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爭與不爭

第283章 爭與不爭

張昊心中咯噔一下,連忙詢問道:

“咱們公司賬戶上還剩多少錢?”

“張董您放心,就在前幾天,糧食署那邊剛剛打過來了第一筆款項,總共有三百億元,目前公司資金很充足。”

伯納德回答道。

王永健忍不住插嘴道:“張董,你這次分了多少錢?”

在之前的會談中,對方跟他說過東南漁業的分紅情況。

“大概有八百億出頭吧!”張昊沒有隱瞞,“本來有一千一百億的,結果扣稅扣了三百億,上面缺錢缺瘋了。”

認真說起來,這筆錢算是公益捐助,按理說應該免稅纔對。

“八百億?不是預估只有一兩百億呢?怎麼會有這麼多?”

張崇信後槽牙都快咬斷了。

這麼多錢,結果全扔水裡了。

太敗家了。

張昊隨口解釋道:“上次出海,比原計劃多捕了一倍多的鯨魚,加上糧食署那邊不敢壓價,所以纔會有這麼多錢。”

“了不起,太了不起了。”王永健當場豎起了大拇指,面帶真誠:“老張,我沒說錯吧?張董簡直就是善財童子,你根本不用爲他擔心。”

張崇信強顏歡笑道:“曙光公司這麼多員工,這點錢也不知道能撐幾年?”

“諸位請放心,咱們公司雖然員工數量比較多,但真正花錢的地方也就員工工資和實驗室,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誇張,如果這八百億全部到位,支撐一二十年絕對綽綽有餘。”

伯納德搶着回答道。

張昊緊跟着補充說:“爸,不出意外的話,東南漁業接下來還會有四五百億到賬,支撐前期研究足夠了。”

“咦,怎麼變少了?不是說出海船隊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嗎?”

王永健頓感疑惑。

“王董,大海里的鯨魚都快被捕撈光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去南冰洋的漁船越來越多,收益自然要跟着下降,能有四五百億就算不錯了。”

張昊耐着性子解釋道。

“原來如此,捕鯨這麼大的收益,也難怪會受到追捧。”王永健滿臉羨慕地點了點頭,隨即感慨道:“要不怎麼說,還是張董您有膽有謀,成爲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賺的盆滿鉢滿。”

張昊笑着擺擺手:“機緣巧合罷了,其實一開始,我並沒有想着賺錢,只是單純地想爲官方減輕一點糧食壓力。”

儘管這是大實話,但聽起來未免也太裝了,充滿了凡爾賽的味道。

很快,衆人戴上安全帽,跟着伯納德走進了實驗室。

實驗室高三、四十米,地上總共有六層,其內部正在緊急裝修當中,到處都是施工人員的身影,切割鋼板的聲音和設備轟鳴聲不絕於耳。

“剛纔在外面一點都沒看出來,沒有到內部空間居然有這麼大?”

張崇信不由得發出感慨。

王永健緊跟着詢問道:“伯納德,這裡大概有多大面積?”

“建築面積五萬八千平,另外還有一個兩千多平的地下空間,加起來剛好是六萬平。”伯納德趕緊回答道。

“怎麼這麼大?我記得肥城那邊的實驗室,好像還不到五千平吧?”

張昊面帶些許不悅。

這不是自己錢,果然是花起來一點都不心疼,好傢伙,直接翻了十倍。

“張董,肥城那邊是單一實驗室,咱們這邊是綜合實驗室。”

伯納德試着解釋道。

張昊皺了皺眉:“有什麼不一樣嗎?”

“張董,我這麼跟您解釋吧!”

伯納德頓了頓,組織了一下語言:

“整個可控核聚變項目中,有很多子項目,有研究常溫超導的,也有跟閩德時代合作的石墨烯電池項目,零零總總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一百多項。”

“你的意思是,咱們要成立一百多個小型實驗室?”

“是的。”伯納德點點頭,“這也是上面的意思,準備把所有相關研究全部集中起來,一方面是方便管理,一方面也能促進交流。”

張崇信聞言,忍不住插嘴道:“剛剛進門的時候,我發現實驗室左邊有一塊平整過的空地,那裡是用來幹嘛的?不會還要擴建實驗室吧?”

“咳,沒錯,這裡是一號實驗室,左邊是規劃中的二號實驗室。”

“二號實驗室是研究啥的?”

張昊連忙追問道。

“張董,根據控制等離子體的不同方法,可控核聚變慢慢發展出了兩種主流路線,一是慣性約束核聚變,二是磁約束核聚變。

肥城那邊的EAST項目,走的就是磁性約束的路線,相對而言潛力也更大,但爲了保險起見,慣性約束的技術路線同樣沒有被放棄。”

伯納德耐心解釋道。

張昊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頗爲無奈道:“除了一號和二號實驗室,還有沒有三號實驗室?”

