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遇仙

感謝書友小夢龍的打賞和月票,感謝諸位書友的支持。

從9月29日起,到今天爲止,連續9天,19章,11萬字,老莊很賣力,諸位很給力,成績也不錯(對老莊來說),非常感謝。

每天萬字的更字,不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說實在的,要長期堅持,的確也不是件易事,一方面要看有沒有毅力,另一方面也要看有沒有動力。

毅力來自老莊,動力來自諸位,請諸位大力支持,老莊爭取爆發得時間更久一點。

第一更送上,求票票,積攢第二更的動力!

——

劉修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劉陶稍一琢磨,也明白過來了。荀彧擡高了糧價,低於這個價不能賣,那所有賣出去的糧價當然要在五百錢以上。本來賣三百錢一石的糧食現在變成了五百錢一石,稅自然水漲船高,而沿途各關收稅當然也跟着漲,這樣一來,雖說沒有禁止糧食外售,但高昂的價格肯定會嚇退一批人,稅收卻不會有明顯的下降。

荀彧利用同價優先的約定,既遏制了大量糧食的外流,又沒有突出當初他和豪強們的約定,可謂是合情合理而又正中要害,有以輕馭重之效。

劉陶連連點頭,撫掌讚道:“文若此計甚妙。”

劉修沒有誇,只是讚許的看了荀彧一眼,王佐啊,這樣的人才才叫王佐。有他在關中,老子可以放心了。

劉陶得了計,興沖沖的走了。劉修隨即把洛陽之行的事情給荀彧說了一遍。荀彧聽了之後,久久不語,眉間有些憂色。過了片刻,劉修說道:“文若,你要不要寫封信回去。讓家裡人都搬到長安來?我先生不肯來長安,這長安學堂沒有一個能坐鎮的學者不行啊,你看仲豫有沒有興趣。潁川也亂了,我估摸着潁川學院一時半會的是建不了,不如先到長安來吧。”

荀彧也正擔心這個,如果真如他們猜測,天子要用張角這把刀來砍世家豪強,他們家多少也會受到一些波折。萬一張角起了異心,或者黃巾軍失去了控制,誰知道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與其如此,不如趁早把一部分人遷到長安來。長安地廣人稀,現在來有不少優勢,更重要的是,現在來幫劉修那是雪中送炭,等過上幾年劉修緩過這口氣,那就是錦上添花了。錦上添花終究不如雪中送炭。

“我要寫封家書,給我的從叔。”荀彧說。

劉修笑笑。沒有再說什麼。荀爽一向是支持袁紹的,他會來關中?不管荀彧是推脫,還是真的必須在禮節上先要請示一下荀爽以示尊敬,那是荀家的事,反正對他來說,能從荀家挖到荀彧和荀攸兩個人就是天大的便宜,人不能太貪心。要想想被他挖牆角的曹操、劉備和董卓,他們才叫真的可憐呢。要是老天爺讓他重生爲袁紹,那也用不着這麼費勁。

一有這個念頭。劉修就忍不住的好奇,爲嘛袁紹這娃最後就敗了呢,想不通啊。難道是因爲我刺激他了,他才變得這麼強,就和張角一樣?

劉修隨即把蹇碩介紹給荀彧,一聽說眼前這位年輕的俏郎君是潁川荀家的人,蹇碩頓時覺得自己矮了一節,不顧自已的監軍身份,上前給荀彧行禮。荀彧不知道蹇碩這個監軍是劉修主動要求的,還以爲是天子硬塞過來的,不免有些不高興,再加上蹇碩是個宦官,心裡更不舒服了,可是見劉修這麼鄭重的介紹給他,他又不好傷了劉修的面子,只好勉強上前還禮,不鹹不淡的說了兩句,便推事務繁忙,起身走了。他那勉強的神情看在蹇碩眼裡,蹇碩卻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反覺得荀彧能跟他說話已經是難能可貴,是劉修給的面子,越發的對劉修親近。

