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醫院

明珠把東西領回來後,胡氏很是厭惡,堅決不讓女兒要。要知道自從知道內情後,胡氏在這個世界上最恨的人已經不是孫氏和徐志傑了,是徐母。當然不會讓女兒要徐母的東西了,她現在又不缺這個錢,還沒把這些個東西看在眼裡。

明珠卻說,這個東西要交給父親。胡氏一想也有道理,這個東西最應該徐志傑繼承。於是在又一次明珠去看望徐志傑的時候,把這個事情和徐志傑說了。

徐志傑聽說了母親的事情後,大哭了一場,雖然他恨母親,但是畢竟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啊。

明珠又再一次提到財產的事情,徐志傑沉吟一下說:“你把東西變賣了吧。得到的銀錢,給你祖母買一個好棺材,找個人花點錢把你祖母的靈柩送回老家和你祖父合葬了。這些你一個姑娘家不用親自出面辦,派個下人就行了。剩下的錢就捐贈出去吧,也算是給我給你祖母積點德,我不用說了,自從坐牢之後,我纔想到,以前有多少人,因爲我貪心死在牢裡,現在我這樣是應得的報應,你就當是幫我還一點吧。對了,你母親不是一直在給老百姓看病,施藥嗎?就買上藥,施給老百姓吧。”

明珠只好遵從了。回去後,就派出自己府裡的管家給祖母弄了個好棺材,有辦了個法事,靈柩送回了老家,舉行了個儀式和祖父合葬了。明珠把剩下的錢,還有變賣東西得的錢都買上藥材了。明珠這一下子發現了兩件事情,一是,祖母的私房還真是不少呢,辦完祖母的後事後,加上變賣東西的錢足還剩下五千兩左右呢。可恨,祖母那個時候這麼有錢。卻沒想着去監獄中看望兒子,真是讓明珠更加恨死去的祖母了。

第二點是,明珠拿着錢去買藥材的時候去了德慶的市場。發現市場裡真是什麼都有啊,都是那些來陳家買技術的商人們帶來的。東北的。西北的,南方的草藥這裡都能買到,明珠這下子覺得很是方便,一下子買了很多,把五千兩銀子都買光了。

這下子胡氏可是高興了。她一直都愁給百姓施藥不夠多,奈何自己財力有限,只能盡力而爲。這下子得了這麼多藥材可是高興壞了,她雖然非常恨徐母,但是卻不恨藥材。這個事情也給白氏和文蕙提了個醒。

這天白氏和明珠,陳文蕙還有胡氏坐在一起喝茶。胡氏又提起了這批藥材,一說到藥材胡氏就高興說:“其實,我一直都在發愁藥材的事情。因爲第一,我自己的財力有限,除了自己家裡用的錢。還有孝敬父母的錢,還有留給明珠的錢以外我的錢都投入到藥材上面去了,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啊。後來,文蕙教給我的主意,讓我開了藥鋪。這樣可以給富人治病,拿給富人治病的錢貼補到藥材上去。這樣我才慢慢的不用自己貼錢啊,就是藥鋪不賺錢而已。但是錢的事情解決了,藥材上面又難住了。我們這裡很難買到東北,西北,南方的藥材,現在這個問題也解決了,因爲德慶市場上居然有這麼多種類齊全的藥材。而且,這回,徐志傑良心發現,把錢都捐給了藥鋪,這下子兩方面的事情都解決了,我真是高興啊。”

白氏和文蕙看着胡氏這個樣子也笑起來了。文蕙心裡想着,這個胡姨真是入了魔了。

白氏想想說:“其實現在德慶城的窮苦人家,看不起病的人少多了。現在德慶城多了許多工坊,酒樓,客棧之類的招人也多了,所以,德慶城裡只要是能幹活的一般都能看得起病,但是我聽陳材管家說,鄉下很多地方,百姓很窮,大多看不起病。”

胡氏說:“是啊,我聽那些病人們閒聊的時候也是這麼說。說起來這個都是陳大人治理的好啊。我也時常想怎麼給鄉下的人看病,只是我現在徒弟還沒有培養出來,要不讓徒弟們去,或者是徒弟們幫我看着藥鋪,我自己就能抽開身去鄉下了。”

文蕙想了想說:“其實這個事情,胡姨沒有回來的時候我就想過了,我有個想法。”

