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廢縣

“咳,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張昊頓了頓,立馬把話題拉了回來:“言歸正傳,咱們現在說的是去紀老家拜訪的事,其它事等我回來再詳聊。”

“執政官,您下午去紀老家拜訪,主要表明的是一種態度,基本上不需要注意太多,平常心就好。”

夏從文微微搖了搖頭。

實話實說,他覺得執政官有些謹慎過頭了,也可以說是小題大做。

張昊整個人若有所思:“除了這兩年在海外的經歷,我需不需要彙報一下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執政官,您接下來是不是有什麼大計劃?”夏從文試探道。

“沒有、沒有,說到底還是社會化撫養的事,我想加快推進速度。”

張昊如實相告。

“社會化撫養是一項長期工作,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我認爲不用太着急,否則欲速則不達。”

夏從文連忙勸道。

張昊無奈點點頭:“這個我知道,可是除了社會化撫養,我真不知道該乾點什麼好?總不能一直混日子吧?”

“執政官,如果你覺得太閒了,我這邊倒是有一項工作,您可以試試。”

夏從文趁機提議道。

“什麼工作?”張昊頓時來了興趣。

“廢縣。”

夏從文鄭重吐出了兩個字。

張昊不由得一愣:“廢縣?好好的爲什麼要廢縣?”

“執政官,聯邦的行政區劃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與時俱進,就目前形勢而言,縣城以下已經名存實亡了,沒有再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

夏從文耐心解釋道。

自從黃石火山爆發以來,廣大農村地區以及縣鄉兩級,已經無法爲治下百姓提供基本的生存條件,人口開始自發地向大城市聚集。

在經過了十多年不間斷的人口大遷徙後,人口分佈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官方雖然實施了一些應對措施,但遠遠不夠,或者說不夠徹底。

緊接着,夏從文舉了兩個典型案例。

一個是本土的東北黑州。

雖然其境內目前僅存一座大城市,也就是首府奉天,人口不足五十萬,但官方僱員卻高達八萬餘人,官民比例達到了驚人的一比六,簡直駭人聽聞。

第二個案例是歐羅巴的意大利州。

意大利州雖然只有三十萬平方公里,但因爲歷史傳統,全境總共有八千多座大小城市。

而這些城市當中,絕大部分都位於環地中海區域內,因此得以保留,也正是因爲如此,總人口不到五千萬的意大利州,卻擁有超過五百萬的官方僱員。

官民比例同樣觸目驚心。

張昊聽完,頓時眉頭緊皺:“老夏,我承認你說的很有道理,但這種情況其實是官方故意造成的,目的是爲了解決居高不下的失業率。”

“執政官,這麼多吃財政飯的人,官方根本無力負擔,已經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否則財政遲早要被拖垮。”

夏從文語重心長道。

張昊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根本不想自找麻煩:“老夏,像這種難啃的硬骨頭,還是交給老範吧,他比我有經驗。”

夏從文頓時哭笑不得:“執政官,您不能遇到困難就想逃避,我這麼跟您說吧,範院長的國企改革雖然得罪了很多人,但同時也收穫了巨大聲望。”

“老夏,你別蠱惑我,我沒多少從政經驗,這麼艱難的改革,不是我能插手的,你還是別亂出歪主意了。”

張昊根本不爲所動。

別怪他自私,砸掉數千萬人的鐵飯碗容易,但這個後果不是他能承擔得起的,萬一要是遇到幾個瘋子,他們全家老小恐怕都得陪葬。

夏從文下意識地拍了一下大腿,沒好氣道:“執政官,我是你的幕僚長,難道還能害你不成?我之所以讓您接手這項任務,當然有妥善的解決方案,不會讓您陷入困境的。”

“哦?那你趕緊給我說說。”

張昊連忙催促道。

夏從文沒有賣關子:“執政官,中央接下來不是要全面開發東南亞嗎?到時候會重建一大批城市,同時也會增加數以百萬計的官方僱員……”

“你的意思是,將裁撤掉的縣級官方僱員,全部遷移到東南亞那邊?”

張昊反應很快。

“沒錯,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要那些人還能看到希望,就不怕他們鬧事,其實歐羅巴那邊也是同理。”

夏從文滿臉興奮道。

張昊摸了摸下巴,心中依然有顧慮:“東南亞那邊能提供這麼多崗位麼?”