事實上,整個府裡除了劉修把他當個人之外,基本沒有看他順眼的,對他也許有畏懼,但絕對談不上尊敬。蹇碩在宮裡呆了十幾年,倒還沒感覺到這麼重的歧視,這一出宮,又擔了個監軍的身份,他真切的體會到了宦官在士人眼中的地位有多麼低下。

這個時候,他更加能感受到劉修的友善。

劉修把蹇碩安排在一個很乾淨的小院裡,院子不是非常大,但是很清靜。然後又讓長公主撥了幾個忠厚老實的奴婢侍候他,這些人都是長公主府裡的老人,深知宦官的心理,就是有什麼不屑也不會放在臉上。

蹇碩對此非常滿意,他先洗了個澡,然後換上一身新衣,頭髮還沒幹,畢嵐趕來了,一進門,畢嵐就笑了起來,老遠的就拱手道:“我說老蹇,你這次終於有機會立功了,我說吧,你一身好武技,以後肯定能帶兵征戰。”

蹇碩此刻心神舒暢,快步迎了上來,拉着畢嵐的手臂,上下打量了一眼,笑道:“老畢,你雖瘦了些,可是比起在宮裡的時候可精神多了。怎麼樣,在關中住得舒服吧?”

“舒服。”畢嵐哈哈大笑,要不是嗓音尖利,也算得上是豪爽了。“多虧了衛將軍啊,我如今在關中大小也是個人物。”畢嵐拍着胸脯,略帶幾分得意的說道:“我的工坊做出來的器械已經銷到涼州啦,前兩天還來了幾個西域的胡商,要買我的渴烏呢。”

蹇碩也大笑,兩人到了堂上,互相說起了別後的離情。原本他們在宮裡的時候關係很一般,可是現在不同了,到了宮外,他們莫名的有一種認同感。

畢嵐初到關中的時候,走到哪裡,都會遇到冷眼,不少士人還捏着鼻子和他說話,故意提醒他的身份和他身上的尿騷味。如今因爲劉修大力推廣各種機械的運用,給百姓帶來了便利,那些世家也看到了他的好處,紛紛和他套近乎,希望他能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再看到他的時候就不是那種嫌惡的嘴臉了。

有了這種經歷,畢嵐對劉修非常感激,他覺得劉修給了他一個新的生命。這次劉修請他來陪蹇碩,他一聽就明白了。蹇碩是天子的親信,來監軍,當然是監視劉修的,不把他陪好了,會嚴重影響劉修的仕途,而他畢嵐怎麼能做出這種事呢。就算蹇碩是坨屎,他也得把他誇成花。更何況蹇碩和他的關係還不算太差。

有了畢嵐相陪,蹇碩的心情就更舒暢了,而劉修在關中新政的實施成果,也經由畢嵐像一陣春雨悄悄的潛入了蹇碩的耳朵。

“你不知道,衛將軍在關中屯田,吃了多少苦頭啊,可是這纔剛見點成效,袁家人就來搶好處啦。那個扶風馬家,扶風馬家你知道不?就是司徒夫人的馬家啦,明知衛將軍等着糧食征討宋建。還想把糧食賣到南陽去。”

“有這事?”蹇碩頓時沉下了臉,他要和劉修一起討平宋建立功呢。馬家這麼幹,不僅是拆劉修的臺,也是跟他爲難啊。

“我還能騙你?”畢嵐睜大了眼睛:“今天不談了,明天你換一身衣服,我陪你上市裡轉轉你就知道了。”

“那倒的確要去看看。”蹇碩寒聲道,如果袁家居然想把手伸到關中來,他可不能坐視不管。無論如何要在天子面前告一狀。

畢嵐和蹇碩話家常的時候,劉修正和閻忠說話,閻忠原本對蹇碩來做監軍有些意見。聽了劉修的解釋之後,他點頭贊同,與其被天子暗裡猜忌,的確不如主動要一個監軍來,好讓天子徹底的放心。