胡氏和白氏,明珠都問文蕙什麼辦法。文蕙說:“其實,胡姨在德慶是搶了德慶大夫的飯碗的。胡姨以前只是給災民看病,給窮人看病,這個那些大夫們還無所謂,因爲這一類人,本來他們也不打算給他們看病。但是後來,胡姨又給那些富戶們看病,這樣肯定那些大夫們就不高興了。但是一來,他們沒有胡姨的醫術高明,二來,胡姨身上是有官職的,是七品的淑人,還有,胡姨的父親是當朝二品大員,好友又是母親,可是本城知府的夫人,所以他們也只能幹妒忌了,但是心裡肯定還恨着胡姨的。”

這一點胡氏也知道,聽了就說:“這個我是知道的,我以前缺了哪一味藥材,向同行們借,他們都不肯。”

白氏說:“哼,姐姐別放在心上,不招人妒是蠢材,我們不怕這些人。”

文蕙卻說:“怕我們倒是不怕這些人,但是有個方法可以和他們交好,多個朋友總比多個仇人要好。”

胡氏忙問怎麼做,文蕙說:“我想讓胡姨開一家醫院。”

“醫院?”

這下子,白氏,胡氏,明珠一齊問道。

文蕙點點頭說:“是啊,我想讓胡姨開一家醫院,把德慶城的大夫們召集到一起給大家治病,當然,不是全德慶城的所有大夫,是指那些還不能達到養家餬口,又心地善良的大夫。那些有錢,病人多的大夫,我們就不用管他們。那些剛剛出師,或者因爲這樣那樣原因的不能養家餬口的大夫,胡姨可以把他們招來,每個月發給他們優厚的月錢,一起給病人看病。輪班看病,一班看病,一班跟着胡姨學醫術,這樣一邊實踐,一邊學習,學的快,胡姨也就有了幫手。當然,看病得的錢都歸醫院,醫院用這些錢給醫生們發月錢,買藥材。另外醫院的收入不只是來自給病人看病的錢,還可以請富戶官員們捐錢,也可以直接是病人捐錢,我們不強迫人家捐錢,但是,有想幫助人的,想積德的,也有個機會了。就像是明珠的父親這次這樣。”

白氏忙說:“其實,之前,我就想說,我認識的人裡面,比如說藍家夫人,王家的夫人,太夫人,還有很多夫人姑娘們,都是心地善良,家道殷實的,都想做好事,積德,苦於沒有門路,我之前也想幫助你的藥鋪來着,只是怕你多心,正想跟你說說這個事情的。”

文蕙說:“看,一方面,有錢的人沒地方捐錢,一方面,胡姨還在缺錢買藥,要是有個醫院,就都解決了。這樣人手有了,胡姨就可以帶着人,去鄉下給人看病了。”

胡氏聽了很激動,明珠想想說:“母親,就這麼辦吧。我幫你打理,還有義母幫忙呢。”

胡氏感動的握住女兒的手,說實在的,讓胡氏看病可以,管理可就是不行了,女兒在管理上還是很有天賦的,女兒這麼支持她,真是讓她很高興。

白氏說:“這個醫院,我看就開始辦吧。我先捐五千兩銀子,既然是醫院可不能只是你那個小藥鋪了,得在德慶找一個大一點的地方,有房子院子最好,沒有的話,我們就買地蓋,五千兩銀子我想也夠了。”

胡氏很高興,忙說:“謝謝妹妹。”

文蕙說:“母親,找地方這件事情,我看還是交給陳材管家吧,胡姨哪裡懂這個,對了,前一段,我看胡姨的管家現在歷練的也可以了,不如讓兩個管家一齊去,保管又快又好,我也要捐出一百兩銀子。這個可是我的私房錢。”

胡氏哭笑不得:“你一個小孩子還捐什麼錢啊?你出出主意就好了。再說了,你一個小孩子家家的,哪裡有錢?”

