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暴雪突襲

看完了地面建築,張昊又領着老婆來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的入口,位於院子外面的車庫內,有一條小斜坡直通地下室,房頂很高,一般小貨車都能暢通無阻。

楊華卿在地下室裡逛了一圈,不由得驚歎道:“這麼大的地下室,又是岩石結構,工程量也太大了吧?”

要知道,這間地下室高七八米,面積起碼有一千多平,即便動用工程機械,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工的。

“沒你想得那麼誇張。”張昊擺擺手,隨即解釋道:“衆所周知,桂州這裡以喀斯特地貌聞名,岩石種類主要以石灰岩爲主,質地偏軟,施工難度並不大。”

“石灰岩,那這裡安全嗎?”

楊華卿立馬緊張起來。

畢竟,特區這裡建了那麼多建築,而且很多都是高層,很容易將地基壓垮,引起連鎖反應。

“放心好了,絕對安全,特區這裡原本是一塊白紙,在總體設計的時候,早就考慮到了各種風險。

這麼跟你說吧,自從桃源特區正式立項後,光打基礎就用了足足二十年的時間,咱們現在看到的建築物,其實大部分都是最近十年才建好的。”

張昊連忙安撫道。

楊華卿終於放下了心,再次將注意力放在了地下室上:“這裡的屋頂也太高了吧?建兩層都綽綽有餘,爲什麼不乾脆設計成兩層?”

“太麻煩了,而且地下室是專門用來當倉庫用的,又不住人,建一層和建兩層其實差別不大。”

張昊隨口解釋道。

“倉庫?咱們家有這麼多東西嗎?你之前存下來的那些罐頭,不是都發完了嗎?”楊華卿充滿了疑惑。

之前,老宅的院子裡儲存了一大堆罐頭,自家老公爲了籠絡人心,特地將這些罐頭當作福利,一點點地發給了執政官府邸的工作人員。

最終,經過二十年不間斷的消耗,剩下的罐頭已經沒多少了,等到過年的時候,差不多就能全部送完。

這麼做的效果很明顯。

每一年的考公,執政官府邸的招聘崗位,都是競爭最激烈的,其它企事業單位根本沒法比。

最誇張的一年,錄取比例竟然達到了驚人的11200:1,堪稱真正的萬里挑一。

張昊沒有再選擇隱瞞,於是乾脆回答道:“咱們家別墅旁邊的那個酒窖,其實下面空間很大,我在裡面囤了一大批罐頭,到時候會帶一部分過來。”

“什麼?你居然瞞了我幾十年?”

楊華卿頓時不滿道。

說得嚴重點,這是夫妻之間的信任問題,甚至可以說,老公根本沒把她當成一家人。

不管換作是誰,估計都很不好受。

“你聽我解釋……”張昊見老婆臉色不對,趕忙說出了緣由:“我不是故意要瞞着你,主要是怕你有心理包袱,而且不止是你,爸媽他們一樣也都不知道,我誰都沒告訴。”

得知公婆同樣被矇在鼓裡,楊華卿臉色稍緩,緊接着擔憂道:“都過去三十多年了,那些罐頭還能吃嗎?”

張昊下意識地摸了摸肚子,緊接着苦笑一聲:“真到了那種時候,只要能填飽肚子,別說過期罐頭了,吃土都是家常便飯。”

“有你說得這麼誇張嗎?咱們家再怎麼樣,也不至於餓肚子吧?”

楊華卿憂心忡忡道。

老公畢竟當了整整二十年的執政官,不管在政界,還是商界,都積累了深厚的人脈和關係網。

說真的,如果連他們家都要餓肚子,她實在無法想象那是一個什麼樣世界,光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

“未來的事誰知道呢?有準備總比什麼都不做強。”

張昊攤了攤雙手,繼續說道:

“況且,這批罐頭本來就是專門爲末日準備的,只要保存得當,即便過去了一百年,也是能夠食用的。”

楊華卿雖然過慣了豪門生活,但聽老公這麼一分析,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立馬主動承認了錯誤:

“老公,對不起,是我太想當然了,沒有考慮到極端情況,我這個當媽媽和奶奶的…真是太不應該了。”

張昊鬆了口氣,連忙安慰道:“你也別太自責了,這種事本來概率就很低,就像我之前準備了滿滿大倉庫物資,結果到頭來只用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沒怎麼動……”

“老公,你不用再說了,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按你的意思來吧!”

楊華卿擺了擺手打斷道。

張昊欣慰地笑了笑,轉而說起了一件輕鬆的事:“老婆,咱們要不要把你媽也接過來?”

