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楊雪梅帶來的政策

本來說好的公路擴建項目,按照計劃在國慶節以後就會開工的,只是等康柳生完孩子以後,擴建工作居然還沒有一點動靜。

其實村村通的擴建工作,從兩三年以前就開始動工了。當時搞村村通的時候,縣裡的資金比較緊張,全縣比較偏遠一些的山村,最早修的都是3米5寬的那一種。

聽說前兩年縣裡從國家跑下來一筆很大的專項資金,就是用於農村的公路擴建的,兩年時間下來,全縣的不少村子,早就完成了公路的擴建工作,用上了四五米寬的新得到公路。

本來擴建工作要輪到吳飛他們村裡的這一條公路,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呢,說不定哪一天那一筆錢用完了,到時候擴建的事情黃了都說不清楚。

不過楊雪梅這個駐村幹部的到來,可以說是加速了龍山村這一條公路的改造進程。

只是當楊雪梅回村以後,公路擴建的工作並沒有馬上開展,一直等到康柳從醫院回來,也沒有聽到一點要動工的風。

這天吃晚飯的時候,吳飛問一大早出門,到了快要吃晚飯的時候纔回來的楊雪梅:“楊姐,不是說等放完國慶節假期以後,就開始動工擴建公路的嗎?怎麼現在都過去好幾天了,還沒有看到動靜呢,是不是事情出現了什麼變故?”

“修路的資金已經批下來了,只是修路的工程隊還沒有決定下來。只要把工程隊定下來了,那就馬上可以動工了。”楊雪梅第一個放下碗,再一次成爲一桌人裡面最先吃完的一個。

“雖然我來到村裡的時間不長,不過我發現我們村子裡面種出來的蔬菜和水果,比起外面的蔬菜水果在品質方面要好上不少。特別是越靠近水庫種的東西,不僅長勢特別好,就連味道也要好上很多。”

楊雪梅對吳邦說道:“吳叔,我打算幫村裡申請一筆資金,專門用於扶植村裡的村民發展大棚蔬菜的種植。村裡現在種菜的人雖然不少,可是除了你家和少數幾戶以外,其他的村民種植的規模都特別小,而且大家都是種的露天蔬菜,經濟效益並不是很高,所以我打算鼓勵大家開展大棚蔬菜的種植,你看怎麼樣?”

“這個問題以前鎮裡的幹部也說過,大家也有建蔬菜大棚的想法,而且村裡對於大家建大棚的計劃也有過初步的統計,只普遍想建的大棚都不是很大。而且你應該也發現了我們村裡的地形,並不是很適合大規模的修建大型的蔬菜大棚,小型的倒還是能建不少的。”

吳飛他們村裡的地形,幾乎都是以前在山坡上面開荒出來的梯田形狀的莊稼地,形狀並不是很規則,而且寬度也不是很大,成塊的大面積耕地並不是很多,要是修建大棚的話,很多的邊邊角角就浪費掉了。

不過對於大家來說,這些邊邊角角也都是可以利用上的,各種瓜果都可以種上,大家不想大規模的修建大棚,主要還是大棚的造價對於大家來說有點高了。

一畝面積的大棚,按照吳飛修建的那種來算,一個平方就要18塊錢,一畝大棚的造價將近要一萬2千塊錢,就算是可以報銷25%,一畝地的大棚也要9000塊,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一畝地的大棚起碼要一萬塊以上。

對於現在村裡這些種菜的人來說,一萬塊錢的開支確實是大了一點。雖然大家不會連一萬塊錢都掏不出來,可是他們種菜本來就是隨便種種的,價錢好能多賣一點錢,大家自然是樂意的很,畢竟誰也不會嫌棄錢多。

要是價錢不好的話,或者萬一賣不出去,對於他們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大的損失,最多也就浪費掉一點買種子的錢和一些農藥化肥的錢,再加上自己種菜花的功夫。

不過因爲規模不大的原因,就算是有損失也大不到哪裡去,所以大家就算是虧了,最多也就是嘆息一聲,轉身就回家帶孫子孫女去了。

畢竟現在很多留在村裡的人,最大的任務就是幫在外面打工的子女,在家裡照顧好他們留在家裡的小孩子。

要是讓他們一下子掏幾千上萬塊錢出來修大棚種蔬菜,對於他們的壓力就不是平時隨便種一點菜可以比的了。畢竟投入有那麼大,壓力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前一段時間村裡說建大棚的事情的時候,雖然動心的人很多,畢竟有吳飛家這個榜樣在那裡擺着呢。

可是就算是這樣,大家動心歸動心,要他們真的掏錢出來修大棚的時候,大家就有點猶豫不決了,大部分人都抱着建一個小一點的大棚,就算是賺不到什麼錢,最起碼虧進去也不會很多。

農村人就是這樣,因爲賺錢不容易,所以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這件事情萬一沒有做好,產生的損失自己能不能承受的起。

