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

唯有如此解釋方纔合乎常理。

當下童貫便點頭道:“想來當是如此!只如今金人既然前來追索天祚帝,奈何天祚帝並未在我等手中。如此又當如何是好?”

趙良嗣便開口道:“既然諸事皆真,則天祚帝果然已爲金所擄去。今日金人使者南下問責,卻又三種情形!

童貫便開口道:“仲亮何妨一一說來!”

趙良嗣開口道:“情形之一,便是天祚帝如今仍在金人俘虜之中,且未曾暴露得身份。如此還請宣帥親筆擬定書信一份,再附上劉延慶及麾下之證言。且請完顏斡魯將軍中俘虜一一鑑別。若天祚帝果然在其中,自能釋清誤會,雙方皆大歡喜。”

童貫點頭道:“此話有理。敢問第二?”

趙良嗣開口道:“情形之二,便是天祚帝未曾暴露得身份,便已然便彼等所殺。金人殘暴無比,又有甚麼事情做不出來?”

童貫也低頭長嘆道:“金人一向管殺不管埋!若天祚帝果然已爲彼等所殺,棄屍荒野,如今又如何尋找得天祚帝屍首?不管死活,天祚帝未得,只恐金人必不肯罷休!”

聞聽得童貫之言,趙良嗣便開口道:“若是如此,我等唯有一下策可行之。”

童貫便湊近前來,壓低聲音道:“仲亮有何妙策?”

趙良嗣聞言低笑,悄悄吐出兩個字:“拖延!”

童貫一時猶自未悟!

趙良嗣趕緊解釋道:“金人雖新佔得遼國四京之地,唯有兵精而少,不足以盡守之。且遼國前後二百餘人,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想來金人腹內尚且有不少遼人作亂。如此一來,完顏斡魯又豈敢長久縱兵於外?宣帥只需拖得數月,彼等不得不回軍。”

童貫點了點頭,便開口道:“雖曰下策,到得也算妙計!敢問情形之三!”

趙良嗣便開口道:“若是不幸爲情形之三,則禍事至矣!”

童貫聞言大驚,趕緊開口道:“是何禍事?”

趙良嗣搖了搖頭,繼續開口道:“情形之三,便是金人已識破得天祚帝身份,且已經將其擒拿于軍中。此次之所以遣使南下問責,正欲要乘機賴掉南京道。”

唯有趙良嗣同耶律達魯仇深似海,當日耶律達魯在遼國,趙良嗣便一意滅遼;如今耶律達魯已爲金人所得,趙良嗣的態度便搖擺起來。若金人肯殺耶律達魯,趙良嗣自然要盡力推動宋金聯盟。反之若金人重任耶律達魯,趙良嗣爲了報仇,便也不得不挑動宋金互鬥了。

眼下情形未明,故此趙良嗣便兩頭兼顧,且留下一個話尾。

童貫雖未中人之資,卻也並未就此相信,遲疑得許久,便開口道:“宋金兩國原本便有得海上之盟,此次我等又有密約。若按海上之盟說來,南京道並無金人之份。既是如此,金人又何來的賴掉南京道?莫非彼等竟敢悍然毀約,屯兵於此不成?”

趙良嗣便開口道:“遼國五京之中,若論繁華自是南京道爲首。金人既然入關東來,見得如此花花世界,說不定便生出佔爲己有之意!且此地險要,實爲我朝屏障。金人眼下雖無力南下,待到剿滅得內亂,情形又是一邊。與其將此險地付與我手,倒不如自己掌握。”

這話有理!南京道富庶不說,又是兵家必爭之地。金人爲佔先手,說不定便突兀生得此意。

想得一想,童貫又開口道:“仲亮方纔有言,金人腹地正有遼人作亂,故此大軍不得久留於外!”

趙良嗣便笑道:“金人又何須屯兵於此?只需維持南京道亂勢,不令我等得之便可。”

見得童貫滿臉疑問,趙良嗣趕緊解釋道:“如今金人已然破得蕭幹,南京道一地若論兵力,除金人外便屬我等。金人若擅自離去,我等自能求得朝廷遣來大軍,北上盡收燕地。反之,若金人果然有此意,自當南下攻破我軍,驅趕得我等歸宋。宣帥二度北伐,朝廷之中尚且有不少官員掣肘。連敗兩次,彼等又安肯令宣帥有第三次伐遼的機會?即便宣帥三度伐遼,金人猶自可於南京道扶持得數股勢力。到得此時,事情便如同當日宣帥領兵北伐,南京道正有得耶律大石同蕭幹一般!”

