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寒蟬未死,螳螂已去

待到宋人逃兵深入埋伏,蕭幹便一聲令下,大軍包抄過來將口袋紮緊,來了一個甕中捉鱉。

只可憐王葉剛剛放生的近三千宋人西軍同常勝軍士卒,轉眼間又落入了蕭乾的手中。

這一回宋人西軍再善逃也沒用了,稍稍抵抗之後,便只得棄械投降。

蕭幹見狀自是大喜,便命人將俘虜一一清點。

誰料得將這二千餘俘虜清點完畢,卻未曾發覺郭藥師、劉延慶、甄五臣等人。

當下蕭幹便挑出十數名俘虜,命起跪成一排。先抽出刀來殺得數人,這纔將刀架在一名俘虜脖子上,開口問道:“郭藥師何在?劉延慶何在?甄五臣何在?”

俘虜見得身邊數人接連慘死,又哪裡敢不招?便以實言相對,只言甄五臣爲遼人青壯所敗,早已退出城外,如今不知所蹤。郭藥師、劉延慶二人領先而逃,只最先逃下城牆的便是此二人。

蕭幹聞言大怒,便開口喝道:“豎子竟敢欺吾!”收起刀落,便將此人斬殺。

繼續將刀移至下一名俘虜頭上,復以此問問之。

下一名俘虜照舊以實相對,蕭幹再度斬之。

如此直到殺至最後一名俘虜,見得對方照舊是這番說詞,蕭幹這才相信了下來,乃棄刀長嘆,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信之矣!

誰又能料到堂堂兩位軍隊的主帥,竟然會第一個逃走,竟然身邊並無護衛?

事不宜遲,如今彼等所逃必定不遠,當下蕭幹便分出千餘兵馬往涿州方向追來。

卻說郭藥師二人率先出逃,當初甄五臣聽聞得南門附近喊殺聲起,直急得心急如焚,自己嫡系麾下可全在城中,便領了親衛欲要進得城來。

唯有當初郭藥師欲使背水一戰之計,便於南門處燃起大火。

城內士卒逃不出來,甄五臣等人便也入不得成,只得於南門外苦等。

不久之後,便見得郭藥師同劉延慶垂繩而下。

甄五臣見狀大驚,趕緊上前接住。

劉延慶同郭藥師也顧不上同甄五臣解釋,便從其親衛手中奪過兩匹戰馬便捨生忘死的逃去。

甄五臣見得此狀,心知有異,便也不敢再等城內部屬,回頭命親衛接應其他士卒,自己拍馬相跟着二人逃來。

三人逃得一陣,復聽得身後喊殺聲大起。郭藥師更是心驚,只於馬上顧謂劉延慶道:“賊子全無信用!信中只言絕不使遼人追趕,卻又餘城下設下埋伏。彼果然有後手爲備,想來這書信亦不過計中一環,我等復中賊子奸計矣!”

劉延慶也是大驚,一面死命催動馬匹,一面轉頭求計道:“只如今又當如何?”

郭藥師便開口道:“此賊子定計,絕不止一招後手。我等雖逃得出彼圈套,只不知前面尚有何圈套爲設?既是如此,涿州萬不可回,且轉而往北逃去,方能出其不意,庶幾有一條生路。”

劉延慶聞得此言,心下大驚,越往北不是越深入遼人腹地麼?趕緊開口道:“我等孤身而逃,安可往彼等心腹而去。去則必死!”

郭藥師便開口道:“劉帥休要憂心。且遂末將往薊州而去!”

劉延慶聞言更是大驚,乃喝道:“薊州正爲蕭幹巢穴,我等又豈肯自投羅網?”

郭藥師便於馬上答道:“薊州尚有劉舜仁麾下五千精銳在彼,亦爲末將心腹。有得此五千兵馬,方能護衛得我等逃回涿州。”

劉延慶聞得此言,心下大喜,便開口道:“既是如此!便當如忠賢所言。”

二人遂撥轉馬頭往北而逃,身後的甄五臣見得此狀,雖滿頭霧水,也不得不相跟着北來。

三人既然不肯西去,反而繞過析津府往東北而來。蕭幹派出的追兵自然是追不上二人。

只蕭幹此人果然殘暴,見得又讓郭藥師這貨逃得一死,怒火難遏之下,便將這近三千俘虜悉數坑殺於析津府西南。

郭藥師這貨的確倒黴,上次領五千精銳南下,便爲王葉一把火燒了個精光,只自己一人匹馬北還。此次領得三千兵馬前來偷襲析津府,又爲蕭幹悉數坑殺於此。這次稍微好一點,活下來了三個。