按照之前的規劃,東南亞大開發原本是爲北方十幾個州準備的,畢竟氣候越來越冷,北方遲早要“淪陷”。

要知道,光整個北方就有數以千萬計的官方僱員,壓力山大。

“這個不用擔心,先把人全部調過去,反正東南亞那邊百廢待興,條件很艱苦,吃不了苦的自己就會辭職,到時候也怪不了咱們。”

夏從文攤了攤雙手。

張昊聞言,頓時豎起大拇指:“高,實在是高,如此一來還能把真正的人才篩選出來,簡直是一石二鳥。”

“執政官,那些吃不了苦的人,可以說大部分都是關係戶,他們自己就能找到其它工作,願意留下來的纔是真正的硬骨頭,因爲他們沒有退路。”

夏從文由衷感慨道。

張昊瞭然地點了點頭,心中終於下定了決心:“行,下午我會跟紀老好好聊聊廢縣的事,只要他願意支持我,我原則上同意接下這項任務。”

“執政官,您想通了就好。”夏從文頓時鬆了一口氣,隨即補充道:“咱們先從本土開始,等改革有效果了,再來推廣到歐羅巴,這樣阻力會小很多。”

“好辦法,就按你說得辦吧!”

張昊鄭重地點了點頭。

對於這種阻力不大的改革,他不介意參與其中,就像老夏說的那樣,如果他想在任期內有所作爲,就不能一味地投機取巧,老好人成不了大事。

……

午飯過後,張昊帶上禮物,直奔紀樟秋所在的景山療養院。

珠城房價很貴,紀樟秋又不是本地人,以他的公開收入,是無論如何都買不起房子的,所以乾脆住進了專爲離退休幹部新建的療養院。

療養院位於市中心的景山公園內部,這裡環境很好,又沒有市區的喧鬧,是一處很不錯的養老地方。

紀樟秋是去年剛搬過來的,屬於第一批入住人員。

他原本沒想過要搬過來,但現實情況卻很無奈,如果他不肯帶頭,很多人都會有顧慮,不敢佔官方便宜。

畢竟,勤儉節約是當下的主流思想,位置越高越需要謹慎。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張昊很快就來到了紀樟秋居住的小院子。

老爺子正在院子裡澆花,旁邊還放着收音機,正播放着時政新聞。

“紀老,執政官來看您了。”

生活秘書上前提醒道。

紀樟秋立馬擡起頭來,笑着打趣道:“我說老張,你不在家多陪陪老婆孩子,怎麼跑到我這裡來了?”

“這不是正巧路過,順便過來看看您老人家。”張昊亮了亮手上的禮物,“這些都是我在海外買的伴手禮,您老放心,所有東西加起來還不到一萬塊錢。”

“行,我收下就是了,你一個大富豪,反正也不差這點錢。”

紀樟秋沒有拒絕。

張昊笑了笑,隨手將禮物交給了對方的秘書。

紀樟秋放下了水壺,然後不慌不忙地領着貴客來到了書房,很快,保姆送過來了一大壺茶水。

“你先喝口茶,我去換身衣服,剛剛收拾花園的時候,沾了一身土。”

張昊端起茶杯示意道:“您老隨便。”

大概過了十分鐘,紀樟秋再次出現在了書房裡,不過身邊跟着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兩人看起來很親近。

“老張,這是我們家老大的孩子,去年畢業的,目前在景山街道辦當副主任,你以後幫我多照顧一下。”

紀庭態度很謙卑:“執政官,您好!我叫紀庭,今年21歲,畢業於燕大。”

“叫執政官見外了,我和你爺爺是忘年交,你叫我一聲叔叔就行了。”

“張叔,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覺得您本人比電視上看起來年輕多了。”

“哈哈,不愧是燕大的高材生,果然會說話,紀老您後繼有人了。”

張昊隨口誇獎了一句。

紀樟秋的家庭情況,他早就摸清楚了,因此沒有一點意外。

眼前這位年輕小夥子,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紀家第三代的領軍人物。

紀樟秋咧着嘴,頓時滿臉自豪:“哈哈,這小子別的不說,腦瓜子還是很聰明的,他自己憑真本事考上的燕大,給了我一個非常大的驚喜。”

張昊苦笑一聲,當即恭維道:

“還是您老會教育孩子,不像我們家那四個臭小子,兩個大的靠走後門上得大學,兩個小的成績也不行,現在唯一指望的就只有小女兒了。”

紀樟秋笑着擺擺手:“話不能這麼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優點,條條大路通羅馬,沒必要揪着學習不放。”

“張叔,我爺爺說的對,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沒讀過大學,但一樣能在各自領域做出傑出的貢獻。”

紀庭緊跟着附和了一句。

“唉,但願如此吧!”張昊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話鋒一轉:“小紀,我們家老大和老二跟你年紀差不多,古人不是說近朱則赤嗎?等有時間,我介紹你們認識,讓他們倆好好跟你學學。”

“張叔,您太過獎了,應該是互相學習纔對。”紀庭謙虛道。

“隨你,反正就這麼說定了。”

張昊大手一揮。

紀樟秋看起來非常滿意:“確實應該讓他們多接觸接觸,以後說不定能成爲一輩子的好朋友、好夥伴。”

一番客套後,紀庭因爲還要繼續上班,待了不到半個小時就離開了。

看着年輕人的背影,張昊忍不住發出感慨:“紀老,你們家千里駒簡直就是天生的政治家,他雖然沒去過海外,但僅僅根據相關新聞報道,就能分析出這麼多東西來,真不愧是學霸。”

紀樟秋輕輕搖了搖頭,謙虛道:

“紙上談兵罷了,再說他這幾年跟着我也看了不少內參,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關鍵還是要歷練。”

張昊心中一動,當場提議道:“東南亞開發在即,正是年輕人大顯身手的好時候,要不要讓紀庭過去鍛鍊一下?”