“將軍這麼做,非常好。”閻忠滿意的搖着蒲扇,和一個鄉下老頭差不多,一點也沒有大陰謀家的睿智形象。“不過,涼州之戰並不輕鬆,現在突然多了一個監軍,我們的擔子又重了幾分,更不好打了。”

劉修也嘆了口氣,關中屯田今年的收成雖說還可以,但是天子西巡花了不少,那些世家又在籌劃着把糧賣到南陽去,雖說荀彧出了那麼個主意,但多少還會賣掉一些,更重要的是,這也增加了他額外購糧的負擔,僅憑那些他應得的部分是遠遠不能支撐這場戰事的。

“糧草有限,我們只能儘量少用人馬。”閻忠搖着蒲扇說道:“天子有令,又派了監軍,不出師是不行的,總要做個樣子。另外,讓這個監軍餓上幾天,也讓他知道知道將軍的難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先生,有辦法拿下枹罕嗎?”對僅僅是做個樣子,劉修還是有些不太甘心。

“辦法嘛,總是有的。”閻忠笑了笑,附在劉修耳朵嘀咕了幾句,劉修愕然,隨即哈哈大笑,挑起大拇指讚道:“先生高明,先生高明。”

……

張角盤腿坐在高臺之上,看着城外空空蕩蕩的營地,嘴角挑起一抹冷笑。盧植氣勢洶洶的圍城,結果城沒攻下,他卻被一輛檻車徵送到廷尉去了,劉修爲此特地趕回京城,向天子請求赦免盧植,如今盧植已經成了庶人,劉修爲此也徹底的退出了洛陽,甚至連安排在北軍中的兩個親信都調走了。

就是那兩個人,讓他堂堂的大賢良師吃了敗仗。

對於夏侯淵和張郃的離去,張角既感到一陣輕鬆,又覺得有些遺憾。輕鬆的是他暫時不用和這兩個人對陣了,遺憾的是這不是他沒有機會擊敗他們,挽回面子。

一想到張郃率領的屯騎營,張角就一陣陣的頭疼,先是張樑兩萬人被擊敗,後是他親率大軍圍城,卻被北軍的騎兵騷擾得不得安寧,來去如風的騎兵成了他最忌憚的敵人。他派張鳴到幽州去組建騎兵,可是張鳴已經去了幾個月,不僅一個騎兵沒帶回來,連他本人都失蹤了。

這事的確有些蹊巧,也讓張角有些不安起來。張鳴不能帶回騎兵事小,幽州不穩,將成爲他背後的一根刺。左將軍白馬公孫瓚一直在幽州按兵不動,他如果帶着騎兵突然南下,將如何應付?北軍不過三千多騎兵就如此讓人頭疼,公孫瓚麾下的騎兵可近萬,而公孫瓚本人更是曾經在北疆與檀石槐大戰的名將。

一想到公孫瓚率領一萬騎兵出現在他背後,張角就覺得脊樑骨一陣陣的發涼。他當然知道爲什麼公孫瓚現在會按兵不動,可是這種刀捏在別人手裡的滋味實在不好受啊。

公孫瓚和劉修是同窗,而他們的師兄盧敏就是上谷太守,手中有烏桓精騎五六千人。他如果越過燕山出現在冀州,同樣讓人頭。至於幷州的騎兵,那就更不用提了。

張角越想越煩悶,因爲盧植被免而帶來的一點喜悅不而飛。

難道我真的不堪一擊?不,絕非如此,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沒有一個名將是天生就會打仗的,就連所謂的將門世家。哪個不需要歷練。張角擺了擺手中的塵尾,揮起心裡的擔心,冷笑了一聲,捏了捏手裡的紙條。

這個紙條上寫着新任東中郎將的名字:董卓。

張角對這個人不陌生,他在魯山被張曼成擊敗過,既然我的弟子能擊敗他,我也能擊敗他。就讓他成爲我的礪石吧。

張寶按着劍柄,快步走到張角面前,湊在張角耳邊說了兩句。張角霍的轉過頭,“真的?”