聽得此話,童貫也明白了過來。

當日蕭幹領兵攻入宋境,朝廷便有撤兵之意。

好在自己冒險留了六千人馬在此,雖然偷襲析津府失敗,卻也招攬得郭藥師,收復得易州、涿州二地。

有得這二州在手,多少也算對朝廷有個交代。

故此朝廷雖仍然抱着撤兵的心思,卻也有觀望的意思在裡面。

關鍵就看自己能不能在這裡站穩腳跟。

若是自己據此二州,能北上繼續屯兵燕地州縣,朝廷自會出兵支持。

若自己站不住腳,退回得宋國境內,只恐再無北上之時。

金人若要控制南京道,卻也十分簡單。只需要攻破易州、涿州二州便可。除此之外,金人尚且可以於南京道扶持幾股勢力,使之內鬥不已。

如此一來,金人雖不能控制南京道,自己也照樣控制不了南京道,即便當地勢力,也沒有人能控制南京道。

如此一盤散沙,待到時機一到,金人再度南下,自然能輕易佔據得此咽喉之地。

當下童貫便開口道:“若果然如此,我等又當如何行事?”

趙良嗣便開口道:“金人一旦南下,我等萬不能退回宋境。當於易、涿二州佔據得一險地爲守。我等只需要佔據得燕地一角,則輸贏尚且言之過早,朝廷也必不至於強行詔令我等回兵。”

童貫想得一想,開口道:“只此二州卻無十分險要之地,又當如何是好?”

趙良嗣便壓低聲音道:“紫荊關!”

童貫聞言大喜,便開口道:“果然絕妙!”

絕妙在何處?

易、涿二州除了幾條河流外,再無可以抵擋北面兵馬的天險。

事實上,紫荊關也不是用來抵擋北面兵馬的關口。

這關口在易州西面,正爲太行八徑之一。連通易州同蔚州兩地,以地勢說來,正是東西走向,只能阻止敵軍由蔚州而東,亦或由易州而西。

只不過宋人若能守住紫荊關,好歹便算在易州踩上了一片腳趾甲。

更絕妙的是,蔚州的飛狐等地,正是折家軍把手!

而折家軍的戰力,不下種世道的西軍!

金人萬一前來攻打紫荊關,童貫就不信折家敢袖手旁觀!

第55章 再度招降第199章 遇襲第3章 敢問林牙志向若何?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272章 狡兔三窟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233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二)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93章 宋國反應第204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三)第276章 只又當如何擒拿得天祚帝?第336章 我詐(下)第139章 待到寶刀修復,朕自當再度用之第265章 糾纏第180章 舊計重施(一)第106章 圍殺第279章 郭藥師逃回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264章 只不知王郎有此趣味否?第235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四)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226章 詔命總知東路兵馬事蕭幹誅殺逆臣第93章 宋國反應第3章 敢問林牙志向若何?第153章 事急矣!第288章 內訌(三)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第111章 若是蕭嚴南下,學生自可信手破之第125章 傻鳥!上當了吧!第130章 設計第51章 以全故人之誼第102章 遼軍近況第153章 事急矣!第135章 种師道這貨,八成要被李綱給坑了第314章 反覆(上)第386章 鬼谷傳人第5章 此人好色,可以女色羈縻之第325章 羣英匯聚(四)第230章 死別(二)第59章 慕化旗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0章 爲宣帥效命,此乃下官份內之事第338章 擒酋(二)第249章 明志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293章 梟雄?第238章 弒君(二)第90章 破家還債第270章 我欲使你入山中爲盜!第177章 道、勢、術第176章 郭藥師求援第367章 末將知曉天祚帝下落!第237章 弒君(一)第20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四)第261章 征伐第70章 發動(四)第99章 豺狼南下(二)第350章 引動金人東來(下)古人稱呼採用的原則第112章 與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第280章 到得是哪個王八蛋下的黑手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347章 你不肯來,我便去請第382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五)第383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六)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127章 老子智計天下第一,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二世祖?第99章 豺狼南下(二)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258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三)第347章 你不肯來,我便去請第55章 再度招降第251章 蕭後的小動作(一)第310章 賣豬仔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第92章 顛倒黑白第386章 鬼谷傳人第320章 議事第20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368章 招供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89章 宋使上門第338章 擒酋(二)第73章 大勝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143章 稍稍有了歸宋之意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228章 誅殺逆臣耶律淳!第106章 圍殺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283章 對質(三)第314章 反覆(上)第258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三)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11章 只可用剛,不可用柔第246章 奪印(一)第190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