蕭幹坑殺得俘虜之餘,卻又開始鬱悶起來。

如今既未曾借刀殺人除得天賜帝,給自己稱帝鋪路;又未曾擒拿得郭藥師報仇,以報義子之仇。

若就此撤兵,這麼大老遠的跑了一趟卻空手而歸,實在憋屈的很。

有心殺進析津府內除掉天賜帝,又唯恐背上弒君之名。且即便殺了天賜帝,即便天賜帝無後,城中宗室頗多,這皇帝位子仍舊輪不到自己來坐。

即便自己強行坐上去,又因自己身爲奚人,城中多爲漢人、遼人,彼等必定不服。

此時的蕭幹心情正如當年的曹操一樣,析津府實爲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當晚蕭幹便駐軍於城外,既不進城,也不離去。此事,且容自己好好想一想。

卻說天祚帝使者取道涿州城外南下,到得蕭幹同耶律大石兩軍交戰之地。使者們便兵分兩路,一路前去蕭幹營中傳旨,另一路自然前來耶律大石軍中。

然則使者入得蕭幹大營,卻未曾見得蕭幹在此。還在王猛這人缺腦子,見得天祚帝派遣使者前來,腦子更是糊塗。尚未等天祚帝使者發問,便已經蕭幹去處盡行告知。

天祚帝使者見狀也不敢於營中苦等,只得辛苦自己的雙腿,又馬不停蹄地往析津府而來。

蕭幹領大軍於營外駐紮得一天一夜,自己也苦思了一天一夜,到底還是不敢動手,便準備動身返回。

到得第三日下午,蕭幹大軍集結完畢,正準備南下,便有親衛前來稟報,天祚帝派得使者前來。

蕭幹初聞此語,倒是吃了一驚。一則天祚帝這貨都半年多未曾有消息傳來,想來已死於金人刀兵之下,屍骨不存,故金人亦不知其死訊。如今陡然派得使者前來,蕭幹自是吃驚。二則當初扶持天賜帝登基,自己也是出了大力的。當時南京道三大巨頭,自己手掌奚兵,把持軍政;李處溫統領百官,把持朝政;耶律大石此賊出身宗室,把持皇親貴族。若以此論之,其中出力最大的還是自己。

此次天祚帝遣使前來,也不知道是否問責此事!

第56章 請趙官家頒下丹書鐵券,方纔敢降第309章 罪臣耶律大石拜見陛下第306章 絕戶計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262章 既然有了第一回,又何妨多幾回?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193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五)第79章 輕薄第10章 造假?我在行啊!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248章 奪印(三)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320章 議事第263章 便取一”媚“字第166章 蕭幹試探第1章 破宋爲救宋第161章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165章 若能招降得郭藥師,復燕可期第173章 叛逃(六)第263章 便取一”媚“字第343章 獻俘(上)第132 金人已然南下?第260章 寶藥第221章 天下第一攪屎棍(一)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56章 請趙官家頒下丹書鐵券,方纔敢降第93章 宋國反應第90章 破家還債第229章 死別(一)126 正當以此事爲由翻臉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16章 北地無主,林牙豈無意乎?第83章 回城第104章 大人可敢與學生一賭?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74章 斬首一級,賞銀一錢,俘虜一人,賞銀一兩第93章 宋國反應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274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201章 生離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376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七)第361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四)第361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四)第82章 密議栽贓第259章 情挑197章 散地兵散第155章 嘴炮一場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12章 死一個使者,換一個開戰藉口第171章 叛逃(四)第241章 營中對(一)第45章 接下來,便輪到你做孫子了!第65章 尚缺一個偷襲的藉口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30章 爲宣帥效命,此乃下官份內之事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231章 死別(三)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358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一)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8章 想詐降也難第37章 便是天選抗金之人第338章 擒酋(二)第287章 內訌(二)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346章 前來迎取陛下宋國一行第4章 宋人有一破綻,重德兄知否?第171章 叛逃(四)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216章 片紙退強敵第260章 寶藥第389章 原來藏在此處!第292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四)第184章 事起(一)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338章 擒酋(二)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35章 莫非此人乃耶律大石謀主?第205章 自當還之以人情第113章 蕭嚴欲聯手林牙,共破宋軍第14章 求你了,快向我打聽遼軍機密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113章 蕭嚴欲聯手林牙,共破宋軍第59章 慕化旗第345章 誤主之賊,死有餘辜!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187章 蕭後(一)第135章 种師道這貨,八成要被李綱給坑了第299章 昏君!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