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

趙赫刺殺事件爆發,趙通頓時翻了臉色,開始對留守武州的鄭春,大加責難,許多小事,被有意無限放大。

因爲武州的事情,李勳加快西域的佈局。

以王德昭爲大將,陳德爲副將,領軍一萬千駐守西域西部邊境,單仇爲主將,陳途爲副將,領軍一萬駐守西域核心...素葉城,候全、李招娣、李存孝、王繼明等年輕將領,在此次戰爭之中,立功很多,李勳沒有虧待他們,皆是委以重任,獨自領軍,鎮守一方。

候全以五千兵,繼續駐守成周國,李招娣以三千兵鎮守震石城,李存孝爲主將,王繼明爲副將,領兵五千,坐鎮西州重地。

至於西域的管理權力,李勳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交給範中允打理,不是說不信任範中允,而是李勳有他的顧慮,範中允雖然很有能力,但是一直不被趙智所喜,前番藉着隴右之戰的大勝,李勳幾次上書求功,也只是爲範中允討來一個正七品的散職,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範中允並沒有真正有份量的官職在身,把西域這麼大一塊全權交給他打理,只怕有人會不服,所以,李勳留守西域的將領,除了單仇與王德昭之外,其餘的都是以年輕將領爲主,李長春、元和、趙衛、於巖輝等資格較老的將領,則是統統跟着李勳一通回返武州。

西域各方事情交代完畢之後,李勳當即領着一萬五千餘人,開始了回返武州的路程。

這次西域之戰,李勳的收穫可謂是空前,不僅以很小的代價拿下西域全境,更是繳獲了巨量的錢糧。

第一批戰利品,白銀八百萬兩,糧食三百萬旦,已經由周平運與雷萬海兩人,領着一千餘人,押往豐京,這次李勳回返武州,隨軍的戰利品物資,更是先前的數倍之多,有了這些錢糧,武州重建所需物資,算是沒有了後顧之憂。

範中允送別李勳,一直送到震石城,兩人這才正式分別。

“老範,西域就交給你了,若是出現什麼緊急事件,你自己看着辦就行,無需派人前來請示,還有,我已經嚴令單仇等人,各地武將與駐軍,只是負責守衛,不得插手地方政務,要是誰敢違反,你可以先斬後奏,出了什麼事情,我幫你逗着。”

李勳拉着範中允的手,做着最後的叮囑。

西域的局勢剛剛穩定下來,西域人與漢人的磨合,對於晉朝這個新的統治者,這個適合的過程,需要時間,在這個期間,穩定大於一切,西域權貴在乎的是他們自己的利益,而普通百姓,在乎的也就是溫飽而已,這些東西,李勳都可以給他們,相信隨着時間的過去,一切事物都會慢慢朝着好的方向進展。

範中允沉聲說道:“西域的穩定在於隴右,只要隴右不出大事,西域就不會出事。”

李勳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範中允的意思自己豈能不明白,他是在提醒自己,一定要謹慎處理好趙通等人,決不能讓他們把隴右的局勢給攪亂了,局勢混亂了,對趙通有利,所以,李勳必須要保持隴右政局的穩定,決不能給趙通等人插手隴右的機會。

兩人又是最後交談了幾句,離別在即,李勳想給範中允一個最後的擁抱,但是被拒絕,在一連串哈哈大笑之中,李勳領軍離開。

範中允望着李勳離開的背影,靜靜站在那裡,一旁的陳和低聲說道:“範先生,還是早些回去吧,大帥準備減免西域百姓三年稅賦,命令壓在中軍府已經好幾天了,現在大帥離開了,這個命令我們還是早些傳達下去,也好讓西域百姓知道我們晉朝的好。”

李勳佔領西域全境之後,文武分離,西域政事堂管理日常政務,留下來的近四萬軍隊,則是成立了中軍府,範中允任中軍府長吏,代理李勳行使統兵大權。

範中允搖頭說道:“這個命令還是拿到西域政事堂進行決議。”

陳和想了想,點頭說道:“這樣也好,正好可以試試那些西域人的態度。”

天和元年,五月十一。

李勳離開隴右近半年之後,終於是回來了,這次西域之行,挑戰是巨大的,危險也是巨大的,可以算的上是一場豪賭,但不管怎麼說,李勳終歸還是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與戰果,這爲他個人與整個隴右,都是起到了重大作用與反響,乃至是對晉朝,也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幫助,得到李勳巨量物資運輸,晉朝的困局,至少短時間之內,得到了遏制與緩解。

木浪河河邊,李勳一行千餘人,幾日的風塵僕僕,已經趕到這裡,過了河,再行半日功夫,便是能夠回到武安城了。

駐守兩水口的守將,得知李勳到來,連忙過來拜見,然後開始聚集渡河的船隻。

“大帥,有人求見,是雷萬海將軍的人。”

陳德前來稟報。

李勳點了點頭,一名士兵被帶了過來,拿出一封書信遞給李勳。

雷萬海在信中說到,進入關中之後,太子趙詢派人前來,讓其減慢行軍速度,遲緩幾日進入豐京,雷萬海沉思再三,最終領了太子的命令,減緩行軍速度,並派人前來告知李勳。

士兵拱手說道:“兩地相隔甚遠,雷將軍無法及時請示大帥,只得自己定奪,有不對之處,還請大帥恕罪。”

李勳命令雷萬海押送錢糧儘快運往豐京,如今因爲太子更改了計劃,算是違背了李勳的命令,但是太子的命令他也是不敢輕易違抗,有些左右爲難。

“不是什麼大事,雷萬海自己做決定即可。”

李勳擺了擺手,無所謂的說道,這並不是什麼違反原則的大事,雷萬海自己做決定就可以了,李勳心裡不會有什麼想法。

士兵鬆了口氣,拱手一拜,隨後告辭離去。

船隻很快抵達河邊,李勳下了馬,上船朝着對岸行去。

就在李勳到了家門口之時,這時候的武安城,武州都督府,卻也正在上演一場好戲。

渠王趙通坐在上首主位,口沫橫飛,不時重重拍打着桌面,急聲呵斥,下面,鄭春面紅耳赤,雙拳緊握,低頭不語,而周青等地方官員,則是有人一臉幸災樂禍,有人滿臉陰沉。

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部分化(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隴右,新的舞臺(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莫測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一)第二百零二章 匪襲(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司隸校尉(三)第一百零七章 豪邁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威震西域(十九)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與內變(七)第一百二十章 分化與拉攏(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孤獨一擲第三百九十六章 動盪(一)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一百五十章 驚濤駭浪(八)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方節度(十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八百十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二)第十一章 五年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隴右,新的舞臺(八)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中下第九十六章 拼死斷後(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屍橫遍野(六)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兩百七十九章 專業人才第五百四十四章 屍橫遍野(十七)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途(十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明着誣告(三)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二百零一章 我不怕第三百四十九章 論勢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論勢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壓(十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與城外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着誣告(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十九章 說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四百三十章 歸途(二十二)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三百零四章 直接點第六百九十三章 生與死的較量(七)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七百七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十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不願意(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四百一十八章 歸途(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七)第九章 與帝同食(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論勢第六十四章 募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歸途(九)第五百八十七章 統一西域(五)第九十二章 拼死斷後(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窮途末路(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與死的較量(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家(九)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夏原縣第三百零一章 西域烽火(十)第三百七十八章 雪與血(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兵北部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合縱與連橫(十八)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威震西域(十)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二)第八百零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屍橫遍野(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部分化(八)第七百三十七章 執着與人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八百零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會議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