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臣恭喜陛下,大明江山後繼有人啦!

第219章 臣恭喜陛下,大明江山後繼有人啦!

其他人聽到這話先是一愣,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趕忙加入了恭賀的隊伍中。

“臣等爲陛下賀!”

“吳王殿下之言,實乃是兩全之策,望陛下采納!”

朱允熥聽到衆人稱讚自己,還真以爲滿朝官員被自己的才華所折服了呢。

因此,他徹底放飛自我,就着這個話題展開起來。

“其實大明的賦稅制度也不好。”

“應該將所有賦稅、徭役之類的折成銀錢,這樣朝廷收稅的時候也方便……”

戶部尚書陳宗禮聽到這話,心裡更加激動了。

這吳王殿下可以啊,還真是啥話都敢說!

事實上,任何一個戶部尚書,都挺討厭收實物稅的。

因爲這東西只是賬面上好看,可一到朝廷用銀子的時候就抓瞎。

其他人聽到老皇帝這樣說,心裡無不鬆了一口氣。

“既然茹大人信得過我,那我就當仁不讓了。只是有一點得事先說明,你們之前買作坊的錢不退!”

既然老皇帝都如此謙虛了,他們自然也就不用集體恭賀了。

“怕就怕三皇孫能倚仗的人太多了,輪不到咱們這些文官喲!”

不過最讓他們頭疼的是,老皇帝總讓他們拿這些東西當俸祿,發給在京的官員……

因此,戶部上下官員比誰都渴望收現銀。這樣一來,不管是稅銀解運,還是支應朝廷的各種開支,都會比現在方便無比。

老朱看着大孫好奇的小眼神,像是攆蒼蠅似的將其給轟走。

“吳王殿下真乃千古第一賢王!”

然而,秦逵在退回去之後,茹常卻又站了出來。

衆人聽到老朱這話,頓時知道改革稅制和戶籍制度沒戲了,只能悻悻地從地上爬起來。

秦逵此言一出,偌大的朝堂霎時變得鴉雀無聲,只有老朱如同一隻夜梟一樣,發出一陣嘎嘎的怪笑聲。

這才哪兒到哪兒啊,就大明江山後繼有人了?

朱允熥聽到這話心裡也是一陣激動,激動得呼吸都要停止了。瞪着兩隻大眼睛,目光灼灼的盯着站在龍椅邊上的那個老頭。

“好啊!”

老朱在敲定這件事後,當即對着大孫說道。

現在他們要是還敢像剛剛那樣,搞不好皇帝陛下會當場給你立個皇太孫出來!

秦逵聽到老朱這話也隱隱有點失望,他剛剛可是把馬屁拍到極致了,就差建議皇帝陛下直接立皇太孫了,可爲啥陛下的反應如此冷淡?

兵部尚書茹常本來也只是抱着試試看的態度隨口一問,壓根就沒指望朱允熥能說出什麼有見地的建議,可是聽了這話也大吃一驚。

要知道,前段時間兩人鬧得最僵之時,陳宗禮見到自己都躲着走,根本不給他靠近的機會。

“茹大人,只要伱把錢給夠,質量自然就能保證了!”

“你只需在最後一個環節驗收即可,凡是不合格的產品都剔除掉,只計算成品的工錢,他們自然會盡心盡力生產。”

“正因爲年幼,所以更需要倚仗我等嘛!”

“計件工資,每做成一件就給工匠多少錢,他們自然樂意幹活!”

當然,最重要的是,每次發放俸祿的時候,再也不用因爲發放草鞋、鹹魚之類的捱罵了。

“至於兵器作坊的各種開銷,則由戶部跟吳王殿下交涉,兵部只負責收容打製好的兵器即可。”

他幾乎可以預料到了,未來一段時間彈劾他的奏章絕對不會少。

“切……”

再加上他才十來歲,就已經表達出對老皇帝執政的不滿,將來只要善加引導,一定能革除大明立國以來的弊病,使得大明重新煥發出新氣象!

這皇帝對吳王殿下的喜愛,已經到了不加掩飾的程度嗎?

試想一下,大明的工部尚書,忙活了一大年,最後拉了一車鹹魚回家是啥畫面?

然而,這在大明是常態。

“水力作坊都是一個工序接着一個工序的,上一個工序質量不合格,下一個工序的人自然不願意接手,會逼着上一個工序重做。”

“我大明有此等賢王,實在是千秋社稷之福啊!”

“皇爺爺,能說說是啥事嗎?”

