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廣州亂局

看完賣的賬冊,又有主事推過來一摞賬冊,卻是買的記錄。

番商們自然不會空着船過來。大食也是物產豐富之國,自然也有許多大唐所沒有的東西。

他們賣到大唐來的東西,大多是香料、象牙、寶石等,不過,其中的大頭,卻是金銀。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一直到清代中期,中國便開始成爲一塊吸納金銀的海綿,成爲了吞噬銀子的無底洞,一刻不停地、源源不斷地吸納巨量銀兩。

這就是絲綢之路,其本質,就是全世界的勞動人民,從地底辛辛苦苦地挖出金銀,然後在辛辛苦苦地運到中國,再換成絲綢、瓷器和茶葉,再辛辛苦苦地運回去。

如此以往,長達千年!

以至於,中國這個本來不盛產金銀的國度,因爲金銀的大量流入,到了明清時期,開始將銀子當作了貨幣!

其中,便有大食商人的一份不可磨滅的功勞!

一直到了清末,這種情況才急劇逆轉,尤其我大清的最後幾十年裡,每過個幾年,就賠出去幾千萬兩、上億兩,一次就能把好幾代人,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銀子,當水潑了出去。

當然,秀兒自然是想不到這千年之後,崽賣爺田的事。

她一頁一頁地翻過賬冊上的記載,盤算着,這批財貨,倒手賣出去,又能創造多大的效益。

她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顯然是對這一出一入的收穫的喜悅。

見她開心了,一衆主事,才心裡稍稍安心下來:

在厲害老闆手下當差,大概都是這感覺吧。

此前採兒當家的時候是這樣,現在換了個秀兒,也是如此!

只是,秀兒在屯門賺錢賺得心花怒放,廣州城內,盧琚卻有些焦急了……

譚宏玘到達廣州城外後,盧琚便跟他說好了,要一起合作,各取所需。

當時,譚宏玘答應得好好的。當即就準備要拔營回端州。

可不知怎麼,又停下來了。說是,再等等。

現在,時間過了十多天了,這譚宏玘回端州的事,竟然沒有了下文。

派人去聯絡他,他也只道,時候未到。

昨日,盧琚只得再派人去尋譚宏玘,問譚宏玘到底想要什麼!

結果,譚宏玘竟然說,劉使君往日待他甚厚,他想進城來拜祭一番。

拜祭個鬼!他剛到廣州的時候,沒說要拜祭,現在過了十多天了,倒是想起來要拜祭了?

盧琚也不客氣,便讓他隻身素服進城,且看他敢不敢!

果然,譚宏玘回話道,麾下衆將士也要進城祭拜。

這叫什麼拜祭?他孃的,這譚宏玘是想借着機會,來跟自己爭廣州來了!

平素,也沒覺着他有這麼大的志向啊!到底是聽了什麼人的指使?

他想了一陣,突然想起一個人來,他將馬明叫過來:“你可知,王掌櫃還要多久才能回廣州?”

馬明搖了搖頭道:“屬下只知道王總管跟朱子厚起了衝突,現在將朱子厚趕走了,卻沒有攻佔寶安,也沒有動吳勇,只是在屯門修倉庫、寨子,在跟一衆番商做生意!”

“這個時候了,還做什麼生意!這王掌櫃怎麼這般不知輕重!”盧琚敲着案几道,“你速速派人將蘇文合叫來,跟他說明廣州現在的局面,讓他趕緊派人去找王掌櫃,問一個策略!”

“喏!”馬明應道,不過,他略一遲疑,還是建言道,“這商賈,終究還是不太可靠……”

“某知道!”盧琚鬱悶地搖了搖頭,“可這商賈只爲求財,卻總比謀圖某城池之人靠得住!”

