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三)

“把他們全部抓起來,關押別處。”

胡智丙對自己的親兵都尉下達了命令,親兵都尉當即領着百餘名親兵,惡狠狠的朝着官員們衝了過去,對着這些人就是一陣拳打腳踢,樣子看着嚇人,其實沒有下死手,多是皮外傷而已,最多把人打暈擡走。

翟洪亮等官員剛剛被清理走,數百名士兵簇擁着一輛馬車進入現場。

楊炳林下了馬車,目光掃視四周。

“揚大人。”

胡智丙上前拱手行禮。

楊炳林已經被罷免一切官職,身上僅有一個沒有任何權利的公國爵位,但是這個爵位卻也是至關重要的,楊氏一族從六代之前封爵韓國公之後,歷經八朝帝王,一百五十多年的歲月,楊氏一族可謂人才輩出,一共出了十四位相國,其中有一個共同點,或者說是不成文的規定,進入政事堂爲相的楊氏一族族人,不一定就是楊氏族長,但擁有韓國公爵位,或是擁有繼承爵位的嫡子,一定會是楊氏一族的族長。

楊炳林雖然現在沒有任何官職在身,但他是楊氏一族的族長,這個家族所代表的份量與實力,足以讓任何人感到心驚膽跳與畏懼。

楊炳林是此次政變的幕後主要計劃與推動者之一,一旦政變成功,他必定將會進入政事堂爲相,到時候,不管是楊炳林個人,還是整個楊氏一族,都將再次得到極大昇華。

面對這樣的人物,胡智丙絕不敢有任何的冒犯與不敬,雖然他本人內心,對楊炳林非常不屑與厭惡,但這種情緒卻不敢有一絲的流露出來。

胡智丙之所以對楊炳林會有這種情緒,原因很簡單,楊道嗣葬身火海,死的不清不楚,都說這是一場有計劃的謀殺,主謀者便是以楊炳林爲代表,楊氏一族內部反對勢力,這個傳言在外面傳的非常廣,子殺父,這是大不逆與大不孝,是天下最爲不仁不義不孝的大惡,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會對此敢到厭惡與痛恨。

楊炳林頗爲客氣的笑道:“胡將軍不必多禮。”

胡智丙站直了身子,出聲詢問道:“翼王殿下何時到來?”

“快了,胡將軍不必着急。”

楊炳林笑了笑,目光看向李忠的府邸,淡聲說道:“李忠這裡有何情況?”

胡智丙搖了搖頭:“一直沒有現身,對於我們兵圍他的府邸,李忠顯得很平靜。”

楊炳林沉聲說道:“對於李忠絕不可掉以輕心,他的能量之大,我不說你也應該明白,稍有疏忽,恐怕就要釀成大錯。”

“這個在下自然明白。”

胡智丙點了點頭,對於這一點他自然清楚,李忠在大晉朝,對於武將一方來說,就是一個傳說與神話,從軍二十餘年,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未嘗一敗,有軍神之稱,受到許多人的仰慕與愛戴,他要是站出來振臂一呼,胡智丙絕對肯定,立即就會有大量屬下反戈一擊,投效李忠。

就在兩人說話間,一騎十餘名士兵疾馳而來。

胡智丙看到這些人,眉頭微微一皺,這隊人是圍困當朝右相楊道臨那邊的士兵,現在突然過來,恐怕是那邊出了什麼事情。

胡智丙看了楊炳林一眼,舉事之前,楊炳林對翼王趙赫提出一個要求,一定要保證自己六叔楊道臨的安全,決不能讓他出任何差池。

趙赫答應了,並把這個命令下達給衆人,不得傷害楊道臨的性命,當然,還有李忠、劉知古等政事堂相國以及其他朝堂主要大臣,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傷其身。

爲首的軍官到了近前,翻身下馬,半跪在地:“將軍。”

胡智丙淡聲道:“那邊出什麼事情了?”

