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

信中的最後,範中允再次勸說李勳,儘早捨棄相國之位,今時今日的政局,根本就沒有你李勳發揮的空間,你在這個位置上,只能是被利用,被別人當槍使喚,得不償失,沒有任何好處。

“主公,範先生說的不無道理,當今皇上雖然越發的與你親近,看似對您非常看重,但那都是利益關係,從皇上任用宇文真、黃洪亮等人主持西域軍政大事,不難看出,他是想以您爲出發點,把整個西域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司馬圖在旁輕聲說道。

李勳沉默不語,範中允已經給自己寫了好幾封信,每一次都是耐心的給自己訴說厲害關係,以及政局的緊迫複雜,並勸說,讓自己不要當這個相國。

範中允勸說李勳,你若是在野,而不是相國,那麼趙詢一定會以最大的努力,讓西域以及隴右西部七州這兩個地方,保證李勳的人馬不動,這樣一來,不管以後發生什麼變化,李勳在西域與隴右西部的勢力與影響力就會一直存在,從一個方面來說,李勳的力量也就是趙詢的力量,他們兩人可謂是共存共有,至少現在是這樣。

李勳若是不在朝中,任何事情的爆發,都不會往他身上吸引,因爲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皇上趙詢,以及那些圍攏在皇上四周的政治核心人物,李勳遊離在外,就算有人或是勢力刻意針對,一個不在政治核心之內的人,你又能把他怎麼樣呢?

李勳在野,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相國不相國的,其實根本無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然也就沒有了那麼多的厲害關係,而且李勳真正的勢力是在隴右與西域,而不是在中原,李勳做了相國,等於是從頭開始,他在隴右與西域的勢力與根基,對他幾乎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反而會遭到別人的嫉恨與猜忌。

李勳現在是相國,在隴右與西域又有很大的影響力與勢力,別人暫且不提,就是趙詢看起來,心裡恐怕就會有些彆扭,他希望李勳能夠幫助到自己,能夠給予自己力量的增強,超過了這兩個方面,那就不是幫助,反而成了威脅。

李勳既是相國,因爲李怡的關係,身上又有了很重的外戚因素,加上他在西域和隴右的巨大影響力與不錯的勢力,這幾點加起來,趙詢必然不可能不有所猜忌,出於防備以及減少威脅,最好的辦法就是給李勳減壓,也是給自己減壓。

趙詢以宇文真爲隴右大都督,都督隴右西部七州諸軍事,黃洪亮爲西域觀察使、轉運使,不難看出,他已經開始佈局隴右與西域兩地了。

當然,趙詢並沒有打擊李勳留在西域、隴右西部的那些舊部,把他們打下去了,也不過是換成了宇文真與黃洪亮,時間一久,又是新的威脅,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李勳的舊部與勢力不變,但加進去了宇文真與黃洪亮,讓他們兩人在李勳原有的基礎之上,建立新的勢力,形成一種平衡與牽制,這樣一來,對於趙詢纔是最大的好處與安全。

沉默良久,李勳淡聲說道:“整個天下都是皇上一個人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所有人都是皇上的利用對象,利用不利用的,其實無所謂的事情,而且,皇上並沒有調動或是打壓我留在西域和隴右的舊部,他們的職位與權力沒有任何變化,只不過加進去了宇文真與黃洪亮兩個人,他們做他們的事情,對我沒有什麼影響。”

司馬圖苦笑道:“主公,您太想當然了,有句話說的好,建立新秩序的最好辦法,就是打破原有的秩序,宇文真與黃洪亮兩人去了西域和隴右,他們要想有所作爲,勢必要打破原有的局面,會怎麼做,其實很好猜測,無非就是拉攏與打壓,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不管他們怎麼做,損失最大的還是主公您啊。”

李勳站了起來,來回走動了一會兒,然後指着司馬圖說道:“你和範中允總是說這和我有關,那和我有關,這個利益是我的,那個勢力是我的,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做那麼多的事情,並沒有太多的私心,我爲的不是什麼利益,更不想建立自己的勢力,我只是不想生活過的那麼無聊罷了,你們爲何要把事情想得那麼複雜?”