“張董您放心,三號實驗室目前還沒有立項,我猜即便要建,那也得十年後了,這兩座實驗室暫時夠用了。”

伯納德當場擺了擺手。

王永健佯裝苦笑道:“張董,我現在有些後悔上船了,伱們這玩得也太大了,我們灣塑集團家小業小,怕是耗不起啊!”

“王董,謙虛了不是?灣塑集團如果都算家小業小,那聯邦就沒大公司了。”

張昊笑着打趣道。

“是啊,老王,你就別跟我們哭窮了,我記得你在聯邦富豪排行榜上排一百多名,比我們家張昊有錢多了。”

張崇信緊跟着附和了一句。

王永健當即搖搖頭:“這話恕我不敢苟同,網上有人做過統計,張董目前的身家大概在五千億上下,即便放在兩年前,也能擠進富豪榜的前十名。”

“王董,我那些身家都是虛的,跟你們沒法比,就說曙光公司,看着挺唬人的,但幾乎就是個負資產。”

張昊聳了聳肩,反駁道。

王永健笑了笑,半真半假道:“那要不咱倆換換?我也不佔你便宜,我拿灣塑集團換你名下的公司,怎麼樣?”

“王董說笑了,畢竟隔行如隔山,說實話我可沒信心管好灣塑集團。”

張昊當即婉拒道。

論市值,灣塑集團旗下有四家上市子公司,總市值曾經高達六千多億;張昊這邊剛纔也說了,有五千億的樣子,兩家其實差不了多少。

但要論穩定性,無疑是張昊這邊更勝一籌。

原因很簡單,一旦內戰爆發,並由此引發能源危機,灣塑集團必然會遭受重創,能不能挺過去都是未知數。

估計這也是對方急着轉型的原因。

而相比之下,張昊這邊有昊天集團作爲基石,基本上不會受到多少衝擊,只要惠城不亂,就會一直穩定下去。

張崇信鬆了一口氣,隨即幫着勸道:“老王,你不要衝動……”

王永健搖了搖頭,立馬打斷道:

“好啦,你們父子倆就當我什麼都沒說,咱們繼續參觀吧?”

張昊配合道:“伯納德,帶我們去看看新到的設備,我倒要看看那兩百多億花得值不值?”

之前公司賬戶裡的資金,大部分都被用來採購設備了,反倒是基礎設施沒花多少錢,前前後後還不到一百億。

“請跟我來。”伯納德邊走邊介紹道:“設備只到了一部分,大概有三分之一,全部到齊的話,大概要到三年後,而這還是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

“三年後?怎麼會這麼晚?”

張昊滿臉疑惑。

之前,他跟陳教授等人簡單聊過,“可控核聚變”的相關研究,目前正處於初級階段,用不到多少高精尖的設備。

伯納德苦着臉解釋道:

“主要是當下供應鏈受損嚴重,需要花時間來修復。”

他緊跟着舉例道:“例如,核心設備當中的液氦冰箱,它是聯邦最大的不鏽鋼真空容器,原本由對岸負責加工。

可惜工廠已經沒了,雖說技術還在,但需要重新建廠,起碼要耽誤兩年時間,很多事情急是急不來的。

另外,整個託卡馬克裝置有三個艾菲爾鐵塔那麼重,中心設施更是重達四十萬噸,相當於四艘航空母艦,僅僅是安裝工作,就不是一般公司能完成的。”

張昊聞聽此言,不由得有些咋舌,他還是第一次如此直觀地感受到項目的難度。

王永健更是由衷感嘆道:“果然不愧是聯邦重器,這種級別的科研項目,根本不是私人公司能負擔的。”

張昊跟着點點頭:“王董,您說得沒錯,這確實不是我們能玩得轉的,好在我已經跟上面商量好了,等到公司撐不下去的時候,會由聯邦直接接手。”

“難得能參與如此超級工程,如果不是實力有限,我倒是想多盡一份力。”

王永健唏噓不已。

張昊也不知道對方說得是真是假,只能順着對方的話說道:

“王董您不用着急,股份我給你留着,您想什麼時候要都行。”

“那就多謝了!”王永健呵呵一笑。

……

返回路上,王永健婉拒了張崇信,主動跟張昊坐到了同一輛車上,他打算跟對方聊一聊加入合衆能源的事。

“王董,您這邊有結果了?”

張昊開門見山道。

“嗯!”王永健點點頭,“我決定加入合衆能源,這對咱們雙方都有利。”

就在昨天,他親自拜訪了馬謄。

雖然中間遇到了一點小麻煩,但還是沒能改變他的決心。

張昊頓時雙手抱拳,笑道:“恭喜恭喜,咱們以後就是自己人了。”

“張董,不瞞你,我們兄弟倆昨天分別拜訪了馬總和李總,他們兩位都強烈支持我加入合衆能源。”

“是嗎?看來有了他們兩位的支持,用不着我再浪費口舌了。”

張昊顯得很高興。

如此一來,倒是省心不少,同時也能避免跟王文寅之間產生隔閡。

王永健躊躇了一下,低聲詢問道:“張董,如果我想拿下合衆能源的經營權,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馬總那邊怎麼說的?”