真不愧是咱的好大孫,不枉咱對你傾注的那些心血啊,哈哈哈!

大殿上的官員見到老朱此等做派,心裡更是暗暗一驚。

茹常朝着朱允熥躬身一禮,非常客氣地說道。

秦逵見陳宗禮沒有直接反駁,立馬覥着臉湊了上去,壓低聲音說道。

一旦他這麼做了,讓大明各地州府的官員如何辦,也給工匠發工錢嗎?

這裡邊可是牽扯到一系列的利益呢,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引火燒身。

在一衆官員震驚的時候,只有一個人是發自內心地竊喜,那就是躲在人羣裡的工部尚書秦逵。

“老臣替天下臣民,拜謝吳王殿下啦!”

老朱也很快就明白過來,意味深長地看了眼朱允熥。

這可是他第一次給朝廷諫言,老朱冷淡的反饋,極大地打擊了他的積極性。現在又見茹常如此問,頓時沒好氣的答道。

“藍玉跋扈,恐不似長壽之人!”

陳宗禮聞言心裡有些意動,只是當他想到藍玉等人時,臉上不由一沉。

“微臣要如何做,才能讓匠人們打造出合用的兵器?”

“老夫之前沒說錯吧,三皇孫比二皇孫強多了!”

兵部尚書茹常在經歷過剛剛之事,對待朱允熥也不像先前那樣敵意,而是帶了些許敬意。

這些東西賣又賣不掉,放在倉庫裡還容易腐爛壞掉,可把大明的戶部官員給愁死了。

他們只會一邊在心裡暗罵這孫子不厚道,然後也學着他給工匠加錢!

如果實物稅只是糧食、布匹之類的也就罷了。不管咋說糧食都能直接吃,布匹也是硬通貨,拿到市場上就能換錢。

老皇帝倒是省錢了,可捱罵的卻是他們戶部的官員啊!

“趕緊滾蛋,等到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陛下,三皇孫此言雖淺顯直白,卻是深諳人性之治國大道!”

在老朱眼皮底下當官,根本就沒有尸位素餐的機會,滿朝官員不論文武,都是精明幹練之才。

朱允熥見老朱這樣說,心裡生出淡淡的失望,暗道自己果然沒有當皇太孫的命,只能等將來皇爺爺去世後再想辦法了……

這真是一個十來歲孩子說的話?

該不會是別人事先幫他寫好了,他背下來忽悠人的吧?

正常來說,此等簡單高效的管理辦法,別說朝堂上科舉出身的官員,就是經年老吏也不可能說得如此透徹啊!

老朱更是激動的從椅子上站起來,滿心滿眼的都是歡喜。

“大孫,這事你如何看?”

“給錢呀!”

秦逵笑嘻嘻的湊到陳宗禮面前,炫耀的說道。

秦逵是被老朱逼着跳反的,其內心一直梗着一根刺,感覺自己背離了文官隊伍,成了皇權之下的跟屁蟲。

“質量如何保證?”

在朱允熥走後,老朱又處理一些國事,這才宣佈散朝。

雖然秦逵心裡有一萬個爲什麼,但依然老老實實從地上爬起來,然後縮回人羣裡。

如果不是他有個藍玉那樣的舅姥爺,茹常甚至會毫不猶豫地改爲支持他,支持他當大明的儲君。

每一個人都不由暗暗看向秦逵,心裡暗罵此人實乃佞臣也。

現在只希望陛下記得他這條鷹犬,多多少少維護一二,別讓他被御史言官們給噴死……

“那質量呢?”

“年幼有年幼的好處!”

“今天可不許亂跑了,一會兒散了朝,咱還得帶你出宮一趟呢!”

“去去去!”

秦逵聞言再次壓低聲音補了一句。

也不怪陛下會喜愛三皇孫,三皇孫確實有可取之處啊。

“大孫啊,你就別扯什麼賦稅之類的事了,你就給兵部的官員說說,你當時是怎麼管理作坊的,讓他們照着做就行!”

陳宗禮聞言一臉嫌棄地撇撇嘴,但卻沒有拉開跟秦逵的距離。這對於秦逵來說,就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就算茹常能搞到工錢,他也不敢貿然發給匠人。

“望陛下采納吳王殿下之諫言,並在全國加以推行……”

然而,大明還有很大一部分實物稅是竹筐、草鞋、鹹魚、絲麻、大棗等等。

“若真能如此,老夫也認爲三皇孫乃罕有之英主也,哈哈哈……”

難不成,陛下心裡還有什麼顧慮不成?

