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

武宗之前,晉朝建國之初立功最盛,實力最強的九個世家門閥,晉朝皇帝採取了讓他們輪流坐莊,從中分化平衡,並嚴厲防止太監與後宮干政,同時大力扶持外戚勢力對抗世家門閥,這幾乎又是回到了楚朝時的老路,但也是沒有辦法,晉朝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世家門閥出力太多,立功太大,立國初期,只能以如此辦法,平衡各方勢力,儘量穩定國本根基。

待晉朝立國百年之後,成宗驚險繼位,一下子滅了三個意圖廢立天子的世家大門閥,世家門閥集團勢力陷入低谷,趁此機會,成宗以外戚勢力爲依靠,開始了艱難的改革之路,設立六部,開科取士,科舉制度正式創立。

成宗無疑是一代明君聖主,他的六部分權,以及開科取士,重用寒門官員,沉重打擊了世家門閥,皇權進一步穩固,但是成宗忘記了一點,他的這一系列改革,雖然沉重打擊了世家門閥,但作爲另一股勢力的外戚,同樣受到強大沖擊,所以,成宗駕崩,文宗繼位,外戚與世家門閥開始聯合,趁着新帝登基立足未穩之際,開始了全面反擊,文宗與他們進行了殊死爭鬥,看似力量懸殊,實則不然,經過成宗一朝近三十年的改革,已經有大批寒門底層文人涌入仕途,他們因成宗而起,對天子與朝廷忠心耿耿,文宗以此爲班底,竟是站住了腳步,並經過十餘年的政治爭鬥,最終把外戚勢力集團給徹底消滅,而對於世家門閥,時機不到,力量也不夠,文宗最後只能與其進行妥協。

文宗與世家門閥的爭鬥,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並且隨着文宗死後,接下來的幾代皇帝,都是庸才,被世家門閥重新掌握在手中,六部分權與科舉取士,也被世家門閥當做了政治利益工具,但不管怎麼說,經過成宗與文宗兩代帝王的不懈努力,六部與科舉這兩大重要改革,其成果最終還是被保留與延續了下去,六部的形成,讓世家門閥再也無法形成一個強大的整體,曾經聯合對外的世家門閥,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走向分化,爲了那爲數不多的權利與地位,開始分爲幾個甚至更多的派系,展開長久不衰的政治鬥爭,而科舉的保留,雖說被權宦子弟所利用,但終歸還是形成了一種制度,通過它,那些真正擁有真材實料的寒門底層士子,有了可以施展才華與抱負的機會。

到了武宗一朝,晉朝再次由衰而盛,趁此機會,武宗設立政事堂,把延續多年的左右兩相制度,變爲多相共議制度,進一步削弱左右兩相大權。

尤明遠想了很多,晉朝前前後後幾百年的盛衰交替,又想到了祖輩的過往與輝煌,最後想到了自己,尤氏一族到了自己這一代,還剩下什麼?

尤明遠看向尤元峰,這個年過八十的老人,此時已經沉睡,看着他那蒼老的面孔,尤明遠不由感觸頗多。

尤元峰的這一生頗爲傳奇,即幸運又不幸運,幸運的是,尤元峰出身世家門閥,不必爲吃住煩惱,更能受到最好的教育,但他又是不幸的,因爲尤元峰的生母地位很低,從未受到過父親的喜愛,以至於尤元峰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爲整個尤氏一族最優秀的人才,遠超同輩所有人,更是進入政事堂爲相,但終其一生,也是沒有能夠成爲尤氏一族的族長,因爲他是庶出,他沒有這個資格,這是從一出生就已經註定了的。

尤元峰對家族情感,是絕對真摯的,尤氏一族自尤致昇之後,一步步衰敗,是尤元峰把整個家族重新帶到了繁盛,他的苦心經營以及在盛年致士,讓出政事堂相國之位,以犧牲個人,而最終成全了整個家族,他的品德與智慧,深深受到尤明遠的尊敬,這種情感,遠超對自己的父親。

