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

貞觀二年十月初一,在太極殿的朝會上李世民接見了高麗使者李思齊和扶桑使者犬上三田耜和藥師惠日兩人,當衆宣佈了大唐和高麗及扶桑的邦交問題,和高麗還有扶桑正是建立睦鄰友好關係,同時宣佈大唐答應了兩國提出的各種請求。隨即,李世民又宣佈了對李佑和陰妃的處罰,宣佈了對盛田理惠子和高延壽處罰決議。大家見李世民已經頒下了旨意,便沒有一個再出聲詢問,畢竟這涉及到皇家內部的問題,外人不好拆手。

但是,隨後李世民宣佈的一個任命讓衆臣大跌眼鏡,應該說是讓他們始料不及,那就是讓李恪統領河東道、河北道兩地數十州兵馬。雖然之前李恪就任幷州大都督的時候就已經有職權節制兩道兵馬,但那也只是節制,現在改爲統領,其性質完全不一樣。

只是,李恪本被他人誣陷囚禁在府中,又被委以重任查清了皇宮下毒案,促成了高麗和扶桑爲大唐繳納贖罪銀等有功於朝廷,因此,即便是有些人對李世民如此任命李恪有些不服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同時還有一個原因是,通過這次的查案李恪收穫了沒有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權的魏徵和大理寺少卿戴胄兩人的心,使得他自己在朝中的勢力變得了龐大了很多,讓很多也開始忌憚不已,不敢再向以前那樣明目張膽的敢於跟李恪作對。

朝會結束,李恪回到漢王府準備回太原的事宜,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的鐵桿心腹全都到了漢王府,包括最近剛剛歸順的魏徵和戴胄兩人。

聚義殿內高朋滿座,歡笑聲不絕於耳,除了坐在主位上李恪之外,有中書侍郎岑文本、秘書郎褚遂良、御史馬周、大理寺卿孫伏伽、長安縣令鄧同達及左翼、劉仁軌,再加上魏徵和戴胄兩人及李恪的三個結義兄弟,這些就是李恪在長安的全部心腹。

但是,看着眼前的這些大唐歷史上留名的精英們,李恪對自己眼前的這套班底心裡還是有些不滿意。通過皇宮下毒案,李恪深深的體會到了陰謀的作用,而眼前的諸人大多都是正直之人,都善於陽謀而不善於陰謀,這明顯就讓自己在對付敵人的時候手段方面略顯不足。自古爭儲之路艱辛異常,陰謀手段層出不窮,既需要正直有才的能臣,更需要耍陰謀手段的酷吏。因此,李恪在這個時候想到了武則天時的酷吏來俊臣,他自己也多些希望自己身邊能有這樣一個人。但不管怎麼說李恪心裡還是很高興,畢竟得到魏徵和戴胄這樣的人殊爲不易。自從封德彝致仕之後他在大唐中樞缺少了一個可以爲自己說話的人,現在有了魏徵歸順,他在這方面倒是不用發愁了,而且魏徵的才能的遠見也是他欣賞不已的。

衆人選擇今天來漢王府的目的是想李恪祝賀,畢竟李恪現在的權利之大比之當年的李靖,統帥河東河北兩道數十萬的兵馬,這絕對是當年李靖纔有的權利。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恪就要回太原了,衆人是特意來給他送別的,順便想商量一下他走後怎麼樣維護他在長安的利益。

因此,酒過三旬,菜過五味,李恪便將衆人請到了自己是書房,讓楊恩泡上茶,命令陳其加強了書房保衛工作,李恪這纔對衆人說道,“諸位,本王在長安城的日子已經落下帷幕,明天就要啓程前往太原府,今後本王在長安的一切事物就交給你們了。”

“殿下請放心,臣等一定竭盡全力做好每件事情!”岑文本作爲李恪黨的黨魁率先開口說道。

同時,魏徵也開口說道,“殿下放心去吧!朝中發生什麼大事的話臣一定會維護殿下利益,絕對不會讓他人得逞。”

“恩!”李恪點頭道,“那一切就拜託諸位了!”

岑文本是李恪黨的黨魁,他說的話衆人肯定會聽,而新歸順的魏徵跟岑文本的關係讓李恪很擔憂。但是現在看到魏徵保證說他會維護自己的利益,李恪心裡放心了不少。原來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他們兩人在這方面倒是沒有什麼想法,倒是自己多心了。

隨後,李恪又跟衆人分析了當今朝堂的政局,這才發現局勢對自己這一方的非常有利,因爲,李佑基本已經被剔除了大唐的權利圈中,而剩下的李泰和李承乾兩人的勢力均沒有得到什麼大的發展,這是因爲他們沒有取得發展自己勢力的機會,而李治歲數很小根本就威脅不到自己的位置。