岳母很快就要過七十大壽了,不過身體還算不錯;至於岳父,五年前因爲一次交通事故去世了。

“我媽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怎麼可能捨得離開孫子孫女,除非能夠說服皓軒他們倆口子,否則怎麼勸都沒用。”楊華卿搖了搖頭。

自從開了服裝廠後,在老公的關照下,小弟夫妻倆的生意越做越大,尤其是在布票風波中,狠狠地大賺了一筆,到如今也算有了幾十億的身家。

因此,想要說服兩個工作狂放下事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張昊幫忙出了一個主意:“我覺得可以讓岳母帶着兩個孩子先過來,等到公有制改革執行後,再想辦法讓小舅子他們夫妻倆也搬過來。”

“你不是說這裡沒大學嗎?如果有大學,果果也能跟咱們一起搬過來。”

“現在沒大學,不代表以後也沒有,等到皮皮高考,大學肯定能建好。”張昊勸道。

“好吧!我回頭探探我媽的口風。”

楊華卿點了點頭。

張昊想了想,忍不住提醒道:“對了,公有制改造和廢鈔的事,就不用說了,免得小舅子他們……”

“知道了,我本來就沒打算說。”

楊華卿沒好氣道。

她同樣當了二十年的第一夫人,耳濡目染之下,早就不是當初的政治小白了,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

接下來的兩天,張昊乘坐地鐵,在桃源特區裡大致跑了一遍。

楊華卿則是留在了武陵區,也就是市府所在地,她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佈置新家上,同時還在院子裡種下了一些蔬菜,等到明年的時候,剛好能吃上。爲此,她提前僱傭了兩位保姆。

1月4日上午,張昊回到了四合院。

正當夫妻倆準備離開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呂市長的彙報,原來外面毫無徵兆地下起了暴雪。

“執政官、夫人,爲了二位的安全着想,我強烈建議你們再多停留一段時間,等大雪停了再返回珠城。”

張昊當即皺起了眉頭:“怎麼突然下起了暴雪?氣象臺怎麼說的?”

要知道,最近這十幾年,隨着氣候越來越冷,水汽蒸發量銳減,像桂州這種維度,每年頂多下幾場小雪,偶爾也會下一場中雪。

已經有很多年沒見過大雪了。

更別說暴雪了。

“氣象臺那邊還在研究當中,暫時沒找到具體原因,不過有專家推測,有可能是因爲最近三十年的水汽積累,才造成了這一次的突然暴發。”

呂浙力回答道。

楊華卿臉上有些着急:“那氣象專家有沒有說…這場雪大概要下多久?什麼時候才能停?”

“氣象專家也不確定,有些說會下幾天,也有的說起碼要下一個月,畢竟這是幾十年來的頭一次,很難找到參考資料。”呂浙力搖搖頭。

最關鍵的是,大氣層中充滿了火山灰,根本沒辦法通過衛星實時監測,只能靠有限的氣象氣球和監測站。

預測準確性恐怕要大打折扣。

張昊頓時頭大如牛,這下事情嚴重了,因爲不管大雪下幾天,還是下個把月,雪災都是無法避免的。

“除了桂州,其它地方都是什麼情況?是不是同樣在下雪?”

隨行的幕僚長韋勇,搶着回答道:“執政官,根據剛剛收到的情報,本土大部分地區也都在下雪,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雪量都很大。”

“海外呢?”

“其實,東南亞和印度半島昨天就開始下雪了,其它大區暫時還沒收到消息。”韋勇連忙彙報道。

張昊揮舞了一下拳頭:“這下糟糕了,這些年大家早就沒了防範雪災的意識,這冷不丁地突然來了一場大暴雪,不用問也知道,損失肯定會非常非常慘重,我現在都不敢想象那幅畫面。”

“執政官,這場大雪太出乎意料了,誰能想到會下這麼大的雪,不過好在現在正值隆冬,能源準備充足,起碼不用擔心凍死人。”

呂浙力試着安慰道。

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各地方早就建立起了完善的應急避難系統,只要能保證能源供給,大部分人都能生存下來。

張昊嘆了口氣,緊接着話鋒一轉:“呂市長,外面的積雪有多厚?火車真的沒辦法通行嗎?我現在要立馬趕回首都,全面主持救災。”

韋勇趕忙勸道:“執政官,您不能冒險,山區地形複雜,這麼大的雪,萬一遇到山體滑坡或者雪崩,到時候就麻煩了,想救援都來不及。”

呂浙力緊跟着勸道:“執政官,外面的雪下得很急,不到兩個小時就有小腿深了,韋幕僚長說得很對,您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冒險,畢竟車上不止您一個人。”

“唉,早知如此,我應該留在首都纔對。”張昊再次嘆了一口氣。

韋勇試着安慰道:“執政官,您也不用太擔心了,首都那邊不是還有範院長和周部長嗎?有他們二位在,想來應該能妥善處理這次的雪災。”

範禎祥雖然身體不好,但好在還有周江宇,這位是公認的下一任執政官,完全可以代替執政官主持大局。

“嗯,你說得也有道理。”張昊點了點頭,緊接着又看向呂浙力:“呂市長,一旦大雪封山,特區這邊必然會失去補給,你們的口糧儲備充足嗎?”