“千真萬確。”張寶面色緊張。額頭有汗如珠。

張角臉色一寒,連忙起身離座。快步下了城樓,張寶緊緊跟上,旁邊的親衛連忙跟了上去。他們走得太快,動靜太大,驚動了下面正在操練的將士,一個個看了過來,見大賢良師這麼焦急的奔走。不免有些詫異,互相看看,原本嚴整的操練頓時有些亂。

張角沒顧上這些。一口氣走回自己的院子裡,見堂上坐着一人,面容瘦削,卻眼神明亮,一看到他,便起身迎了上來,拜倒在地:“弟子拜見大賢良師。”

“你是王國?”張角看着眼前的這個陌生人,有些不知道如何打招呼。“你不是……”

“正是弟子元邦。”死裡逃生的王國如今像是換了個人似的,兩隻眼睛閃着異常明亮的光,緊緊的盯着張角,好像是生怕張角又從眼前消失一般。“敢教大賢良師得知,弟子不幸落水,卻天幸不死,又得仙人相救,指弟子明路,弟子這才一路跋涉,趕到這裡拜見大賢良師。”

張角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了兩聲。王國根本不是他八大弟子之一,只是爲了在涼州鬧出點事來,牽制住劉修,他纔派張鳴去金城,利用道術騙住了王國,並把他列爲與八大弟子並重的新弟子,按習慣取了一個新字叫元邦。邦是漢高祖的名,在整個漢代都是避諱的字眼,叫元邦就等於是造反,所以這個名字只有有限的幾個人知道。藍蘭等人回來之後,曾經告訴他說王國已經死在洮水了,沒想到他居然會活生生出現在這裡。

張角下意識的認爲他是假的,可是當他看到王國出示的信物時,他又不得不承認,這人應該真是王國。

“你說的仙人……是怎麼回事?”

王國的眼睛又亮了幾分,聲音都有些顫抖起來,手有些神經質的顫抖。他對張角說,他當時落入暴漲的洮水之中,順着水飄出了十幾里路,後來水勢漸緩,被衝上了岸,但人已經暈了過去。他醒來的時候,看到一個身着白衣的人,那人蒙着面,說話的聲音也非常飄忽,不知男女,但是道術高明,不論是符術還是咒術,都要比張鳴高明許多。他告訴王國說,是他救了他,並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到鉅鹿來找張角。

張角將信將疑,他雖然號稱大師良師,可是從來沒見過仙人,王國卻能見到仙人?

“他還給了我這個。”王國突然想起了什麼,從懷中掏出一塊破破爛爛的布,上面有些黑色的印記,中間還有個大洞。張角接過來細看,這才發現是一件帛書,那些黑色的印記全是陳舊的血跡。

“這是……”

“這是項王兵法。”王國興奮的說道:“這是那位仙人給我的,他說,有了這個,你就能打敗朝廷的大軍了。”

“項王兵法?”張角眼睛一亮,連忙細看。帛書被血污了一大片,不太容易看得清,但細細分辨,還能看清楚一部分,前面四個字正是“項王兵法”四個字。一想到四百多年前縱橫天下的項羽,張角覺得自己的呼吸有些困難起來。

天助我也,難道這就是上蒼對我的幫助嗎?張角的腦海裡迴盪着黃鐘大呂。

王國沒注意到張角的興奮,他絮絮叨叨的說,他一路上一直在鑽研項王兵法,領悟很多,如果早些讀這項王兵法,他一定不會被劉修擊敗。他還總結了涼州的戰事,發現劉修用兵的特點和項王兵法暗合,都是善用騎兵,出奇不意,一旦抓住戰機就全力出擊。劉修在湟水邊背水列陣,和項羽破釜沉舟破秦軍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角過了好一會才從驚喜中回過神來,發現王國還在說個不停,不免有些詫異,伸手搭住了王國的脈搏。王國掙了兩下,沒能掙脫,這才從滔滔不絕的講述中跳出來,靜靜的看着張角。張角給他搭了一會脈,皺起了眉頭。王國的脈象紊亂,有癲狂失魂的徵兆。