但就是因爲政局對自己一方有利,李恪倒是想不出自己接下來究竟該怎麼辦。畢竟,現在的政局很平穩,李泰、李承乾和自己三方都相安無事,都在準備矇頭發展自己的勢力,而在這樣情況下大唐的國力也在慢慢的恢復,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敢打破這樣僵局第一個挑起爭端。

最終,還是魏徵給自己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儲備人才,他對李恪的建議是,現在李恪身邊有很多人才,但明顯是後備資源嚴重不足,這在今後在長達數十年之久的爭儲道路上人才的短缺將會是他最大的軟肋。

因此,他的建議是趁此機會大力培養和儲備後續人才爲自己所用,在人才方面要走到李泰和李承乾的前面。說道這裡,李恪倒是想到李泰在這方面做的就很好,他在府中置文學館,倒是招攬和吸納了不少人才。李恪心裡突然有了效法李泰的意思,畢竟現在的李泰還沒有開設文學館,他要是在李泰之前開文學館就等於絕了李泰的一條培養人才之路道路,而且自己還沒有什麼損失何樂而不爲呢?

想到這點,李恪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魏徵等人,而一心致力於學問方面魏徵、岑文本和褚遂良三人很贊同。然後衆人有商量一番,終於得到了一致的結果,那就是由魏徵、岑文本和褚遂良三人在長安爲李恪培養和儲備人才,而李恪自己在太原也要尋找和培養一部分人才位自己所用。

因爲李恪要離開長安,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長安。因此,在李恪的書房中衆人商量了很多問題,逐一將問題解決之後這才告辭離開。

第二天,李恪進宮跟李世民和楊妃告別之後便帶着李愔、柴哲威、李宗和尉遲俊還有他的三百鷹衛離開了長安城。在渭水邊爲李恪送別的人有不少,但魏徵和戴胄兩人在送別的隊伍中給外醒目。

朝中衆人都基本猜到了李恪和魏徵還有戴胄三人的關係。但是,讓大家猜測更多的是魏徵和戴胄兩人是怎麼投到李恪麾下的問題,李恪是用了什麼手段纔將兩人拉攏到了自己身邊,這是李恪離開長安城之後的第一個未解之謎。

第二個未解之謎就是李世民始終沒都沒有向衆臣公佈關於李恪、魏徵和大理寺協同審理的齊王李佑,陰妃和盛田理惠子等三人的卷宗及供詞。因此,朝中大臣,長安百姓和大唐學子都對三人的供詞很感興趣,都想知道李恪審理下毒案後的卷宗的內容。

至於,第三個未解之謎自然又追述到李恪在被公審之後覲見李世民,兩人在兩儀殿密談的內容,衆人一致認爲李恪第一平反冤情,得意洗脫罪名跟他這次進宮覲見李世民時兩人在兩儀殿談話的內容有很大的關係。

但不管怎麼說,李恪從被懷疑爲案子的主謀到最後被李世民任命爲主審,再到撥亂反正魏徵等人審理的結果,查出真正的元兇,然後又在李佑和陰妃的判決上體現出了他的仁愛之心,這讓他在長安百中收穫了不少聲譽的同時又得到了一個神斷的稱號,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第535章 殿下哥哥第2章 初到大唐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663章 發現了東吐信使第128章 自薦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94章 蘇定方入主千牛衛第594章 情真意切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第144章 營救第668章 大王,殿下想請你回去第691章 北王的意第525章 唐幣第416章 辯機死了第602章 黃雀在後第368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466章 叔舅的秘密第163章 驚天!驚天的秘聞啊!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393章 雲妹妹又漂亮了啊第419章 腹黑的典型第420章 孫貳朗的煩惱第327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四)第373章 真正的決戰(八)第161章 長安城的基佬基地第534章 太子小也,當圖霸天下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158章 四個人的談話第80章 贗品橫行第311章 收穫第78章 皇子們的心理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124章 被動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463章 那就給他走三步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442章 又是賭注第102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110章 宿州急報第176章 兩翁之意不在宴會第131章 殺第642章 亞澤的戰爭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651章 祿東贊必敗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316章 朝堂上的戰爭第282章 李靖也有想法第695章 戰鬥第613章 城門關閉了,明天再來吧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58章 大唐豪門第83章 三百護衛第250章 偷聽者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566章 第一戰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687章 坍塌的城防第649章 修幾條大路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208章 戰鬥力不到五成的渣第196章 鬥將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238章 進宮覲見第676章 本王該怎麼辦第463章 那就給他走三步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8章 就你還當流氓第635章 攻克墨悅第603章 陌刀兵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279章 北伐第241章 大家都在動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652章 祿東贊死了第448章 藥王,你就出山吧!第572章 鬼面騎一戰的傳說第479章 嗜血的七殺第588章 反擊,這就是反擊第300章 十萬雄兵第416章 辯機死了第4章 歷史的反思第368章 真正的決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