這不應該啊,以當今陛下之乾綱獨斷,獨斷專行,專橫跋扈之個性,他在乎過誰的看法?

“吳王殿下賢明!”

“臣等遵旨!”

到時候就算是恢復宋朝的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啊!

秦逵想到此處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了,當場就朝着皇帝陛下拜倒。

畢竟,相較於大明的一衆藩王來說,朱允熥如此年紀就能指出大明戶籍、賦稅制度上的弊病,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代賢王。

茹常自動忽略了朱允熥的不耐煩,繼續追問道。

因爲這孩子說的話太對他們文官的脾氣了,正是他們想說而不敢說,想做而不敢做之事。

“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大明江山後繼有人啦!”

哪怕是被老朱滅了滿門的胡惟庸,放到其他朝代,那也是一代能臣之典範,其成就絕不亞於唐朝之李林甫之流。

茹常此言一出,不僅老朱大吃一驚,就是滿朝文武也是愣了一下。 щщщ_ⓣⓣⓚⓐⓝ_c o

朱允熥剛剛所言之法看似簡單,但裡邊牽扯到大明的匠戶制度呢。

陳宗禮聽到這話,臉上登時露出笑容。

“陛下,微臣斗膽諫言,還是將兵器作坊交由吳王殿下監管吧。”

畢竟現在跟剛剛不同,他們剛剛集體恭賀,那不過是藉着皇帝陛下對朱允熥寵愛,故意噁心皇帝陛下的。

陳宗禮和茹常聞言,趕忙上前一步。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那老頭在笑過之後,老臉很快就冷了下來。

朱允熥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

此子如此年紀,就能深諳人性,提出如此有見地的管理之法,將來至少是一代聖君明主啊!

朱允熥聞言無奈地看着茹常。

“三皇孫年幼,現在說這話還太早……”

其他官員看到陳宗禮這般說,立馬想到了自己這些年收到過的鹹魚、花椒等俸祿,也趕忙對着朱允熥一陣誇。

“滾去大本堂讀書吧!”

好在他本來也沒有太大期望,心態倒是很快就調整過來。

然而,朱允熥剛剛一番話,直接讓他燃起了希望。

“還請吳王殿下指教!”

“這樣一來,上一個工序的匠人不僅耽誤自己掙錢,還耽誤整條線上的人掙錢,光是別人抱怨就能折磨死他,哪還用得着別人管?”

“咋樣?”

百官帶老朱從大殿離開後,登時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向着宮外走去。

朱元璋聞言暗暗翻了個白眼,心道這話還用你說,就算他們追着你要錢,還有你郭奶奶擋在前邊呢!

“既然如此,那就再將兵器作坊交由咱大孫監管,稍後戶部、兵部擬定個章程,每年需要作坊上交多少兵器,並且費用如何計算等等。”

朱允熥見老朱沒搭理自己,心裡也有幾分懊惱。

不過,他們很快就明悟過來,隨即暗罵這廝是個老狐狸。

“秦愛卿言重啦,咱大孫年紀尚幼,當不得此等誇獎!”

“此事稍後再議!”

只是他們回想起剛剛朱允熥之言,一個個心裡再次一嘆。

相對來說把這個皮球踢給朱允熥則不一樣了,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離間天家骨肉,而且是老皇帝最鍾愛的皇孫?

可以說,光是朱允熥這個名字,就足以嚇退所有反對的聲音!

朱允熥翻了老朱一眼,隨即顛顛地跑出了大殿,向着闊別已久的大本堂跑去。

只是胡惟庸很不幸,遇上了老朱這麼個精力旺盛的千古奇葩,然後他還想跟歷朝歷代的宰相似的,從皇帝手裡分權,那他不死誰死?

因此朝堂上的一衆官員聽到這話,無不被朱允熥的條理清晰,直擊人心,宛如大道至簡的管理之法所震驚!

老朱聽着底下的官員齊聲恭賀,氣得老臉直抽抽。現在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將朱允熥吊起來毒打一頓!

這孫子太自不量力了,真以爲朝廷的匠戶制度、賦稅制度是說變就變得?

雖說老朱恨不得當場拍死逆孫,但此時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只能硬着頭皮開口。

秦逵聞言也跟着大笑起來,邊上的人聽到兩人的笑聲,還以爲兩人說了什麼好笑的笑話呢。

殊不知,兩人已經在三言兩語間打成了一個默契。

秦逵替三皇孫拉攏陳宗禮,想讓陳宗禮改爲支持三皇孫。陳宗禮沒有反對,只是開出來自己的條件。

那就是支持三皇孫沒問題,但必須先除掉藍玉這個最大的外戚!

