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

很多事情,李勳已經沒有精力去管了,因爲與尤敏的婚事,越是到最後,越是繁忙起來。

觀察了一段時間,尤明遠對李勳的表現與作爲,顯然是頗爲滿意的,開始主動去認同這個女婿,剛好,尤家的老太爺,尤明遠的二叔尤元峰,趙智繼位初年的政事堂相國,要過八十大壽,從老家趕來豐京。

大家族的重要人物過壽,一般都會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好友,會搞的非常隆重,更不用說尤元峰曾經貴爲政事堂相國,且是尤家的上一任族長,不論是資歷還是聲名,都是極深,就連楊道嗣見了他,都得客氣的叫一聲元峰兄。

尤元峰的八十大壽,對於尤家來說,算得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提前幾個月便是在做準備,與尤家交好或是有關聯的各大家族,到時都會有重要人物前來參加,賓客數以百計,所以需要一個主持人,迎來送往,這樣的事情,一般都是由年輕一輩來擔當。

尤元峰八十大壽的主持人,尤明遠給了李勳來做,李勳自是欣然接受,這是一個接觸各大豪門貴族的好機會。

所以這段時間,李勳非常的忙碌。

至於趙詢與楊道嗣談了一些什麼,有何結果,李勳就無從得知了,或者說沒有刻意去打聽,但是從最近的兩次朝會來看,趙詢顯然是說服了楊道嗣。

自承平八年十一月十五之後,十一月二十五以及十二月初五的兩次朝會,趙智就李勳調任河東道節度副使,晉陽都督,翼王趙赫調任隴右西道節度使,這兩件事情,擬寫詔書,拿到朝堂上與衆大臣討論。

事情的經過也果然如李怡所猜測的那般,趙智雖然已經寫好了任命詔書,但必須要走朝堂這個程序,若是得不到大多數朝臣的同意,以及政事堂相國的簽字蓋章,這個詔書,也就是空文一張,起不到任何作用。

李勳與翼王趙赫兩人的調動任命,連着兩個朝會,以相國蕭徵,參知政事詹臺易桓爲首的大臣,全力支持翼王就任隴右西道節度使,另外一邊,則是以相國劉知古與柳仲元等大臣,堅決反對,兩邊相持不下。

但是有着趙智的偏向性支持,翼王趙赫這邊,慢慢佔據了上風,其調任隴右西道節度使的任命,幾乎成爲了定局。

承平八年,十二月十五,第三次朝會。

翼王趙赫與李勳兩人的調動,已經拖了太長時間,趙智明顯不想在糾纏下去,朝會剛一開始,便是定決此議,劉知古與柳仲元兩人出面進言,則是被趙智喝斥揮退。

事情彷彿已經成爲了定局,就在蕭徵、詹臺易桓等人竊喜之際,右相一黨的人,終於是站了出來。

前幾次朝會一直託病缺席的楊道嗣,此次卻是突臨朝會,不過他並沒有出面說話,反而是楊呂望站了出來,主導右相一黨的大臣,反對翼王的任命。

趙智一臉平靜的聽着一個個大臣的進言,但從他微皺的眉頭,可以猜的出來,此刻,趙智的心情,顯然不是很好,右相一黨的突然殺出,很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冷眼看着下方右相一黨的大臣,在那裡喋喋咻咻個不停,反覆進言,說那麼多,其實就一個意思,對於翼王趙赫調任隴右西道節度使,他們不同意。

趙智心中雖然不耐,但也沒有表現出來,更沒有出言打斷他們,他是一國之主,大晉的天子,要有君主帝王的風度,而且趙智繼位的第一天,便是有言在先,不阻言道,不以言問罪,這麼多年,趙智做到了,至少到目前,一直沒有違反過。

說來也有意思,事關其中的主要幾個人,李勳、趙赫、趙詢都沒有到場,倒是引得其他許多人爲其爭論個不停,不過今天只是小朝,並不需要那麼多人蔘加,政事堂的九位相國,也只是來了四人。

過去了半個時辰,下面終於是恢復了平靜。

趙智的目光看向楊道嗣,出聲問道:“楊相國,你有什麼意見?”

楊道嗣低下的頭,這時纔是擡起,也不起身,看向趙智,淡聲道:“恆宗時,分封諸子,以至諸皇子擁兵自重,反叛亂國,戰亂分裂延續近二十年,其厲害比之武將藩鎮更烈,陛下不可不慎重處之。”

趙智盯着楊道嗣看了好一會兒,眼中閃過一絲憤怒,但是看着楊道嗣那蒼老的身子,以及那看似平靜,卻熟悉的倔強面孔,趙智眼中的憤怒之色慢慢散去,恢復了平靜,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起身直接離開。

“散朝。”

王岸茂高聲散朝,也是看了一眼楊道嗣,隨即快步跟上了趙智。

衆大臣面面相窺,大家說了這麼多,竟是還抵不上楊道嗣的一句話,近兩年低調沉默到極點的楊道嗣,對於朝政的走向,依舊有着強烈的掌控與影響。

趙智沒有說任何話,直接離開,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對於楊道嗣的進言,趙智極爲不滿,但他爲什麼不說話,而是直接離開?因爲大家都知道楊道嗣的做派與性格,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楊道嗣是中書令右相,手中有着執政事筆,他不簽字畫押,趙智的詔書連京城都出不去,出去了,也是違法,地方官員可以拒不執行,這樣的事情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只是很少很少,上一次兩人鬧矛盾,發生這種事情,還是十三年前。

楊道嗣站了起來,一小步一小步,慢行朝着殿外走去,楊呂望走了過來,扶住他的胳膊,卻是被楊道嗣輕輕推開。

看着楊道嗣的背影,楊呂望不由搖了搖頭,這個名爲大伯,實爲親生父親的老人,一輩子都是那麼倔強,但也正是因爲他的倔強,與趙智扶手前行,重振了大晉的國勢,誰又能說他的這種倔強,是不對的?恐怕連趙智都不行。

尤家,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是顯得頗爲匆忙與急促,明天就是尤家老太爺,尤元峰的八十壽辰,很多事情不是想不到,而是到了近前,才發現做的不夠好。

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與死的較量(七)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腕鎮壓(五)第六十二章 當了回小人(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五百一十章 死守與內變(十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二百零九章 匪襲(八)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四百三十章 歸途(二十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拿錢贖命第兩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五百一十章 死守與內變(十四)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三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兩百七十二章 聲音第八百零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四)第三十章 絕境(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驚險(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還活着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生事端(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關門打狗(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年(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交鋒(四)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度(六)第七百九十二章 合縱與連橫(十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遽變(四)第六百三十一章 帝王心思(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度(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腕鎮壓(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司隸校尉(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各方動作(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交鋒(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度(六)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與內變(十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統一西域(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件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威震西域(十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奪權第三百九十五章 遽變(八)第一百七十章 一方節度(十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成家(十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驚險(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離京(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歸途(四)第六十二章 當了回小人(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爭鋒(六)第四百二十章 歸途(十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驚險(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屍橫遍野(十七)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四百一十八章 歸途(十)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變(十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兩百九十七章 西域烽火(六)第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部分化(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遽變(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動第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權統一(九)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敢做我敢幹(二)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與死的較量(七)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八百十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驚濤駭浪(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幹(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十九章 說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腕鎮壓(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部分化(十)第七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六)第一百零一章 圍殺(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守與內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