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破宋爲救宋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大雨傾盆,十丈之外不辨人影。

如今正是春汛,又逢暴雨,白溝河內水勢猛漲,平日裡的小溪陡然變成大河。剛好隔開了南北對峙的兩軍。

南岸,十萬宋軍精銳在河邊立營紮寨,沿着河岸一直蜿蜒十幾裡。

北岸,數十騎遼軍遠攔子正冒着大雨來回警戒巡邏,馬匹踩在泥濘的土地上,一步一個趔趄。

三十里外,一座孤零零的小城-新城。城牆上,一隊隊披着蓑衣,帶着斗笠的守軍冒着大雨來回走動。

城內,逃難的老百姓冒着瓢潑大雨,攜家帶口的,推着簡陋的家當朝四面城門涌去,卻被守城的士卒阻攔在城門口,平民的哀求聲同士卒的喝罵聲響成一片。

縣衙大堂上,黑着臉的耶律大石正眯着眼睛,冷冷的看着下面衆將。一位黑粗的將領正在大聲嚷嚷:“林牙,本地男丁凡十二以上,七十以下者,當悉數徵發。如此可得士卒三萬。”話音未落,旁邊的本地將領便站出來反對,頓時又吵成了一團。

往昔風光無比的遼國,如今已經風雨飄搖。朝廷的精銳已經被金人屠殺的乾乾淨淨,遼國五京之中,上京、東京、中京、西京相繼陷落,如今只留下南京一道苦苦支撐。就連天祚帝也不知所蹤,只好將南京道留守耶律淳扶上帝位,名爲天賜帝。面對宋人十萬大軍的北伐,天賜帝東拼西湊這才勉強湊齊了二千人馬,交由耶律大石這個從未上過戰場的白面書生率領,前來新城抵禦。

地方不過八百步的小城,三尺來高的土圍子,老弱病殘的士卒,從未上過戰場的統帥。不要說軍中的將領,就連城中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這場仗輸定了。

夏天的雨來得快去的也快,須臾之後,雲散雨收。

城下不知何時已經來了一位翩翩少年。少年一手撐着一把碩大的黑傘,一手牽着一匹健壯的黑騾。

城上一名守軍摘下斗笠,探出頭來,甩了甩頭上的雨水,朝着少年高聲喊道:“兀那書生,快快逃命去吧!休來城中送死。”說完之後,轉頭與同伴調笑起來:“城外來了個傻子!裡面的人想逃還逃不出去,竟然還有進來送死的。”

少年退後幾步,慢條斯理地整了整被狂風吹亂的衣服,朝城上拱了拱手,開口道:“煩請將軍相報林牙一聲,湘鄉貢士王葉求見。”

“湘鄉?南朝?”城上守卒們一聽對方來自宋國,瞬間勃然大怒,好幾把弓箭同時指了過來,同時紛紛開口罵道:“原來是背信棄義的南朝漢狗!”“殺了他!”“殺了這條漢狗!”眼見着就要開弓放箭。

王葉開口道:“且慢!在下乃宋國信使,受宣帥所託,來見林牙。”

這時候城樓上傳來“啪”的一聲耳光聲,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直娘賊罵誰呢?老子也是漢人。”

周圍響起了一陣討好的聲音:“韓大哥!你不一樣,咱們罵的是南朝漢人。”

粗獷聲音罵罵咧咧了幾聲,城牆上垂下來一個吊籃,緊接着探出一個滿臉鬍鬚的斗大頭顱來,朝王葉開口喝道:“交出印信驗看。”

穿越到這個世界才一個多月,王葉身上有個鬼的印信,除了一個籍貫湘鄉沒造假外,其餘的什麼貢士,什麼信使全是瞎扯。

大丈夫當橫行天下,豈可老死戶牖之下?既然我來了,我來過,那麼這天下,這一切,便該全數歸我所有。什麼宋國、金國、遼國、西夏,統統叫他們見鬼去。

但凡欲取天下者,士、將、財、地、卒五樣缺一不可。好在如今正值亂世,天下紛爭,羣雄逐鹿。雖然自己孤身隻影,卻也不用白手起家,可週旋於各方勢力之間,借雞生蛋。

現在已是宣和四年,後世的歷史書上可寫的明明白白,兩年後遼國滅亡,四年後北宋滅亡,亂世基本結束。留給自己渾水摸魚的時間可不多了。

金人勢強,宋人次之,遼人最弱,如此自當聯合宋遼共拒金人。若能奠定一個三國鼎立的局面,便可讓這亂世能延續下去,自己也有更多時間來下手。

放眼遼國之中,唯有耶律大石可以輔之。

此次宋遼內訌,得益者無疑便是金人。故此王葉除了扶持耶律大石,幫其謀得自立的資本外,亦不肯讓宋人折損過甚,以免傷了二者聯手的根基。後世的歷史書上可寫得明明白白,宣和北伐,宋軍大敗,死屍相枕不可勝計。

卻說王葉聽得城樓上詢問印信,趕緊開口道:“印信已丟。本官同林牙也有數面之緣,是真是假,一見便知。本官孤身一人,總不至於有詐吧!”

這種事情應該沒人敢冒充,一旦事發想死都難。城樓上商議了一陣,便有士卒噔噔蹬蹬下城前去報訊。

有遼一朝,都受大宋影響特別深厚,當時遼國的文人士子,都以遊學南朝爲榮。

耶律大石也不能免俗,當年在汴梁也曾風流過好幾年,如今聽得故人來訪,自然不會拒絕。而且宋人大軍壓境,帶幾名自己的故人來做說客,那也是應有之義。

少頃之後,城門大開,十來個士卒走了下來,分兩列站在城門口戒備。旁邊另有十來人橫着長矛阻攔意圖出城的百姓。

進門之時,王葉特意在絡腮鬍子面前停了一下,開口問道:“爾乃漢人?”

