒有收穫。”

“李望元受了重傷?”

秦寒眼睛忽的發亮,雙手重重拍在書案上,向外喝道:“傳令!”

有士卒進帳。

秦寒道:“立刻派人喬裝百姓入城,查探西夏皇上是否身亡!”

“得令!”

親衛拱手領命,又大步出帳。

秦寒又看向四個老頭,道:“四位前輩辛苦了,也先下去休息吧!”

說着又對帳外喊道:“讓軍醫前來給鄧前輩包紮傷口。”

姓鄧的沒眉毛老頭擺擺手,“這點小傷,不必了。”

秦寒也不強求,很爽快直接又道:“算了。”

“是。”

帳外只是響起親衛應答的聲音。

四個老頭相繼走出帥帳。

帳內又只剩下秦寒,他低聲自語,“李望元活着……李望元死了……”

作爲蜀中軍中智囊,也不是說計謀說有就有的。顯然,他也需要經過深深的思量。

軍營內有佯裝成十餘百姓的士卒離營,向着重慶府而去。

秦寒又宣一人進賬,然後便有一信鴿從軍營內飛起,往蜀中深處而去。

重慶府內外菸雨濛濛。

羣山疊嶂雲霧繚繞。青山被籠罩在雲霧中,好似那挽面紗的絕美佳麗。

時間逐漸流逝。

有帥令從秦寒帥帳中傳出,綿延軍營內將士趕往各處校場集結。

李望元不論死沒死,要得重慶,似乎都只有再發兵這條路可選。饒是秦寒,也別無他法。

重慶府茶館內。

嶽鵬終於打定主意,看向仲孫啓賦,道:“仲孫太師,能否借步?”

仲孫啓賦聽到他的聲音,回頭走到嶽鵬面前,道:“嶽將軍有何事?”

嶽鵬道:“現在我軍已經接管重慶,能否煩請太師率領西夏士卒們出城?”

仲孫啓賦露出極爲驚訝之色。

嶽鵬這句話,以他頭腦,一時間也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天魁軍僅剩數十輕騎,沒有他們西夏相助,根本沒有守護重慶府的力量。

沉默足足十餘秒,仲孫啓賦才道:“嶽將軍此言當真?”

助大宋守重慶府,是他們西夏爲之前刺殺趙昺的事做補償。現在嶽鵬這樣說,仲孫啓賦還真沒有繼續留在重慶府內的想法。

他本來就對李望元的這個舉動就不是特別贊成,如今,李望元都已經生命垂危,就更是沒有這種必要。

不過是所謂仇怨而已。

有幾個大國之間能夠真正化干戈爲玉帛?又有幾個大國能夠永遠保持盟友關係?

說到底,其實都是形勢問題。

現在西夏、宋朝需要互相護持,但以後,中原的霸主終究只能有一個。

仲孫啓賦樂得保存實力,不再趟這淌渾水。

嶽鵬點點頭,“當真。”

只是自然也不會和仲孫啓賦去解釋什麼。

李望元受重創,仲孫啓賦他們不會再有太多心思協助守城,這點,嶽鵬也是推測得到。

“好。”

仲孫啓賦果然沒有遲疑,當即就答應道:“等皇上傷勢稍微穩定下來,我們就撤出重慶府。”

至於嶽鵬打算如何守重慶府,他同樣也沒有問。

第1562章 1238.交鋒落幕第135章 毀城投名第635章 拿下永福第1369章 1045.答應出兵第2097章 1773.聯名血書第1516章 1192.麻逸使團第1977章 1653.準備立序第2239章 1915.再戰西平第649章 趙昺之心(1)第1605章 1281.薩摩大名第1222章 夔州府戰(一)(1)第917章 知識實踐第2464章 2140.趙大領命第2702章 2378.賣官鬻爵第482章 超大喜訊第2406章 2082.一劑猛藥第765章 東沙海盜(2)第1141章 襲營之戰(中)(2)第1139章 襲營之戰(上)第2169章 1845.畫全家福第2696章 2372.同道中人第1420章 1096.出兵往理第647章 元軍將至第1861章 1537.小船奇襲第522章 趙昺求封第755章 舞劍舞袖(1)第396章 新式裝備(1)第65章 再起兵鋒(三)第1885章 1561.洞庭暴怒第168章 平南之戰(上)(1)第81章 城門慶功第2367章 2043.綠林蛛網第1456章 1132.強破甕城第1946章 1622.一往無前第1127章 稍觸即退(1)第2187章 1863.蘇府遇刺第1674章 1350.作詩一首第1603章 1279.痛打戰船第2632章 2308.再談元素之心第2463章 2139.郡王伏法第243章 雄城潑淚第2395章 2071.主動招供第639章 熊野現身第2569章 2245.集體閉關第1967章 1643.悲壯氣息第885章 公主回國(2)第712章 斷義三劍(1)第254章 布恩令第2334章 2010.村內之人第2492章 2168.折道渤泥第1564章 1240.西夏求和第345章 時代變了第2121章 1797.埋頭趕路第2682章 2358.儲君落定第147章 洞庭學劍(1)第385章 戰局劇變(五)(2)第2251章 1927.終要交鋒第610章 福建戰火(2)第1157章 攻開江城(中)(1)第356章 炮火戰術(2)第1944章 1620.捨生忘死第785章 黃綢血書第539章 大魚吃小魚第901章 女帝手段第2014章 1690.公事公辦第647章 元軍將至第481章 畲民入城(2)第2178章 1854.到濠鏡島第1656章 1332.一字之差第1416章 1092.星皇到長第1576章 1252.發動決戰第440章 廣西決戰(七)第98章 拿沙萬里(2)第213章 梧州之殤(七)(1)第1731章 1407.終到開江第547章 馬到朱家第145章 槍殺慕容第1240章 君臨小雪(1)第1032章 比鬥之約(1)第1397章 1073.刀冢報名第1768章 1444.大夏投降第892章 能勝不勝第25章 朝堂之爭第1836章 1512.破虜請辭第872章 銀甲擋城門(2)第1537章 1213.狗蛋高中第2663章 2339.上門提親第1160章 破清水縣第857章 枯槁劍士第2479章 2155.鍾健的遠慮第1964章 1640.援軍終到第2369章 2045.亡國之君第1442章 1118.放棄救援第1086章 熱臉冷臉第558章 大宋暗堂第1900章 1576.楊淑妃薨第1308章 戰火漫北疆(下)第2460章 2136.商船隊裡的小和尚第962章 恩城之戰(上)第491章 玉玲瓏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