張昊試探道。

“唉,本來昨天都說好了,馬總答應全力支持我,可是今天早上,我又突然接到電話,馬總那邊不知何故,居然臨時變卦了,改爲了支持王文寅。”

“這件事,我大概知道原因。”

“什麼原因?”王永健連忙追問道。

張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不急不慢地解釋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王總應該是把徵威集團賣給了企鵝,有了這一層關係,馬總自然要站在王總這邊。”

“什麼?還有這種事?”

王永健錯愕道。

徵威集團是王文寅一手創立的,對方怎麼甘心拱手讓人?如果換做是他,即便真到了破產那一天,他也捨不得撒手,否則死不瞑目。

張昊點點頭:“王總之前也找過我,不過因爲資金緊張,被我給拒絕了,沒想到他又找上了馬總。”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看來是我太低估王總了,沒想到他居然來了這麼一手。”王永健神情變得凝重起來。

“王董,不知道您願不願意聽我一句勸?”

“哦?張董您請說?”

面對王永健滿是期待的目光,張昊緩緩說出了自己的建議:“王董,我覺得您不應該去爭這個經營權。”

“原因呢?”王永健頓時眉頭緊皺。

“原因主要有三:一來,王總佔據了先發優勢,握有主動權,尤其是李州長那邊,傾向於讓本州之人掌權;

二來,王總已經賣了徵威集團,身上沒有額外負擔,能夠把全部精力放到新公司上,而您這邊……”

“我明白了,那第三點呢?”

王永健滿臉無奈道。

除了徵威集團,他身上還有一個巨大硬傷,那就是年紀大了,精力不足,更不可能像王文寅那樣,直接搬到澳洲。

張昊繼續說道:“三來,合衆能源目前只是小打小鬧,還遠遠沒到大發展的階段,整個過程起碼需要三四年。”

“你的意思是,讓我三四年後再出手?”王永健若有所思。

“不是讓您親自去爭,而是趁着這段時間,儘快培養出一位合格的經理人,然後讓職業經理人去爭經營權。

當然了,如果你們王家有傑出的後輩,也可以重點培養一下自家人,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先打好基礎,才能走得更遠。”

張昊嘗試着勸說道。

他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只是不想看到合衆能源內部產生分裂,起碼在找到超級煤礦之前,不能影響到勘探工作。

ps:求推薦票和月票!

(本章完)

第103章 視察第105章 生態災難第299章 分香菇第108章 年味第424章 半喜半憂第255章 各取所需第412章 重大突破:常溫常壓超導第299章 分香菇第1章 天啓第106章 廣撒網第229章 婚後第162章 發薪日第387章 蘇珊娜見執政官第155章 開業第234章 雙贏第25章 階段性成果第94章 一碗蔬菜湯第88章 遷都(求首訂)第264章 聖誕節大型散步行動第99章 歸來第339章 遺留難民問題第270章 仗義執言第33章 主動攤牌第221章 新科學島第183章 試管肉第56章 去丈母孃家第348章 芭拿馬海峽第382章 偶遇C羅第30章 超級大單第243章 落袋爲安第240章 羣英薈萃第234章 雙贏第160章 地下化第389章 血光之災第381章 “狐假虎威”第289章 《獨立宣言》第85章 各奔東西(求首訂)第16章 購地第425章 雙標第358章 意外加餐第329章 “調虎離山”第125章 趨之若鶩第283章 爭與不爭第353章 不值錢的房子第366章 突遇大案第206章 天價彩禮第61章 不安第349章 罪惡之城第315章 滿月酒第253章 能源部第266章 越來越濃的年味第22章 變本加厲第3章 “浪子回頭”第425章 雙標第21章 磺石公園第250章 海西工業區第137章 “小舅子”第20章 穀賤傷農第92章 大寒潮第12章 “龐氏騙局”第263章 “我們不想餓死!”第7章 退休宴第225章 “閩德時代”第214章 如沐春風第465章 家族轉型第422章 聯邦鐵拳第403章 塢堡遍地的印度半島第375章 石油勘探權第95章 基本盤第63章 亡羊補牢第411章 張國紀的果決第110章 春聯第283章 爭與不爭第209章 深城之行第259章 野餐和夏天第118章 塵埃落定第242章 快刀斬亂麻第307章 借錢第326章 盟友第12章 “龐氏騙局”第244章 來自比亞迪的助攻第56章 去丈母孃家第50章 衣錦還家第205章 汽車之城第395章 《超級避難所》計劃第16章 購地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352章 國會金質獎章第31章 滿載而歸第212章 嶗山商會第225章 “閩德時代”第123章 居大不易第9章 崽賣爺田心不疼第355章 軍事演習第318章 驚天醜聞第392章 歐羅巴人的後花園第290章 愈演愈烈的搶購潮第19章 效果圖第43章 驚天動地8.0第24章 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