文蕙不服氣說:“我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父母給的,我又花不着錢,可是我每個月有月錢,逢年過節,過生日,母親還給我錢的。”

白氏卻很高興,說:“別弗了孩子的一片心意,再說也不是給姐姐您的,是給那些需要錢看病的窮人們的,這個是積德,孩子讓她養成積德行善的習慣,是好事。”

胡氏這纔沒有推遲了。

白氏和胡氏都是行動派,很快就開始建設醫院了。這個事情讓陳遠恆知道了,陳遠恆大加讚賞,全力支持。從官府的財產裡面撥出來一個大宅院,給了胡氏,當然,後來陳遠恆向京城報備了,京城現在到處是想巴結陳貴妃的官員,當然就同意了。

這樣一來,醫院的地方就有了。陳遠恆又召集德慶的大夫們,說明這個醫院的好處,這樣很多大夫要求應聘去醫院,畢竟官方出門,比胡氏出面好多了。當然這些大夫都是年輕的,病人少的大夫,年紀大,富有的,病人多的大夫對此呲之以鼻。

胡氏纔不管這些,她一個七品淑人,又是二品大員的女兒,有必要和社會低層的大夫們置氣嗎?胡氏只是高興,這樣一來,醫院的地方有了,人手有了,立刻就可以開張了。

開業那天,陳遠恆帶着全德慶的官員都去了,這一下子醫院的名聲打響了,病人多了,捐款的富人也多了,陳家可是帶頭捐了五千兩的,連陳知府的小女兒還不到十歲,也捐了一百兩,這些富戶們,能不爭着捐嗎?一下子醫院就籌集到了兩萬兩捐款,這下子,胡氏眉開眼笑。

ps:

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票。

第一百二十五 棉貸

其實,陳遠恆最近很忙。因爲春耕的時候到了,陳遠恆和藍尚翰忙着推廣新作物。去年藍家種了一千多畝的棉花,所以有了足夠的種子,今年藍家所有的田都種上了棉花,但是僅僅只有藍家一家是不夠的,陳遠恆就幫助藍尚翰推廣棉花種植。

這個工作倒是很好進行,因爲棉被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了,棉被已經賣出幾年了,所有,百姓們雖然沒有用過棉被,但是聽說過這個,知道這個是富戶官員們最近幾年最流行的被子,很貴的,現在知道可以免費發放種子給他們種,這樣等秋天收穫了,自己家裡也能用上棉被了,都很樂意的接受了。所以,藍家的種子一下子都送出去了,藍尚翰高興的很,彷彿看到秋天時候大量棉花上市,他的棉紡織業就可以開始了。

僅僅是棉花得到推廣陳遠恆還不怎麼滿意,陳遠恆其實更想推廣番薯。這個可是好東西啊,比棉花要好,因爲棉花不能吃啊,這個又好種,產量又高,很好吃,很檔餓,這個要是推廣開了,估計整個德慶府都沒有捱餓的百姓了,這個是多麼高的成就啊,這個事情歷朝歷代的皇帝官員們都在做,但是沒有一個成功的,現在這個番薯讓陳遠恆看到了希望,所以,他動用了最大的力量推廣種植番薯,給了許多優惠,比如說免費給番薯種子,就是番薯。還有免費教導百姓如何種植。即使這樣,相應的百姓也不多。沒有辦法,陳遠恆又拿出了殺手鐗,凡是種植番薯的減一半的田賦。當然陳遠恆沒有減賦的權利,這個是上報到京城戶部的。

還是朝裡有人好做官啊,前一段時間的醫院,這一段時間的減田賦。都是要京城批的,這要是擱在以前,等批下來。黃花菜都涼了,當然還有很大可能不批。畢竟這些京城的大老爺們纔不管你江南一個小地方百姓的醫療和口糧問題呢。但是現在不一樣啊,陳家正如日中天,陳貴妃地位直逼皇后,陳遠恆本人又多次被皇帝親口表揚,京城的官兒都太會看風向了,正想着巴結認識陳家的人呢,現在這陳遠恆的請求一到京城。立刻就批准了,還加急給送來德慶。

這樣一來陳遠恆的推廣工作順利的進行了,番薯推完後,他又推了玉米。這個也是好東西。好種,不怎麼挑地,高產,還很好吃,最主要的是玉米的秸稈可以用來當飼料。玉米芯可以留着當柴禾燒,可以說是渾身是寶啊。有了前面兩種作物的推廣經驗,這個玉米推廣也很快就完成了。

這下子,忙碌了很久的陳遠恆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這個時候已經是春三月了。想起文蕙早就說過要去看桃花的,陳遠恆就帶着一家人來到安城李家溝的田莊上去。

去了之後。陳遠恆大呼沒白來啊。這個時候桃李花兒都開了,漫山遍野的都是花樹,而且規模比之前更大,因爲除了陳家種了花樹,周邊山上都跟着學,種了果樹,這個時候都開花了,真是燦若雲霞啊,陳家之前在這裡修了幾座亭子,只見紅雲,白雲之中閃現幾座造型別致的亭子,直讓人覺得是進了仙境了。

