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

初五,大朝。

大朝從早上一直進行到黃昏,耗時雖久,但整個過程從開始到結束,卻是出乎意料的順利,李勳以兵部右侍郎,正式進入政事堂爲相,謝世遠和劉從季兩人的任命,也是非常順利。

這一次大朝,人事安排與調整,佔據了主導。

禮部左侍郎王牢之,刑部左侍郎錢明度,光祿卿趙少程,京兆府尹盧柏江,左驍衛將軍劉志等等...

張金在政變之中拼死保住了趙詢,立下大功,雖然他是長孫武陽的女婿,但是在政變之中的表現與立場,還是得到了趙詢的信任,被委以重任,晉職羽林衛大將軍,封爵安慶郡公,另外一個同樣表現出色的將領王承宗,也是得到重用,連升數級,被任命爲禁軍中軍左將軍。

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與安排,趙詢在自己當皇帝之後的第一次大朝,大規模提拔了二十多名自己的心腹,或是在他覺得,可以拉攏與發展的對象,比如張金與王承宗。

李勳走在出宮的路上,回想今天的朝會,看似一帆風順,趙詢實現了他的意圖和目標,但李勳總是覺得整個朝會從開始到結束,有一種怪怪的感覺,但到底是什麼原因,李勳也是說不清道不明。

“李相國。”

“相國大人。”

一路上,不時有人對李勳打着招呼,主動而熱情,李勳則是保持微笑,不管官大官小,都保持禮貌的迴應。

出了皇宮,江大熊等候在那裡。

又是一羣人圍了過來,連聲道喜,李勳煩不勝煩,但沒有辦法,只能按下心中的不耐,對着衆人拱手笑道:“今日勞累了一天,諸位早些回家休息。”

說罷,李勳立即鑽進馬車。

“回家。”

江大熊跳上馬車,行駛離開。

坐在馬車裡,李勳再次回想今天朝會所發生的一幕幕。

今天的朝會其實很簡單,首先就是趙詢定下屬於他自己的年號,開元,這個年號對於李勳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再就是正式定下李怡皇太后以及宇文華裳皇后,這兩個趙詢最爲親近女人的名份與地位。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人事安排與調整,超過一百名官員,在這次朝會之中,或升,或降,或是從中央到地方,也或是從地方到中央。

幾乎一整天的時間,都是在進行人事的宣讀與任免,期間有些人的官職任免,被一些人所反對,進行了激烈的爭吵與爭辯,趙詢爲了朝會能夠順利進行下去,一些官員的任職,若是反對的人太多,他會選擇暫時擱淺,日後再議。

“老大,有人找你。”

江大熊的聲音打斷了李勳的沉思,他掀開車簾看向前方,一輛馬車,一個人站在那裡,這裡是回家的必經之路,也是最窄的一條路段在,只能通行一輛馬車,前方這人把馬車堵在路口,顯然是衝着自己來的。

“前方是何人堵住去路?還請讓開。”

天黑看不清來人的長相,李勳沒有貿然走上前去,而是大聲問詢。

那人聽到李勳的聲音,隨即邁步走來,到了近前,李勳這纔看清楚來人的長相,竟是有過一面之緣的裴世昌。

“恭賀李大人晉職相國之位。”

裴世昌笑着對李勳拱手祝賀。

李勳從馬車下來,笑道:“今日這樣的話我已經聽到太多,世昌兄在此等候,恐怕不是專門前來道賀的吧?”

裴家可謂是大晉老牌門閥大族,傳承久遠,不比楊家差多少,自大晉立國以來,就一直非常鼎盛,人才輩出,在朝堂之中始終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是到了武宗一朝,武宗以強力的手段打壓門閥世家,裴家首當其衝,在這個過程之中,損失慘重,被徹底逐出朝堂核心之列。

裴家雖然在武宗一朝遭到沉重打擊和慘重損失,但作爲傳承多年的門閥世家大族,家族的底蘊畢竟雄厚,經過近百年的發展,裴家再次繁盛起來,在趙智剛剛繼位之初,政事堂相國之中,就有裴家的一席之地,只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時間很短暫,裴家便是退出了朝堂核心之列,整個家族在中央爲官的人很少,且都是一些不甚重要的官職,但在地方上,裴家卻是發展迅速,州一級的官員超過十人,比如裴世昌就在地方任職刺史多年,此次被調入豐京,出任兵部左侍郎,就個人仕途而言,算是一次比較大的跳躍。

裴世昌輕笑道:“尤老爺子有請李相國前往尤府一敘。”

李勳看了裴世昌一眼,他在這裡等候,顯然不想讓別人知道,尤元峰這個時候找自己,恐怕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相談。

..............

尤府。

內書房,尤元峰與劉桀兩人,隔着案几對坐。

這處內書房位於尤明遠住處院落一角,平日裡,很少有人進去,就算想進去看一看,整個尤府內部,也只有兩個人有這個資格,一個是族長尤明遠,還有一個就是尤元峰,除非是遇到重要事情,或是來了重要人物,這裡拆毀對外開放,比如廣元三年,那時候尤元峰剛剛登上相國之位,皇帝趙智親自前來拜訪,尤元峰便是領着趙智到內書房坐了坐。

“老匹夫,你都已經決定退出,爲何又突然改變了主意?”

尤元峰和劉桀相識幾十年了,但兩人算不上朋友,嚴格上來說,兩人應該是政敵,且有私怨,當年尤元峰那麼快從相國的位子上退下去,劉桀在其中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這也是爲什麼,尤元峰對劉桀的語氣,極爲的不客氣,甚至非常不禮貌,上口就罵。

劉桀沒有生氣,淡聲道:“你以爲呢?”

尤元峰嘿嘿笑道:“老夫以爲你是沒事找事,自找麻煩,既然選擇了退出,那就徹底退出去,猶豫不決,反反覆覆,那是害人害己,如此簡單的道理,你這個老匹夫竟是想不明白,你是不是老糊塗了?”

劉桀微微皺眉,冷冷看着尤元峰:“尤元峰,這麼多年不見,你這張嘴還是那麼臭。”

被人左一句老匹夫,右一句老匹夫,就算劉桀的心性再怎麼好,也是有了一些不悅。

第五百三十四章 屍橫遍野(七)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歸途(八)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與內變(八)第六百四十章 鎮壓第兩百七十七章 隨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落定第五百八十三章 統一西域(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威震西域(七)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窮途末路(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六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思(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撕破臉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排第三百二十一章 隱秘(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執着與人事第七百零三章 奪權與反擊(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三百零三章 西域烽火(十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屍橫遍野(九)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七百四十五章 寡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威震西域(七)第二百三十一章 內部分化(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與貶職(七)第三百三十二章 誣告(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八十五章 共患難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守與內變(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第六百二十五章 一年(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七百五十五章 速來速回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禍起蕭牆(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九十四章 拼死斷後(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故人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動盪(三)第兩百六十六章 鐵腕鎮壓(十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各方動作(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九十五章 拼死斷後(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太子(六)第二百零九章 匪襲(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隸校尉(二)第六百零二章 新王第六百三十八章 調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敢做我敢幹(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官與貶職(十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合縱與連橫(十)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七百零三章 奪權與反擊(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直搗黃龍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節度(十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遽變(四)第十九章 說情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三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衝突(一)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驚濤駭浪(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變(十五)第二十章 範中允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震西域(十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歸途(十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慘敗(九)第四百三十四章 歸途(二十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司隸校尉(三)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與內變(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威震西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