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入滇 (1)

無論送來的人身體是否強健,於世忠倒是來者不拒盡數收下。

把這些年輕人收入軍中後,於世忠向身邊幾個親兵揮揮手,親兵們齊聲叫道:“遵命,大人。”

說完幾個親兵就跑過去,把這些新丁剝成赤條條,收繳下來的衣服送回於世忠那裡,晚上親兵們會把衣服裡面的乾糧、還有藏着的銅錢都搜出來。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這些新兵統統綁起來,不然夜裡這些人就會逃個精光。經驗豐富的親兵們先把這些新兵用繩子串成串,然後把繩子頭綁在一個親兵的馬尾巴上拉着這隊人。隨着於世忠的將旗再次指向征程,這些新兵也都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面。大約半個月以後他們纔會被放開,那個時候因爲已經不認識回家的路,逃亡者會大大減少,而且繩子也要用來綁更新的新兵。

在太陽落山以前,於世忠走了大約九里地。軍營搭起來以後,把新兵們和老兵們一樣赤身地趕入營房中,他們的衣服由軍官們統一保管,以免他們趁夜潛逃;萬一他們這樣還是能逃走的話,至少他們沒能把衣服帶走。一個滿臉橫肉的親兵把出鞘的雪亮鋼刀橫握在胸前,惡狠狠地向今天才入伍的江北軍新兵們普及着軍規:“營內說話者,殺!營內哭號者,殺!營內口角者,殺!”

今天一路上於世忠徵到數百新兵,親兵們從他們的衣服中搜出了好幾貫銅錢,這點小錢如同以往一樣都被於世忠賞給了親兵們。親兵們都知道,在自己的南直隸境內不能太放肆,畢竟是鄉里鄉親的。因爲有這種鄉情存在,雖然沒有洗劫路過的村莊,他們心裡倒是沒留下太多的遺憾。

“大概再有半個月就能到亳州了。”於世忠算着日程,現在那裡還是由外來戶汴軍將領鬱董駐守。據說這個傢伙死活不肯和歸德府的闖軍進行私下交易,所以江北軍一開始都等着看這個傢伙的笑話,甚至還曾爲他能活多久打賭。

不料幾個月下來,凶神孫可望似乎對龜縮在亳州的鬱董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頂多是隔三岔五去城下嚇唬嚇唬他,把亳州周圍的百姓都搬走。久而久之,江北軍對錚錚鐵骨的鬱董也有了幾分敬佩。比如於世忠就對鬱董刮目相看,私下裡幾次和親兵們或是相好的江北軍將領們說:真不愧是曾經大敗過鎮東侯大弟子許平的強將。

由於堅守孤城不退,鬱董在南直隸算是聲名鵲起,當年他在河南大敗許平、李定國的事蹟大家也都記起來了,就是京師中也有人津津樂道,覺得這說明許平並非不可戰勝。甚至有閣臣建議皇上提拔鬱董爲提督江北軍務總兵官,他們的邏輯非常簡單:既然鬱董能夠在許平還弱小時將其擊敗;能夠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讓孫可望鎩羽而歸;能夠讓河南闖軍望亳州興嘆,那麼假如給鬱董足夠的兵權,不敢說能夠收復河南,至少可以****歸德。

這個提議固然誘人,但可惜鬱董終歸是客將,讓一個河南人出任江北提督難免會讓江北軍心懷不滿。南京方面雖然越來越看重鬱董,但同樣有類似的顧慮。

至於江北軍的將領們呢,對鬱董敬佩歸敬佩,要讓他們和鬱董一起去河南送死還是辦不到的。於世忠久聞鬱董一天到晚嚷嚷着要殺回河南,他估計這次鬱董肯定會迫不及待地出兵。現在於世忠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盼着鬱董趕緊離開南直隸了。

“真是一羣惡鬼。”想起闖軍那凶神惡煞的樣子,心有餘悸的於世忠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江北軍上下都覺得,如果鬱董殺回河南,多半是沒法活着回來的,不知道到時候南京會把誰打發去亳州堅守。於世忠忍不住又打了一個哆嗦,就算和孫可望有密約,他也不願意靠歸德那麼近:“大樹底下好乘涼,鬱帥可不能有個三長兩短啊,”於世忠心裡暗暗打定了主意:“這次見了鬱帥,我得勸勸他,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還是堅守亳州比較好穩妥啊。”

楊展的死訊傳入京師,朝廷固然知道楊展勞苦功高,不過閣臣認爲現在重要是往前看,人死不能復生,楊展已經死了,而川軍還要拉攏。崇禎天子發書認可楊展通匪有跡,要川軍繼續精誠合作,圍剿四川闖賊。其實這時候,四川的官兵已經被闖軍擊潰。

早在五月中旬,高一功和劉芳亮讓部將帶領四川闖軍主力掩護百姓慢慢行軍,他們二人各引一千精兵,分兵兩路急行軍直撲川南。川軍各路明軍將領正在川南混戰,風聞闖軍去而復返,立刻四散逃跑,只有秦良玉等少數一、兩個總兵留下來試圖一戰,但轉眼便被闖軍擊潰,或逃向川西,或與其他川軍一起逃亡雲南。

楊展時期宛如亂世樂土的川南,現在猶如人間地獄,高一功一路所見盡是殘桓斷壁,楊展收攏起來從事生產的三百萬流民,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被四川各路明軍屠殺得不足十萬人。高一功佔領川南後,甚至找不到足夠的人力來掩埋遍佈村鎮的屍體。

前面就是四川同雲南的交界地帶,發現這個村子沒有被燒成白地後,高一功和隨身衛士抱着一絲希望開始尋找活人,儘管打開了每一間屋子,還是沒有找到任何活人。

“人都哪去了?”