“這次我回去過節,也找人瞭解了一下建大棚的成本和補貼的事情,我們地區的政策是按照大棚建成以後得成本報銷25%。不過縣裡對於發展成爲蔬菜種植基地的村子,在資金方面有另外的支持。就是修建大棚,也能夠多拿一筆補貼,數目和修建大棚的補貼差不多。

這樣一來,就是相當於花以前一半的錢就可以修建起一個大棚了。而且縣裡和鎮裡都會組織專家,來給大家培訓先進的種植經驗,也會給大家尋找合適的銷售渠道。”

對於楊雪梅說的銷售渠道和專家培訓的事情,吳飛並不怎麼關心。現在村裡的蔬菜差不多是出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專家培訓的事情,吳飛絕對並不適合自己村裡面那些種菜的人。

要知道現在留在村裡的還在種菜的人,大部分的年紀都在50歲以上,而且很多人讀的書並不多,要他們按照專家說的方法去種菜,還不如靠他們幾十年摸索出來的經驗靠譜一點。

而且現在很多的專家也不是那麼靠譜的,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可是不一定就適合吳飛他們村裡。現在村裡種菜都是自發性的行爲,種什麼東西全部都是看各家自己的意願,所以也說不上有什麼規劃之類的東西。

不過村裡現在種菜的,吳飛家佔的面積就要佔整個種菜面積的一半,所以也說不上大家跟風種一種東西,反而大家都會選擇一些別人家沒有種的東西去種。

所以現在村子裡面的蔬菜品種是各種各樣的都有,只是單一品種的產量並不是很大,當然了,吳飛家裡種的除外。吳飛地裡種的菜,現在種植面積最小的蔬菜,也是從五畝起步,大部分的直接就是十畝十畝的種。

第五百七十七章 曬辣椒幹第二百一十三章 爆米花第一百九十七章 草繩第六百八十章 米粉丸子和石磨第六百五十八章 籤合同第四十四章 撈魚(3)第五百六十章 西瓜增甜劑第六百九十九章 建酒廠第二百六十八章 乾貨樅樹菇第六百八十五章 合作社成立第六百零六章 開獎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名的勇氣第五百一十三章 農場種花第一百五十五章 偷魚第四百三十四章 辛苦錢第二百四十二章 小雞崽第四百八十章 吳清友的想法第六百五十八章 籤合同第一百九十六 葡萄苗第二百二十三章 去吃火鍋第一百四十四章 摘桔子(1)第一百三十九章 閒話喝酒第一百二十六章 種草莓(3)(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拜新年第四百五十九章 飯店歇業第五百九十九章 手紅的冒火第七十六章 農用拖拉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做魚乾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拱棚第三百四十五章 視力好還是有用的第五百零四章 草莓熟了(3)第三百六十四章 哪裡都可以還價第三百零七章 簽訂合同(1)第六百零二章 選門面第六十八章 我也喜歡你第四百九十四章 解釋第三百三十一章 商量訂婚第六十章 康柳又來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進貨的菜販第一百五十一章 打板慄第五百三十二章 吳飛的想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買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品味第二百零三章 大家都來栽葡萄第二百七十九章 看望老師第二百九十五章 冬放魚苗長三分第一百七十五章 女人的衣服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補的甲魚第二百二十二章 彩電相親第四百八十八章 過年(2)第三百九十章 難產的雞棚第三百四十章 購物廣場和爛尾樓第二百七十二章 入學條件第五百二十七章 賣花第八十章 大富豪買魚(2)第四百四十章 簡單的關係第六百二十九章 難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抓魚(3)第四百三十章 不一樣的行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古董傢俱第四百二十一章 康柳家的親戚(1)第六百六十五章 無聊的夜生活第七百零章 美酒出窯第五百四十九章 古董傢俱第四百六十章 飯店歇業(2)第四百二十章 人情往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同樣的夢境第五百三十七章 囤花囤菜第三章 知足常樂第五百零二章 草莓熟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老爺爺的鬍鬚第七十三章 果樹苗(1)第二百三十六章 機會第二章 暈倒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校的花園第一百零一章 火氣重第六百八十九章 拜晚年第四百九十五章 神奇的工具第二百四十三章 男人的鬍子第九十章 大棚 (2)第五百二十九章 育苗的利潤第六百二十二章 水庫還是游泳池第四百七十八章 送年禮第三百零一章 買魚苗 (2)第三百二十八章 飯店利潤第五百七十三章 大受歡迎的西瓜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夢第六百六十八章 樓梅的旅行日記第五百二十九章 育苗的利潤第二百零三章 大家都來栽葡萄第七章 神奇空間(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家都想去賣菜第六百五十九章 客棧開業(1)第五章 四合院第六百七十一章 小鐘的旅行計劃第一百零二章 其實我是野生的第五百三十一章 劉秀娟的經歷第五百章 金幣大禮包第六百四十一章 楊雪梅帶來的政策第二百三十五章 雞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