軍官起身抱拳說道:“啓稟將軍,右相楊道臨聽聞城內發生兵變,執意出府,被我等阻攔,但他態度強硬,領着府內數十人強衝,雙方爆發衝突,我們不得已,只能動了武力,手下兄弟收不住手腳,讓楊道臨...見了血,現在.......”

軍官說到這裡,低下頭,不敢再說,因爲站在旁邊的楊炳林,臉上已經滿是怒火,眼神更是露出強烈的殺意。

楊炳林咬牙切齒的說道:“回去告訴你們領頭的主將,楊道臨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定要滅他滿門。”

軍官擡頭看向胡智丙,胡智丙臉色同樣難看,冷聲說道:“揚大人的話你沒有聽到?還不快滾。”

“是,將軍。”

軍官轉身上馬,慌忙離開。

胡智丙對着楊炳林抱拳苦笑道:“揚大人,是我御下不嚴,還請恕罪。”

楊炳林假模假樣的嘆聲道:“我與楊道臨雖然關係惡劣,但他終歸是我嫡親的六叔,他老人家今年七十多了,我不能讓他晚年遭遇不測,不得善終,其中苦心,還請胡將軍體諒。”

“那是當然,那是當然,揚大人一片赤誠孝心,在下着實佩服。”

胡智丙乾笑兩聲,敷衍了兩句。

楊炳林看了胡智丙一眼,不在多說,他對胡智丙極爲不滿乃至憤怒,這麼一點小事,都能搞成這樣,但是現在局勢未明,兩人同屬一個陣營,還不是爆發矛盾的時候,再多的不滿,也只能暫時壓在心中了。

楊炳林的目光轉向李忠的府邸,眉頭緊皺,楊道臨那邊出事,這麼一鬧,此刻他的心情,可謂是惡劣到了極點。

自從楊道嗣葬身火海之後,他的突然死亡,就延續出一系列的謠言與猜測,其中傳的最廣,議論最多的,則是這場大火,是有人蓄謀而爲,其謀劃與主使者,很有可能便是楊炳林,因爲楊道嗣的死亡,利益最大者,便是楊炳林,他的嫌疑最大,完全也有這個動機,因爲從楊道嗣把楊呂望召回豐京,並逐漸委以重任,可以看得出來,楊道嗣是準備推動楊呂望進入政事堂爲相了,更有人猜測,楊道嗣或許更是準備打破楊氏一族近百年的傳統,把族長之位傳給非嫡之子,若是這樣,下一任楊氏一族族長的鐵定繼承者楊炳林,無疑將是最大的受害者,當時的情況,楊道嗣若是繼續活着,歸屬楊炳林的利益將會受到巨大損失,反之,要是楊道嗣死了,楊炳林也將是利益的最大受益者。

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九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度(六)第十五章 郊遊第十九章 說情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二十六章 監軍判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三百九十六章 動盪(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司隸校尉(四)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與內變(十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兩百八十七章 真實原因(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兩百七十五章 何必煩惱第一百五十五章 驚濤駭浪(十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即敵即友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兩百七十章 鐵腕鎮壓(十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歸途(十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腕鎮壓(六)第五十四章 幕僚(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離京(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度(六)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七百七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動作(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度(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兵權統一(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屍橫遍野(七)第五百六十章 威震西域(十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兩百八十九章 坦然(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一)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十二)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八章 與帝同食(上)第一百零九章 別走了,跟我混(中)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與內變(七)第三百九十三章 遽變(六)第八百零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六)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度(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威震西域(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幹(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屍橫遍野(五)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五百二十五章 關門打狗(八)第一百零九章 別走了,跟我混(中)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六十三章 當了回小人(下)第八百零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一)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之命(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勳的婚事(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驚險(四)第三百七十章 大婚(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十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七)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而逃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第三百二十七章 衝突(一)第一百四十章 升官與貶職(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威震西域(七)第兩百九十九章 西域烽火(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八百十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九)第三百二十三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七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六)第九十章 家與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節度(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四百七十章 各方動作(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六十四章 募兵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憶(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三百一十九章 隱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