馬明想想,確實也是這麼回事,也不再多說,領命去找蘇文合。

蘇文合一聽,自然也是連忙應承下來,派了人手,出城傳訊。

事實上,合作社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傳遞消息出廣州城,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只是秀兒拿到消息時,也已經是第二日了。

拆開密封的火漆,裡面的一封明信,寫的是一些合作社鋪面上的一些糾紛的處理請求,暗信,則夾在信封的夾層裡。

她將密信取出來,交給文書,翻譯成明文,纔是蘇文合的真正的信件。

當然,蘇文合傳遞過來的消息不會只是盧琚的求援信息,還有他對廣州局面的總結和分析。

目前,廣州四面都是外地過來的亂兵,近的,有從番禺過來的;遠的,有從韶州和潮州過來的。

最大一支,是譚宏玘的端州兵,達到了一萬五千多。

其次,便是從循州過來的段如志,他手下的兵馬也有一萬出頭。其餘的,七八千的、四五千的,不一而足。

經過最初的混戰之後,這些丘八發現這麼打下去,對誰都沒好處,邊各自挑了塊地方,紮下了營盤。

隱隱地,竟然有要聯合的趨勢。這又是爲何?

跟盧琚縮在廣州城內當烏龜的做法不同,楊波軍散在廣州周邊的散兵,一直都在觀察、收集情報。

他們發現,這些軍漢的聯合,並非自發的,而是有一個幕後的推手。

這個人,便是封州刺史之子:劉隱!

看到這個名字,秀兒不禁一身暗罵:又是這個傢伙!

拿着阿郎的錢,發展自己地盤不說,現在水混了,他就跳出來想渾水摸魚了!

不用說,勸譚宏玘跟盧琚爭廣州的,定然這傢伙!

而且,譚宏玘奪不奪得的下廣州,他是受益者!

若是譚宏玘奪了廣州,他作爲有功之臣,自然是要分一杯羹。

即便譚宏玘空忙一場,可折損了譚宏玘和盧琚二者的實力,對他的發展也都是有好處!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楊波軍想做漁翁,卻不想劉隱也有此意!

只是,現在將着傢伙揪過來罵一通也是於事無補!得趕緊想個辦法才行……

秀兒沉思了一陣,一個計策冒上心頭,她叫來文書,一邊口述,再讓他轉成密文後,轉回給蘇文合。

蘇文合將密文翻譯後,纔將上面的辦法,陳述給馬明,再轉告盧琚。

盧琚一聽,嘿嘿地笑了笑,便命人去譚宏玘營中傳話。

傳話之人到了譚宏玘營中,求見譚宏玘。

見了面,譚宏玘懶洋洋地問道:“你們將軍,何時讓某等進城拜祭使君啊?”

那信使不敢多話只能答道:“奴不知留後的安排……”

“那你來做什麼?”譚宏玘佯怒道!

“留後是讓奴過來給將軍帶一句話。”那信使躬身道。

“說吧!”譚宏玘得意洋洋地首肯道。

“留後說,將軍若是無意端州刺史之職,那端州便送與合作社的王掌櫃了。希望將軍日後不要後悔!”

聽到這話,譚宏玘一把從座位上跳了起來:“胡說!那姓王的,不過是一商賈耳,哪來的兵馬?”一時間又驚又疑。

那信使便將盧琚的原話相告:“王掌櫃自然是沒有兵馬,不過,總有,有兵馬之人……”

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六章 深夜傳信第九十九章 漫天要價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三十九章 參軍徐武第四十三章 張武寧放炮(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祚斷喪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二十章 工程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四章 好戲一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一百九十七章 兵指梁州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庭僞詔第一百零七章 錢鏐往事第六十一章 虔州盧氏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處尋寶第八章 內奸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六十章 密謀貢品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更)第六章 深夜傳信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八十一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六十六章 海貿世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二十章 海闊天空(第三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三十一章 儋州賽歌(第三更)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七十五章 文題武鬥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白馬濁流第八十六章 開門迎敵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三章 酒肆偶遇(第二更)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四十章 人主氣度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密議第四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更)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四十二章 杜二買鐵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合兵第九十五章 非我族類第四十六章 隴西郡王(第四更)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