“執政官,您放心,我們日常儲備了一個月的口糧,再加上農場裡的產出,至少能撐三個月以上的時間。”

呂浙力胸有成竹道。

特區又不是身處內陸,距離海岸線只有兩三百公里,即便被困,也能及時得到救援,總不至於被活活餓死。

“呂市長,咱們不能掉以輕心。”張昊想了想,當場命令道:“特區裡所有已經建好或者接近完工的農場,都要馬上種上糧食,儘量選擇生長週期短的,實在不行,種上速生蔬菜也行。”

“執政官,還是您考慮周到,我回頭就安排下去。”

呂浙力立馬重視起來。

“還有洞口的工業區,一定要做好救災工作,特別是發電廠,千萬不能出事故,要不惜一切代價。”

“是,我現在就去現場監督。”

呂浙力鄭重道。

張昊揮了揮手:“去吧!這段時間辛苦一下,有緊急情況記得通知我。”

呂浙力點了點頭,轉身便離開了。

……

一個小時後,張昊結束了視頻會議,趁着還有信號,他剛剛和首都那邊開了一場緊急會議。

楊華卿看到老公回來了,連忙上前詢問道:“老公,首都那邊沒問題吧?咱們倆都不在,家裡老的老,小的小,真讓人擔心。”

“放心好了,首都有駐軍,再怎麼樣也不會出事的,況且執政官府邸還有緊急避難所,老太太他們很安全。”

張昊連忙安慰道。

楊華卿稍微鬆了口氣,但很快又擔心起來:“老大他們幾個,也不知道有沒有危險?”

“老四在惠城,問題不大;老大在信豐島,他自己又是市長,應該也沒事;至於老二和老三,他們倆都住在沿海城市,真遇到危險,大不了直接坐船跑路,不會有生命危險的。”

張昊耐着性子分析道。

“說得輕巧,萬一呢?”

楊華卿滿臉都是焦急。

張昊伸手拍了拍老婆的胳膊:“你別自己嚇自己,這世上哪有那麼多萬一,他們四個都是聰明人,不會有事的。”

“唉,早知道是這樣,我不跟你出來就好了,有我在,家裡至少有根主心骨。”楊華卿後悔道。

第198章 出路第422章 聯邦鐵拳第438章 桃源特區第388章 非洲黑人保留地第179章 親家見面第149章 妥協第173章 兔肉綜合徵第422章 聯邦鐵拳第173章 兔肉綜合徵第282章 轉讓股份第222章 生變第41章 科技與狠活第218章 不歡而散第454章 無官一身輕第374章 馬拉開波灣第150章 供暖公司第118章 塵埃落定第289章 《獨立宣言》第129章 相親準備第389章 血光之災第332章 就職典禮第136章 曖昧第186章 高帽子第228章 九轉大腸第110章 春聯第90章 雪橇犬第171章 廣結善緣第23章 紛至沓來第98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8章 原子能電池第7章 退休宴第43章 驚天動地8.0第150章 供暖公司第95章 基本盤第69章 人情世故第222章 生變第127章 視察造船廠第119章 年夜飯第284章 事了拂衣去第307章 借錢第338章 文物南遷第201章 潛在危機第262章 年終獎風波第161章 公寓滯銷,幫幫我們第82章 青梅竹馬第219章 接連碰壁第346章 一條彎曲的線第187章 峰迴路轉(春節快樂)第185章 漁業公司的談判第6章 廢棄導彈發射井第367章 國事艱難第46章 第一波搶購潮第223章 領證和婚紗照第361章 端午節小福利第345章 海軍一號第269章 澳洲開發序幕第198章 出路第32章 倉庫區第225章 “閩德時代”第82章 青梅竹馬第219章 接連碰壁第400章 倒賣文物大案第183章 試管肉第218章 不歡而散第140章 富士山噴發第13章 初到惠城第20章 穀賤傷農第104章 實驗中心第142章 疫病問題第81章 公寓第49章 真香第113章 組團出海第314章 第三個孩子第19章 效果圖第46章 第一波搶購潮第194章 各取所需第130章 爐邊相親第36章 “衆叛親離”第69章 人情世故第351章 布加迪第151章 再逛太古匯第239章 未雨綢繆第448章 暴雪突襲第256章 薄利多銷第424章 半喜半憂第131章 妹妹第49章 真香第127章 視察造船廠第162章 發薪日第374章 馬拉開波灣第229章 婚後第389章 血光之災第109章 鯨魚肉第46章 第一波搶購潮第416章 戀母情結第122章 招聘第322章 背景調查第427章 莫須有第199章 柴火第82章 青梅竹馬