司馬圖有些驚訝的看着李勳,竟是沒有想到他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但是很快他就是反應過來,神色嚴肅的對李勳拱手說道:“主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個道理您應該明白,不管您是出於什麼心思與目地,時局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你想簡單已經簡單不了,很多人和事,也由不得主公您。”

李勳搖了搖頭,嘆聲道:“我不明白。”

司馬圖沉聲說道:“皇上對李忠的顧忌,所在何處?”

聽聞此言,李勳全身一震,頓時明白了,李忠一心爲國,不存私心,但是趙詢依舊對他起了猜忌,其真正的根源所在,不正是安北?

有一句話說的好,人無害虎之心,虎有傷人之意,打一個假設,若是李忠振臂一呼,安北數十萬大軍揮軍南下,其後果會是怎樣?

司馬圖繼續說道:“皇上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以主公您在隴右西部和西域的根基爲出發點,讓宇文真與黃洪亮兩個人蔘與進去,然後開花結果,在門閥世家集團涌入這兩地之前,佔據先機與主導地位,願望是好的,但是能夠實現?”

李勳看向司馬圖,出聲問道:“一旦形成你所說的這個局面,你覺得門閥世家集團會怎麼做?”

司馬圖斷然道:“集中力量打掉一個,取而代之。”

李勳再次沉默了,他明白了司馬圖的意思,趙詢在朝堂之上,爲了達成自己的目地,與門閥世家集團進行了許多妥協,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在西域與隴右西部這兩地,趙詢顯然不想再有任何妥協與退讓,他想要獨霸這兩地的利益,然後以此爲根基,積攢力量,在未來的某一個時期,對門閥世家集團進行大反擊。

趙詢想要把門閥世家集團,全部堵在西域和隴右西部的大門之外,讓這兩地的利益成爲自己獨享,但是正如司馬圖所言,願望是好的,但是能夠實現?

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鋒(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城內與城外第七百零七章 奪權與反擊(五)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七十九章 派系之間的較量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成家(十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國滅第七百七十七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屍橫遍野(七)第四百九十三章 詭異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家(十一)第三百零九章 不堪回憶(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七)第二百一十三章 宮中客第二百零九章 匪襲(八)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兩百九十六章 西域烽火(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部分化(十)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兩百七十九章 專業人才第四百一十八章 歸途(十)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一百六十章 一方節度(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第三百二十章 隱秘(中)第二百零三章 匪襲(二)第四十一章 轉折(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孤獨一擲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四百四十四章 慘敗(五)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權與相勸第二百三十章 內部分化(四)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二百三十章 內部分化(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八百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六)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權與相勸第三百零八章 根基(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開第七百八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十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虎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腕鎮壓(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與貶職(十)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一百零八章 別走了,跟着我混(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奔東西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度(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歸途(二十三)第三百零八章 根基(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轉換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節度(二)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四百二十章 歸途(十二)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奇兵(六)第五百二十章 關門打狗(三)第五百四十章 屍橫遍野(十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議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隱秘(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開第四百二十五章 歸途(十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盛極而衰第兩百七十章 鐵腕鎮壓(十七)第一百零七章 豪邁第一百七十三章 節度副使(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屍橫遍野(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一年(九)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腕鎮壓(四)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壓(十一)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隴右,新的舞臺(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奇兵(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關門打狗(七)第四百一十七章 歸途(九)第四十七章 狗兒回來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六百章 一舉擊潰第四十五章 曙光第五百八十二章 仇殺第三百九十二章 遽變(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紛爭第三百四十六章 成家(十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子(四)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五百零八章 死守與內變(十二)第三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