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一)

河北之戰五年後,也就是興平六年,河北五鎮之一,齊州節度使徐國漢病死,其弟徐國維趁機奪權上位,徐國漢之子徐賢達不服,由此引起叔侄爭權,導致整個齊州陷入內亂。

隨後,徐賢達得到其餘四大藩鎮的一致支持,徐國維走投無路,派密使覲見平宗,表示願意納土歸降,只求保住全家性命。

徐國維的投誠,讓平宗欣喜若狂,這讓平宗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裡應外合,徹底解決河北藩鎮長年割據的最佳良機,至少,在平宗看來,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

平宗當即召集心腹重臣商議,那個時候,政事堂的相國宰相,多是阿諛奉承之人,自是順着平宗的心意去說話做事,剛剛以吏部右侍郎入職政事堂爲相的楊道嗣,直言勸諫了一番,當即遭到平宗的不悅與斥責,爲此險些丟掉相位。

當時一些別有用心的節度使,也是紛紛出言慫恿平宗,並表示願意出兵,爲平宗效力,平宗由此信心大增,四處調集兵馬,做着戰前準備。

那個時候,劉桀在隴右已經形成氣候,手中有着近十萬精銳大軍,平宗讓其留下三萬士兵防守隴佑,本人率領七萬餘大軍回返中原,同時也命令了董全林率領大軍回豐京集結。

平宗此舉,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但平宗決心已下,一意孤行,而且政事堂被其一手操控,作爲皇上,他確實有着絕對的權利。

但有些時候,就算你是天子,一國之君,也不是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

首先,董全林就是拒絕率領軍隊回豐京,並上書平宗,言辭極爲激烈。

河北慘敗,不過數年,數十萬將士戰死,累累白骨,歷歷在目,多少人痛失骨肉,悲痛欲絕,今強敵環肆,吐蕃蠢蠢欲動,蠻越佔婆亂局,波及嶺南,國家疲弱,各地節度使姿態越發狂傲,不尊朝廷法度,互相征伐,百姓民不聊生,陛下不思強國穩定之策,反而再起征伐河北之心,若勝,也不過是兩敗俱傷,河北大地必將滿目蒼夷,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若敗,朝廷再無任何一絲底氣,亡國之日,不遠矣!

董全林的上書,震驚朝野,平宗更是怒不可遏,當着文武百官的面,把董全林的奏摺撕了個粉碎,怒吼咆哮:“反賊,逆臣。”

正當平宗準備奪取董全林兵權,抓回豐京嚴懲之際,吐蕃贊普,再次率領大軍進犯,蠻越佔婆的亂軍也是越演越烈,一度攻破嶺南道首府廣州。

值此之際,楊道嗣力勸平宗,當以大局爲重。

平宗終於感到懼怕,暫免董全林之罪,讓其領軍抵抗吐蕃進犯,並調遣江南諸州兵馬,前往嶺南平亂。

興平七年,三月。

董全林誘敵深入,還是在晉元城下,再次大破吐蕃大軍,吐蕃贊普倉皇退軍回國。

蠻越佔婆國內,權臣成功奪權上位,穩定局面,與大晉言歸於好。

局勢穩定下來,平宗再次想到了董全林,河北慘敗之後,這件事情,成了公開的禁言,誰都不敢明着討論,而董全林的上書,卻是把這道傷疤給狠狠的撕開,深深傷害了平宗的自尊與顏面,對此,平宗豈能無恨?

當時,董全林軍中的監軍宦官,多次索賄不成,深恨其人,進讒言於平宗:“全林以賊搖衆,不顧百姓死活,一再避敵不戰,棄巴蜀數百里之地,又盜減軍士糧賜。”

平宗當即下詔,逮捕董全林,回京審訊。

已爲董全林副將的楊道安,知道他回去必死無疑,曾明言勸說其聚兵自保。

董全林感嘆道:“我爲保軍事全勝,遇敵而退,士兵少死,卻讓無數百姓死於戰禍之中,這是我的過錯,皇上以此罪名殺我,我甘願受死,然,死則死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謂我盜減糧賜,如此污名,不能受之。”

董全林拒絕了楊道安的勸阻,執意回京,最終被殺,其全家老小二十餘口,滿門抄斬,全部赴難,當御史告之平宗,從其家中搜到財物,銀八百,金六十三之時,平宗久久沉默不語。

董全林的死,徹底點燃了劍南道諸將的怒火,其老部下,蜀州五萬士兵,立即譁變,攻破白馬關,逼近豐京。

滿朝大臣驚慌失措,平宗更是有了避難河東道的打算,危難關頭,是楊道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成功勸退其弟楊道安,這才免去一場大難,但,楊道安自此也是擁兵自重,割據一方。

楊道安的割據,對於楊道嗣,其實也是有利有弊,趙智繼位之後,之所以重用楊道嗣,讓其爲右相,也正是想要藉助楊道安的軍事力量穩定局勢,但同時,對於楊道嗣,趙智也是始終頗爲忌憚。

如此就造成了一個局面,趙智對楊道嗣頗爲忌憚,若其自身不出差錯,沒有藉口的情況下,趙智對他也是無可奈何。

王仁鋯與嶽繼明兩人,如今就是想要借鑑楊道嗣,與地方藩鎮來往甚密,雙方達成政治聯盟,互爲依靠,互爲依託。

但是王仁鋯與嶽繼明兩人卻是算錯了一點,楊道嗣的現狀,並不是他造成的,如今木已成舟,趙智已然大感頭痛,豈能讓這種局面再次出現?

第三百三十三章 誣告(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奪權第七百三十七章 執着與人事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六百八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第六百零七章 出其不意(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着誣告(四)第五十章 不要臉咋了?(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詭異第六百零四章 出其不意(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執着與人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帝王心思(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兩百六十六章 鐵腕鎮壓(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四百一十六章 歸途(八)第五百六十一章 威震西域(十六)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讒言(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六百五十章 回京(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度(五)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十七)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劍定情(下)第七百零八章 奪權與反擊(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兩百九十七章 西域烽火(六)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五百五十九章 威震西域(十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七百零四章 奪權與反擊(二)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變(二)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九十二章 拼死斷後(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二百零六章 匪襲(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五百二十一章 關門打狗(四)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一百一十九章 柴冊禮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驚濤駭浪(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濤駭浪(七)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腕鎮壓(六)第八百十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九)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打狗(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誣告(三)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京(八)第四百六十六章 部署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二百章 邂逅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八百零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四百章 動盪(五)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一百零九章 別走了,跟我混(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慘敗(三)第二百零一章 我不怕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節度(九)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六百九十章 生與死的較量(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衝突(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