高一功到目前爲止還沒在這裡發現死人坑,所以不肯放棄找到活人的指望。

“將軍,莊稼都讓野獸糟蹋了,最少有半個月沒人管了。”一個在村外探查的士兵回報高一功。另一個人則拿回一張大字橫幅,看來是明軍撤退前留下的,上面書寫着一行血紅色的大字:“高一功,你個龜兒子,休想在俺們四川檢到一顆耗子屎”。

“幹大,官兵又在堅壁清野!”說話的是高一功的義子高天宇。

高一功默默地看了那張紙條很久,搖頭道:“就見清野,沒見堅壁。”

說着高一功就把那張紙條揉成一團丟開,猶自不甘心地自言自語:“人都哪去了?”

“估計都沒了!”高天宇說道。

經過一番搜索,高天宇突然驚叫起來:“這個村沒井,沒井!”

村旁沒有溪流經過,如果沒有井,村民們平時喝水、用水怎麼辦呢?高一功聽了心頭一沉。大家最後都把目光集中到村頭一座可疑的土丘上,從那個土丘方向傳來一股難聞的異味。高一功一揮馬鞭:“挖。”

幾個闖軍衛士走上前去,三下五除二地把土丘挖開,高一功掩住鼻子湊過去往下面看了一眼,就退後兩步發令說:“埋上吧。”

闖軍士兵默默地把剛刨出來的水井又掩蓋上,隨即在土丘旁立起一塊石碑。高一功按照陝西的風俗簡單地做了一個祭祀的儀式,然後就帶着部下匆匆離開這個村子:“希望劉兄弟那裡運氣會好一些吧。”

雲集川南的明軍已經逃散一空,劉芳亮沒有遭遇阻力,很快就趕來與高一功會師。他遇到的情況和高一功這裡並無差別,在闖軍到來之前,川南的社會生產已經徹底被摧毀,明軍撤退前,把還沒有成熟的糧食放火燒燬,殘存的一些因爲無人照料,多半毀於各種野獸。現在四川闖營有軍民數百萬之衆,如果在幾個月內找不到出路的話,大饑荒勢在難免。

第284章 應對 (3)第246章 爭鬥 (1)第8章 冒名 (1)第31章 乾孃 (2)第386章 民心 (1)第422章 杭州第411章 叛離第47章 戀情 (2)第238章 矛盾 (1)第211章 後事 (2)第497章 甲艦第385章 焚城第276章 朝堂 (1)第99章 募兵 (1)第280章 近戰 (1)第383章 忻州 (1)第331章 重逢 (1)第49章 條例 (2)第476章 作亂第359章 追擊第370章 退意 (2)第94章 救民 (2)第238章 矛盾 (1)第284章 應對 (3)第504章 道義 (1)第477章 隱情第518章 假像 (1)第1章 序章 (1)第22章 懲罰 (1)第525章 界限 (2)第558章 上院 (1)第342章 遺產 (2)第425章 渡江第59章 腐蝕 (1)第227章 默契 (2)第145章 應對 (2)第172章 基業 (1)第365章 遭遇第96章 闖王 (2)第318章 失敗 (2)第312章 責任 (2)第502章 義釋 (1)第124章 壓力 (2)第510章 待機 (1)第455章 選戰(下)第195章 前沿第170章 攻城 (1)第197章 堅守 (2)第523章 見聞 (2)第336章 政治 (1)第118章 交易 (2)第560章 組閣 (1)第482章 安慶第62章 撫民 (2)第302章 覆滅 (2)第516章 調任 (1)第273章 相對第152章 針對 (1)第496章 闖關第321章 新仇第528章 戰機 (1)第413章 烈皇 (2)第160章 善後 (1)第310章 等待 (2)第455章 選戰(下)第336章 政治 (1)第190章 科學第77章 遇敵第91章 賊x民 (1)第14章 死地 (1)第510章 待機 (1)第344章 前驅 (1)第292章 退卻 (2)第376章 攤牌 (1)第133章 爭奪 (2)第536章 攔截 (1)第534章 換帥 (1)第288章 喘息 (2)第434章 糊塗 (2)第343章 矛盾第143章 醞釀 (2)第159章 受降 (2)第474章 輪迴 (2)第142章 醞釀 (1)第49章 條例 (2)第153章 針對 (2)第8章 冒名 (1)第28章 求親 (1)第491章 中庸第497章 甲艦第507章 協議 (2)第85章 成熟 (2)第287章 喘息 (1)第523章 見聞 (2)第83章 脫身 (2)第97章 兵權 (1)第361章 剿匪第246章 爭鬥 (1)第403章 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