尤明遠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尤元峰能夠在多活幾年,在如今朝局發展到,複雜而危險的時刻,這個老人的存在,猶如一根定海神針,震住了家族所有人的底氣,尤明遠堅信,尤元峰的智慧與經驗,一定能夠帶領家族走出危局。

身後傳來腳步聲,尤明遠回頭看去,卻是管家來了。

管家看了一眼尤元峰,然後在尤明遠耳邊低聲說道:“老爺,宴席準備的差不多了,客人們也已經基本到位,很多人吵着要給老爺子請安。”

尤明遠沉思片刻,然後指着管家小聲說道:“你去告訴他們,老爺子剛剛大病初癒,不宜見客,飯後會讓幾個親近後輩親人過來見上一面,其他的人就算了,不要擾到了老爺子精神。”

管家點了點頭,正要離開。

尤元峰這時睜開眼,淡聲道:“我當年以禮部尚書之職進位政事堂相國,和禮儀打了一輩子的交道,所有人都知道,我尤元峰是最重禮儀的,如今客來而主不見,傳出去,恐怕他們都覺得我快不行了,就要死了,這怎麼能行?”

說罷,尤元峰站了起來,尤明遠連忙上前攙扶。

“不用,老夫還沒到那一步。”

尤元峰輕輕推開尤明遠,嘿嘿笑道:“今天老夫是主客,自當好好招待他們,更要喝上幾杯,讓他們知道,老夫不僅死不了,身子還好的很呢。”

尤明遠苦笑道:“沒有什麼比老爺子您的身子更重要,還請慎重。”

尤元峰笑了笑,隨即邁步朝前走去。

李勳看望了小蓮與女兒之後,並沒有久留,隨後去了皇宮,並派人去了一趟尤府,告知岳父尤明遠,之所以不來,是因爲要去皇宮拜見聖上,當然,這只是一個藉口,李勳也是這麼以爲的,他中午吃了飯便是去了皇宮,本以爲見了趙智,交代一番就可以回家了,誰知道進了皇宮,趙智的面是見上了,但沒有說上幾句話,趙智便是有了犯困,然後說自己要休息片刻,讓李勳等一等,這一等就是近三個時辰,一直到黃昏時分,都不見趙智醒來。

走又不能走,又不能說話與四處走動,以免吵擾到了趙智休息,李勳無聊至極,最後坐在那裡,靠着牆,竟也是昏昏沉沉的睡着了,一直到感覺被人推動,這才迷迷糊糊的醒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與死的較量(一)第八十九章 要玩就玩大的(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七百零四章 奪權與反擊(二)第三百零六章 根基(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與死的較量(一)第二百一十章 匪襲(九)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權統一(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後事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歸途(二十)第四百零五章 動盪(十)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讒言(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一百五十三章 驚濤駭浪(十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途(十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官與貶職(十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蘭教第八十八章 要玩就玩大的(上)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九十九章 圍殺(上)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九十章 家與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慘敗(七)第二十七章 虛職第五百九十九章 火攻第一百九十六章 離京(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窮途末路(五)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門打狗(十)第一百零二章 圍殺(中)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暴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隴右,新的舞臺(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威震西域(十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七百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四)第十八章 名與權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節度(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京(八)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九十八章 背叛第四章 貴妃李氏第五百一十五章 驚險(四)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七百零三章 奪權與反擊(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子(四)第六百一十四章 直搗黃龍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節度(十三)第三章 搶劫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與貶職(十)第七百四十五章 寡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帝王之命(十)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九十九章 圍殺(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濤駭浪(十)第四百八十章 你敢做我敢幹(六)第七百九十六章 熟悉第兩百六十一章 鐵腕鎮壓(八)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兩百七十五章 何必煩惱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四百三十三章 歸途(二十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屍橫遍野(十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後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慘敗(九)第三百八十六章 太子(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教導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十三)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與白色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四百零四章 動盪(九)第二十章 範中允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部分化(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三百一十三章 莫測第一百四十八章 驚濤駭浪(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