1

(本章完)

第182章 小逆孫,你纔是來獻醜的吧?第177章 三家之學第565章 那就滅了吧!第609章 羅斯人的誠意?第338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第75章 皇爺爺,您這話當真?第326章 貧道肚子裡真沒金丹呀,嗚嗚嗚……第404章 朱樉的好兄弟!第589章 打仗可不就是打錢嘛!第269章 水太涼,浪太大!第532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423章 咱聖明,咱仁慈?第595章 戰場上從來沒有規矩!第588章 大明雖強,但朕並不畏懼!第632章 嚴屠夫!第379章 藍玉歸來!第171章 大孫,你沒吹牛吧?第52章 只知道吃的賠錢貨!第217章 朝堂對線!第662章 給朕打出個人間煉獄來!第163章 姓高的,不許辱罵我恩師!第527章 回稟陛下,秦王非要留在黃金州爲大第540章 經驗豐富的老朱!第63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484章 小熥熥倒是有您當年的風範呢……第216章 看來咱們這次押對寶嘍!第532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374章 臨安公主第438章 都滾進來用膳吧!第308章 常家二爺這是替天行道!第28章 咱大孫可憐喲,嗚嗚嗚……第127章 你不是一直想要個大宅子嗎?第317章 除夕第475章 皇帝陛下想禪讓了?第643章 我大明皇帝說了,就是讓你隨便看也第242章 皇爺爺,您知道世上最痛苦的事是什第489章 孤也不爲難你們……第390章 孤相信百姓!第272章 朱允熥,算你狠,嗚嗚嗚……第406章 馬和的妹妹!第255章 磨刀石要跑了!第547章 幹掉可汗,北元會不會更加強大?第269章 水太涼,浪太大!第306章 咱栓條狗放龍椅邊上!第292章 孫兒能做得更好,比您老想象的還好第385章 張清來這人挺陰損啊第393章 咱讓你抓你就抓啊!(求月票)第463章 朱允炆,你可知罪!第429章 你們確定抓的是李成桂?第572章 大將軍,咱們沒輸吧?第633章 審判(1)第613章 咱們幾個只是過渡!第20章 真聰明,不愧是咱的好大孫!第244章 皇爺,晉王殿下回來了!第642章 朱允熥,你莫非在羞辱老夫?第238章 諸王獻禮第652章 石見圍城!第151章 黃先生,您早這麼配合多好……第455章 翁妃心思有點重了吧?第661章 咱們完了,趕緊跑吧第439章 咱在你眼裡,就是殘忍嗜殺之人吧?第584章 埋了吧!第374章 臨安公主第267章 這不是周槓精嗎,咋被貶到這兒來啦第369章 皇爺的意思是?第650章 蔣瓛入獄!第594章 殿下還是早些做準備的好第218章 臣爲陛下賀,爲吳王賀!第237章 皇帝陰損,誠心讓他們窩裡鬥!第439章 咱在你眼裡,就是殘忍嗜殺之人吧?第152章 不用再說了,攢夠一頓了!第625章 敢情這就是個騙子窩呀!第172章 這是你小師叔,老夫新收的弟子!第35章 先生,這不符合科學!第84章 這是在累傻小子呢?第300章 你呂家的報應到了!(月票)第121章 咱都哭傻了,他竟然還挺開心?第81章 還敢不敢裝病啦!第292章 孫兒能做得更好,比您老想象的還好第609章 羅斯人的誠意?第473章 對對對,殿下說得對!第204章 這到底是誰的作坊!(求月票)第363章 傳孤的命令,孤要現場徵兵!第307章 帶開國公常升!第320章 傳國玉璽第103章 後邊的書稿呢!第394章 那奸人是誰?第618章 恭喜楊氏,你兒子中啦!第615章 你玩這麼花,就不怕老嬸知道嗎?第372章 再教育!第495章 數學太難了,孫媳學不會呀,嗚嗚嗚第546章 馬哈木,你最好別讓權力迷失雙眼!第150章 你就別替那孫子找補了!第625章 敢情這就是個騙子窩呀!第442章 孤這是犯了天條呀!第156章 皇爺,這瓷枕裡好像有東西!第529章 皇太孫呀,你可要爲臣等做主呀!第176章 母妃,兒子心裡苦哇……第466章 他們的人情不值錢!第449章 官府恐怕信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