陳遠恆和妻女兒子們一起在莊子上盤恆了三天,就依依不捨的回去了。德慶那裡還有一堆事情等着他呢。雖然春耕結束了,但是之前接受文蕙的建議要在德慶舉行交易會,時間就定在五月初十,算來還有一個多月,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陳氏二兄弟也跟着回去了,他們要去給陳遠恆幫忙。

白氏和文蕙沒有走,文蕙等陳遠恆和陳氏二兄弟走了後,幫她的朋友們都請到了田莊上,一起賞花。算來這幫小姑娘們雖然經常聚會,但是很難聚這麼齊了。因爲她們現在分成了兩批,一批在德慶城,一批在安城,見面的機會自然少了,再加上年齡漸漸大了,以後就要定親,出嫁了,所以加倍珍惜這次聚會的機會。

這幫小姑娘們直聚了三天,才依依不捨的離開。等白氏帶着文蕙,明珠回到德慶後,就吩咐紫玉,幫莊子,花山開放,允許別人也上山遊玩。這下子可是造福那些文人墨客了,都蜂擁而去,畢竟之前李家溝花山的名聲就已經很響了,現在去看了一下,都直呼不虛此行,並且寫下了大量的詩篇,這下子李家溝花山的名聲更響了,連臨近省份的文人都知道了,都往這裡趕,要來一睹真容。

這回李家溝周邊的百姓們生意好了。他們提前就從銀行貸了款,開了小食鋪子,酒鋪,客棧等,這回賺的盆滿鉢滿。

這些陳家人都沒有理會,因爲她們最近都很忙,陳遠恆和陳氏二兄弟忙着籌備交易會的事情,白氏和文蕙則是給胡氏幫忙弄醫院的事情。

陳家人在繁忙着,省城的徐家人也在忙着,徐繼祖現在比之前父親當縣令的時候應酬還多,因爲他現在可是刺史的小舅子,巴結他,求他辦事的人多的很,因爲刺史嚴松柏多次在不同場合,很親切的帶着小舅子徐繼祖,這下子大家還不明白嗎?這個徐繼祖就是嚴松柏的最親近的人了,很多事情,嚴松柏不好出面的,都是徐繼祖在做。

嚴松柏對徐繼祖也很滿意。首先,寶珠居然懷孕了,這個事情讓嚴松柏恨高興,他今年已經五十多了,還能老來得子,自然高興了,其實他在京城的原配早就給他生了幾個兒子了,兒子都已經結親又生子了,早就報了孫子的嚴松柏對於老來得子還是很興奮。想到這裡嚴松柏有些奇怪,爲什麼徐志傑那個笨蛋生的兩個女兒都這麼容易受孕呢?先前珍珠就曾經懷過孕,那一次他也是很高興,可惜,後來胎沒有保住,所以,在得知寶珠懷孕後,嚴松柏恨緊張,爲了給寶珠保胎,特意給孫氏買了宅子,把寶珠遷到宅子裡,由孫氏親自照顧。

當然,珍珠還留着宅子裡,嚴松柏現在對於珍珠很是寵幸,達到獨寵專房的地步,一方面是因爲珍珠確實很年輕,漂亮,一方面是嚴松柏期待着珍珠也能懷孕。

爲了讓珍珠和寶珠滿意,嚴松柏特意提拔徐繼祖,讓徐繼祖爲他在外面辦事。沒想到,徐繼祖倒是給他一個驚喜,每個事情都辦得服服帖帖的,他讓徐繼祖敲咋人家銀兩或東西,徐繼祖每次都能辦的妥妥帖帖,還不留後患,這一點讓嚴松柏大家滿意,直呼徐繼祖是他的左膀右臂。

寶珠現在日子過的很舒適,住在自己的宅子裡面,由親生母親照料着,不用擔心那些後院勾心鬥角的事情,姐姐又很聰明的把嚴松柏勾在手心裡,哥哥很受重視,刺史嚴松柏給寶珠的財物越來越多,當然哥哥也賺了許多回來。所以,寶珠現在的生活是富足舒適的。

孫氏也很高興,現在她當家做主,不用看丈夫的臉色,不用看婆婆的臉色,隨心所欲,手裡的銀子又越來越多,想起來都沒有不舒心的事情。至於還在大牢裡的夫君,孫氏一點都沒有想過,自己家裡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幹嘛想那個沒有任何前途的人呢?