絡腮鬍子脖子一挺,昂首回答道:“老子遼國漢人,並非宋國漢狗。”

旁邊的士卒一起大笑起來。

老子是後世人,不是宋人!王葉訕訕的摸了摸鼻子,不再理會,拔腿往城內走去。

耶律大石聽得有故人前來,便也親自迎了出來,順便躲個清淨。

當下二人一相見,頓時大眼瞪小眼。自己遊學汴梁已是十幾年前的舊事。眼前的少年明顯才十七八歲,當時撐死不過是幼兒而已,何來的故人!

到底還是王葉機敏,見到對方由驚喜轉而疑惑的表情,便知道正主兒出現了,趕緊上前行禮道:“重德兄,久違了!”

耶律大石字重德。古人的名和號可以傳的很廣,字卻不行。路邊的叫花子都聽說過蘇東坡,甚至可能知道蘇軾,但肯定不知道蘇子瞻是誰。因爲古人的字只有在親友間使用,非關係親近之人不能知曉。

雖認不出來人,見到對方很熟悉自己,耶律大石卻也不便造次,於是回禮道:“恕在下失禮,未知足下是?”

王葉趕緊舉手道:“好說,好說!眼下有十萬火急之事,乞借一步說話。”

耶律大石吩咐了旁邊從人幾句,然後對着王葉開口道:“既如此,後堂有請!”

從人自去通知廳內吵鬧的衆人不提。

一行人進了大門,繞過側廊來到了書房。

進得書房,不待耶律大石開口,王葉便搶先賠罪道:“林牙勿怪,在下其實與林牙素不相識。爲求一見林牙,不得不行此下策。”

耶律大石旁邊的兩名護衛聞言大怒,還敢有人涮林牙?走近前來便準備將此狂徒提溜出去砍了。

耶律大石也不理會,轉身就往外走去。宋人大軍就在河對岸,刀都架到自己脖子上了,誰有空陪你瞎聊。

王葉趕緊喊道:“且慢!在下專爲助林牙破宋而來。”

耶律大石聞言便停住了腳步,轉身似笑非笑的盯着王葉,開口道:“甚是有趣!這邊遼國剛出了個逆賊馬植,助宋破遼。那邊宋國也立馬出了個逆賊,助遼破宋。”

說完此語,又指着王葉的鼻子罵道:“本官生平最恨的便是吃裡扒外的逆賊。斬了!”

見到耶律大石正氣凌然的樣子,王葉挺直腰板,雙手背於身後,跟着正氣凜然地開口道:“且慢!林牙何得將在下同馬植逆賊並提?彼輩破遼爲滅遼,在下破宋卻爲救宋。”

耶律大石第一次見到賣國賣得如此正氣凜然的,倒是怔了一下,轉身走了回來,自顧自在主位坐下,轉頭吩咐一邊的親衛:“速速架起油鍋。”然後對王葉開口道:”好一個破宋而救宋,本官到想聽聽。一炷香功夫,倘能說服本官,自然萬事皆休。”頓了一下,咬牙切齒的開口道:“若是不能,便請足下嘗一嘗五鼎烹的滋味。”

一名親衛依言點起線香,另外一名親衛推門而去,很快門外便響起了架鍋燒火的聲音。

耶律大石冷着臉,眯着眼坐在座位上,冷冷的盯着王葉。

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第205章 自當還之以人情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265章 糾纏第276章 誰料得援兵卻在此處第317章 反覆(四)第389章 原來藏在此處!第299章 昏君!第273章 嚇唬第92章 顛倒黑白第59章 慕化旗第195章 偷城第39章 學生欲取大人性命,大人恨是不恨?第240章 弒君(四)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273章 嚇唬第106章 圍殺第392章 帝王心術第156章 西軍又開始集體裝死狗第95章 遼國反應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305章 這軍師有點不着調第177章 道、勢、術第99章 豺狼南下(二)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73章 大勝第268章 當再續舊誼第227章 引狼入室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155章 嘴炮一場第233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二)第143章 稍稍有了歸宋之意第221章 天下第一攪屎棍(一)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225章 寒蟬未死,螳螂已去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160章 略懂!第111章 若是蕭嚴南下,學生自可信手破之第153章 事急矣!第320章 議事第287章 內訌(二)第42章 炸鍋了!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127章 老子智計天下第一,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二世祖?第55章 再度招降第92章 顛倒黑白第202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一)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95章 遼國反應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242章 營中對(二)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243章 營中對(三)第263章 便取一”媚“字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371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二)第151章 打出來的妙計第253章 蕭後的小心思(三)第152章 辛興宗潰敗第291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三)第293章 梟雄?第50章 我等自今日起效忠大石林牙第368章 招供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201章 生離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342章 屠殺第305章 這軍師有點不着調第233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二)第337章 擒酋(一)第77章 嶽王爺第118章 請得宋營一行,以爲監督第301章 決斷第205章 自當還之以人情第92章 顛倒黑白第21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八)第70章 發動(四)第347章 你不肯來,我便去請第45章 接下來,便輪到你做孫子了!第52章 親爹哎,你怎還不來喲?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315章 反覆(中)第173章 叛逃(六)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112章 與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317章 反覆(四)第183章 相持第345章 誤主之賊,死有餘辜!第152章 辛興宗潰敗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12章 死一個使者,換一個開戰藉口第187章 蕭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