“你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休息。”

“我不累,我不累。”王國拽着張角的袖子,結結巴巴的說道。張角眉頭一挑,豎起手掌,一掌擊在王國的脖頸上。王國眼睛一翻,軟軟的倒了下去。

“把他扶進去,派人好好照料,然後給他招魂。”張角擺了擺手,旁邊自有道童過來把王國擡進去。張角晃了晃手中的帛書,對張寶咧嘴一樂:“阿寶,這真是天助我也,有了這兵法,我們還怕什麼?縱橫天下,指日可期啊。”

張寶歡喜得連連點頭,看起來比張角還要興奮幾分,他抹了抹嘴角快要流出來的口水,又疑惑的說道:“大兄,難道世上真有神仙?”

“當然有!”張角小心的撫摸着那份殘破的兵法,“要不然,這種失傳已久的兵法怎麼會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阿寶,你我兄弟的機緣到了,我相信,只要我們心誠,用不了多久,仙人就會出現在我們兄弟的面前,指引我們走向太平盛世。”

張寶連連點頭。

張角畢竟年長一些,又在朝中做過官,心性要沉穩得多,他很快冷靜下來:“派人把張鳴他們找來,特別是禇燕,讓她看看這王國是否確實。如果是真的,那我們又多一好手,王國可是在榆中和劉修對過陣的。”

“喏。”張寶站直了身子,大聲應道。

ps:今天才發現,章節號有中斷,暈,沒法改了,將錯就錯。

第756章 中計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133章 雷霆一擊第643章 善易者不卜第641章 毫釐之失第431章 重驗第129章 失落第325章 冷眼第75章 常山趙第164章 天子門生第747章 陣前歡(下)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475章 錦帆賊甘寧(上)第104章 射鵰手第737章 生死之戰(下)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第536章 逆轉第593章 陛下聖明第10章 俗書第434章 絕處逢生第70章 天下學術出黃老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45章 畫美人,我最牛第433章 趁勝追擊第130章 老子要進城第639章 將計就計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155章 誰是黃雀第447章 後繼有人第186章 訛詐第232章 養虎成患第71章 內憂外患第381章 遇仙第4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53章 追擊第166章 反客爲主第232章 養虎成患第692章 人後教妻第684章 難成大器第757章 籌碼第760章 圍城第544章 娃娃親第265章 雙喜臨門第577章 退無可退第78章 來者不善第6章 共逐鹿第496章 人才難得第383章 雪上加霜第380章 麥田的守望第686章 黑鍋第211章 你知道我是誰?第716章 殺機第492章 錦衣衛第197章 軍校第150章 我跟他們不熟第354章 以步破騎的麴義第454章 巡邊(上)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218章 論道第474章 板楯七姓第339章 心有大事第712章 桃李不言第320章 投鼠忌器第562章 袁術要拼命第666章 羨慕妒嫉恨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119章 難樓第387章 甕中捉鱉第745章 陣前歡(上)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258章 鋸箭法第593章 陛下聖明第502章 喪家之犬第527章 雲泥之別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81章 護烏桓校尉第154章 黃雀在後第709章 太后的擔心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第747章 陣前歡(下)第24章 閻柔第396章 謠言第362章 心病第732章 最後的真相(二)第472章 寶劍新硎第661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469章 誰是漁翁(下)第157章 梁祝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660章 文武之道第751章 再戰葛城(上)第719章 真醜第688章 兼職馬賊第392章 如意與不如意第57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69章 欠薪第20章 高手風範第222章 打黑第7章 天生奇材第201章 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