他們都不知道,明珠現在每個月都來青陽城看望徐志傑。算來,徐家人每個月都呆在同一個城市,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面。當然就算是路上遇到,也是當做沒有看見。

這樣的日子過的很快,轉眼就要到五月了,天氣也熱起來,寶珠的肚子大了,等秋天的時候就能生了。

這幾天寶珠想吃桃子,可是桃子現在還沒有熟,孫氏也沒有辦法,寶珠就開始發脾氣,孫氏耐心的哄着。

寶珠陰沉着臉說:“哼,如今這富貴榮華的生活都是我賺的,不就是想吃個桃子嗎?怎麼就弄不來呢?”

孫氏苦笑着:“我的好姑奶奶啊,你想想,這是什麼時候,哪裡有桃子賣啊,等桃子下來了,憑你要吃多少,都給你買來。”

寶珠還是不高興。孫氏忙岔開話題說:“前幾日,刺史大人才帶着大夫來看望你,那個大夫可是說你這一胎懷的是個少爺啊。你看刺史大人高興的,賞賜了那麼多東西給你,你還不滿意。刺史大人說,看你這肚子,就知道以後一定能生一個像他一樣文采斐然的少爺。”

寶珠聽了這話卻一點都沒有高興的樣子,陰沉沉的說:“哼,像他?文采斐然?哼!”

孫氏奇怪了,女兒怎麼這個反映就說:“怎麼能不讓刺史大人呢?對了,也有人說,兒子一般會像母親多些,說不定少爺長得像你呢,那樣也好,估計刺史大人也高興。”

寶珠煩悶的搖搖手說:“母親,我累了,你回去休息吧。”

孫氏看女兒這個樣子像是還在生氣,以爲還是爲着沒有吃到桃子而不高興,也沒有在意,就出去了。

寶珠看着肚子,沉思了一回。

ps:

男主要登場了,我碼字的速度降了下來,很多情節要構思。但是一天兩更還是保障的。其實從上架到現在,每天兩更都很穩定,但是,我希望有機會爆發一下。

給點鼓勵吧。

推薦,收藏,訂閱,長評,票票,打賞,都來吧。

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媳婦第一百三十二章 王家作風第一百三十二章 準備回家(補17號2)第四十九章 完美帝王人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居民身份第一百四十二章 遮不住的成長第十章 規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吝封賞第二百二十九章 已定命運第九十三章 責任重大第十一章 曲荷院第二百八十章 沒有真心第二百八十章 出口茶第一章 登陸第三十二章 幸運的小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忘約定第五十六章 情深第一百零零五章 撤退的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陳家吃虧第一百五十五章 提前排除障礙第十章 規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冷清第四十四章 討利息(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一起發財第一百六十八章 獎賞第三十五章 家裡人第一百二十章 風華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第十二章 新物第四十二章 補刀第六章 進京第八章 祖父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錢的姑娘第二十六章 計劃周詳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要家規第一百一十五章 問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航第四十七章 燃燒的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到內行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吃白住第九十六章 山水居第三十七章 下雪第四十七章 燃燒的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格第一百四十八章 知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媳婦第一百一十五章 琥珀第五十五章 弄雪出嫁第二百七十四章 融入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簡單的設定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智的行爲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下章程第五十章 內部認購第四章 能住院子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朋友第三百一十三章 黑刀堂的朋友第一百五十三章 見聞第二百七十六章 拖慢腳步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十四章 拜師第三百二十二章 互相學習第一百五十一章 送女當妾(一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遊船第四十一章 萬萬不可第六十三章 下聘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簡單的設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無人可用第五十二章 舊日夢想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着商戶出航第四十八章 玉如意第二百一十章 心甘情願第七十一章 新種第八十八章 嫁入豪門第二十二章 同慶第一百七十一章 都獻出來第一百六十章 自創官職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人才第一百九十三章 工匠潮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鬥劍第五十七章 王嬪到來第一百八十五 章 以退爲進第四十四章 梅家女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然第二百五十章 籌謀第二十九章 呼朋引伴第二十二章 同慶第二百五十七章 絕對武力第四十八章 夷洲島近況第一百六十四章 沒有見過的糕點第五十四章 多些傍身第九十九章 缺人怎麼辦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子妃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擊哪一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遊歷第八十三章 都是一樣第十章 大少奶奶第一百五十一章 準備出行第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疼寶劍(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