“不急不急,等過兩年再說吧!”

紀樟秋婉拒道。

年輕人容易衝動,還是先磨磨性子再放出去比較安心,況且東南亞那邊一窮二白,他也怕出現安全問題。

張昊趁機說起了廢縣的事:“紀老,夏幕僚長告訴我,聯邦區劃有些跟不上時代發展了,他建議通過廢縣來達到精兵簡政的目的,您老覺得如何?”

“廢縣?確實算得上一招妙棋!”

紀樟秋從政經驗豐富,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弊得失。

“除此之外,夏幕僚長還有另外一個建議。”張昊趁熱打鐵道:“那就是將這些裁撤掉的縣級官方僱員,全部調往東南亞,這樣一來既能減少阻力,還能加快東南亞的開發。”

“嘖嘖,老夏果然寶刀未老,居然讓他想到了如此堪稱天衣無縫的計劃,他要是願意去老範那邊,說不定國企改革也能順利幾分。”

“紀老,您可不能挖我牆角,範院長那邊不缺人才,相反,我這邊已經離不開夏幕僚長了。”張昊趕忙訴苦道。

紀樟秋喝了口茶:“行了,我只是隨口一說,你還當真了?況且即便我開口了,老夏也不會離開的,畢竟這麼多年下來,他早就習慣了幕僚長的工作。”

“嘿嘿,嚇我一大跳。”

張昊裝出一副後怕模樣。

他當然知道夏從文不會離開,原因其實很簡單,自己一直好吃好喝供着對方,範院長那邊可沒這條件。

老夏畢竟不是一個人,一樣要養家餬口。

紀樟秋笑罵了兩句,緊接着收起了笑容,鄭重其事道:“既然有這麼好的機會,廢縣一事必須儘快提上日程,聯邦財政有限,咱們不能再養閒人了。”

第381章 “狐假虎威”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66章 東昇西落第312章 雙胞胎擺攤第61章 不安第403章 塢堡遍地的印度半島第46章 第一波搶購潮第203章 故人來訪第88章 遷都(求首訂)第239章 未雨綢繆第92章 大寒潮第163章 反響熱烈第242章 快刀斬亂麻第220章 鬼主意第242章 快刀斬亂麻第273章 撐死膽大的第203章 故人來訪第450章 缺糧危機第227章 婚禮進行時第391章 豪門生活第282章 轉讓股份第54章 喬遷之喜第159章 第二期計劃第442章 家底大公開第50章 衣錦還家第300章 老家來信第7章 退休宴第54章 喬遷之喜第208章 熱鬧的壽宴第3章 “浪子回頭”第420章 澳洲大罷工第155章 開業第369章 迪士尼樂園第120章 風電設備第108章 年味第252章 功成身退第158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356章 和平使命99第333章 新舊交接第117章 竭澤而漁第30章 超級大單第40章 低調開業第305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98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25章 雙標第377章 李大娟催婚第452章 提前退休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317章 十年後(五一快樂)第211章 暖炕第98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238章 視察第241章 鳩佔鵲巢第125章 趨之若鶩第7章 退休宴第246章 遲到的彩禮第198章 出路第83章 海盜第367章 國事艱難第79章 治安巡邏隊第233章 建圍牆第279章 化敵爲友第379章 接盤俠第256章 薄利多銷第47章 順應民意第253章 能源部第297章 能源危機的苗頭第69章 人情世故第331章 聯邦第十八任執政官第320章 一封公開道歉信第256章 薄利多銷第464章 漢堡包第450章 缺糧危機第245章 代工第350章 跳蚤市場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53章 全家南下第326章 盟友第96章 領糧票第51章 父子交心第8章 公司到手第179章 親家見面第283章 爭與不爭第300章 老家來信第446章 熔鹽核電站第436章 十五年後第222章 生變第8章 公司到手第265章 聯邦88年第199章 柴火第86章 租房(求首訂)第143章 解禁令第111章 年年有魚第103章 視察第454章 無官一身輕第23章 紛至沓來第96章 領糧票第290章 愈演愈烈的搶購潮第175章 撮合第297章 能源危機的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